標籤:

無為灸與艾灸的補瀉

網友阿梁對無為灸興趣濃厚,長期實踐。她有個朋友是科班出身,被她灸過後,又讀了閱素靈先生的文章,生怕自己被阿梁的灸法給「瀉」了,畢竟閱先生說:

絕大多數人的灸法,用的都不是補法而是瀉法。因為大家都是以熱為主,都不是用少火生氣的這個方法來灸神闕的……神闕灸了之後,絕大多數都是以瀉為主,而瀉出去的往往都是神闕里藏的一些水火二氣的力量。像水弱的一些人就容易造成精虧,然後火弱的一些人上面的火暫時好像起來了,其實壯的不是真火而是虛火。

可能閱先生身邊的案例,是以瀉法為主吧。所以她話也說得絕對了些,特別對於艾灸票友,這話的威懾力之大,能直接讓人每次灸神闕都戰戰兢兢,有的朋友就乾脆不灸神闕的。

我好奇心很重,特別想知道,這艾灸的補瀉到底是怎麼回事?特別是我學的無為灸,有沒有補瀉?如果有,是怎麼補的,怎麼瀉的?

艾灸的補瀉問題,在《內經》里講得很清楚。《靈樞·背腧》:

氣盛則瀉之,虛則補之。以火補者,勿吹其火,須自滅也;以火瀉者,疾吹其火,傳其艾,須其火滅也。

這話說的意思很明白,艾灸的補法,就是艾絨放在皮膚上自己燒,而瀉法,是要吹的,讓艾絨燒得很快。燒得慢,感覺溫溫的;燒得快,燙,甚至會有灼痛感。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內經》時是沒有艾條的。艾條的廣泛使用,是最近一百年左右的事。我們使用艾條施灸時,如何模擬直接灸的補瀉呢?我們參考一下范長偉老師的扶陽灸法。在扶陽灸里,艾條施灸的補瀉是通過手法來實現的。范長偉老師說:

瀉法是什麼呢,以啄為主,以溫為輔……多啄,啄中也不能老是一個勁,使勁啄讓人家疼,而是啄的時候輕痛為主,重痛為輔……

說到根子上,溫和灸偏補,而灼痛偏瀉。

話到此處,艾灸的補瀉比較清楚了,普通人自己拿艾條試,不懂什麼是灸感,只會盯著某個穴位,灼得通紅,又燙,確實可以說是瀉法。而像扶陽灸的灸師,在施灸時,通過配穴和適當的手法,將艾熱打入體內,激發經氣,產生傳熱、擴熱等灸感。在最理想的情況下,這位施灸的灸師,應該是能精準地把握被灸者何處該補,何處該瀉,同時配以適當到位的手法,快速調節被灸者的身體,歸於平和。而一旦施術者水平不夠,或是選穴不精,或是手法不到位,該補而瀉,該瀉而補,反倒是在擾亂被灸者的身體,起了反作用。扶陽灸,相對而言,不是那麼好掌握的。

我們再看看無為灸的施灸過程。無為灸首先考慮的是能不能灸,這個得看有沒有灸感。我們說,灸處不燙,即有灸感;也就是說,偏瀉法的灼燒,無為灸認為這就沒有灸感,是在烤肉,直接排除在外。必須理解清楚的是,無為灸中,灸感的發生,是人體主動吸收艾熱才發生的。特彆強調是主動,意味著被灸者的神在調節,指揮身體去吸收艾熱。有人問發燒能不能灸?我們在大椎附近探查到有灸感的點,說明身體的神還在,還能指揮身體把艾熱吸進去,那就可以放心大膽地灸,而且灸夠量就能夠退燒。那拉肚子能不能灸?我們在肚臍附近找到有灸感的點,一樣的道理,可以灸,大膽灸。為什麼?被灸者身體的神,比我們懂他的身體,我們要相信他的神,會照顧好他的形的。

你要是死拽著「灸處不燙,即有灸感」,非說無為灸只有補法,沒有瀉法,我也不想跟你饒舌。但是說句不謙虛的話,執著於補瀉這種分別法時,是很難領悟到無為灸的精髓的。無為灸的理念,已經超過了人為的補瀉,是直接調被灸者的神。被灸者的神回來了,何處該補,何處該瀉,自然而然就起各種各樣的反應。譬如脾胃不足之人,灸過足三里,胃口變好,可以說是補了脾胃。而腸胃有積食之人,灸過足三里,卻一瀉千里,隨後身體輕快,又可以說是瀉了邪實。其中奧妙,只在於被灸者之神恢復對形的調節,灸師其實全然無為。

無為而無不為,無為灸灸夠量時,也能將被灸者的身體調到平和之態。《內經》上說「以平為期」,「平人者,不病也」,孟子說「先聖后聖,其揆一也」,在調理被灸者的身體歸於平和之態,這個大原則上,灸法高手的理念是一致的。

而從普及角度考慮,無為灸的優勢還在於,在排除艾灸禁忌症後,使用無為灸是不存在方法不當的。因為無為灸行者,是無我的,是否可灸、灸何處,全聽被灸者的身體。被灸者的肚臍主動吸熱,有灸感,可以放心大膽灸;被灸者正在發燒,大椎處主動吸熱,有灸感,同樣可以放心大膽灸。施灸者的主要作用,在於提供穩定的艾熱,讓身體穩定地吸熱。無為灸師的水平高低,主要在於誰更穩,能提供更為穩定的艾熱:身體吸得快,就提供得多,吸得慢,就提供得少。各種差別非常微妙,可能只是艾條高度和角度的微調,需要反覆實踐才能做到。普通人用了無為灸,可能在穩定度上打點折扣,但同樣是非常安全可靠的灸法。

總結一下,無為灸是調神的灸法,超越了補瀉之分別。在灸感自然發生時,施加無為灸,不存在被「瀉」掉水火二氣的情況。灸量充足時,正氣驅邪外出,會出現排病反應,這不是元氣被「瀉」的結果,而是身體恢復的表現。

推薦閱讀:

如何用艾灸來除痘
古鳳堂養生大課堂:艾灸後起泡怎麼辦
艾灸治療更年期煩躁
艾灸,需要補瀉結合,才會事半功倍!
24節氣中各個節氣的艾灸取穴

TAG:艾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