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傳人楊福喜:「聚元號」曾給毛主席訂製弓箭

編者按:「我們要時時想到我們的文化正在消失,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去做。」中國民間文藝家主席、著名作家馮驥才曾說。6月14日是我國第九個「文化遺產日」。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豐富而獨特的文化內涵,它在薪火傳承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如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情況參差不齊,有的逐漸凋零,技藝瀕臨失傳;有的欣欣向榮,傳承人的徒弟也成了大師。為重拾傳統文脈,人民網文化頻道特別推出《指尖上的國粹》系列報道,為您講述「非遺人」的傳承故事……

「當年,我父親曾給毛主席做過一把弓,毛主席給予了很高評價。」今年56歲的楊福喜是北京「聚元號」弓箭鋪的唯一傳人。初見楊福喜,絡腮鬍須、花白頭髮、深色唐裝,渾身上下都透露著滿族旗人豪邁洒脫的氣質。「聚元號」300多年興衰史,他侃侃而談。「聚元號」在他手中「復活」,瀕臨消失的弓箭製作技藝因他得以保留與傳承。

弓箭,古代冷兵器時代的一種遠射兵器,其發明可追溯到黃帝時代。「后羿射日」的傳說廣為流傳,可見古人對弓箭的重視與喜愛。滄海桑田,國內目前能夠完整保留傳統弓箭製作技藝的僅剩北京「聚元號」弓箭鋪,2006年,「聚元號」弓箭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父親曾給毛主席訂製弓箭

據楊福喜介紹,當年清兵入關,「聚元號」曾為清兵製造弓箭。清朝末期,「聚元號」與其他40多家製作弓箭的店鋪遷入北京東四「弓箭大院」,此時,「聚元號」製作的弓箭主要供皇宮貴族使用。到解放後,碩果僅存的四家弓箭鋪走上了公私合營的道路。

公私合營時,楊福喜的父親楊文通有幸為毛主席做過一套弓箭。「當年,毛主席和工作人員聊天,說看到歷史小說上有很多關於弓箭的描述,想看看真正的弓箭。」於是,工作人員輾轉尋找到當時楊文通所在的廠子。「剛開始並不知道是給毛主席做弓箭,只說是給一位領導做,讓用點心做好點。廠長就找到我父親,讓他把手裡的活先放一放,做一張好弓。後來我爸日夜加班,花了四個多月,用了當時家裡珍藏的一對兒白牛角當料,做了一把弓和三支箭。」

弓箭送出去後,楊福喜的父親沒有多想。直到8個月後,廠長才告訴他,那張弓是給毛主席做的。「弓箭送到毛主席手裡,他派人來問多少錢。父親當時一聽是送給毛主席的,直擺手說那怎麼能要錢。上面的人說,弓箭是毛主席的私人用品,必須要付錢。廠長後來跟我父親合計了一下,當時一套弓是38塊錢,這次材料好就多收兩塊錢,就往上報了40塊錢。一周後,40塊錢被拿了回來。由於錢沒法入賬,當時又正好臨近春節,廠長決定把這40塊錢拿來買了幾條煙,還有茶葉和糖果,和大家開了個茶話會。」楊福喜說。記者查找資料發現,當時國內城市居民每人每月的平均生活費僅為八九元,三四十元的月工資能養活一個五口之家,一副弓箭40塊錢,屬於比較昂貴。

楊福喜還告訴記者,當年毛主席拿到父親做的弓,給予了很高的評價,相比曾經在故宮裡看過的弓,毛主席稱讚:「這把弓很好,沒想到有這麼漂亮。」

不惑之年才繼承家傳手藝

由於歷史原因,1957年,「聚元號」與其他三家弓箭鋪停止製作弓箭,改做木工。直到1998年,40歲的楊福喜承襲祖業,重掌「聚元號」,成為當今中國傳統弓箭唯一傳人。

「40年的時間裡,大家看不到弓箭製作的前景,沒人願意學,這門手藝損失了兩代傳人,至少有40多人。」楊福喜痛心地說。家中三兄弟,僅楊福喜一人繼承了父親的手藝,哥哥們看他整天埋頭做弓箭很不理解。楊福喜認為,自己桀驁不馴的性格與坎坷的經歷都註定了:「這輩子我只想做弓箭,只能做弓箭,我為弓箭而生。」

楊福喜學過木工,插過隊,當過十多年工人,開過4年計程車,兜兜轉轉,他最終決定繼承家傳的老手藝,跟著父親學做弓箭。母親心疼他,讓他做好思想準備,「做這行可苦可累」,楊福喜卻不以為然。一間小屋,兩條板凳,父親在一旁做弓箭,楊福喜就跟著邊做邊學。木工出身的他上手很快,讓父親都驚訝「做活像個老師傅」。

一篇論文改變「聚元號」命運

談到最心酸的經歷,楊福喜回憶,「剛開始做弓箭,只是想混碗粥喝。」2000年,楊福喜做了一屋子共七八十套弓箭,無人問津。2001年僅賣出一套,「聚元號」險些做不下去。想到自己喜愛的弓箭製作技藝也許會從此消失,楊福喜咬牙扛了下來。

「聚元號」生意的轉折點是在2004年。中國社會科學院在讀博士生儀德剛為完成一篇有關中國古代弓箭的論文,經由原中國射箭隊總教練徐開才介紹,到「聚元號」待了8個月。儀德剛的論文發表後獲了不少獎,引起了很大反響,各路媒體前來採訪楊福喜,人們開始關注「聚元號」。「到2004年年底,之前積壓的一百多張弓終於全部賣出去了。後來要買的人只能訂製。這時候『聚元號』才開始真正火起來。」楊福喜說。

2006年,在儀德剛的建議下,「聚元號」申請並成為了第一批通過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國家的好政策,人民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喜愛中國傳統文化的人越來越多,我和『聚元號』都趕上了好時候。」楊福喜高興地說。

糾正吳宇森《赤壁》圖紙

「聚元號」名聲越來越大,各界名人前來尋訪,訂製弓箭。「成龍、吳宇森、霍英東都到我這裡訂製過弓箭。」楊福喜說。當年吳宇森拍攝《赤壁》,曾帶著圖紙來向楊福喜訂製500套弓箭,「我一口否決了。先不說時間上肯定來不及,問題是他提供的圖紙根本就不是中國傳統弓箭的樣子。」在楊福喜的堅持下,吳宇森最後放棄了原來的圖紙,由楊福喜為劇組做了一張弓、一個汗弩、一個連弩,再讓道具照葫蘆畫瓢進行批量製作。

「現在不少影視劇拍出來的弓箭使用方法都是錯誤的,這對年輕人了解正確的弓箭技藝有很大的影響。」楊福喜舉了個簡單的例子,「20多年前,因為一部電視劇的影響,當時國家射箭隊的教練員、隊員全部將扳指錯戴在了握弓的手的大拇指上。」楊福喜解釋,射箭用的扳指屬於武扳指,應該戴在扣住弓弦的手的大拇指上,用以防止急速回抽的弓弦擦傷手指。

楊福喜拿出了自己的武扳指,向記者進一步解釋,「扳指有文、武之分,文扳指材質有翡翠、瑪瑙等等,左右兩手都可以戴,用於顯示身份和財富。但只要是射箭,就必須得戴武扳指,而且材質只能是鹿角的。」

弓箭製作並非人人都能學

「手藝不是人人都能學的。為了把『聚元號』傳下去,這些年我都在努力。」楊福喜告訴記者,近年來,在他這裡干過活的有十多人,但真正令他動心想傳授手藝的僅有兩人,但可惜的是,最後這兩名學生都由於各自的原因離開了「聚元號」,沒有繼續學下去。

值得欣慰的是,楊福喜的兒子跟隨父親學習弓箭製作已五年多,楊福喜評價說,「所有的環節他都學了,但基本功還得鍛煉。」

傳統弓箭製作總共需要200多道工序,十分繁瑣,「很多工序難以用文字表述,需要憑腦子記、憑經驗試、憑個人領悟。」楊福喜感慨,「一項傳統技藝絕對不應該只由一個人來傳承,而應該是一批人。」

【1】【2】【3】【4】【5】【6】【7】【8】【9】【10】【11】【12】【13】


推薦閱讀:

【圖像研究】漢-類地中海式射法直接一證
知道哪種反曲弓威力最大 箭速最快?最好能提供數據
王思聰攜弓箭被捕:談談有哪些利器被管制
弓箭的箭頭大概有哪些種類?分別的優劣是什麼?
新學弓箭怎麼才能不得「射病」?淺談高穎「尺蠖」射法二三事

TAG:遺傳 | 弓箭 | 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