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隆慶新政徐階高拱↙張居正,朱載垕到底是誰起了決定性作用?
朱載垕大帥哥又稱明朝隆慶皇帝 徐階 《明史》嚴(嵩)訥請告歸,命郭朴、高拱入閣,與春芳同輔政,事仍決於階。階數請立太子,不報。已而景王之藩,病薨,階奏奪景府所佔陂田數萬頃還之民,楚人大悅。 帝欲建雩壇及興都宮殿,階力止之。鄢懋卿驟增鹽課四十萬金,階風御史請復故額。方士胡大順等勸帝餌金丹,階力陳其矯誣狀,大順等尋伏法。帝服餌病躁,戶部主事海瑞極陳帝失,帝恚甚,欲即殺之,階力救得系。帝病甚,忽欲幸興都,階力爭乃止。未幾,帝崩。階草遺詔,凡齋醮、土木、珠寶、織作悉罷,「大禮」大獄、言事得罪諸臣悉牽復之。詔下,朝野號慟感激,比之楊廷和所擬登極詔書,為世宗始終盛事雲。 徐階是一個極有權謀的人,他的恩師是聶豹,親傳了明代大儒王陽明「知行合一」的心學,首輔夏言羞於為嘉靖寫青詞,而徐階則是直接毛遂自薦,所以夏言被嚴嵩和嚴世蕃父子擠掉之後,他居然沒事,還升任了內閣,入閣後他用了3大招; A,凡嘉靖問他內閣中的事務,他順著嚴嵩,一切照辦,不爭執,自己沒意見,專註陪皇帝搞迷信。 B,嚴世藩對他不放心,屢次故意在內閣眾人面前羞辱他,徐階卻毫無怨言且神色不變。 C,努力撮合與嚴家的親事,不惜將孫女給嚴嵩的孫子做小妾,不顧清流物議和其他大臣的鄙視。 這3招很有效,首先皇帝一直拿他做備胎防著嚴嵩嚴世蕃過於集權,雖然嚴世蕃認定徐階為政敵,但嚴嵩認徐階是自己的姻親和得力助手;那麼在當時最後權力的3個人中間,徐階得以周旋,培植門生故史,隱藏自己的勢力;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二月五日,汪直被浙江巡按使的王本固誘補入獄,上報朝廷,彈劾胡宗憲包庇倭寇。嘉靖生平最恨倭寇,所以滿朝言官紛紛上書,要求嚴辦此案;由於胡宗憲是嚴嵩義子趙文華推薦的官員,邀請汪直從日本回國的正是嚴世蕃的幕賓羅龍文,徐階心知肚明,但他心裡不知道嘉靖的想法,所以並沒有出手; 此事發酵到最後,以胡宗憲無奈為求自保只得上書請求處死汪直; 據《倭變事略》載:三司集議時曰:"汪直始以射利之心,違明禁而下海,繼忘中華之義,入番國以為奸。勾引倭夷,比年攻劫,海宇震動,東南繹騷。……上有干乎國策,下遺毒於生靈。惡貫滔天,神人共怒。"《明世宗實錄》卷478載:胡宗憲謂:"(汪)直等勾引倭夷,肆行攻劫,東南繹騷,海宇震動。臣等用間遣諜,始能誘獲。乞將直明正典刑,以懲於後。明世宗下詔:"直背華勾夷,罪逆深重,命就彼梟示。" 汪直至死都不認罪還寫下了《自明疏》:"竊臣(王)直覓利商海,賣貨浙(江)、福(建),與人同利,為國捍邊,絕無勾引黨賊侵擾事,情,此天地神人所共知者。夫何屢立微功,蒙蔽不能上達,反罹籍沒家產,臣心實有不甘。汪直死前說"死吾一人,恐苦兩浙百姓";他被殺死後,群龍無首,倭寇之患更嚴重起來。據《國榷》卷62載:談遷雲:"胡宗憲許汪直以不死,其後議論洶洶,遂不敢堅請。假宥王直,便宜制海上,則岑港、柯梅之師可無經歲,而閩、廣、江北亦不至頓甲苦戰也。" 根據時人的記載,徐階當時應該是知道寬恕汪直是對國家有利的好事,但他非常小心,靜待皇帝的判決,嘉靖殺了汪直,那麼徐階就等於拿到了嚴世蕃通倭的鐵證;眾所周知後來扳倒嚴世蕃正是這條通倭罪,由於汪直是欽定的倭寇,因此嘉靖為了自己的臉面最後還是殺了嚴世蕃,驅逐了嚴嵩; 嚴家一倒台,第2年,嘉靖就去世了,徐階,高供,張居正就成了輔佐新君的顧命大臣,新君隆慶朱載垕上台,徐階任內閣首輔,按慣例自然是大赦天下,將因「大禮儀」下獄、言事獲罪的諸臣統統釋放,嘉靖喜歡的齋醮、土木、珠寶、織作全部停止;所以徐階這個人,雖然是王守仁的間接弟子,但為人處世強調絕對的實用主義,對「心學」運用劍走偏鋒,忽正忽邪,在嚴黨眼裡他看起來是個正人君子,而在清流君子眼裡他則是勢利小人; 或許是宦海沉浮,不厚不黑,無法生存吧,徐階在京城十分清廉,在老家卻狠摟錢。嚴世蕃算一個不折不扣的風流大貪官了吧,據說當年徐渭做《金瓶梅》之時,是拿他做西門慶樣本;然而徐家產比嚴家多很多; 朱國禎《皇明史概》<大事記>卷 38 :「徐在事久家富,傳言有田十八萬畝,諸子嗜利,奴僕多藉勢縱橫。」伍袁萃《林居漫錄》卷 1:「華亭在政府久,富於分宜,有田二十四萬,子弟家奴暴橫閭里,一方病之如坐水火。」徐階曾辯解:「至於家下田宅雖不敢言無,然亦原無十萬。」如果按24萬畝算,徐家光田產就最少是嚴家的15倍,後來高拱上任,令徐家退田,海瑞鐵面無私,判了徐階的兩個兒子流放,史料記載,嚴家倒了之後,孫女回來,徐階臉色異常難看。他的兒子徐璠見父親慍怒不語,趕緊跑回內宅,之後年僅15歲的孫女就服毒自盡了。徐階得知孫女已死,卻高興地點頭微笑。。 《明史》:階立朝有相度,保全善類。嘉、隆之政,多所匡救。間有委蛇,亦不失大節。 因此看來,徐階雖倒嚴有大功,但對隆慶新政和萬曆中興的改革而言,僅能算是一個引子人物;
隆慶新政 張居正力薦復啟高拱 高供是隆慶新政的一個重要人物,嘉靖三十一年(1552)作為裕王府的講師,此時皇太子死了2年,裕王與景王都居京城,世宗矚目不定,景王和裕王都前途未卜,但高拱出入王府,多方寬慰裕王,後來自然坐上太子黨的首把交椅; 於是,嘉靖四十五年,徐階把他推薦入閣,拜文淵閣大學士。但他的性情高傲,「性迫急,不能容物,又不能藏蓄需忍,有所忤觸之立碎。每張目怒視,惡聲繼之,即左右皆為之辟易」,入閣之後屢次與徐階相抗,甚至當眾相互對罵;生活作風又嚴謹刻板,吃穿用度都相當簡樸,官場混了幾十年,出名的清正廉潔,徐階等想挖他的隱私,竟都找不出一件貪贓枉法之事。 高拱以因為自己清廉,非常霸道,對同僚官員,就是擺出一副冷冰冰架子,對內宮太監,更是恨不得用鼻孔眼看人;連對隆慶皇帝。也是擺老師資格,經常口沫橫飛的發飆,搞的隆慶皇帝目光發直,張口結舌,恨不得馬上下罪己詔。 當然隆慶皇帝畢竟是學生,不得不忍受他,關鍵是內閣首輔徐階頂他不順了,畢竟徐階當年在翰林院,算是高拱的恩師啊,徐階憑藉多年深厚的功力,發動御史言官官員們連番上陣怒罵,不僅上班罵,下班路上都派了年輕官員追著他的轎子罵,高拱豈是老謀深算的徐階之對手,只能憤而稱病辭職,隆慶很高興,由著他去了。 明史:九卿以下交章劾拱譽階,拱遂引疾歸 隆慶二年七月,徐階因干涉後宮太多,隆慶看他不順,退休歸鄉,張居正與李芳等奏請復起高拱,隆慶三年,高拱高調復出,出任內閣首輔大學士,兼任吏部尚書,京城裡那些曾經被徐階利用,罵過高拱的官員,都很害怕,其中有一個叫胡應嘉嚇得一病不起,高拱人還在河南到北京的路上,竟直接與世長辭了。 高拱聽說了,就讓他的學生,給所有結怨的官員們,吃定心丸:「華亭有舊恩,後小相失,不足為怨。。。。。「」拱當洗心滌慮,以與諸君共此治朝「。 京城人心稍安,高拱上任後,往事一律不提,馬上著手改革徐階的舊制, 吏治: 當時高拱以內閣兼領吏部事,十分勤勞。他「晨理閣事,午視部事」;在吏部建立了嚴格的官員考察制度:「授諸司以籍,使署賢否,志爵里姓氏」,每月彙集一次,交吏部由高拱親自過目。到年終將冊籍全部匯總吏部,作為官吏黜陟的依據。 高拱看到朝廷重製科而輕科貢,科貢佔七成,制科僅為三成,他反對「崇其三而棄其七」,應惟賢是視,量才錄用。對舉人當官,他細緻到「其年貌五十以上者授以雜官,不得為州縣之長」,因為地方父母官,工作量大,必須年輕力壯才能擔當。他還提出人才儲備辦法:「今於緊要之官,各預擇其才宜於此者,每三二人置相近之地,待次為備。一旦有缺,即有其人,庶乎不乏。」貯備幹部全部對社會公開招聘,「凡有所缺,悉揭諸門外,使眾見之」,歡迎各衙門薦舉人選。「堂有侍郎,司有員外,疏皆列名而事不與聞,何居此,不過欲行其私耳。吾改其是。」他叫人抱人事檔案到後堂,命人當眾打開,選拔程序上做到公平公正公開,「即冢宰欲有所上下不能也」。對於被黜官員,高拱也吸取以前的教訓,每次都親自告知理由,讓人心服口服,必親「告以故」,黜者「無不懾服」。依照朱元璋的明朝舊例不設宰相,內閣輔臣不能兼職吏部,「若兼領銓選,則為真宰相,犯高皇帝厲禁矣」,但高拱不管這一套,先以閣臣、後以首揆掌吏部事三年之久,雖犯忌有人非議,但因為成績明顯,隆慶帝也全力支持他,所以雖有人非議,但高拱都平安無事;
王崇古妥善處理邊防 籌邊: 冷兵器時代,騎兵最重要,而明朝騎兵的問題尤以戰馬為最;馬政當時被視為閑局,朝廷輕之,使「善政無聞」。高拱體察此情後,考慮到馬政官一般位於邊塞貧薄苦寒之地,非常艱辛,於是提議改馬政官員本地化,「本省廉謹有才者任之,並寬其交納之額」。如遇優異,則超等擢用。馬政在他的重視下,戰馬的數量和質量都得到極大提高; 高供本人對邊防軍隊尤其重視,他堅持整飭武備,核實功罪,嚴明賞罰,加強訓練,不斷鞏固海防和長城防禦能力。 重用了 譚綸,戚繼光、俞大猷,王崇古,馬芳,李成梁等精明強幹名將,提高了部隊的待遇,布置周密,防範嚴謹,敵軍未敢入犯。 隆慶四年(1570年)底,俺答汗的孫子把漢那吉,竟然公開向明朝投誠,宣府大同軍政長官王崇古妥善處理,結束長期軍事衝突。隆慶五年(1571年)三月,隆慶和議正式達成:明朝封俺答汗為順義王,其兄弟親戚甚至部下也都封了官,雙方互開貿易,第二年,正式建立和平有序的貢市貿易關係,史稱"俺答封貢"。
高拱為功臣賢臣 隆慶帝首開海禁: 隆慶元年(1567年),隆慶帝宣布解除海禁,調整海外貿易政策,允許民間私人遠赴東洋日本、西洋各國貿易,史稱"隆慶開關"。 當時雖然倭寇平定,但是海禁問題依然沒有解決,不開海,照此下去,東南還要出事;淡定的隆慶帝,做出了一個聰明的決策:依照福建巡撫塗則民的奏報,做了一個小小的批示:海禁的祖制不動。但是在福建,卻開放一個通商港口,准許商民從這裡,出海做生意。至此中國的商品出口量,直線上升。 東南沿海帶動全國商品經濟發展到一個新時期,從此產生了徽商、粵商、浙商、晉商等各地商幫;明朝開關的70多年間,應該有3.5億-5億兩白銀流入中國,佔全世界白銀總量的三成。全球貿易的2/3與明朝有關,讓明朝成為世界貿易的經濟中心之一。 隆慶開關還對明朝的火器的大規模裝備軍隊產生了重要影響,明朝通過和日本,西班牙、葡萄牙,英國的貿易購買到了西方先進的火器,例如西洋火繩槍、紅衣大炮等。 這些火器開始得以裝備明軍,也是後來明朝打贏「萬曆三大征「的一個基礎
進口武器後來打敗豐臣秀吉 結論: 隆慶新政,最大的功勞是皇帝朱載垕,其高明的政治智慧,果斷的處理了嘉靖亂局;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讓高拱這樣的忠臣賢臣得以發揮其最大的戰鬥力,不愧是有明以來,超級賢君一枚!
推薦閱讀:
※祖宗十九代是個什麼概念? 從現在算, 可以追溯到哪個朝代?
※五十四 幽棲只自憐
※張居正的子孫在面對張獻忠和清軍時,做出了怎樣的選擇?
※六十 那堪多病客
※五十七 客路悲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