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是兩尊佛同時出世,釋迦牟尼示現出家,維摩詰示現在家

摘自凈空法師《2014大經科注》第307集 2016年1月26日 講於 香港

點擊打開鏈接

  【解】生彼國已,獲得諸佛現前三昧,無量諸天發無上道心,可見《觀經》會上當機之眾,純是大乘根器,又皆是在家發心,如是諸人定可上輩往生。且韋提希夫人悟無生法忍,於現世必是上品上生極樂佛土。

  這是真的,因為她當時就證「無生法忍」,這是韋提希夫人根器深厚,聞法就能夠證得。

  【解】韋提希乃在家婦女現生得忍,上品往生,足證上輩生者不限於出家之眾。復顯凈宗妙法,破盡規格,至極圓頓,不可思議。

  我們再看下文:

  【解】又《報恩論》中曰,劉遺民三度見佛,衣覆手摩,自當上輩,非出家也。

  這在東晉時代,跟慧遠大師在一起共修的「廬山東林念佛堂」,凈土宗最早的一個道場,慧遠大師建立的。他邀集志同道合一百二十三個人在一起念佛求生凈土,以虎溪為界,大家不越虎溪,就是統統在這個道場結界不出去。他三次見佛,見阿彌陀佛,佛將他的衣服蓋在他身上,手摸他的頭頂,這個人往生,「自當上輩,非出家也」。遠公大師是我們第一代祖師,凈土宗開山祖師,他一百二十三個人有出家的、有在家的,統統是念佛求生凈土。三度見佛,劉遺民;遠公自己是四次見佛,最後一次是佛來接引他。在這個接引之前曾經三次見佛,見到極樂世界。

  接著去往下看:

  【解】而凡蓮宗諸祖及維摩、賢護等,一切緇素名德之往生者,例推可知矣。

  蓮宗諸祖當然上上品往生,這是代表一個時代的念佛往生的榜樣,親近祖師這些人、在一個道場共修的往生到極樂世界,我們相信上品往生的不少。

  【解】晉代劉遺民與廬山遠公同會念佛者也,往生在遠公前,遠公臨終,方從定起,見阿彌陀佛,身滿虛空,圓光之中,有諸化佛,觀音、勢至左右侍立。又見水流光明,分十四支,回註上下,演說苦、空、無常、無我之音。佛告遠曰,我以本願力故,來安慰汝,汝後七日,當生我國。

  這是阿彌陀佛來接引,七天之前現身告訴遠公大師,七天之後來接引你,這些文都記載在《慧遠大師傳記》裡面。

  【解】又見社中先化者,佛陀耶舍、慧持、慧永、劉遺民等,皆在側。

  都看到了,這些人跟著阿彌陀佛一起來接引往生,這些人見到遠公,給遠公問訊。

  【解】前揖曰:「師早發心,何來之晚?」

  遠公發心求生凈土比我們早,可是我們比你早往生,跟著佛一起來接引。

  【解】劉遺民生前三度見佛,逝後隨佛來迎遠公。是則居士上品生之又一證例也。

  說這些話目的就在說明,在家居士有上品上生的,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在《高僧傳》裡面看到,在《凈土聖賢錄》裡面看到。

  再看《華嚴》中:

  【解】華嚴中善財參五十三善知識,在家人實居多數。

  這些都是在此地鼓勵在家同修,在家同修可以上上品往生。在現在末法時期,社會混亂,地球上災變異常,能不能上品上生?能。海賢老和尚是個好例子,他的母親念佛往生,八十六歲走的,預知時至自在往生。都給我們做榜樣,都給我們做證明。所以只要我們自己努力,真肯放下,就真能往生。連法門都要放下,只能學一門,不能學兩門。我們進到大殿,只有一個門可以進去,你同時想走兩個門進去,是進不去的。必須要放下,一門深入,這就對了。

  現在我們看到不少同修念佛求生凈土,還要學禪、還要學教、還有學密的,學這麼多。往生極樂世界能不能成就?可以學,但是臨命終時只有念佛,其他的放下,佛才能接引你。你在臨命終時又念佛、又持咒,又在那裡修禪定,就去不了了。沒那麼多時間給你用,所以平常要練,練成一門,一門就包含一切門,就是持名。這樁事情,黃念老在《凈修捷要報恩談》裡面講得非常清楚,這個《報恩談》是他老人家一生學佛最後的心得報告,內容把全部佛教都包括了。好!你多看幾遍,那是佛學常識,你對於佛教是什麼全明白了。他真是用最短的時間,把整個佛法介紹給你,告訴你怎樣修,你這一生肯定成就,出家在家沒關係。

古代念佛往生最多的是出家,現在倒過來了,在家往生的最多

  說實實在在的,我跟黃念老認識,我記得第一次我到北京看他,一九九〇年代初。他就告訴我,他說,過去古時候往生,念佛往生,出家人比在家人多,男眾尤其多,第二是出家女眾,第三是在家男眾,第四是在家女眾;現在不一樣了,現在倒過來了,念佛往生最多的,在家女眾,第二在家男眾,第三個出家女眾,第四個是出家男眾。我們聽了,冷靜去想一想,看看周邊,真的沒講錯,為什麼?真為生死求生凈土。在家的女眾覺悟了,真干,真肯放,真能放下,她只要放下家務、放下情執,她就能往生。男眾的外緣多,有名聞利養,有種種障礙,放不下,所以在家男眾擺在第二位了。出家女眾,果然能夠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她能往生;男眾還有不少爭名逐利,煩惱習氣沒斷,身出家了,心沒出家,不但不能往生,還造了許多惡業。這是我們細心觀察能看得到的。

  這個地方念老舉的例子好,《華嚴經》裡頭善財童子參訪善知識,五十三位善知識,在家菩薩占多數,出家的只有幾個人,多數都是在家人,男女老少統統都有,各行各業。是用這五十三個人代表,我們整個社會,男女老少,各行各業。

  怎樣修《華嚴》?把《華嚴經》的理論《華嚴經》的方法,落實在生活,落實在工作,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

  所以《華嚴》非常了不起,活學活用,無論男女老少,你什麼樣的性別、什麼樣的身份、你從事哪個行業,統統用上。「五十三」是舉例子,這個社會上,各行各業全用得上,自己身心修養用得上、家庭用得上、事業用得上、社會用得上、治國平天下統統可以用上,是釋迦牟尼佛教化眾生的根本法輪,都講盡了。講得圓滿、講得究竟。經有一定的深度,分量很大,三種翻譯本,除了當中重複的之外,有九十九卷,過去我們曾經講過兩次,遺憾的是兩次緣都不具足,沒有講完。我第二遍講的時候在新加坡,我記得講了很多年,總共講了四千多個小時,講多少?全經的五分之一,四千多個小時,所以我講得很細。這樣的細講,這一部經講完要兩萬小時,真正是大經。

  我學佛是跟方東美先生學的,他不是在家居士,他是哲學家,是台灣大學的教授。我跟他學哲學,他在末後一個單元給我講的,佛經哲學,我從這入門的,他老人家把經典介紹給我,就是介紹的《華嚴經》,他勸我讀《華嚴》、勸我去看《疏鈔》、《合論》。這兩種註解都是唐朝時候的。《疏鈔》是清涼大師,《合論》是李通玄李老者,這兩部參考書非常有價值。

  以後為什麼停講了?我是八十五歲停止了,八十五歲不定什麼時候往生,沒時間,所以專講《無量壽經》。年歲大了,超過八十歲要為來生著想,這一生已經結束了,來生怎麼辦?應該要想這種事情,那就是萬緣放下,一心專念阿彌陀佛;還有一點時間、還有點體力,幫助大眾,就專講《無量壽經》,其他的經教統統放下了。萬緣不能不放下,不放下,去不了;要去,決定要放下。

  所以在這個世間,對大眾有真實利益的工作,遇到了隨喜,不能不做;不是真正利益大眾的,有別人去做,我們就不要操心。一定要肯定,像海賢老和尚所說的,他老人家常常勸人,念佛是真的,是大事,其他全是假的。老人常常勸人,好好念佛,成佛是真的,其他全是假的。這是老人常說的話,我們要記在心上,時時刻刻提醒自己。

  這都是說明在家人學佛,念佛往生極樂世界,上輩三品是可以得到的。例子很多。

當年是兩尊佛同時出世,釋迦牟尼示現出家,維摩詰示現在家

  【解】密宗中噶居派祖師為居士,因祖師是白衣,故俗稱白教。

  這是密宗的,他們也形成一個宗派,現的是在家相,我們中國一般稱為「居士」,居士也就是白衣,所以它稱「白教」。藏傳的有紅教,有黃教,這有白教。

  【解】維摩居士乃金粟如來示現。

  佛陀當年在世,同時兩尊佛,釋迦牟尼佛示現出家,維摩詰示現在家。你看看世尊,維摩居士講經說法,佛派他的弟子舍利弗、目犍連這些人去聽法,聽維摩居士講經,進入講堂,這出家人,舍利弗、目犍連都出家人、比丘,維摩居士在講台上,他們要頂禮三拜、右繞三匝,跟見佛的禮節完全相同。不能說他是在家的,我是出家的,我出家就比在家大。在家人在講台上講經,代佛說法,他就是佛。都做出這些例子來給我們看,我們要知道,不能不知道。

  佛教是教育。教育,老師第一大,它屬於師道,尊師重道。釋迦牟尼佛的學生,也要尊師重道,你到維摩居士那裡聽經,是接受教誨,那是老師,不是普通人,所以,禮節跟聽佛講經完全相同。

  【解】賢護等十六正士均是在家菩薩,為本經菩薩眾中上首,

  這是我們展開經本就看到的,第一品是「序品」,第二品就是「德遵普賢」,這十六位正士就是菩薩,明心見性的菩薩、法身菩薩,做本經菩薩眾當中的上首。

  【解】故未可但從出家在家之相,而生分別。

  我們學佛學尊重、讚歎。他修學得很如法,讚歎;不如法,不說,也不能把這些不如意的事情、不如法的事情放在心上。錯了。心是空寂,真心沒有東西,沒有物質現象,也沒有念頭,念頭是精神現象,都沒有,不像阿賴耶。阿賴耶有念頭,自性沒有念頭,所以它的相是一片光明。

  在本經,自性那個樣子叫常寂光凈土,一片光明。光明裡面沒有物質現象、沒有精神現象,也沒有自然現象,什麼都沒有。但是能現現象,現什麼現象?現全宇宙。

  佛經上說的話周到,佛經上講「遍法界虛空界」,就全都包了。自性是一片光明,有緣就現相,沒有緣不現相;有緣現相不能說它有,無緣不現相不能說它無,你說它「有、無」都錯了。所以「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什麼時候能見性?「一念不生」就見性了。沒有妄想,沒有雜念,沒有分別,沒有執著,自性就現前。惠能大師怎麼見性?就是這功夫。他見色聞聲,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那叫「真心」。

  諸位要記住,「真心」什麼樣子?「真心」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這就是「真心」。這就是佛法最高的境界,「華嚴」稱為「妙覺如來」,在等覺之上,「妙覺如來」,這是圓滿的回歸自性。我們常常說一句好懂的話是,「回歸常寂光」、「融入常寂光」,我們從常寂光,就是自性流出來的,流出來之後很不幸,迷了,迷失了自性了,把自性變成阿賴耶,阿賴耶變現出十法界、變現出六道輪迴。我們在這個裡頭輪轉無量劫,時間太長太長了,把「回家」這個路忘得一乾二淨。這些佛菩薩來幹什麼事情,就是憐憫我們這些迷惑顛倒的人,來告訴我們、送消息,我們有真東西。有真心、有真性,有無量無邊智慧、德能、相好。自性本自具足,你只要回頭,只要回歸你就證得。證得這叫「無上菩提」,證得這叫「妙覺如來」。

  我們成佛了,咱們要問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給我們些什麼?什麼也沒給,沒有,你所有的,全是你自性裡頭本自具足,沒有一樣東西是外來的。所以大乘經上講,「圓滿菩提,歸無所得」。這《楞嚴經》上說的。「無所得」才得到無量無邊無數無盡的一切法,「自性本具」,能大師說得好,「本自具足」。

  大乘菩薩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不向外求,他向內求。怎麼求法?禪定。禪定什麼意思?心裡頭一念不生就禪定,沒有妄念,沒有妄想。妄想、妄念都沒有,當然沒有分別、執著。

  分別、執著是很粗的妄想,我們說「無始無明煩惱」,那是最微細的妄想。很難得,現代的量子力學家知道了,雖然知道有這麼個東西存在,這到底是什麼還沒搞清楚。物質現象搞清楚了,精神現象還在研究、還在發展。我們有理由相信,二三十年之後會搞清楚,對我們有很大的幫助,幫助什麼?對佛的經教肯定,不再懷疑了。

  學聖賢的教誨、這些經論,最重要的條件是兩個,第一個,「真誠」。有懷疑,真誠沒有了。第二個,「恭敬」。只有真誠、恭敬,能學佛、能學宗教、能學中國傳統文化;沒有真誠、恭敬,你怎麼學?!學一輩子,是學一些皮毛常識,真正東西你一樣沒得到。

  為什麼?那「真誠、恭敬」是根,種子放在土裡邊,把它種植下去,它會生根。這個根就是「誠敬」,「真誠、恭敬」;沒有這個根,種下去之後,爛了,長不出東西出來,它不生根。

  真誠心、恭敬心人人都有,它不是外來的,為什麼沒有了?迷了,那是真心,迷了之後變成妄心,妄心是什麼?妄心是貪嗔痴慢。貪嗔痴慢,假的,自性裡頭沒有,真心裡頭沒有。可是「孝悌忠信」、「真誠」、「恭敬」,自性裡頭有。儒家講的「五倫」、「五常」、「四維」、「八德」,自性裡頭有;佛家講的「三皈」、「五戒」、「十善」、「六和」、「三學」、「六度」、「十願」,都是自性裡頭有的,不是外頭來的,只要你見性,全都恢復了,你的德行往外流露,那就是真修行人、真的菩薩佛陀再來。每一個人只要回頭、回歸自性,都是佛菩薩、都是聖賢。

  這句話說得好。

  【解】賢護等十六正士均是在家菩薩,為本經菩薩眾中上首,故未可但從出家在家之相,而生分別。

  特別是在現在,現在整個世界變了,秩序亂了,佛門裡頭也亂了。在家的,我親近的都是在家的,李炳南老居士在家的。

  我有三個老師,方東美先生還不是佛教徒,哲學家。他一生功夫用在《華嚴》上,晚年最後一個階段,輔仁大學請他在博士班開《華嚴經》,我聽到這個信息,那個時候他的學生有五十多人,我送了五十多套《華嚴經》,每個學生一套。這一套是圓滿的,有《六十華嚴》、《八十華嚴》、《四十華嚴》,一共一百多冊,給他的同學們結緣。李炳南老居士,在家居士,他的凈土跟印光大師學的,是印光大師在家弟子。只有一個章嘉大師是出家人,是西藏的活佛,藏傳的,他在內蒙(中國藏傳的四大喇嘛,就是四大活佛:西藏是達賴、班禪,蒙古是哲不尊丹巴,章嘉,章嘉是內蒙,哲不尊丹巴是外蒙)。就一個出家人。他們走了之後,你看,我另外受影響最深的,夏蓮居老居士、黃念祖老居士,也都現的是在家身。念老走了,漢傳的老一輩的法師,早些年來還有幾位,現在一個都沒有了,這些都是事實真相。

  我們再看下面的註解。

  【解】本經謂上輩生者,出家棄欲。《觀經》上品不言出家。韋提希夫人是在家女人,得上品生。五百侍女亦上品生。

  在她周圍照顧她的、伺候她的這些宮女也跟她一起往生了。

  【解】兩經並不相違。蓋韋提希夫人已是心出家也。

  這出家,「心出」比「身出」重要。「心」真出了家,真出家,不分男女老少,「身」是形式,早年章嘉大師告訴我,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這個地方就這個意思,不重形式重實質。實質是什麼?在家女人她發了大心,「信願持名,求生凈土」,無上菩提心,她往生極樂世界,萬緣放下,當然生「實報莊嚴土」,這是上輩往生,上品。

  【解】例如我國南方以米為主食,北方則以麵粉為主食。米麥雖異,但其能作為主食則一也。是故上品往生,心出家之在家人亦能也。次如《觀經》中上品,中中品是出家人,《無量壽經》則謂在家人亦可也。

  「三輩九品」,每一品的人都有在家、出家的。能不能往生,蕅益大師說得好,「在信願之有無」。只要你真正相信、真正願往生,沒有懷疑,真想去,往生的條件就具足了,阿彌陀佛一定來接引你。至於品位高下,祖師大德們很多都主張,「功夫淺深」,很有道理。「功夫淺深」,實在就是你放下多少。你要能夠念佛把無明煩惱放下了、斷了,當然上輩,上三品;無明沒斷,無始無明沒斷,分別執著斷了,這就是中輩往生;如果分別、執著還有,這是下輩往生。這很合乎道理。上輩往生,法身菩薩;中輩往生的是三賢菩薩;下輩往生的包括六道眾生。你證得初果,那就是往生「方便有餘土」了;凡夫往生,「凡聖同居土」。這個祖師給我們說的好,雖然是「同居」,他是「同居凈土」,我們這是「同居穢土」,不一樣。

  【解】兩經合參易明真實之義。是故應善體聖心,切莫死執文句。

  這兩句話重要,八個字,「善體聖心」,「聖」是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講這部經他用的什麼心?不要執著在言語、不要執著文字,它是活的,它不是死的。佛在什麼環境對什麼人講,不一樣,跟孔老夫子一樣,根性不相同,應機說法,這是好老師,所以不要執著文句。

  《大乘起信論》說,不要執著「言說」,不要執著「文字」,不要執著「名字」,名詞術語,不要執著你所體會的意思,我覺得我明白了,都不要執著,然後你才能活用、你才有善巧方便。有執著了就不行,你死在句下,你只有這個講法,你沒有第二個講法,不知道佛法是活的,因為自性是活的,自性流出來的當然都是活的,沒有一句是死呆板的。

  【解】「舍家棄欲」,應著重於心出家,則此兩經,並無二旨。

  把《觀無量壽佛經》跟《無量壽經》對照,這兩個不同的講法,慢慢我們就會合了、就了解了,統統能說得通,並沒有矛盾,這就對了。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

---------------------------------------------------------------------------------------------------

佛陀教育網【學佛共修系統】給初學者提供幫助

  很多初入佛門的善男信女對學佛很茫然,不知道如何下手;還有很多人認為信佛就是去寺院燒香、拜佛求神仙保佑;或者認為經懺法會就是信佛。這是錯誤的想法。

  佛教是教育,佛教不是經懺法會。真正的學佛必須學佛經,用佛陀的教誨指導我們的人生,這就是「依教奉行」。學佛能改變命運,進入佛門讀的一本書是《了凡四訓》,這是改善命運的榜樣。

  佛陀教育網【學佛共修系統】,給初學佛者提供如里如法修學的修行平台;同時發現、挖掘真正的學佛人,有機會面對面分享和探討學佛體會。

  我們的【學佛共修系統】,是按照凈空老法師倡導的教學理念學佛的,是當前正確的學佛方法。現在學佛人很多,學歪、學偏、學邪的佔百分之八十多,真正掌握正確的學佛方法的,不到百分之二十。只要按照這個修學次第學佛,不會學歪、學偏和學邪。

  當代高僧大德——凈空法師,年近九旬,為了世界和平、國家富強和人民的安樂,每日講經不輟。聽凈空老法師講經,力行凈空老法師講經,一定能改變你人生的命運、能提高你人生的質量。

  在【學佛共修系統】里一塊跟著凈空老法師學佛,我們就是同參道友;我們不是老師,但我們有信心做好共修的教練。歡迎有緣人的加入!

  打開【佛陀教育網】(www.foxdwedu.com),在首頁左上側「點擊加入」,然後一步步跟著提示註冊。首頁右下側有【修學體會分享】,是發布共修系統里同修的學佛體會文章,歡迎您閱讀、參考!

  【凈土釋疑網】微信號:amtbedu。

  手機版網站應用:安卓版。郵箱:foxdw_01@163.com。

 
推薦閱讀:

曾經的錫金王國,現在的錫金邦*
早知現在,何必當初
南笙、張辛苑、晚晚,當年的三大資深網紅你現在站誰?
般舟三昧經(一名十方現在佛悉在前立定經)
老婆現在膽真大,洗完澡直接穿這樣的家居服,我都忍不住多看兩眼

TAG:出家 | 釋迦牟尼 | 當年 | 現在 | 在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