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發現罕見大墓 填補遼西「古國」歷史空缺(圖)
來源:北國網-遼瀋晚報
建昌東大杖子村的挖掘現場,人們為如此大規模的古墓而震驚。 記者 潘恩戰 攝 「考古不出關」至此作古 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度,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文明當中為人們留下了太多的痕迹值得人們去追蹤,遺址、墓葬這些掩埋於地下的文明寶藏是祖先留給我們不可多得的財富。然而,隨著人們對這些地下文明的日漸挖掘,越來越多的文物、遺址、墓葬進入人們的視野,而人們對於這些也逐漸產生了免疫力,能夠引起廣泛關注的考古成果也變得鳳毛麟角。 曹操墓、三星堆、南澳一號等歷史古迹的發掘讓人們在充分領略祖先留下的文明的同時,也開始對各種古墓遺址有了自己的判斷,而不再是一窩蜂式的追捧。那麼,此次在建昌東大杖子村發現並挖掘的古墓,究竟有哪些地方值得人們關注? 東北同時代墓葬里最大古墓 早年的考古界曾經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考古不出關。然而,這樣的說法已經隨著建昌東大杖子墓葬群的發現不攻自破,精美的青銅器、陶器,高規格的陪葬品都向人們展示著,這裡曾經有著燦爛的文明,是華夏文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在採訪遼寧省著名考古學家方殿春時,他告訴記者,東大杖子的墓葬群可以說是目前發掘出的東北疆域同時代最早的考古遺迹。1999年告破的「1028大案」中,當時追回的文物便屬於此處墓葬。 考古發掘專家認為,在東北能發現2000多年前如此規模的古墓群實屬罕見,這一發現將改寫「考古不出關」的說法和東北古代文明的歷史,更打破了「山海關外無春秋戰國時期古迹」的傳統說法。而此處春秋戰國時期古墓群的發現,也把建昌演變和發展的歷史向前推進了1000多年。 截至目前,考古隊已經探明了137座墓葬,保守估計這片墓葬區可能存在200座古墓。在這些古墓之中,此次進行挖掘的古墓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 故宮博物院原院長、著名考古學家張忠培在11月17日的座談會上表示,這個墓是在東北發現的同時代的最大的一座墓,即使把這個墓放到戰國燕文化裡面,也是規模比較大的土葬墓。遼寧省著名考古學家郭大順也表示,這是東北地區同時代(戰國中期)最大的墓葬,也可能是長城以北自寧夏向東至張家口、承德這一帶,目前為止同時代規模最大的。這個墓葬的發掘,對於研究戰國時期的東北歷史有著極大的學術價值,張忠培在會議發言上說:「戰國時期的東北,這一次算是抓到一個龍頭了,點到穴位了。 」 中原墓葬風俗與燕文化融合 從墓葬的棺槨來看,棺槨屬於中原地區禮制的一部分,一同出土的還有成套的中原禮器。這說明當地人在某種程度上已經開始接受中原的制度特色,對於研究民族融合有著極大的歷史價值。 從目前挖掘的進展來看,這是一座中原墓葬風俗與當地少數民族墓葬特點相結合的墓葬群。 在墓葬挖掘過程中,出土了七十餘個牲畜頭骨,包括豬牛馬羊等。張忠培在談到這些頭骨時表示,這不是燕文化的東西,這是北方的習俗。 在墓葬中同樣出土了一些陶器,這些陶器卻帶有典型的中原文化特徵。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著名考古學家王巍在談到這些陶器時說:「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彩繪陶器。這不是普通的陶器,而是仿銅陶禮器。雖然整體情況尚不清楚,但可以看出鼎、豆、壺的基本組合也是符合中原地區戰國時期墓葬規制的。在燕國中心區域河北發現的一座大墓中也出土了彩繪陶器,這是燕文化的特點,不像其他國別同期大型墓葬出土的是大量的銅器。同時,這個時期也正是隨葬品的轉型期,青銅器使用趨於完結,轉為彩繪陶器、漆器等,漢代還有玉衣。」對此,張忠培也表示認同。 張忠培認為,雖然現在大家都認同這個墓葬是一個雜交文化的產物,但是這個墓葬主人的身份卻依然是一個問號。 張忠培說:「這個墓主人的身份,應當好好研究,究竟是燕人還是土著人。這個地方無論墓主人是哪個族屬,它都代表了一個歷史階段,就是從「秦開卻東胡」開始,將東北相當一部分地區統一到燕的範圍,接下來的秦漢設置四郡,就都把它納入統一的版圖。東北怎麼成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材料。」 郭大順認為,從墓葬的棺槨來看,棺槨屬於中原地區禮制的一部分,一同出土的還有成套的中原禮器。這說明當地人在某種程度上已經開始接受中原的制度特色,對於研究民族融合有著極大的歷史價值。 填補遼西「古國」歷史空缺 源頭就是牛河梁,往下就是夏家店,到青銅器窖藏,到東大杖子,再往後就到了綏中姜女石遺址。這樣就把蘇秉琦先生理論中的遼西地區東周時期的缺環補齊了。」 此次挖掘的墓葬,不僅反映了中原和東北的文化交流以及融合等問題,還填補了很多歷史空白,同時為很多的學術推測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著名考古學家朱延平說:「這座墓是對蘇秉琦先生『古國』理論的又一次印證。遼西地區在蘇先生看來是古國,古國的源頭就是牛河梁。今天了解到的東大杖子墓葬離馬廠、馬廠溝很近,直線距離也就是三四十公里,所以從廣義上來講也可以納入遼西大凌河流域文化區域中。這樣就可以把它看做遼西繼青銅器窖藏之後,又找到了青銅器的中心。源頭就是牛河梁,往下就是夏家店,到青銅器窖藏,到東大杖子,再往後就到了綏中姜女石遺址。這樣就把蘇秉琦先生理論中的遼西地區東周時期的缺環補齊了。」 在文化歷史方面,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著名考古學家徐光冀則認為,從葬式與隨葬品看,燕文化的特點很突出,從區域歷史的角度看解決了大問題。這一地區戰國時期的文化面貌究竟怎麼樣,從這個墓葬中可以了解。文獻記載秦開卻胡,距離秦統一僅有七八十年,這個墓葬的年代大體處於這一時期,但整個墓地的情況不一定都是這一時期,燕的勢力在卻胡前應一直向北推移。這一段歷史非常重要,但從夏家店上層文化後的一段歷史不是很清楚,建昌的發現可以補充這一段歷史。 記者 王鐵 給建昌帶來的不僅是名氣 在大墓發掘階段結束的座談會上,與會專家一致認為,此次對這個墓葬的挖掘以及周邊一些墓葬的挖掘,都有著極大的歷史價值和考古價值。 對此,郭大順說:「這個發現為建昌這個發展中的地區提供了一個人文景觀。東大杖子北依大山,南鄰大凌河支流,環境非常好。東大杖子墓地正在申請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已經有幾年了,下一步建遺址公園或遺址博物館則需要從國家大遺址保護的角度。從這一點看,東大杖子夠得上國家級,這也能為建昌縣提供一處自然、人文結合的景觀,對建昌的社會和經濟發展、對外開放都有好處。 」 類似的例子比比皆是。在曹操墓的消息發布後不久,人們就把討論的話題引到了商業開發上。學者裴鈺稱,開發曹操墓,每年至少能帶來4.2億元的經濟效益。裴鈺算了一筆賬:2008年,安陽旅遊業收入為54.9億元,同年,安陽市接待國內旅遊人數達1180萬人次,其中,國外遊客3.5萬人次。有兩個數據值得關注,2008年 「五一」假期,安陽市接待遊客37.32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達到2399.57萬元。 2008年「十一」假期,安陽市旅遊接待人數達76.6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2.73億元。安陽在兩個黃金周里,平均從每個旅遊者的腰包里「賺取」了214.8元。秦始皇陵兵馬俑的接待人數在200萬上下。 曹操墓作為一個全新的文化旅遊景點,比殷墟、岳飛故里更加引人注目。按照安陽旅遊業平均值214.8元計算,比照兵馬俑的參觀人數,曹操墓最低有4.2億元的收益。 除了帶來的商業價值之外,對於墓葬區的保護在某種程度上也能夠喚醒人們對文物和遺址的保護意識。時下正在流行的一些鑒寶類欄目,對人們有著一定的誤導作用。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很多人逐漸忽視了文物的歷史研究價值,而只著眼於其經濟價值,這讓很多文物和古代遺址遭到了本不應當遭受的破壞。 如果能夠在建昌地區建設一個考古博物館,不僅僅能夠讓人領略到這裡兩千多年前的文化風貌,同時也能喚醒人們的文物保護意識,對社會文明的發展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記者 王鐵
戰國墓現 建昌出寶 戰國墓現 建昌出寶 是長城以北地區迄今發現的最大戰國古墓!有望列入今年全國考古十大發現。眾多頂級考古學家強烈支持其申請國寶級單位! 11月16日下午兩點,建昌東大杖子村李紹祥家外的空場下,一座距地面5.5米的2000多年前的戰國大墓的內棺被小心翼翼地開啟。 千年的膏泥被一寸寸精細剔下,一段段幾乎一碰就掉的發黑朽木被迅速摘除,在棺板被抬起的一剎那,考古隊員的手輕輕顫抖,現場指導的專家的心臟狂亂跳動……會是「卻胡千里」的燕名將秦開的墓嗎?會是派荊軻刺秦王的燕太子丹的墓嗎? 這樣的墓壙規模,在戰國時代是什麼概念?五頭牛、兩匹馬、算上豬狗羊頭骨多達70多件的祭祀規模,何人能夠享用?此前,在這一帶出土的嵌金青銅短劍、蟠螭紋蓋壺青銅禮器又說明了什麼? 一座戰國古墓的被發掘,一個墓葬群的被發現,註定建昌東大杖子村這個默默無聞的村落,將在接下來的日子裡,被國內乃至世界的考古專家所注目。考古專家認為,這座古墓有足夠的資格衝擊2011年全國考古十大發現! 這座戰國大墓,是遼寧乃至長城以北地區迄今發現的最大的戰國古墓! 這座戰國大墓,一舉打破了「山海關外沒有春秋戰國時期古迹」的傳統說法! 這座戰國大墓,擁有胡漢結合的風格,展現了那個時期的民族發展史與融合史! 2011年11月17日下午2時,原故宮博物院院長張忠培先生,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王巍先生、著名考古學家徐光冀先生、朱延平先生、國家文物局大遺址保護處張磊處長、遼寧省文物專家組組長郭大順先生、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李向東所長等國內知名專家學者,在東大杖子戰國大墓現場考察後,對該大墓所具有的重要考古價值與歷史意義給予了宏觀的高度評價。 重要!特警24小時執勤 在之前的一周時間裡,這個小村子就已經進入了臨戰狀態。大墓在兩所民宅中間,前院是村民韓鳳成的家,後面是村民李紹祥的家。兩家中間就是彩鋼板罩住的正在發掘的戰國大墓。大門口是韓鳳成家的對開滑動的黑鐵門,地勢高出路面很多,外面看不到院子里,隱秘。 發掘現場管理嚴格,進入院子要裡面的人來接,並且要佩戴上證件,離開院子時證件要收回。彩鋼棚子里和院子里的電線杆上都懸掛著攝像頭,透射出警戒的含義,在被當成考古隊辦公室兼卧室的平房裡,電腦屏幕實時地記錄著四個電子眼看到的一切。更出乎我們意料的是,除了由建昌縣文化考古所所長趙強負責安保之外,這個百十平米的院子里竟然還有三名特警24小時執勤,顯然,這樣的安保級別非同尋常。大墓東側的泥土裡,已露出了紅黑相間的大量彩陶,此外還有陶制的方鼎,靜靜地躺在那裡。 2011年11月16日下午2時,這是一個在遼寧乃至全國考古歷史上需要被特別記錄的時刻。 就在這一刻,這座距地面5.5米的2000多年前的戰國大墓的內棺被小心翼翼地開啟。 千年的膏泥被一寸寸精細剔下,一段段幾乎一碰就掉的發黑朽木被迅速摘除,在棺板被抬起的一剎那,考古隊員的手輕輕顫抖……會是「卻胡千里」的燕名將秦開的墓嗎?會是派荊軻刺秦王的燕太子丹的墓嗎? 北方首現「五牲俱全」墓 不要怪嚴謹的考古專家們在這一刻浮想聯翩,因為圍繞這大墓發掘發出的太多信息實在攪得人心神不寧,這樣的墓壙規模,在戰國時代是什麼概念?五頭牛、兩匹馬、算上豬狗羊頭骨,已發現的多達70多件的祭祀規模,一般權貴豈能享用?此前,在這一帶墓葬群中出土的嵌金青銅短劍、蟠螭紋蓋壺青銅禮器又說明了什麼? 從上世紀80年代起,東大杖子這座建昌的無名小山村就充滿了神秘色彩,挖菜窖的村民常常一鋤下去,眼神即被「鋤下物」牢牢鎖定;不遠千里來此地「憋寶」的江湖客時時遊盪於這一帶的山川草野,神色詭異;2008年,竟然發生了一起盜墓分子闖入民宅,綁架戶主公然盜墓的惡性事件…… 不能再等待下去了!從2000年起,遼寧省文物考古所就會同葫蘆島市博物館和建昌縣文物管理所對東大杖子墓葬群進行了多次勘探,發現墓葬54座,並做了5次搶救性挖掘,共清理出墓葬42座,出土各類珍貴文物近千件。 在大墓上層的清理中,發現大量陪葬的家畜頭骨,包括五頭牛、兩匹馬、豬羊狗等在內的大量家畜頭骨,在此之前,「五牲俱全」的陪葬規格在北方地區從未發現。不久,發現外槨,經探測,這是一個「兩槨一棺」的大型古墓,初步探測屬於戰國中晚期的墓葬。 內棺挖出純紅瑪瑙環 在挖到距地表4.8米至5.5米處時,大墓內槨與內棺已經露出,在內槨東側清理出一朽爛的大木箱,木箱中盛滿色彩斑斕的仿鼎陶器及陶豆、陶壺。陶壺紅黑相間繪有雲紋,約半米高,製作精美,是難得一見的戰國時期陶器。陶器出土時並未掉色,但因土層下降不斷擠壓,陶壺已呈碎裂狀。 11月12日下午至13日,葫蘆島市文化局領導和建昌縣政府、公安局負責人齊聚考古隊20多平米的辦公室,開了個小型的現場辦公會,會上敲定了文物出土後的保護預案、藉助金屬探測儀協助發掘、增派警力等措施。大家似乎都預感到開棺的一刻越來越近了,讓人心跳加速。 考古隊在大墓外槨上方搭起腳手架,工作人員用小鏟一點點剔去塗抹在棺槨外的膏泥,為保持住大墓的內封閉環境,在墓內不斷噴洒防腐藥水。 11月16日,大墓內棺開啟,棺內屍骨無存!墓主人只有幾顆牙齒殘存,墓主人頭部位置只有一堆黏稠的黃土。內棺陪葬品現已發掘出的,有一把小環首刀、一個暗紅色的瑪瑙環,還有兩個帶鉤。 17日下午,眾多國內知名考古專家學者雲集東大杖子村,徐光冀、郭大順先生更是親自下到墓底觀察出土陶器的器形特點,在隨後的討論會上,與會專家均對這座戰國大墓以及周邊墓葬群給予高度評價,並支持東大杖子村墓葬群申請國寶級單位。 主任記者 張松 記者 姚廣安王鐵 張阿春 張珺電自建昌 建昌戰國大墓出土器物說明 (因出土文物需要修復,暫時無法提供照片) 文物之一: 動物頭骨 文物解讀:包括五頭牛、兩匹馬、豬狗羊頭骨共計70多件,可謂「五牲俱全」。其中,兩匹馬的頭骨放在祭祀台的正中,其他家畜頭骨環列於四周。在中原地區,用牛祭祀叫「太牢」,一定是王侯級的人物方可配享,此大墓居然用五頭牛祭祀,而且家畜頭骨如此之全,這在此前的考古發現中是難得一見的。 有專家推測,這也可能是漢化的少數民族首領的祭祀習俗,這座大墓既有典型的燕文化特色,同時又保留了塞外民族的墓葬特點,胡漢墓葬風俗兼雜。 文物之二: 青銅環首刀 文物解讀:這把青銅環首刀是墓主人隨身佩戴的兵器,器形如匕首,是墓主人生前的近身防禦之物,也是其身份的象徵。環首刀是經過反覆摺疊鍛打和淬火後製作出來的直刃長刀,是當時世界上最為先進、殺傷力最強的近身冷兵器,也是人類歷史上具有非凡意義的一種兵器。環首刀在商代就有出現,春秋戰國時期富甲天下的齊國甚至是以環首刀為型來製做錢幣,可見在這段時間裡環首刀的使用還是比較廣泛的。 文物之三: 帶鉤 文物解讀:帶鉤,是古代貴族和文人武士所系腰帶的掛鉤,相當於我們現在的皮帶卡,多用青銅鑄造,也有用黃金、白銀、鐵、玉等製成。帶鉤起源於西周,戰國至秦漢廣為流行。人們使用帶鉤,不僅為日常所需要,更是身份地位的象徵,尤其王公貴族、社會名流所用帶鉤甚為精美,具有很高的工藝水平和藝術價值。 考古專家表示,東大杖子大墓出土的兩個帶鉤是目前東大杖子墓葬群所發現的最大的帶鉤,這說明墓主人的身份顯貴,地位非比尋常。 文物之四: 瑪瑙環 文物解讀:與環首刀、帶鉤相比,東大杖子戰國大墓中所出土的瑪瑙環是一件名貴的器物。這個瑪瑙環不到半個巴掌大,呈暗紅色,瑪瑙中含有白色的雜斑。這件瑪瑙當年作為陪葬品下葬時可能是一件純紅色的瑪瑙,當屬瑪瑙中的珍品。 這個瑪瑙環的雕工很精細,內側打磨得十分光滑,在2000多年前,玉石打磨的工藝手段比較落後,能夠將瑪瑙打磨得如此光滑精緻,用工之細、手藝之精令人驚嘆! 主任記者 張松
推薦閱讀:
※堆糖 發現生活
※雙語:美國宇航局發現「新地球」(圖)
※NASA發現系外「第二地球」 溫度恆定或有液態水
※有一種心情,直到難眠時,才發現是依戀
※也許你身邊也有這樣一個默默守護的人,只是你還沒有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