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陳涉世家》課堂實錄

(程東文的教學思考之169)

《陳涉世家》課堂實錄

引入

【課前思考】

我喜歡說「四文並舉」,就是「文辭文章文學文化」,這四點在中學不同階段各有側重。初三階段,文言課文內容也比過去豐富了許多。這篇《陳涉世家》,僅就其故事梗概而言,估計學生大多在歷史課上就熟悉了。結合目前所任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次想嘗試多結合原著《史記》的文學特點和「農民起義」的文化特點一起來設計教學方案,以期能更好地激起大家的興趣,從而更有意義或曰更有意思地去學習文言文。

再就是,世界上有兩個民族的起義史或曰造反史是被書寫得非常精彩的,場面描寫波瀾壯闊,人物刻劃風采動人。一是法國人,一是中國人。兩個民族骨子裡都透著造反的血性和天性。不同的是,法國人的造反多是為了平等、自由等民主的權利,中國人的造反是為了求生存,求安穩。說說這裡頭文化的要素,也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導入】

師:司馬遷的生平,我們大多熟悉,大家還是先讀一段話:

「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髕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

同學們,這是司馬遷用以勵志的一段話,古人說:「子長忠言直諫,身遭大難,以殘疾之身,著不朽之作。」

師:【板書「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這句話大家很熟悉,什麼意思,又該如何理解?

生:「史家之絕唱」,指的是史學方面的成就;「無韻之離騷」,指的是文學上的水平高。

師:大家說說本文記得是什麼事情,歷史上是怎麼評價的。

生:陳勝、吳廣起義,是我國歷史上的第一次農民起義。

【師投影:——反秦大業「由涉首事」,「其所置遣侯王將相竟亡秦」,故入「世家」。】

這裡和項羽反秦首功,就列入「本紀」一般,陳勝以「佣耕」之民,卻入三十世家之一。此處亦見太史公的史識與史才。

師:大家愛再說說文學方面的情況。

生:司馬遷的《史記》,寫得十分形象生動,……

師:「無韻之《離騷》」,應該是指文學方面的造詣。在中國,史學和文學就一直沒有真正分過家,先秦的歷史散文如《左傳》和《戰國策》,汪洋恣肆,鋪張揚厲,不僅記錄了許多重要史實,許多也是文學史上的佳作。《史記》在繼承了先秦歷史散文傳統的同時,還深得《春秋》筆法之意韻。春秋筆法以用筆曲折而意含褒貶,「太史公筆法」在對此繼承的基礎上,又有了自己的發展。我參考了各種各樣的說法,結合《陳涉世家》這篇文章的具體特點,總結出「太史公筆法」的一個要點並板書:

有物有序,自寓褒貶。

一 傳首部分及文體特點了解

【投影課文片段】

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陳涉少時,嘗與人佣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苟富貴,無相忘。」佣者笑而應曰:「若為佣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師:看看這一段都講了什麼內容。

生: 寫了籍貫和身世。

生:說了陳涉的志向,還記載了一件事情。

師:某某,字某某,某某人也,這是標準的史傳筆法。不過,剛才同學也說道的這一段故事,就是有關佣耕對話的內容,大家看看,可以說別有一番意味。大家先從歷史的角度來看看。

生: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這不太像歷史事實,因為沒有時間、地點,也沒有實證,更像是一個故事。

師:這或許就是我們常說的「佚事」,乃至於是一種「演義」,而這正是中國史傳文學的一個傳統。

來,我們不妨來一起分析起這個故事的文學特點來,先是看,如果是正規的史傳該如何寫。我們先回顧一下《隆中對》

【投影】

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

師:按照這個說法,傳記體文章頂多也只要寫出「少有大志」和「佣耕者」「莫之許也」就行了,但本文卻費了不少筆墨。我讓大家看看,這一點的生動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生:神態描寫,如「悵恨」和「太息」,還有是佣者的「笑」;

生:語言描寫,尤其是陳勝的語氣,是在悵恨之餘後的,一種幽幽的陳述語氣。

生:還有從其他人的側面襯托的角度來看。佣者則是一種譏笑。

生:陳涉的回答中,有兩個感嘆號,

生(插話):文言文中沒有標點,這不是司馬遷加的標點。

生(反駁):雖是後人所加,但原文裡頭有這個意思,算是恰如其分地表現了他當時的心情。

二背景部分及學習賞析

【投影】

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謫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

師:同學們,這一段看來很很平實,,不像第一段那樣容易分析,那麼我們「開火車」吧,點到誰,大家想到什麼說什麼。

(由於是被動提問,學生開始發言的內容,大多是就事論事,闡述一下句子內容,後來我堅持讓後面的學生一定要說些什麼,大家漸漸說得深入了,漸漸有不少同學主動發言了。隨機講的,為了方便,我按照句子先後順序整理如下。)

生:「二世元年」,表明剛剛是改元換帝,這些人就被徵發戍邊,而「七月」的季節與「大澤鄉」又與大雨失期有著某種關聯。

生:一個「發」字,讓同學們聯繫到花木蘭不過是「點兵」入伍,而此處都是「閭左」的貧民,可見當時社會底層也有階層的區隔甚至對立。

生:他們都是「屯長」,看來陳勝吳廣本來就有的聲望與組織能力,這些都是早造反的本錢。

生:「九百人」並不多,而後來的「萬人」「千騎」又與此照應。

生:「法皆斬」的那個「皆」字,不論是否天災,譬如七月、大澤、大雨等,都要草菅人命,這也是逼人造反的主要原因。

師:總結一下,這一段如此平實的記敘,卻寫出了秦朝徭役繁重,與嚴刑酷法,已經表明了作者的褒貶情感。

三 主體部分與文體討論

師:這一部分,我們讀的是課文的主體階段,先來討論陳涉吳廣起義的具體過程,包括怎麼作形勢分析和輿論準備,還有後來的暴動過程和發展形勢。

下面提出幾個問題,有的是來自學生預習中提出的問題,有的是老師自擬的問題。

(一)怎麼會有扶蘇和項燕這麼奇怪的組合?

投影:

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

師:這裡頭最核心的是哪一句話。

生:(眾聲)「天下苦秦久矣」。

師:這是文章中人物語言最長的一段,是陳勝有關「當前的形勢和我們的對策」的分析報告。核心的一句話是,大家講了,是「天下苦秦久矣」。這就是基礎。他們有哪些具體的策略?

生:「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

師:這兩個人,一個是當朝世子,一個是前朝的對頭將軍,怎麼會組合在一起了呢?

(學生一時沉默。)

師:這其實還要從「天下苦秦久矣」這句話上來突破。雖然「苦秦」,但總要師出有名,找到合適的精神領袖。回憶一下,《隆中對》中的劉備靠什麼?

生:「將軍既帝室之胄。」

師:對呀,劉備可以靠自己的DNA,陳勝吳廣能夠靠什麼?

生:他們要依靠更為重要的力量,靠當世更著名的人物,扶蘇項燕就是。

師:結合學過的地理與歷史知識,說說為什麼?

生:(學生遲疑,教師點撥後發言,有整理。)對於秦地及較早歸順的北方百姓而言,扶蘇是最好的理由;同時,而對於亡秦必楚的楚地而言,沒有比項燕更有號召力的了。為了成功,「佣耕之子」的陳涉吳廣,「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師:再總結一下,陳勝當初自許「鴻鵠」,不是白給的,他天天在思考呀。有其大志也有其準備:對外部世界有著清醒的認識,內心深處是有著嚴密的思考。在提出具體對策的時候,把這兩個人放在一起,是不合邏輯的,但是由於是農民舉事,後來「贏糧景從」支持他的人也都是「氓隸之徒」,也都是各自「選擇性」地相信各自的精神寄託。

看吧,一個糊塗的組合,反而成為了苦秦已久的農民的一個充分理由。

(二)從「卜者」身上看出了什麼?

投影】

吳廣以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

師:前面有了賞析的基礎了。大家對「有物有序自寓褒貶」的太史公筆法應該有較深的認識。好的,說說。

生:「卜者知其指意」,說明大家心同所想,對於當前的形勢有著大致相同的判斷。

生:「足下事皆成,有功」的斷語,是那個算卦人的一種鼓勵。

師:是啊,這說明舉事起義這件事情,連瞎子都看明白了(學生說:不一定是瞎子,眾笑)。是的,不論瞎不瞎都明白,(大笑)說明已經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同時,「然足下卜之鬼乎」,是這個民間知識分子的卜者給出的有效的策劃方案。

師:提醒大家注意文章只中的這個「乃」字,表示什麼?

生:副詞「乃」,表「於是」,時間承接很緊張。

師:對,也明了形勢的緊迫性,與陳勝吳廣行動的果斷。

(三)怎樣看待陳勝、吳廣之間的關係。

師:本文是《陳涉世家》可是,有學生在預習中發現,許多具體的事情都是吳廣做的,譬如「卜之鬼」,譬如「殺兩尉」,都是吳廣主導的。我於是讓大家再帶著問題看一遍全文。先找出大家找出了有光二人分工及關係的詞語。

生:「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直接點明兩個人的主從關係。

生:老師剛才說的,在這次起義過程中,是陳涉做的「形勢分析報告」,並且決定了行動的策略。

生:後面「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句口號,也是出自陳涉之口。

生:和三老豪傑的外交宣傳,還是由陳涉主導完成。

師:吳廣呢?

生:在具體的事情中,都是吳廣主導,殺人起事時候,不過是「陳勝佐之」。

師:對呀,吳廣則是堅定而有效的執行者,不過,在整個的造反大業中,無疑是陳勝起到了更為重要的主導作用。不過,吳廣的作用也不可替代。這次起義,吳廣後來死後,起義就衰敗了,有興趣大家參考史記或者其他資料。

四 結尾本分及文化拓展

師:同學們,作為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陳勝吳廣動搖了秦王朝的統治基礎,為劉項的舉事做好了鋪墊。而且,這次起義由於有明確的記載,留之後世,傳至民間,似乎成為了後代歷次農民起義的模板。我們不妨分組討論一下。

下面是形成的一些共識。

(一)農民大多是不得已再造反,是走投無路的無奈之舉。 以法國為代表的西方農民起義大多為自由獨立而戰,而中國人則是「逼上梁山」。正因為如此,如多起義都是由「臨時性事件」引起,並且在短時期內鬥造成了很大的聲勢。

(二)起義的輿論與宣傳準備,大多是借重神鬼或者宗教,用一些「天命神授」的方式來增加光環。《水滸傳》中的天罡地煞石碑,只不過是放大了和精緻化了的「魚腹中書」。同時,最好還有一些民眾敬重的人物作為號召性形象。如項羽就供了個「楚王」,清朝快一百年了,還有人不斷借「朱三太子」來說事,就是如此。

(三)用各種盟誓的方式來結成聯盟。古人沒有政黨,開始也缺乏明確的行動綱領,於是「為壇盟誓」,「結為異性兄弟」「天父天兄」「白蓮教姊妹」等形式,就是最好的組織構架,當然,常常因此留下失敗的禍根。

(四)常常在獲得一定的成績後,領導人迅速「異化」,走上了稱王稱霸的老路,甚至很多走向自己的反動,驕奢淫逸,甚至大戮功臣。陳涉終於忘記了自己「苟富貴勿相忘」的老話,也把自己送進了墳墓,而太平天國的鬧劇與慘劇,使得一個為農民舉事的戰爭,幾乎變成了農民的浩劫。

以上這幾點,其實是不全面的,確實完全從本文出發的,所以,這種文化積累就很有意思,也增進了大家的學習興趣。


推薦閱讀:

這個世間真有玄門世家的存在嗎?
5代中醫世家陳金柱老師的內部課件
史記卷三十八 宋微子世家第八
三十世家之燕召公世家第四
隴西世家(一)

TAG:世家 | 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