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黨偉業》精彩演繹政治營銷學- 石述思的博客- Qzone

《建黨偉業》精彩演繹政治營銷學 目前稱雄中國電影票房的是兩部好萊塢大片《功夫熊貓2》、《加勒比海盜4》。 一派西方海盜牽手美國熊貓鬧中華的景象。 但一部萬眾矚目的主旋律電影將成為其終結者。 它叫《建黨偉業》。 演員陣容空前豪華,集結了108位明星大腕,與《水滸》中的好漢數量巧合。其實還有第109人,那便是備受爭議的女星湯唯,由於不慎演過李安的《色戒》,裸戲過於出位,與建黨之神聖和主席初戀女友之聖潔境界距離過大,疑似被製片方當做潘金蓮割愛。 但圍繞湯唯戲份刪與不刪,倒完成了對該大片最後的炒作。 拋開對電影製作水準的褒貶,僅從商業營銷的角度衡量,這部紅色大片必成經典案例。 比如新影聯院線副總經理高軍最近就放出豪言:我估計《建黨偉業》的票房會在8億。 這不是忽悠。 首先,製片方中影集團便有強烈的政府背景,本身就具備巨大的明星資源整合力,加上建黨90周年帶來的無以倫比的天時,製作方便極大地節約了約請明星的成本——對於明星而言,存在著一個天然的壓力:跟製片方談錢無異於與黨談錢,怎好開口?再說出演此類舉足輕重的大片,潛在的收益不可估量——至少遠超每年一度的央視春晚。 由於眾星雲集,首先節約的是宣傳經費。當前中國電影院線制發展迅猛,商業成長喜人,一部影片要想獲得成功,實現炒作的到位甚至要超過影片質量的高下。 媒體報道,《建國大業》的宣傳費,中影集團只給了1000萬,但宣傳力度則達到了將近1個億的效果。這一切要歸功於《建國大業》的成功經驗,即對地產類客戶進行授權——儘管目前備受宏觀調控衝擊,但曾備受恩寵地產商仍當積極行動,為黨祝壽,以不負政府栽培。 從一開始《建黨偉業》的招商就呈現「井噴」現象,在目前允許的政策範圍內,設置的廣告貼片不比《建國大業》少,而且,費用同樣要比一般的商業片高出100萬,即便如此,眾多企業仍趨之若鶩。如果貼片廣告以15條算的話,單是貼片廣告給《建黨偉業》帶來的商業收入就高達5000多萬。再加上6月即將進行的9場地方政府舉辦的「首映禮」所帶來的「費用」,以及網路版權銷售、電影放映後的衍生品的開發,《建黨偉業》票房外的商業收入會遠遠高出《建國大業》。 從決定影片命運的票房來看,《建黨偉業》更有望實現贏家通吃。除被強大宣傳和明星陣容吸引到影院的觀眾,這部影片藉助紀念建黨90年逐步達到高潮的勢能,還能售出大量公款消費的團購票,而這是一般商業大片不可能獲得的額外收入。 因此,《建黨偉業》將驗證一個有中國特色的真理:優秀商人之所以有別於芸芸眾生,關鍵在於他們不僅懂政治,且能進化到積極營銷政治。 這使俺不禁想起網上流傳甚廣的浙商22條軍規,其中第一條便是每天收看新聞聯播。 而時政營銷學的興起,從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在改革開放大業推進33年後,儘管市場經濟大潮驚濤拍岸,但由於體制變革的滯後,黨政掌控的核心資源仍在左右商業的命運。且隨著2008年後,政策性投資主導了後金融危機年代經濟振興的脈動,導致地方政府干預微觀經濟回潮現象嚴重,國進民退趨勢明顯,壟斷陰霾濃烈,既得利益集團固化,擠壓了市場健康發育的空間,成為當前制約發展的關鍵屏障。 《建黨偉業》在這個背景下,成為中國文藝戰線綻放的一朵商業奇葩。 驚艷無比,卻令人憂慮——如果你的價值觀不是成王敗寇,而是法治市場經濟的話。(原載中國經營報)
推薦閱讀:

為什麼營銷和銷售不同?
營銷:容易忽略的六個細節
大客戶營銷成功的關鍵
口啤營銷六大技巧
《金陵十三釵》飢餓營銷之道(第1頁)

TAG:政治 | 博客 | 建黨偉業 | 演繹 | 營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