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論》釋義

無極是混沌歷久(深極寂靜)後漸漸萌發生機的意境。是在極靜中產生的將動之意。所以在具體的學拳行功中首先要求靜,再「守(此)靜篤」,靜極而生的動意,就是無極。無極雖有動意,但無形體動作;待到有了形動,即為太極生矣!

太極天地

《太極拳論》解義

原文: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幾、陰陽之母也。

這是學習太極拳開宗明義的理論指導:指明太極之為物是在無極狀態下產生的、處於動靜之間;而陰陽又是太極狀態下的產物,因為太極產生了陰陽,所以說太極是「陰陽之母」。

無極是混沌歷久(深極寂靜)後漸漸萌發生機的意境。

是在極靜中產生的將動之意。所以在具體的學拳行功中首先要求靜,再「守(此)靜篤」,靜極而生的動意,就是無極。無極雖有動意,但無形體動作;待到有了形動,即為太極生矣!

原文:動之則分、靜之則合。

無極太極雖然含有陰陽、而未有表現。在太極狀態中,動則陰陽相抱而動,是名:動之則分,也可名為:動分陰陽。分者是分清每一動哪裡是陰?哪裡是陽?並非是這一動為陰,下一動為陽!靜之則合是指在練拳行功時,只要動即當明曉陰陽位置,靜則復還「負陰而抱陽」的無極狀態。因此可以這樣說:只要是具有陰陽兩性的

楊宇廷先師(1887——1982)

物體,在靜態時為無極,動態時則為太極。應當無論動靜都不能改變或破壞負陰抱陽的狀態,即是真正意義上的太極拳行功!

李承恩先師(1909——1996)

原文:無過不及、隨曲就伸。

凡練拳行功,一動一靜都要恰倒好處,不能多做(過)也不能少為(不及)。應當靜時靜、須要動時動;不可動態多而靜態不完備。「隨曲就伸」是「無過不及」的指導思想:能夠隨形就勢運動(隨曲就伸),自然易於達到「無過」與「不及」。這是太極拳體用的重要原則:凡動靜開合,都要中正不偏,守本份而已。附言:何為太極?

太極就是由無極狀態中產生的一種能夠孕育陰陽、化生萬物、可動可靜的意境。

原文: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

這兩句話既是指導思想、也是具體的行功方法。人用力來攻我為剛,我在與彼相接觸處,應對以柔;剛柔相接,自然隨形順勢走動。人剛我柔是因、是做法,走是果,是自然成就。我柔則順,因柔則無力阻礙運轉;彼有力則背,背有彆扭、違拗之意,也是因為有力導致氣血運行不暢,而造成運動障礙。只有鬆柔才能做到隨人而動,即是粘依。粘者:沾連不去也,故知:隨人依人謂之粘。

原文: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

時刻使自已身心都處於「隨曲就伸、舍已從人」的太極境界中,能走能粘,自然應對自然隨意;人來的快我應的快,來的慢則隨的慢;總以能因人成勢、隨人而動為功。

原文:雖變化萬端、而理唯一貫。

太極陰陽化生萬象的規律是極簡單的,惟一陰陽相和而已;但因為應用中角度方位運動肢體的先後次第不同,會使同一種規律下的自然變化無窮無盡,但無窮的變化都當本著:處靜守柔、隨人而變這個恆一貫徹的原則。

原文: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貫通焉。

明白了「人剛我柔」的原理,即是「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的階段;能夠做到「人剛我柔」,則是「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的境界。著是指行功的法與理,懂勁是指自身與法理相合,神明是指能夠隨心所欲、自然應變。這些若是不能持久練習,反覆體悟尋找感覺,是不可能達到(在某一天的某一刻)瞬間徹悟的境地。

原文:虛領頂勁、氣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隱忽現。

太極圖

虛領頂勁者:神意遠瞻也;氣沉丹田者:心氣下降也;不偏不倚者:立身中正也;忽隱忽現者:生機發動也。此行功之訣要也!頂意不領猶鼠目寸光氣血易因神意委曲、而滯於身中;心氣不降,則橫填胸膈,久必致疾;身正則易松,故立身中正、易得空效;生機隱現於心,則身可應機而隨神意。虛領頂勁即是要求神舒意展、神意舒展在外,則頂勁不求領而自然在上,可避免低頭彎腰的毛病,最重要的是可避免氣血不暢、停滯在身上某一處。氣沉丹田是要求心氣下降,使心胸部位生空明感,能促進氣血流通,因而也避免了上肢有力造成的橫氣填胸的練功疾患。立身中正不向四而八方任何一處一點寄託,就是不倚不偏,這樣做法的好處是易於松空身體。能神意上領,心氣下降,再使身體中正,沒有偏倚,自然可得到動態下的心平氣和,生機自然萌生心中,再培養日久,可使自然隱現,需時就在,叫做忽現;不用時自然消失,叫做忽隱。如《金剛經》中所說:來無從來、去無所去。這四句口訣可說是太極拳行功中具體做法的要求。

原文: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愈長,退之愈促

這是在應用時隨曲就伸原則的具體分類。可先由已身行功時體會:如覺自已左側(右側)有下墜的吃重感,即屬沒有松凈,宜速以虛無的意思處理。在實際的應用中,敵力侵襲我左(右)側肢體,我即當虛已左(右)側以避開來力,即前述「人則我柔」;這是「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的淺層意義,也可以理解為不論敵以力加諸我任何處,我只有一種作法,就是放鬆那個地方!「進之愈長」是指人攻我,其用意用力都是將我向其身前(我身後),我當虛接其勁意,而我自已身體向我身後極遠處撤出。使對方覺得總也觸及不到我身體的實質,只有繼續向前;這個做法在我為引、在彼為進。二指我攻人即我將攻擊目標置彼身後極遠處。(長有漫意,所以無論是攻防、進勢都不宜快。)「退之愈促」則是當彼進來而不能得勢、思想退回時,我「就伸」之意、先已深入敵身後,使彼只要一想動,即會感覺已被形勢所逼迫,(促有急意,所以表現時宜快疾。)如其實施後退時,我展開無形攻勢,會令彼有被人自其身後牽拉之感,總之這是先期助長彼勢,使之不備;在我謂之捨己從人,然而當星火成燎原勢、則為彼所不知,仍是「隨曲就伸」的功效。這也是老子「將欲奪之,必因與之」的訓教。

原文: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

一羽不能加者:我身心松空若虛、如鴻毛般輕微之外力也不承載;因此,如蠅蟲之細小也不能停落——因我並不給其立足之地(力)也。不是不能負重,實不可亦不必負重耳。在體驗用時,就是有絲毫的外力滲入人身,亦有可能侵及中樞(神經),亦足以毀體傷性!所以必須松空成虛無狀、才是真松!在思想上若有絲毫含糊,即產生對待,就不能入「極柔軟」地。

原文: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

這是依太極拳後發制人的規律所能達到的境地。大凡肢體有所行為,必然是出自心意的自然流露,所以意欲有所為,絕不能先有動意,一定要被動,要依人而動!也就是說:不管要幹什麼,都要想盡一切辦法不讓對方在事先有所察覺!如果對方能夠在事先察覺,就是我的作法不夠完善,不是有了動意,就是有妄動或主動了。如被先期察覺則我之舉動就是見效也是大力破小力,不可能是太極拳以柔弱勝剛強的本來。松空身心、純以神行,處處被動,退力減動,他人自然不能覺知。而「我獨知人」的功夫也是從此處下手得到:我以輕柔之舉,隨人而動,自然不難知道對方意欲何為。所向無敵的英雄,都是經由上述的修鍊道路而產生的。

原文:斯技旁門甚多,雖勢有區別,概不外壯欺弱、慢讓快耳。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所為也。

技擊的法門有很多,雖然表現形勢各有不同,但不外乎都是強壯的戰勝弱小的,動作慢的輸給動作快的;而以快和以力取勝,這都是先天體魄上的本能,不是通過練習正確的拳學法理而達到的功效。

原文:察「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觀耄耋能御眾之形,快何能為?

只要察看拳訣中「牽動四兩撥千斤」的句子本意,明顯的是說不靠力量取勝,再看有八九十歲行動遲緩的老人都能抵禦眾人的攻擊,快在這裡又有什麼用呢?

原文:立如平準,活似車輪;偏沉則隨,雙重則滯。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須知陰陽: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

原文:懂勁後,愈練愈精,再默識揣摩,漸至於從心所欲。

立身中正如同秤的平準,不偏不倚自然可以隨機勢運轉,猶如受力後靈活轉動的車輪(車輪因受力而轉,這個轉就是被動的)。在敵我接觸時,我不頂不丟,能松至沉,才易於做到隨彼而動、隨曲就伸,此謂之「偏沉則隨」。如果也用力接,則會和對方撞在一起,形成雙重,便不能轉動而成滯了,此謂之「雙重則滯」。常見有人練了多年拳功,還不能做到隨機勢運轉而消化來力,一動手反如同是自已把自已送給對方接受控制似的,這都是沒有領悟雙重是病態的原因啊。要想避免拳術應用中出現雙重的毛病,必須知道陰陽變轉的原理:所謂「粘即是走,走即是粘」是說:我順人背(粘)是人剛我柔(走)的果,人剛我柔(走)是我順人背(粘)的因,因由果而生,果由因而得;所以說,果也是因,因也是果(粘即是走,走即是粘);在人我之間,人進以陰(實)、我則應以陰(虛)。人隱以陰退,我進以陽隨。如果沒有對方的陰與陽,也就沒有我的陰與陽,所以叫做「陰不離陽,陽不離陰!」能夠完全捨己從人,即是與對方形成陰陽,在意識領域裡我為主宰,在肢體運動上以人為本才是懂勁。懂勁是指完全明了太極拳、每一舉動的因與果及其關係,等於是明白了運動規律及運施的方法,初步獲得了身心高度統一後的隨心所欲感,

原文:懂勁後,愈練愈精,再默識揣摩,漸至於從心所欲。

王茂齋祖師(1862——1940)

懂勁後才算真正意義上的練拳開始。因為已經洞曉法理,行功已毫無障礙,自然越練越好!再能潛心的摸索、品味每一舉動、法理的由來及所以然,就可以逐漸達到從心所欲的程度。

原文:本是捨己從人,多誤捨近求遠!所謂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學者不可不詳辨焉!

太極拳的體用原則是捨己從人,捨棄自己原有的主觀意識、而使肢體隨對方的運動而運動。但很多人都誤以為是「捨近求遠」——捨棄自己眼前的工作,只去盲目的追求結果如在行功中不去認真研究這一動是從何而來?是出於什麼原因來的?而只是追求這一動怎樣使用——這在理論上謂之「捨本逐末」!這樣不但「末」也得不到,「本」也會失去。

正確與錯誤、是與非,往往就是一線之隔,但行越遠則道越背,如同一起點上而方向差了一絲,終能遠隔千里。這個道理對於學習太極拳的人來說,是不可不詳加分辨的。

原文:是為論。

這是我對張三丰老師所傳太極拳道法理的論述。

2008.12.17

推薦閱讀:

《太極拳論》之我見(轉)
太極拳十三字決
[轉載]太極拳腰與手的運動關係——張志明
吳式太極拳83式動作詳解10一41(326動順序)
太極拳十段功法論

TAG:太極拳 | 太極 | 釋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