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廳背景音樂不會選?這次我們從星巴克說起...
「上一期我們講到,背景音樂通常應該避免有強烈起伏的樂曲,但如果你在手邊缺乏合適的氛圍音樂供應商的情況下,如果只是使用現成的歌單,是否還有曲線救國的可能性?視野拉到海外,我們發現星巴克也是如此,而他們最值得一說的,是證明了背景音樂可以成為公司重要的分支業務,直接影響音樂行業和人們的消費習慣。」
文/何姍
上一篇文章發出後(詳情請閱讀:《餐廳背景音樂不會選?!這兒有一套方法值得你收藏》),掌柜公社群里來自成都的李娜和我們分享了她為餐廳選歌的大框架,這是基於一般流行歌曲歌單來打造的背景音樂播放列表,和我們之前提到的音樂提供商相比,它的操作相對更簡單。
在李娜看來,現成歌曲一般來說會根據餐廳的類型按照音樂節拍的緩急、男女歌手比例以及中外文比例來劃分。節拍的單位是BPM——beats per minute,即一分鐘節拍數。這是相對容易統一風格和聽覺體驗的辦法。
在選擇現成完整歌曲的領域,如果我們放眼到海外,星巴克無疑是其中最為領先的大型連鎖企業。在星巴克能聽到的音樂其實風格非常多樣,從根源搖滾,經典民謠,到獨立流行,世界音樂,唯一貫穿其中的應該是「易入耳」(easy listening)的基本特質。我們從這幾個風格中選取了幾首,你大概能稍微感受到一些風格上的導向性。
從服務商處購買音樂,對這個公司來說已經不過癮了。1994年,星巴克發行了自己的第一張唱片,是那個在中國吹著薩克斯催你「回家」的Kenny G的專輯。
1999年,星巴克直接收購了一家公司,專門給自己選音樂,並開拓音樂方面的業務。
這家被收購的公司名為Hear Music,它在90年代提供音樂的推薦目錄,之後它開始參與音樂產品的零售,以及商業空間、電台的選曲。在被星巴克收購後,它不僅要負責店鋪中播放的背景音樂,還和Concord唱片公司合作成立了音樂廠牌。在成立之初的至少五年里,它都處於非常強勢的上升趨勢,這也是為什麼當年你是可以在星巴克連鎖店裡看到架子上有CD發售。
(星巴克貨架上的專輯們)
2004年,星巴克正式將娛樂事業部分立出來,HearMusic發行了旗下第一張非合輯性質的專輯——Ray Charles的Genius Loves Company,銷售量超過百萬並且斬獲了8座格萊美。
2005年,著名女歌手AlanisMorissette在旗下發行了不插電版的Jagged Little Pill,這是第一張只可以在星巴克發售的專輯。
賣CD這件事,並不意味著星巴克想要放棄咖啡館進軍娛樂業,只是CEO舒爾茨認為,在唱片店裡挑選音樂的消費體驗實在是太差了,而星巴克作為第三空間可以為音樂零售提供全新的體驗。一杯拿鐵一張碟,是他理想中的生活方式。
(2008年,音速青年樂隊(Sonic Youth)在星巴克獨家發售的精選集,連封面都是在星巴克拍攝的)
星巴克作為一個咖啡館,在美國一年可以賣出400萬張CD,創造6500萬美元的收入。2006年,Hear Music根據咖啡館唱作人的概念,策划了很多系列演出,並且積極挖掘新人,不斷補充完善自己的品牌形象。
這一年裡,星巴克的音樂開始和蘋果Itunes合作,在其上開放音樂商店,並且時常更新背景音樂曲庫,歡迎消費者隨時付費下載。店中還可以購買消費卡,然後上網登陸用其中的金額付費下載音樂。
星巴克甚至開設了音樂零售商店,人們可以在屏幕上選擇自己喜歡的歌曲,然後在店中將其燒錄成CD,雖然這個形式並沒有走得很遠(它看上去也確實兩邊不靠),但至少它代表了星巴克在數字時代挽救實體唱片和重新定義音樂消費體驗的一種嘗試。
(音樂零售商店)
2007年,星巴克簽下了保羅麥卡特尼,還推出了名為StarbucksXM Cafe的電台,播放星巴克店鋪背景音樂風格的作品,基本上想要把你所在的任何空間打上星巴克的聲音LOGO。
然而,當唱片業的下滑成為不爭事實的時候,尤其是2014年星巴克的音樂銷售暴跌15%。2015年,星巴克下定決心「斬斷情絲」,從2月開始撤消了店鋪中實體專輯的銷售。在接近20年的時間裡,他們自主發行了250張專輯;然而現在你在谷歌搜索Hear Music,會直接鏈接到星巴克主頁里一個顯示錯誤的頁面……但不並不代表星巴克放棄音樂了,而是它們全部轉移到了線上。
推薦閱讀:
※淺析全沉浸式咖啡體驗店—星巴克「咖啡奇幻樂園」
※為啥喝咖啡的地方都有糖漿和砂糖兩種糖,怎麼加合適呢?
※星巴克食物搭配測評第八期
※喜茶未來可以做到像星巴克這樣的業界巨頭嗎?
※杯筆無尺,這是星巴克對XX的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