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可以有什麼樣的民主

【作者:劃清四個界限編寫組】

1.民主在不同社會中具有不同的性質和內涵民主是人類長期以來追求的一種政治理想,其本意是要求實行多數人的統治。作為一種政治實踐和政治制度,任何民主都是歷史的、具體的、相對的,實質上是一個階級對另一個階級的統治。胡錦濤同志指出:「縱觀人類政治文明發展史,任何一種類型的政治文明都有鮮明的階級性。」在人類社會歷史上,民主先後經歷了奴隸主階級內部的民主、資本主義民主和社會主義民主等不同的形態。它們體現了不同歷史階段的政治文明成果,同時又有著根本的不同。早在2000多年前,古希臘雅典城邦就曾實行公民大會、五百人議事會等民主形式,但是享有民主權利的「公民」僅佔總人口的1/10左右,奴隸、婦女和外邦人等都不享有民主權利。可見,這種民主的實質是保證奴隸主階級統治、由極少數人對絕大多數人實行專政的民主。由於不適應生產力進一步發展的要求,伴隨古希臘文明的衰落,這種城邦式的民主實踐也就逐步退出了歷史舞台。作為一種廣泛實行的比較完整的國家形態和政治制度,民主始於近代資本主義社會。從歐洲中世紀末期起,資產階級依靠各階層人民大眾的力量推翻了封建專制統治,確立了資產階級統治,以選舉制、政黨制、議會制、分權制衡機制等為主要內容的資本主義民主也隨之逐步形成。在人類政治文明發展史上,資本主義民主制度取代封建專制制度,體現了社會進步的趨勢。正如列寧指出的:「資產階級的共和制、議會和普選制,所有這一切,從全世界社會發展來看,是一大進步。」但是,資本主義民主本質上是為保護生產資料私有制、實現和保障資產階級利益而建立的政治制度。為了保護自己的財產權和種種特權,資產階級掌握國家政權後,就把民主局限在資產階級內部,人民大眾的民主權利受到種種限制。對此,鄧小平同志深刻指出:「資本主義社會講的民主是資產階級的民主,實際上是壟斷資本的民主。」西方學者哈貝馬斯也尖銳地指出,資本主義民主只是在形式上保障每一個公民擁有平等的機會使用他們的權利,而這種權利最後帶來的結果是:一切人都擁有「在橋樑下睡覺」的平等的權利。真正的民主,應該是最廣大人民享有的民主。隨著社會發展和歷史變革的進程,資本主義民主不可避免地要被一種更為進步的民主制度所代替。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人民大眾同資產階級進行了各種形式的鬥爭,社會主義民主應運而生。1871年巴黎公社的建立,率先在實現無產階級民主方面進行了有益的嘗試。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爆發,建立起人類歷史上第一個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制度即蘇維埃制度,對發展社會主義民主進行了探索。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1954年首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和新中國第一部憲法的公布施行,標誌著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政權的確立,廣大人民的政治地位也隨之發生了根本的變化。自那時起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開始了一場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的民主實踐,社會主義民主顯現出勃勃生機。回顧和分析人類社會民主發展的歷史實踐,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民主發展道路和民主模式,也沒有一成不變的民主發展道路和民主模式。首先,由於具體國情、歷史條件和發展階段的不同,各個國家的民主發展道路呈現出不同的特徵。比如,英國是在君主制基礎上發展為君主立憲制,逐步建立起資本主義民主制度;美國是在殖民地基礎上通過革命的形式,逐步建立起以總統制和聯邦製為基礎的民主制度;法國的政治制度則長期在革命與復辟、共和與帝制之間徘徊,直到第五共和國建立才相對穩定下來。其次,各國的民主制度具有多樣性,西方資本主義世界內部也不盡相同,並沒有固定的模式。比如,美國是總統制,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英國是君主立憲的議會內閣制,實行「議會至上」;法國是行政權主導下的、兼具議會制和總統制特徵的混合制;瑞士是聯邦委員會制,聯邦委員輪流行使國家元首的權力。回顧和分析人類社會民主發展的歷史實踐,也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世界上從來就沒有什麼抽象的、絕對的民主,任何一個國家的民主都還在發展、演變之中。世界上有2000多個民族、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他們的社會歷史文化背景不同、發展水平不同。任何一個國家民主的本質、內容和形式必然要與該國的國情和性質相適應,隨著本國經濟文化的發展而發展,從而也必然是千姿百態的。以某一種特定的民主發展道路和民主模式為標準來評判其他國家民主政治實踐的優劣,理論上站不住腳,實踐中也十分有害。英國學者馬丁·雅克曾在《衛報》撰文指出:「西方的民主模式就像其他所有事物一樣,都是歷史長河中的一個特定階段。它不是普遍適用的,也不會永遠存在下去。」一些國家全盤接受西方民主模式,結果不僅沒有帶來政治穩定和經濟發展,反而經濟危機不斷、社會動蕩不安。事實也一再告訴人們:不顧本國實際,簡單地照抄照搬別國模式只會走入歧途,帶來災難。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鮮明特點與獨特優勢新中國成立後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民主理論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積極學習借鑒人類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不斷發展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人民群眾在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等方面的權益得到了充分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既反映了我國社會主義國家的根本性質,又適合現階段國情,體現了中國人民的偉大創造,與西方資本主義民主相比具有其鮮明特點和獨特優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以人民民主專政等一系列政治制度作為主要實現形式。在國體上,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既在人民內部實行最廣泛的民主,又依法對極少數敵人實行最有效的專政,保證了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社會主義國家政權性質。在政體上,堅持人民代表大會這一根本政治制度,體現了我國的國體,保證了人民當家作主的主體地位,是人民掌握國家權力的根本途徑和最高實現形式。在政黨制度上,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堅持共產黨領導、多黨派合作,共產黨執政、多黨派參政,把中國共產黨領導和多黨派合作有機結合起來。在民族關係上,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保證少數民族依法自主地管理本民族事務,實現了各民族政治上完全平等。在基層民主上,實行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建立起以農村村民委員會、城市居民委員會和企業職工代表大會等為主要內容的基層民主自治體系,保證人民群眾自主管理基層公共事務。這一系列政治制度,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既體現了社會主義民主的實質內容,又是民主的有效實現形式,是民主的內容真實性與形式多樣性的有機統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真正實現了人民當家作主,有利於發揮人民群眾以國家主人翁身份建設和管理國家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資本主義國家雖然也標榜「主權在民」、「人人平等」,但在生產資料私有制條件下,這種民主是一種「形式上多數人參與、實際上少數人控制」的民主,體現的仍然是少數人的統治。社會主義民主建立在生產資料公有制基礎上,這就從根本上消除了導致資本主義民主落後性的根源,使少數人統治的「精英民主」真正變成了最廣大人民的民主。我國憲法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在國家政治生活、經濟生活、文化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依法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等權利。這些權利是不受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等差異限制的平等權利,具有堅實的經濟基礎、法律和制度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真正成為國家、社會和自己命運的主人,也必然煥發出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熱情和力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保證了國家機關協調高效運轉,有利於發揮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提高效率辦成事的政治優勢。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統一行使國家權力,實行民主集中制;國家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雖然分工不同、職責不同,但都由人大產生、對人大負責。這就保證了各國家機關協調一致地高效運轉,能夠排除各種干擾,統籌兼顧各方利益,集中一切資源、力量和智慧用於國家建設。這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三權分立、相互掣肘是根本不同的。正如鄧小平同志指出的:「社會主義國家有個最大的優越性,就是干一件事情,一下決心,一做出決議,就立即執行,不受牽扯。」從實踐來看,無論是應對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樹地震等自然災害,還是成功舉辦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和上海世博會,成功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從根本上講,靠的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優勢。美國學者奈斯比特敏銳地觀察到,「在全球金融危機的背景下,西方民主體制的弊端頻頻暴露,低效率、猶豫不決;與此同時,中國民主體制的優勢卻在逐步彰顯,快速、高效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保障了國家的統一穩定,有利於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社會和諧。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幅員遼闊,人口眾多,情況複雜,城鄉之間、地區之間發展很不平衡,保證統一穩定對於中國極端重要。在中國,沒有統一和穩定,就不可能有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安居樂業。中國共產黨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在實踐中形成並不斷發展完善的一系列政治制度,為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實現國家的統一、民族的團結和社會的穩定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證。憶往昔,舊中國曾經是四分五裂、一盤散沙,深受外國入侵、軍閥混戰和政局動蕩之害,中國人民對此有著切膚之痛;看今朝,我國則呈現出民主團結、生動活潑、安定和諧的政治局面,實現了經濟社會全面進步、人民生活幸福安康。今昔對比,變化可謂翻天覆地。3.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政治發展道路是否正確,對一個國家的盛衰興亡具有決定性意義。由於政治發展道路選擇錯誤而導致人亡政息的例子,古今中外比比皆是。對於我們這樣一個發展中大國來說,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發展道路更是一個關係全局的重大問題。從歷史和現實的切身感受中,中國人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是符合我國國情、發展人民民主的唯一正確道路。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是歷史的必然、人民的選擇。近代以來,許多仁人志士曾經在中國嘗試實行西方議會制和多黨制,但都沒有成功,甚至還導致軍閥混戰、內亂不止的局面。毛澤東同志歷史地總結說:「中國人向西方學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總是不能實現。國家的情況一天一天壞,環境迫使人們活不下去。」只有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統治,建立起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中國才真正走上了民主道路,實現了從幾千年來封建專制統治到人民當家作主的歷史性轉變。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主義政治制度不斷完善和發展,人民民主展現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符合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意願和根本利益,既是對歷史負責,更是對現實和未來負責。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關鍵是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三者有機統一,既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必須遵循的基本方針,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區別於西方資本主義民主的本質特徵。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基本保證。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人民民主。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政黨,實現人民民主從根本上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宗旨。從實踐來看,人民利益需求具有廣泛性和多樣性,實現人民利益具有複雜性和艱巨性。這就要求,必須有中國共產黨這樣一個能夠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集中反映和有效體現人民共同意願的政治領導核心,來實現和保證人民當家作主。鄧小平同志深刻指出:「在中國這樣一個大國,沒有共產黨的領導,必然四分五裂,一事無成。」「我們人民的團結,社會的安定,民主的發展,國家的統一,都要靠黨的領導。」我國不存在多黨輪流執政的政治基礎和社會基礎,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國家的長治久安也不容許實行多黨輪流執政。江澤民同志指出:「那種在我國實行西方多黨制的主張,實質上是要取消共產黨的領導和執政地位。如果那樣,人民的政權就要喪失,社會主義制度就要被顛覆,國家就要分裂,人民就要遭殃。」一些原社會主義國家的歷史教訓告訴我們,放棄黨的領導,社會主義社會的性質就會改變,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就會改變。蘇聯按照戈爾巴喬夫的「新思維」進行改革,放棄黨的領導地位,搞多黨制,結果引發全面危機,最終造成蘇聯解體的「全民族的重大悲劇」。歷史和現實反覆證明,堅持黨的領導,是我國民主政治建設沿著正確方向前進的根本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人民是我們的力量源泉和勝利之本,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徵和內在要求。1945年,毛澤東同志在回答黃炎培如何防止國家政權「其興也浡焉,其亡也忽焉」周期率的提問時,就鮮明表達了中國共產黨人追求人民當家作主的一貫主張:「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鬆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共產黨執政的實質,就是領導、支持和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當前,我國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不斷健全、形式不斷豐富、渠道不斷拓寬。比如,在立法中,「開門立法」已經成為常態,公眾參與程度越來越深;在政務公開中,制定實施《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已有幾十個中央部委的部門預算向全社會公開;在重大決策中,聽證會等徵求民意、吸納民智的形式普遍展開。這些都表明,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措施正在向廣度深度發展。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社會主義民主離不開社會主義法治。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法治,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正確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實踐中,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和法律,並帶頭嚴格遵守和維護憲法和法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用大約30年的時間,完成了一些國家用幾百年才完成的形成自己國家法律體系的任務。到2009年年底,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通過的現行有效的法律230多件,國務院行政法規600多件,地方性法規7000多件,基本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為人民當家作主提供了堅實的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必須認真研究世界各國民主發展的經驗教訓,以更加開放的胸襟學習和借鑒人類政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更好地體現時代精神,順應世界民主發展潮流。中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實踐只有短短几十年時間,在民主的具體實現形式、運作機制以及制度化、規範化和程序化建設等方面還不夠成熟和完善。西方資本主義民主雖然有其固有的局限性,但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在具體實現形式和運作機制方面也有不少積極因素,如強調民主的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強調對權力的制約、監督等等。這些積極因素反映了人類社會民主發展的一些規律性內容,體現了不同民主制度的某些共同方面,既可以為資本主義所用,也可以為社會主義所用。因此,我們既要徹底否定資本主義民主的階級本質,又要大膽學習和借鑒其有益成果。但是,我們的學習和借鑒絕不是照搬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政治制度的模式,而是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根本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發展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4.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社會主義愈發展,民主也愈發展。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必須以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為根本,以增強黨和國家活力、調動人民積極性為目標,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這是我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我們黨深刻總結歷史和現實經驗作出的重要決策。改革開放以來,我們把推動經濟基礎變革同推動上層建築改革結合起來,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不斷完善黨和國家領導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行政管理體制、司法體制、決策機制、權力制約監督機制,取得了顯著成效,有力維護了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很難設想,沒有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進步相伴隨、相適應、相匹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能夠取得今天這樣的成就。對此,人們形象地說,「中國經濟奇蹟的密碼在政治領域」,「政治制度在中國的發展中,起到了如果不是決定性的起碼也是最重要的作用」。當然,我們也要看到,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相比,與保障人民民主權利、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新要求相比,與人民政治參與積極性不斷提高的新情況相比,我國政治體制還有一些不適應的地方,必須在深化改革中逐步加以完善。政治體制改革事關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事關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須始終堅持正確方向。胡錦濤同志指出:「核心的問題不是政治體制要不要改,而是朝著什麼方向改。」我們進行政治體制改革,絕不是要放棄或削弱黨的領導,而是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絕不是要放棄或改變社會主義的根本政治制度,而是要改革那些不適應社會生產力發展和人民要求的具體制度和體制,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政治體制改革如果偏離了這一方向,就會危及黨和人民的事業,人民當家作主更是無從談起。政治體制改革作為我國全面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項複雜而龐大的系統工程,每一個措施都涉及千千萬萬人的利益,必須分步驟、有領導、有秩序地進行。歷史和現實一再告訴我們,一個國家的政治發展、經濟發展、文化發展、社會發展是互為條件的。政治發展的程度與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程度密切相關,政治體制改革既不能滯後於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也不能脫離現實的社會經濟文化條件。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們在發展進程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無論是規模還是複雜性,都是世所罕見的。深化政治體制改革,必須從中國實際出發,與我國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發展相適應,與我國的歷史條件、經濟發展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相適應,既要積極,又要穩妥;既要堅定不移,又要循序漸進,確保社會安定團結、和諧穩定。堅持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從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履行黨的執政使命的高度,改進和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提高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善於使黨的主張和人民的意志相統一,並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意志,保證黨領導人民有效治理國家,使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不斷加強黨的自身建設,改革和完善黨內民主制度,不斷發展黨內民主,以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切實保證國家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不斷擴大人民民主,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拓寬民主渠道,從各個層次、各個領域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保證人民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進一步保障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尊重和保障人權,依法保證全體社會成員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的權利。切實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讓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弘揚法治精神,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加強憲法和法律實施,推進依法行政,堅持執法為民,深化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實現國家各項工作法治化,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切實保障人民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權益。不斷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全面正確履行政府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堅決懲治和有效預防腐敗,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化和法制化水平。完善制約和監督機制,建立健全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保證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謀利益。充分發揮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特點和優勢。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進一步把我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優越性發揮出來。堅持和完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使國家的立法、決策、執行、監督等工作更好地體現人民的意志、維護人民的利益。貫徹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不斷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不斷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基層群眾自治機制,鼓勵群眾在民主探索上的種種創新和實踐,不斷豐富社會主義基層民主政治的實現形式。(作者:《劃清「四個重大界限」學習讀本》編寫組)劃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同西方資本主義民主的界限(陝西日報,2010年8月25日)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提出要自覺劃清「四種界限」,其中之一是劃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同西方資本主義民主的界限」,要求加強黨的意識形態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導黨員、幹部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切實做到劃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同西方資本主義民主的界限」對於引導黨員、幹部堅定政治立場,保持清醒頭腦,自覺抵制錯誤政治思想的影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值得重視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是這次全會《決定》確定的一個新概念。在黨的十七大報告和十七大通過的新黨章中用的概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同西方民主的首要界限在於,當代中國的民主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為根本政治制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中國的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它的常設機關是全國人大常委會,行使立法權。國家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查機關都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西方民主強調權力分立,通常被稱為「三權分立」,沒有統一的最高國家權力機關。西方民主的首要標誌是有相對強大的議會,有些國家實行一院制,多數國家實行兩院制。兩院制也是分權制衡的一種形式。我國則實行鄧小平所說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一院制,這最符合中國實際。」對於中國這樣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國,把國家的最高權力統一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完全必要的,在統一的最高權力機關下劃分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國家元首和中央軍委等權力與這幾種權力的分工協作,體現了國家權力的統分結合。這三十餘年「中國奇蹟」的形成,初步而有力地證明這種權力結構「最符合中國實際」,最有利於發展中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同西方民主最明顯的界限在於,中國實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這既不同於蘇聯式的絕對一黨制,也不同於西方式的多黨制或兩黨制。中國的這種政黨制度既避免了蘇聯式的一黨制下執政黨不受他黨監督的根本弊端,又避免了多黨競爭制下互相攻擊、互相貶低的弊端。一些西方學者也認為多黨制把大量時間浪費在黨派鬥爭上,在宏觀決策上是低效的。一些不發達國家在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水平低下的情況引進西方民主的多黨競爭又難於健全,常常出現政局動蕩,遠不如有些東亞國家在開明集權下集中力量推進現代化成效卓著。在評析西方民主的多黨競爭時,不能把多黨競爭與多黨制混為一談。有的國家雖然實行多黨競爭,卻屬於公認的兩黨制,如英國;有的是多黨競爭、一黨獨大,如新加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與西方民主的第三條界限在於,當代中國民主的指導思想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民主理論,而當代西方民主普遍奉行自由民主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堅持指導思想的一元論,反對指導思想的多元化。當代西方民主的基本理論包括新保守主義、政治新自由主義與民主社會主義或社會民主主義等三大政治思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以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保障政局平穩的必然要求。當代中國一元指導思想與多元文化發展相結合,使中國文化趨向大繁榮大發展,促進民族素質的提高和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又避免了社會轉型進程中思想觀念的大混亂和嚴重衝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是與當代中國的文化緊密聯繫為一體的,而西方民主是與西方各國文化聯繫在一起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與西方民主的第四條界限在於經濟基礎的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歸根到底是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所決定的。這種經濟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正在發展和健全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當代中國民主政治的經濟基礎早已不是改革前的單一公有制。西方民主的經濟基礎是以資本私有製為主體的資本主義商品(市場)經濟;從所有制結構來看是私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混合經濟。從生產力和社會文明水平來看,西方民主是發達國家的民主。中國目前處於、在今後約四十年內仍將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發展不能脫離初級階段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的水平,而要和這幾方面形成互相促進的良性互助關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在三十餘年間取得的成就,一方面擴大了中國人民的人權、自由,開創了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的新時代;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推動了以發展生產力為根本任務的經濟和社會的高速發展,整個社會的現代化水平大大提升。文章來源:   本網發布時間:10-08-27 11:03:
推薦閱讀:

中國遊客「攻陷」日本的兩種方式
學什麼才能救中國人?
「中國攝影家眼中的坦尚尼亞」攝影展作品欣賞
張頤武:中國人對諾獎的焦慮與渴望終於釋放
中國十大名畫:先收藏,再細品!

TAG:中國 | 中國人 | 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