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準軼事
寇準(961—1023年)字平仲,宋華州下邽縣人(今臨渭區官底鎮人),下邽三賢之一。為官40年,曾三度拜相。為人剛正不阿,為官清廉無私。在外敵入侵之危難關口力主抵抗。宋太宗稱讚:「朕得寇準,猶文皇之得魏徵也。」
「寇巴東」
寇準自幼聰慧,16歲鄉試得中,17歲為華州貢舉,19歲赴汴梁會試。因宋太宗不喜歡年齡小的考生,有人勸寇多報兩歲,他說:「准方進取,可欺君耶?」太宗面試時他不卑不亢如實回答,對經典和治國之策說得頭頭是道。太宗欣賞他的才識和剛直,就錄用了他。
寇準先任大理評事,次年任歸州巴東縣(今四川奉節縣東)知事。昔日韋應物有「野渡無人舟自橫」句,寇準增字改為「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抒發自己在巴東大幹一場的遠大志向。在任上寇革除以往臨時攤派差役擾民的慣例,按各鄉勞力情況,於農閑時便分派好,並公示於衙門前,使鄉民提早知曉。既不誤農時,又能使各鄉派來合適的人。他還迅速處理積案,安定地方秩序。此舉深得民心,百姓爭相服差役,沒有出現違犯者。
寇準還在衙門庭前親手植下雙柏,後人謂之「萊公柏」。由於他在巴東政績顯著,被百姓譽為「寇巴東」
萊公客死雷州,喪過荊南,公安縣民憶起他的德政,遍地插竹掛物祭奠。這些竹子後來成活了,被稱為「相公竹」。人們又在此立萊公祠以紀念寇準。
無第宰相
寇準以其高尚的人格和超凡的政治才能,在北宋朝廷中,從縣令很快被擢升為京官,直至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參知政事(即宰相),並且三度為相。他手中的權力可謂大矣,他經辦的錢物可謂多矣!按常理說他一定是富比天下,過著「鐘鳴鼎食」,住著巍峨富麗的瓊樓玉宇吧!然而事實卻與人們的推想存在著極大的反差!
有一天,寇準的好友魏野登門造訪寇準,寇準以清茶相待。因是志同道合者,兩人常在一起議論古今及朝政。閑侃中說到歷代清官時,魏野想到寇公在廉潔自律方面並不亞於歷代清官,不由心潮湧動,即席賦詩一首,其中有兩句為「有官居鼎鼐,無第起樓台。」感慨像這樣顯赫的官階卻沒有個人的私宅,這在封建社會中可謂鳳毛麟角!
不知何人將魏野的詩作傳到了漠北。宋真宗在位的末年,曾經有個北方的使者朝拜北宋皇帝。有一次,這個使者詢問翻譯的官員:「在我們那兒聽說北宋有個無第宰相,請問你朝哪個人是『無第起樓台』的相國?」當時,寇準因受守舊派排擠,已被貶到南方邊遠地方。朝廷不久將寇公召回京城,讓他執掌北門的鎖鑰。漠北使臣專程拜訪了萊公。使臣對寇公說:「寇相德高望重,堪為社稷之棟樑,為什麼沒有在中書省任職?」萊公詼諧地說:「我朝皇上英明卓識,認為如果要使朝中平安無事,那麼皇宮北門的鎖鑰只有讓我掌管才行。」北使頷首微笑。
寇準出身寒微,幼年飽受辛苦。19歲考中進士,入朝為官,生活有了較大的改變。有一次,他將領到的薪水放到堂上,有一個跟隨他多年的老婆婆看到那麼多的紋銀,不由號啕大哭,邊哭邊說:「太夫人在世的時候,家裡太窮,有一次她想給學館捐獻,連一匹絹都沒有。她老人家沒有等到你今天的景況啊!」寇公聽了老婆婆的話後,內心悲痛難忍。想到母親在世時的苦難日月,他暗暗立下了「廉潔從政,珍愛天物」的志向,所以他在家生活十分儉樸。他卧室的床帳,一直用了20多年,家人要為他換頂新的,他卻執意不肯。他在大名府任成安軍時,給考貢士出的試題就是《公儀休拔園蔬賦》、《霍將軍辭治第詩》,這就是他為官從政的崇高志向啊!
謫貶雷州
寇準在相位時,以正直敢言而得天下百姓之心。寇準被貶為州司馬,沒有辦公場地。百姓知道後,爭先恐後送石拉木,自覺自愿為寇萊公造公宇。不日建成,頗為壯觀。當地官員聽到後報於朝廷,這才又有再貶雷州的旨意。前往雷州途中,官吏民眾站滿道旁,連馬也不邁步前行。寇準打了馬一鞭子說:「我怎麼敢違旨留在這裡呢,你為什麼不走?」馬這才邁步復行。
寇萊公被貶雷州司戶參軍,過公安時剪下竹子插於神祠之前。言道:「准之心若有負朝廷,此竹必不生;若不負國家,此枯竹當再生。」後來這些竹子果然活了。元人胡祗遹《題萊公插竹圖》有云:「忠貞汗雨濕弓房,一箭星馳達覽亡。后土皇天自明鑒,竹枝生死兩無傷。無根枯竹發新娟,盡道忠貞可動天。」
赴雷州路上寇準吟《雷州途中》一首以寄情懷:「秋末楚雲端,行侵苔蘚斑,愁腸不厭酒,病眼豈逢山。遠路有時到,宦遊無處閑。卻思清渭北,煙柳掩柴關。」
寇準到雷州雷陽後,下官拿出地圖讓他觀看。第一頁就是郡東南門抵海約十里。寇恍然大悟曰:「我少時有『到海只十里,過山應萬重』之句,看來應驗在今日了。」
萊公趣聞
寇準愛喝酒,很少有人能敵。罷相判到永興後,為讓他解憂高興,官吏賓客能飲者不談尊卑陪其飲酒。連連有人灌倒,寇仍喚其不已。直至有醉倒者妻要擊鼓因之告狀才罷休。後來有一道人自稱海量,能一口氣飲盡斗瓶。他找到寇準要一人一瓶對飲,寇高興地請他喝酒。只見那道人舉瓶一飲而盡,而寇卻不能。道人堅持要寇喝,寇準說:「量不可加。」遂止。道人對寇道:「今後少勸人酒。」寇準這才醒悟自己以往不對,此後再不強人所難勸酒了。後來他再也未見這位道人,疑為仙人點撥也。
寇準執掌鄧州時,尤好夜宴,不點油燈而燃蠟燭,通宵達旦蠟燭不滅。宴罷之後,但見燭淚往往在地上凝成堆。鄧州的花蠟名揚天下,相傳是寇萊公所發明。
寇準好手拿柘樹枝起舞,每會客必舞柘枝。舞起來如痴如醉常常就是一天。人們把寇準獨創的這種舞叫「柘枝顛」。有時他還會自己撰樂府詞讓歌女唱,自己為之伴舞。一次,寇準就撰寫了這樣一首詞:「春早,柳絲無力低拂。青門道,暖日籠啼鳥,初折桃花小。遙望碧天凈如掃,曳一縷輕煙縹緲。堪惜流年謝芳草,任玉壺傾倒。」
清朝大臣王士禎《謁寇忠愍公祠》云:「柘枝舞罷蠟成堆,千束吳綾夜宴開。不是魏三詩句好,誰知無地起樓台?」
推薦閱讀:
※梁公軼事
※女人私密處的那點民俗軼事
※順治皇帝的經典軼事
※[奇聞軼事]5樓掉下女娃4樓師傅隨手一接救其命!
※清代名人軼事下
TAG:軼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