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山墓葬群位於江蘇宿遷曉店鎮鎮中心東部300米處,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為配合三台山森林公園提質擴面工程建設,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南京大學歷史系、宿遷市博物館組成聯合考古隊對三台山墓葬群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 調查可知,三台山墓群所在地表原有多處明顯高出周圍地面的土墩,由於當地居民取土,現地表已較為平坦,地勢南高北低,局部略有隆起。考古勘探表明,整個墓地南北長約130米,寬約80米,面積約10400平方米,墓葬分區域集中埋葬在一起。此次發掘共清理各類墓葬105座,時代從西漢早中期一直延續至東漢時期,包括豎穴土坑墓、瓦棺墓兩種類型。其中豎穴土坑墓102座、瓦棺墓3座。出土各類文物約450餘件(組),有陶器、釉陶器、銅器、鐵器、玉器、石器、漆器、瑪瑙等。 已清理墓葬中,豎穴土坑墓數量最多,共102座。墓坑均開口於耕土層下,墓口平面形狀較為規整,多為長方形或圓角長方形。坑內填土為灰白色或灰褐色,容易分辨,土質堅硬,一些墓葬填土經過夯築。墓葬分為小型、中型、大型三種,均無墓道。小型墓葬坑口長度多在2~2.8米,寬度多在1~1.6米,墓葬深多在1~3.6米;中型墓葬坑口長度多在3.6~4米,寬度多在2.6~3.4米,墓葬深多在4~5.5米;大型墓葬只發現一座,編號為M43,長6.26米,寬2.8,深7.8米。墓底平整,一些墓葬底部一側留有兩段生土二層台,中間或檯面用於擺放隨葬品。從葬式看,有單人葬和合葬墓兩類,墓主人頭向不一,從殘留屍骨情況看,以東向和南向居多。從發掘情況看,墓主人多有長方形木質棺,已腐朽,可見有清晰的棺木痕迹。人骨保存差,一些墓葬可見有人骨腐朽痕迹,從可分辨人骨情況看,均為仰身直肢葬。隨葬品數量不一,一般1~10件,最多者有35件。從隨葬品擺放位置看,陶器或置於棺外墓主人頭部或腳部,或置於棺外一側,棺內多隨葬銅錢、銅鏡、帶鉤等物。 瓦棺墓有三座,均用板瓦圈砌而成。如M57,墓坑開口呈長方形,東西長1.0米、南北寬0.5米、深0.6米。方向200°。墓內填土呈灰白色花土。墓坑內以一瓦棺為葬具。瓦棺長7.8米、寬0.4米,分為南北兩部。北部用板瓦圈砌而成,南部用陶盆套上。內部未發現屍骨和隨葬品。板瓦和陶盆均為泥質灰陶。
該墓群大部分墓葬未被盜掘,部分墓葬遭受不同程度的擾亂,但墓葬中仍出土了大量的器物,按質地分有陶器、青銅器、鐵器、玉器等。出土的陶器數量最多,以泥質灰陶為主,有少量紅陶,這些器物燒制火候普遍不高,硬度較低,以致很多在出土時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另有發現少數黃褐色釉陶器,且釉不及底,器型有鼎、壺、盒、瓿、罐等;出土的青銅器相對較多,有盆、弩機、鏡、帶鉤、印和錢幣等;鐵器有劍、匕首和鈁等;玉器有琀、塞、環、璜等;另外發現瑪瑙串飾。 此次發掘儘管未出土紀年材料,但是陪葬品如銅鏡、錢幣和陶器等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對墓葬年代判斷提供了重要的線索。結合墓葬形制和疊壓打破關係,初步認定該墓群時代為西漢早中期至東漢早期。
該墓地有明顯的地域文化特徵。根據之前的調查,三台山墓群地表以往有多個土墩,先是堆土形成一定的高度,而後在土墩上築墓,但其與南方吳越土墩墓又有較大的區別。該地平地起封,一墩多墓,墓坑均為生土坑,有的深達6米。其獨特的漢代土墩墓埋葬形式受到江南土墩墓的影響。該地在東周時期曾為吳國的疆域,深受吳文化的影響,到了兩漢時期,南北文化加強交流,以土墩作為墓地的做法一直延續。 如此眾多的漢代墓葬,充分說明漢代宿遷地區人口眾多,政治、經濟、文化十分繁榮。此次墓地北部為青墩遺址,該遺址文化層豐富,主體堆積年代大致在東周至兩漢時期,此次發掘的墓葬應為青墩遺址漢代聚落的墓葬區,豐富了青墩遺址的文化內涵,為研究宿遷漢代三台山地區的喪葬習俗和歷史文化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作者:王宣波 江蘇省宿遷市博物館 原文刊於《中國文物報》2015年8月14日第8版)
推薦閱讀:
※中西部城市要想走得遠,應該做的是向東部強市虛心學習,而非夜郎自大、盲目攀比
※全陽子《玄牝之門賦》注釋 (江蘇春申 江左道--子印權 注釋)
※這周去江蘇崑山玩最潮的戶外派對 錢江晚報
※2015年元旦江蘇之旅
※江蘇稅收優惠政策
TAG:墓葬 | 發現 | 江蘇 | 宿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