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黃帝內經》論耳

  摘要 通過歸納《黃帝內經》中記載的有關耳的論述,分析並總結了耳與臟腑經絡、運氣等的關係,以及耳病的病因病機,說明《黃帝內經》為中醫耳科奠定了堅實有力的理論基礎。  關鍵詞 黃帝內經 中醫耳科 中醫學術發掘    成書於漢代的中醫學理論的起源和基石的《黃帝內經》(以下簡稱《內經》)為中醫多學科的形成與發展奠定了堅實有力的基礎。現就該書中有關論述耳的內容作一淺議。  1 耳與臟腑經絡的關係  1.1 耳與臟腑的關係:中醫將人體外在四肢官竅與體內臟腑、經絡等相互聯繫,如五官配屬五臟,以局部與整體相結合,共同反映出人體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形成了局部、整體相互依存的關係,這樣既可體現出人體是一個整體,也可以較為集中地反映出相應所屬臟器功能的強弱,以利於辨證論治。縱觀《內經》中的內容,官竅與臟腑的關係方面,因為腎開竅於耳,故耳與腎的關係為世人廣泛所接受,但耳也與心、肺、肝、脾四臟以及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等陽經經絡均有著一定的聯繫。  1.1.1 腎:《內經》中論述了耳與腎的關係甚為密切,以耳配屬於腎,並首倡耳為腎的外竅。如《靈樞·五閱五使》有「耳者,腎之官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北方生寒,寒主水,水生咸,咸生腎,腎生骨髓,髓生肝,腎主耳」。此外,耳的生理功能正常與否也依賴於腎氣正常的調和施布,腎和則耳才能很好地實施其功能——聽聲辨音,正如《靈樞·脈度》所云「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同時還以耳位高低、厚薄之分,來推演體內腎位的高低和偏正關係,如《靈樞·本臟》「高耳者腎高,耳後陷者腎下。耳堅者腎堅,耳薄不堅者腎脆。耳好前居牙車者腎端正,耳偏高者腎偏傾也。」並據此論述相應疾病的發生與否,而有「凡此諸變者,持則安,減則病也」。  1.1.2 他臟:耳與他臟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如《素問·金匱真言論》中「南方赤色,入通於心。開竅於耳,藏精於心」,此並非指心真正地開竅於耳,而是強調心與耳有一定關係。故心有病變時,也常常影響著耳的正常功能。《靈樞·邪氣臟腑病形》「心脈急甚者為瘛瘲,……微澀為血溢,維厥,耳鳴,癲疾」。《素問·氣交變大論》有「歲金太過,燥氣流行,肝木受邪。民病兩脅下少腹痛,目赤痛眥瘍,耳無所聞」和「歲火太過,炎暑流行,肺金受邪。民病瘧,……噫燥耳聾。」此兩條雖未直接談到耳與肝肺兩髒的關係,但從條文中所列出的「耳無所聞」、「耳聾」等耳病癥狀,不難推測耳病的發生與此兩臟也有著一定的關聯。又如《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木郁之發,太虛埃昏,雲物以擾,大風乃至,屋發折木,木有變。故民病胃脘當心而痛,……甚則耳鳴眩轉,目不識人,善暴僵仆。」木為肝所屬,木性喜條達,木郁則肝疏泄失常,肝氣上逆,衝擊耳竅,故發生耳鳴。此也說明肝與耳的關係。再《素問·玉機真臟論》「帝曰:夫子言脾為孤臟,中央土以灌四傍,其太過與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過則令人四肢不舉,其不及則令人九竅不通,名曰重強。」脾為後天之本,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等的濡養無不依賴於脾之運化,脾之功能低下,就會影響機體臟腑、經絡、官竅等的正常功能,當然屬九竅之一的耳也不例外,故出現「不通」(或耳聾或耳鳴)。  1.2 耳與經絡的關係:《內經》也認為耳與經絡的關係甚為密切,如《靈樞·邪氣臟腑病形》雲:「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於面而走空竅,其精陽氣上走於目而為睛,其彆氣走於耳而為聽。」可見經絡都與耳緊密相連,但主要體現在與手足陽經經脈的關係上,正如《靈樞·邪氣臟腑病形》雲:「諸陽之會,皆在於面」。  1.2.1 足三陽經:因為足少陽膽經循行於耳,故耳與膽的關係較為密切。《靈樞·經脈》曰:「膽足少陽之脈,起於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後,循頸,……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眥後」,少陽經循行於側頭部,而耳正位於此部,故耳及耳周部位是膽經經脈循行的主要部位。如果膽經有病,此經循行的部位就會發生相應的病變,相反亦然。如《素問·熱論》記載病人患傷寒後循經傳變的規律,「三日少陽受之,少陽主膽,其脈循脅絡於耳,故胸脅痛而耳聾。」肝膽互為表裡,既有單獨受病,也可發生並病,如 「三日則少陽與厥陰俱病,則耳聾囊縮而厥。」指出表裡同傷於寒邪,同時受病的臟腑為少陽膽與厥陰肝,而表現的癥狀之一就有耳聾。足少陽經筋也與耳有關聯,《靈樞·經筋》曰:「足少陽之筋,……直者,上出腋,貫缺盆,出太陽之前,循耳後,上額角」。治療上也常從膽治療耳病,如《靈樞·雜病》有「聾而不痛者,取足少陽」。另外,足太陽膀胱經因上達人體頭部,其支脈也與耳相連,如《靈樞·經脈》雲:「膀胱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其支者,從巔至耳上角」,故膀胱經病變也可致耳病。而足陽明胃之筋也循行於耳前,《靈樞·經筋》曰:「足陽明之筋,……其支者,從頰結於耳前。」故該經筋受邪,同樣也可致耳病的發生。
推薦閱讀:

軒轅黃帝四季詩
(2)黃帝內經 二十七
《黃帝陰符經》帶注釋
五帝本紀第一(黃帝)
黃帝內經21——23

TAG:黃帝 | 黃帝內經 | 內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