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立華 | 四書精讀·課程大綱·筆記摘錄

Vol.176課程大綱四書精讀·課程大綱·筆記摘錄博雅哥說《四書精讀》是北京大學哲學系楊立華開設的通識教育核心課程。本課程以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為讀本,結合其它的古代注本,精選《四書》中最為重要的章節,作詳盡的講解和闡發。《四書》蘊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內容,是儒學人生觀與價值觀的集中體現。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可以讓學生對於中國古代典籍,特別是儒家的核心經典,有更為切近和直接的認識,對於弘揚中國固有文化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開課院系:哲學系授課教師:楊立華學分:2先修課程:無教師介紹授課教師楊立華

楊立華,男,祖籍重慶銅梁,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哲學博士,1971年生於黑龍江省七台河市,大慶市五十六中學畢業。浙江大學工學學士(1992年),北京大學哲學碩士(1995年),北京大學哲學博士(1998年)。現任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十佳教師。主要研究領域是中國哲學史、儒學、道家與道教,近年來主要著力於宋明哲學及魏晉哲學的研究。出版專著五部:《宋明理學十五講》(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中國儒學史》(宋元卷)(合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郭象〈莊子注〉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氣本與神化:張載哲學述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和《匿名的拼接:內丹觀念下道教長生技術的開展》(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譯著五部:《王弼〈老子注〉研究》、《近代中國之種族觀念》、《宋代思想史論》、《章學誠的生平與思想》、《帝國的話語政治》等,發表學術論文四十餘篇。課程簡介《四書》是中國古代典籍中最為核心和精要的部分,對於中國文化具有奠基性的作用和影響。本課程以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為讀本,結合其它的古代注本,精選《四書》中最為重要的章節,作詳盡的講解和闡發。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可以讓學生對於中國古代典籍,特別是儒家的核心經典,有更為切近和直接的認識,對於弘揚中國固有文化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講授方式採取大班講授,小班討論的方式。每周2課時講授,1課時分組討論。期末評定辦法期末閉卷考試(占最終成績的70%);平時表現(占最終成績的30%)。課程大綱1《四書》概說及《大學》精讀(上) 本講概述《四書》的形成,研讀次第。並精讀《大學》第1至第3章。要求學生結合《朱子語類》、《四書或問》的相關內容課後閱讀。並對比《禮記正義》中的《大學》古本,明確《四書》本《大學》與《大學》古本的差異。2《大學》精讀(下) 講解《大學》第4至11章。要求學生細讀《大學章句》及《大學或問》的相關部分。

圖為朱子的《四書章句集注》3《論語》精讀(一) 講解《學而》等十章。要求學生結合《集注》、《集釋》、《正義》等書的註解,詳細閱讀講解過的各章。4《論語》精讀(二) 講解《為政》等十章。要求學生結合《集注》、《集釋》、《正義》等書的註解,詳細閱讀講解過的各章。5《論語》精讀(三) 講解《里仁》等十章。要求學生結合《集注》、《集釋》、《正義》等書的註解,詳細閱讀講解過的各章。6《論語》精讀(四) 講解《八佾》等十章。要求學生結合《集注》、《集釋》、《正義》等書的註解,詳細閱讀講解過的各章。7《論語》精讀(五) 講解《鄉黨篇》。以此了解孔子立身行事的準則。要求學生結合《集注》、《集釋》、《正義》等書的註解,詳細閱讀講解過的各章。8《論語》精讀(六) 講解《顏淵問仁》等十章。思考孔子論仁之大義。要求學生結合《集注》、《集釋》、《正義》等書的註解,詳細閱讀講解過的各章。

圖為程樹德的先生的《論語集釋》,此書是傳統《論語》學研究集大成式的古籍整理著作,其價值首先在於資料豐富,幾乎囊括了之前所有的《論語》學典籍。9《孟子》精讀(一) 此講以孟子之「知言」為核心。要求學生參考《孟子譯註》、《孟子正義》等書,理解朱子《集注》相關部分的文本和思想。10《孟子》精讀(二) 此講以孟子之「仁政」為核心,精講相關章節。要求學生參考《孟子譯註》、《孟子正義》等書,理解朱子《集注》相關部分的文本和思想。11《孟子》精讀(三) 此講以孟子關於「性善」的討論為核心,精讀相關部分的文本。要求學生參考《孟子譯註》、《孟子正義》等書,理解朱子《集注》相關部分的文本和思想。12《孟子》精讀(四) 此講以孟子之「仁義」為核心,對比孔子關於仁的論述,講解相關文本。要求學生參考《孟子譯註》、《孟子正義》等書,理解朱子《集注》相關部分的文本和思想。13《孟子》精讀(五) 此講以孟子關於修身的議論為核心。要求學生參考《孟子譯註》、《孟子正義》等書,理解朱子《集注》相關部分的文本和思想。

圖為《朱子語類》,此書是朱子與其弟子問答的語錄彙編。14《中庸》精讀(上) 本講講授《中庸》的結構、「中庸」的涵義等。並精讀《中庸》第1章、第6至10章。參考《朱子語類》、《四書或問》理解相關段落。15《中庸》精讀(下) 本講講授《中庸》第12至14章、第22章、第25章、第29章、第30章。參考《朱子語類》、《四書或問》理解相關段落。參考書目1.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 朱熹:《四書或問》,中華書局3. 朱熹:《朱子語類》,中華書局4. 程樹德:《論語集釋》,中華書局5. 錢穆:《論語新解》,三聯書店6. 楊伯峻:《論語譯註》,中華書局7. 焦循:《孟子正義》,中華書局8. 楊伯峻:《孟子譯註》,中華書局9. 錢穆:《國史大綱》,商務印書館10. 錢穆:《孔子傳》,三聯書店11.《禮記正義》,上海古籍出版社12.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中華書局13.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三聯書店筆記摘錄1、《大學》首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中華文化是「知止」的文明。三畫卦中艮卦是高度抽象的,就是止的意思。中國人對盈和滿很不喜歡,月盈則缺,水滿自溢。儒家的根本價值是仁義禮智,價值主體(信)——不在仁義禮智之外,就在仁義禮智之中。這種價值都是「分位價值觀」,就是說他從不在抽象的角度談,而是在具體複雜的情境下——比如忠不是四平八穩,忠是該急的時候急,該緩的時候緩,這種善惡一定是指向具體條件的。善就是做了自己該做的得到自己該得到的,而分位是由「禮」得到的。那禮是怎麼規範出來的?分位如果不公平該怎麼辦?《禮記·禮器》講治理的一般原則,分位的具體制定跟什麼有關。一個人行為的態度取決於他對自己分位的理解,所以談善惡不能脫離具體的情景。「分位價值觀」,所以儒家講至善,總結起來六個字「知分,安分,盡分」。小孩從小如果能培養出一個對外在條件依賴極小的趣味,那麼他就會幸福一生。他自身就帶著豐富性,所以不用外界就能豐富,每個人能在現在擁有的東西就享受它,安分地享用它,就是知分安分盡分。與現在的「進取」不同,現在的進取就是把每一個現在都變成了過程,享受過程的觀念是錯的,這個講法不對,應該是說此時此地就包含目的,這樣才能享受現在,如果你無時無刻都是為了下一個目的,那麼你的人生就是過程,等待你的就是死亡了,追求這事我們急什麼呢?知止為本,能止為末,一個本末關係。

圖為「四書精讀」課堂上的楊立華老師2、《論語·里仁篇》: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這句話講幸福,仁者才能夠幸福。約字有捉襟見肘之意,是貧的某種程度。一個不仁的人,不能長久讓他生活在很貧窮的地方,也不能讓他長久處在富足的地方。一個人給他什麼樣的生活都過不好說明他已經喪失了感受生活的能力。這句話給我觸動很深,幸福的根源不在外在的生活條件里,注意是根源不在,不是說無關,根源在於內在精神。一個喪失了生活感受能力的人你給他什麼日子都過不好。

那麼什麼樣的人,怎麼樣會喪失生活感受能力呢?朱子說:久約必濫,久樂必淫。心不在焉也是在此。孟子講放心也是說這個,一個人把心丟了就不能過好生活。所謂的心靈狀況最常見的狀況是心為物役,心靈被外界、被物質慾望所役使。心丟了,往往是你對某個對象特別注意以至於忽略了生活的整體,生活中最高的幸福一定是你身在其中不能感到的,丟掉了才能懂得,所以要珍惜你所在的每一個此時此地。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仁者安於仁,不假思索就能做到,智者和道理有一定的距離。仁和智是一和二的關係,一個是道理已經融化為一體,一個是知道了道理,但是和道理融為一體則是需要一個過程的。所以不要小看智者,我們每個人都不可能一開始就是仁者,所以我們要退而求其次,講道理,通過格物致知,知道做什麼,知道為什麼這麼做以及反面,一直堅持這麼做可能接近仁者的地步。利就是知道這是對自己有利的,所以不能說一強調義利之辨就說利是負面的,因為利並不完全是一個負面的詞。仁者安仁的典型狀況就是孔子所說的「從心所欲不逾矩」。

圖為「四書精讀」的課堂3、《論語·公冶長篇》: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貢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孔子和弟子言志,還有一段是子路、冉有公西華侍坐,但是那段比較華麗,這段樸實。子路竟然把輕裘當做志向,輕裘和裘是不一樣的,是一種華貴的東西,那麼這段文本可能有問題,因為子路是對外面的東西不感興趣的。孔子也是這樣,有就接受,沒有也不愛。孔子在魯國做了大執政,別人覺得這個人好像從來沒窮過,後來離開大司寇的位置,也安於貧窮,這是非常高貴的。貴就是不能化約為富的部分,真正高貴的東西不能被化約為數字,不能化成量,所以他對外在的依賴非常低。北宋的張載的引文里是沒有輕字的,重點不在車馬衣裘,而在與朋友共,快樂在於與朋友一起相處。敝之而無憾,穿破它也沒有什麼遺憾,所以說,子路的志向就是在一個友愛的共同體里度過,這是一個有偶然性的事情,就是能不能朋友一起這件事。顏回講「伐善——炫耀自己的善,施勞是有功勞而自居其功勞,老子講「功成而居」」,儒家的道理看起來很容易做,但是實際上真不容易做,一不留神就會伐善施勞。這六個字為什麼比子路要高呢?因為子路追求的是一個有偶然性的東西而顏回追求的是自己能達到的,儒家一直強調要掌控自己能掌控的部分,不能掌控就要歸諸天,所以要「求諸己而不是求諸人」。

孔子的志向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由近及遠,可近可遠,能高能低。這個是一個普通人能做的極致。老者想到我就能安心,讓父母一想到我就安,而不是膝下承歡,三十歲了還膝下承歡就不好了;要關心父母最害怕的不可掌控的東西——疾病。朋友信之,同輩人能相信,少者懷之,就是追慕,一直為榜樣的意思。

年輕人的支點在於未來,什麼都不缺,就是沒有方向。找到方向之後人就不一樣了。年輕人因為某個人的存在而找到了人生未來,少者懷之。所以身邊所有人都能在我這裡找到安頓。一個普通人是這樣,即使是一個國家的執政者不也是這樣嗎?所以無論什麼情況下,都能把這個當做最堅實的志向。那麼什麼樣人格和心靈的人能做到這一點?目前我先不給你們答案,答案在四書里找,得像山一樣穩定,像大地一樣堅固。孔子的志向不是好高騖遠,而是在什麼地方都能實現,而且你成就了再偉大的功業也就是這些內容。

圖為「四書精讀」的課堂4、《論語·雍也篇》: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這段話太重要了。文質彬彬,彬彬猶斑斑,一條黑一條白,這就叫斑斑,文質彬彬就是文與質的恰當結合,這樣的人才是君子。文和質的關係問題:質:內容;文:形式。質勝文則野,內容大於形式,就會粗鄙。文勝質則史,形式大於內容,就會迂腐。禮就是共同體生活的節奏,規範了每個個體的形式與節奏。形式就是某一種內容的分寸和比例。比如喝酒不一定是壞事,但是喝多了肯定是壞事。什麼樣的事情過度了就叫淫。內容都差不多,但是是否節制不同。所謂的君子是能夠給自己的生活的內容找到恰當的形式的人。中國社會目前是亂七八糟的生機勃勃,屬於質勝文則野的情況。文和質在所有時代都是一對張力,一般來講,中國的所有時候立國一般是尙質,這樣才能長久,否則到了王朝發展比較鼎盛的時候,就對細節的要求比較多,過分迂腐、精細,這樣就對外在條件要求比較高。開國的時候尙質還是尚文可以決定它的長短。不管怎麼追求文,一定要有內在的生命的源動力,否則文就是虛文。5、《論語·子罕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逝:往,進的意思,不是流逝。一切前進的東西都像水一樣,盈科而後進就是講這個,孔子讚美的一定是有根源的水,源泉滾滾,自強不息,像水流一樣,盈科而後進,流滿了這個坎再往前流。流得慢而實。孟子和徐子說,仲尼極稱於水,源泉滾滾,盈科而後進。

圖為「四書精讀」的課堂學生感言課程內容很充實,楊老師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為我們生動地解釋那些看似抽象的道理。我印象最深的是,甫一開課,楊子就講,「這個時代太缺少『仰視』的姿態了」,遇到經典不是凈手拜讀,而是先唾上幾口。於是他勸我們要先沉下心來好好讀書,才有資格評說是非曲直。課程配有討論班。討論班上,同學們碰撞觀點,交換意見,自己看待問題的角度也多了很多。我認為,這體現了通識課的設置意義:能夠在專業細分的思維模式之外開闢出一番新的天地。——馬嘉瑋 經濟學院2013級本科生聽四書課是心情愉悅全身心浸潤的,很久沒有過這樣的學習了。每次聽老師講解或者討論完,身心都是輕鬆的,思考問題思路很清晰,大概就是最理想的狀態吧。聽課自然和自己以前讀大不相同,總體感覺以前讀書都是囫圇吞棗,沒有深入理解:道理都寫在那裡,卻不是自己的。朱子的解釋(如「新民」)讓我改正了之前受到王陽明心學理論影響的看法,以前讀書太少,不加判斷,什麼理論都相信。——趙寧大一時抱著試一試的態度聽了一節課,之後就堅持旁聽了整整一學期。楊子的課堂,從來都是幽默與深刻並存,溫暖與理性俱在,他用今天的段子,講過去的經典,談未來的道路。也許是老師的魅力,也許是儒家的智慧,也可能是古文的大義微言,每周三晚的四書課堂,是忙碌的一周里最舒服的時候,是我最心明眼亮的時候。因為老師的一句「經典的文字放在心中就像種子一樣,會生長、發芽」,大二時狠狠心咬牙選了要背許多古文的四書課,除正課之外,討論課也帶給了我許多。每周五晚,在文史樓簡單的小屋裡,十幾個人圍坐,由助教師姐領著,談談你對明德的認識,聊聊我對仁義的看法,聽聽他對勇敢的解讀。沒有什麼對錯,不必分什麼上下,滋味自在其中。——城市與環境學院2014級本科生 王一萌


推薦閱讀:

四書章句集注(南宋)朱熹論語集注卷二
梁濤丨「新四書」與「新道統」
四書
四書.五經之周易
四書、五經、六義、六藝分別指什麼?

TAG:筆記 | 課程 | 摘錄 | 四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