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桃花源情結嗎?
你有桃花源情結嗎?作者:難得書院 微信公眾號日期:2016年3月7日
我曾經問自己,也問朋友們,究竟是什麼吸引了我和他們想去山村的呢?僅僅是因為它們能填補幾種聚落類型嗎?喜愛那裡的田園詩和山水畫的悠遠意境嗎?迷戀醇厚樸野的民俗文化嗎?都好像沾一點兒邊,但都不是決定性的,其實答案就在嘴邊:吸引我們的,是一種「情結」,一種深深紮根在我們民族精神里的文化情結,那就是「桃花源情結」。
我們中國有一個非常漫長的純農耕文明時期,先民們過的是一種自然式的生活。這種生活培育了對大自然的依賴,造成了對世界的不求甚解和心理上的無所作為。經過一些在特定社會狀態下的知識精英的美化,依賴變成了愛戀,不求甚解變成了超脫,無所作為變成了清心寡欲、怡然自得的情操。這樣的精神價值被陶淵明在《桃花源記》里形象地返還給了自然的生活方式之後,一千多年來,我們民族的文化里一直存在著一個「桃花源情結」,不但在詩文里反覆渲染抒發,還有許許多多閉塞的、孤獨的,但山水風光還能差強人意的小山村,被人們稱作「世外桃源」,真真假假地當作理想的棲身之地。
「桃花源情結」流傳了這麼長久,原因之一是中國知識精英們地社會地位不穩定。在險惡的政治權利鬥爭中,他們的升降沉浮沒有定數,但無論如何,他們大多數人總有一個最後的、最可靠的歸宿,那便是退隱田園。即使一時飛黃騰達的人,也要做好歸田的心理準備,因此他們對田園生活多少懷有一種聊以自慰的感情,而且賦予它以高尚的道德價值。
現代的中國走出農耕文明還不久,我們的父輩大多和農村有過很密切的關係,所以在我們的精神里,尤其在受過民族傳統文化熏陶比較深的人們的精神里,還或多或少、或隱或顯地殘留著一個「桃花源情結」。在我們匆匆忙忙追趕世界工業文明的時候,世界已經發現了工業文明的一些負面效應。將近一百年前,領一時風騷的未來主義者熱情洋溢地歌頌過隆隆的機器轟鳴聲和煙囪里噴薄而出的滾滾濃煙,現在,這些已經被詛咒為公害。過於緊張的人生拼搏使一些人感到刻骨的疲憊,產生了畏懼。於是,不論在中國還是外國,有些人看到了田園生活中一些合理的、健康的因素,颳起了一股「返璞歸真」的風。這當然是一次高層次上的回歸,而一些中國人卻牽強地附會出什麼「天人合一」這樣的「傳統文化精神」來,其實就是另一種語言的「桃花源情結」。就在這時,人們發現,可以被稱為桃花源的地方,已經不多了,甚至很難尋覓了。我們還能到什麼地方去頤養休息我們的心身呢?我們不得不為一度過多地向自然索取而付出代價了。於是,我們不但從深厚而有惰性的文化傳統繼承了「桃花源情結」,而且也會偶然從忙碌沉重的現實生活里引發出對「桃花源」的嚮往。
「桃花源」究竟有什麼樣的特點呢?第一,完全不理會世事的紛擾,「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第二,人際關係祥和友愛,看到陌生客人「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第三,生活簡樸而滿足,「黃髮垂髫,並怡然自得」;第四,居住環境自然優美,水口外面的桃花林里「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村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這樣的人間仙境當然要和熙熙攘攘的世界有點兒隔離,於是陶淵明把它藏到深深的水源洞里,而且漁人想再去尋訪便「不復得路」了。
拿這幾條標準來衡量,江上游的一些村子,便都是當今難得一見的桃源仙境了。它在謝靈運歌吟過的奇麗環境中展陳在我們面前,山水之美和田園之情,那麼和諧地結合在一起。這個在中國知識分子心理中因襲了一千多年的重擔,也同樣壓在在鄉文人的心中,滲透到農耕文明裡去。我們曾經有許多次,看到宗譜里族內高人逸士的小傳中常用的讚辭「足不踐城市,身不入公門」,賦予這種體制外的自由生活以一種道德價值;也曾經多次看到,在長長的龍骨水車上,一節一個字,寫著「五日一風,十日一雨,帝力於我何有哉」,只要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就什麼都不在乎了。這是一種生活和心態上的滿足,就是所謂的「農家樂」了。
陶淵明的桃花源是虛構的,作為安撫「池魚」和「羈鳥」們的夢。我們眼前的江,雖然也掩蓋著歷史和現實的種種矛盾,但當我們把歷代文化精英們給自然式生活編織的美麗面紗揭開,看到煙火人間的艱辛和矛盾,漸漸地,我發現我面對著一種山區居民的獨特文化,我就禁不住喜愛起它來,喜愛它的樸實、率真和自然、稚氣,喜愛我現在還說不清道不明的一種氣息。
推薦閱讀:
※香港維多利亞港情結
※唐都浪子:盛唐悲歌,王之渙、王昌齡的幽怨情結
※茉莉情結
※我的中秋情結
※做傢具最好的木材推薦 中國人為何有實木情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