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武威珍貴文物:元代碑刻

在涼州現存的元代碑刻中,較為重要而具有歷史研究價值的碑刻,要算是高昌王世勛碑和西寧王碑。兩碑原置於城北15公里的石碑溝(今永昌鎮石碑村)。高昌王碑於清朝時埋沒地中,後被群眾挖出上下兩段鑿為碾磨。1933年秋僅存的中段又在當地出土,1934年由武威人唐發科、賈壇等移置於縣教育館(今文廟)保存。

殘碑身高1.82米,寬1.73米,厚0.47米;碑正面為漢文,36行,每行殘存41字,背面為回鶻文。此碑創立年代,文學界有爭議,一說為元至順二年〔1331),一說為元統二年(1334)。碑文內容是研究回鶻史的第一手資料,歷來為史學家所珍視援引。原文金石志著錄不多,惟虞集《道園學古錄》載碑全文,以後史文《元史·巴而術阿而忒的斤傳》、邵元平《續弘簡錄.也立安敦》、都據《道園學古錄》碑文寫支傳,《元文類》錄全文,大致與《道學古錄》相同;《隴右金石錄》雖全錄碑文,但亦根據《道園學古錄》任意刪增。1943年黃文弼赴新疆考察路過武威,在文廟看到此碑,寫了《亦都護高昌王世勛碑復原並校記》,發表於《文物》t664年第2期,黃根據清乾隆版《武威縣誌》所裁碑文,補寫上半段,恢復碑原來之舊貌。但因黃文弼受掌握材料的局限,又根據碑文拓片,在復原並校記中出現很多錯誤,並把現存碑中段認為是下段。1982年黨壽山對此碑進行了詳細的考證,寫了《高呂王世勛碑考》,發表於《考古與文物》策1期,黨氏據現存碑文,糾正了《道固學古錄》、《元文類》、《隴右金石錄》、《復原並校記》等所錄此碑的很多錯誤。並對此碑的創立時間、文學界對它的不凋說法,進行了考究,提出了新的見解,使此碑的內容更為準確。但到目前為止,此碑的原貌還不能準確復原。此碑由奎章閣侍書學士虞集撰文,禮部尚書、元代大書法家夔夔書寫;碑文漢字端厚雄渾,回鶻文流暢自如,對研究元代文學、書法等有其重要的價值。

西寧王碑,全稱「西寧王忻都公神道碑」。分碑距、碑身、碑首3部分,通高5.8米。碑座為龜跌,製作十分精緻,高1.4米,長2.4米,寬1.6米;碑身高2.8米,寬1.5米,厚0.4米;碑首高1.6米,寬1.6米,厚0.45米。碎石立於元至正二十工年(1362)。碑首刻蟠螭,為光祿大夫、中書右丞同知經筵事、提調國子監大都府學陳敬伯篆額「大元救賜西寧王牌」八字。碑文為通奉大夫、中書參知政事知經筵事、提調四方獻吉詳定使司危素撰文,由光祿大夫滕國公、集賢大學士張 為蒙文。碑文主要記載:忻都公之於斡欒為元朝中書乎章政事,其父親忻都及其先輩,對元朝建立過卓著功勛,有功於元室。至正十八年,四月,危素承皇帝詔令:「銘其先熒神道之碑。」碑文較詳細地記述了從元太祖四年(1209),回鶻族王巴而術阿亦都護舉國歸屬元朝後,西寧王世為北庭名族,自立為國,又稱臣於元朝,並隨元政權從征西方,有大勛,勞於王室,忻都公之父辦都護離開他的政治中心火州(今新疆吐魯番),帶全家歸屬元朝時,跋涉險阻,行至永昌(今武威永昌鎮),看到這裡土地沃饒,年年豐收,以為樂土,使定居下來。碑文對斡欒之父忻都公生平事迹的表述更為詳盡。忻都於至順三年正月卒,享年60歲,死後追封西寧王,葬於永昌府的石碑溝。

此碑與高昌王碑具有同等重要的歷史價值,1981年9月首肅省人民政府將此兩碑公布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推薦閱讀: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歷史之涼州古墓之謎
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民俗之婚娶
「小蔥帶你吃天下」——武威:尋味涼州古城!

TAG:文物 | 武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