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雕塑之一

中國古代的雕塑之一

陳友冰

  雕塑又稱雕刻,是雕、刻、塑三種創製方法的總稱。指用各種可塑材料(如石膏、樹脂、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硬質材料(如木材、石頭、金屬、玉塊、瑪瑙、鋁、玻璃鋼、砂岩等),創造出具有一定空間的可視、可觸的藝術形象,藉以反映社會生活,表達藝術家的審美感受、的一種視覺和觸覺藝術。

  雕塑的產生和發展與人類的生產活動緊密相關,同時又受到各個時代宗教、哲學等社會意識形態的直接影響。在人類還處於舊石器時代時,就出現了原始石雕、骨雕等。雕塑是一種相對永久性的藝術,傳統的觀念認為雕塑是靜態的、可視的、可觸的三維物體,通過雕塑訴諸視覺的空間形象來反映現實,因而被認為是最典型的造型藝術、靜態藝術和空間藝術。

  中國古代的雕塑主要有以下幾種:

  泥塑 即用粘土塑製成各種形象的一種雕塑,也是中國最古老常見的民間藝術,如天津以泥塑聞名的「泥人張」。它以泥土為原料,以手工捏製成形,或素或彩。古代的佛像、神道像、殉葬品如民間的陶俑,秦始皇墓兵馬陶俑等皆是泥塑。泥塑經過燒制者稱為陶塑。其起源也很古老,在原始社會末期,居住在黃河和長江流域的原始人,已經開始製作泥塑和陶塑了。1975年在陝西華縣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的墓葬中就發掘出一件陶制鷹鼎。用特質的高嶺土(即瓷土)燒制的則稱為瓷器。中國古代的成窯、鈞窯皆以生產質地優良、造型精美的瓷質雕塑聞名。

  石雕 一般採用大理石、花岡石、惠安石、青田石、壽山石、貴翠石等作材料。花岡石、大理石適宜雕刻大型雕像;青田石、壽山石的顏色豐富,更適宜於小型石雕。石雕技法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立體石雕。包括立體人像、動物雕像、壁爐、雕刻柱頭等;另一類為平面石雕。包括浮雕、鏡框、畫框、透雕窗格、刻字牌匾、石刻畫、影雕和線雕等。至於石雕的種類則有以下十二類:

  1、觀賞、掛戴和收藏石制工藝飾品石雕。如各種觀賞石及擺設件。這類石雕製品體積比較小。

  2、石窟和摩崖石雕。如敦煌石窟、雲崗石窟、龍門石窟等佛雕和各種造像。

  3、陵園石雕。各種陵墓石像、石棺槨、墓葬祭品等,如漢武帝茂陵石仲翁,唐太宗的昭陵六駿等。

  4、宮殿、宅第和園林石雕。如北京的故宮、頤和園、河北承德避署山莊內都裝有非常精典的石雕製品。

  5、寺廟神殿、經幢祭壇石雕。如北京雍和宮、山東孔廟中的石柱、石欄和神龕都是石雕製品。南越國御苑遺址,以石板作冰裂紋精工鋪砌的石池、婉蜒曲折的石渠、巨大石板架設的石室以及多種石構件,為中國秦漢遺址所首見。

  6、石橋石雕。如河北趙州橋的人物石雕、北京蘆溝橋上的石獅等。

  7、石闕和牌坊石雕。如孔廟石碑坊石雕。

  8、塔建築石雕。各種石塔如靈隱寺飛來峰石塔人物雕塑,六和塔佛像浮雕等。

  9、碑書石雕。各種紀念碑、陵墓碑等,如武則天乾陵的無字碑和明十三陵的墓碑浮雕。

  10、人物與動物石雕。如名人雕像、佛像、石獅等。

  11、生活工藝用品石雕。如桌、椅、凳、茶几、燈具、墨硯等。

  12、現代城市園林與紀念石雕。如大型城市雕塑、園林雕塑和紀念雕塑等,如北京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

  中國最早的大型石雕以西漢霍去病墓的16件動物石刻為代表。作為將軍生前為國立功的戰場——祁連山的象徵,墓上散置各種現實生活中的野獸和神怪的幻想動物形象,與大自然環境結為一體,充溢著生命力。這些作品雕刻手法異常簡練概括,利用了石材的自然形態,略加雕鑿,便生動地呈現出不同動物的神態,形式博大、雄渾。其中馬踏匈奴石刻具有象徵意義和紀念碑的成分。南越王宮署遺址發現有多根四方基座八角稜柱形石欄杆,是中國建築史上目前已知最早的石欄杆構件。南越國御苑遺址,以石板作冰裂紋精工鋪砌的石池、婉蜒曲折的石渠、巨大石板架設的石室以及多種石構件,為中國秦漢遺址所首見。

  青銅雕 為商、西周、春秋、戰國時代的雕塑作品,主要是具有雕塑性質的青銅禮器,以人和動物或神異動物形象鑄為器形。在當時的貴族生活中,這類器物具有重要的政治、宗教、禮儀的意義,而不同時代又各具不同的時代特徵。商代作品大多富於神秘、威懾的色彩,表現的是神化了的人與獸。如湖南出土的人面方鼎上的浮雕人面,虎食人卣、象尊、豕尊。等。西周以後,風格趨於寫實,現實的、理性的因素有所增長。出現刖刑奴隸的「守門鬲」、「鴨尊」、「駒尊」等作品。春秋、戰國時期,轉向於繁縟華美,追求裝飾性,如山西渾源出土的犧尊。陝西興平出土的「犀尊」則表現了高超的寫實技巧。犀牛的軀體特徵、動態,以及雕塑的體量感都得到了充分的表現。還有一些青銅作品不是禮器而是以人或動物形態製作的器物支架或底座、燈座、車馬器等,人與動物的動態得到了更為生動的表現。最成功的作品有河南洛陽金村東周墓所出的各種動態的人型器座、河北平山中山國墓出土的「虎噬鹿器座」;湖北隨縣曾侯乙墓所出的6個鐘銅人,均作武士裝束,有彩繪,為戰國時期人物雕塑的代表性作品;四川廣漢南興鎮出土的「三星堆縱目人面具」,為5000年前相當於商代早期的古蜀國青銅器。

  木雕 木雕是從木工中分離出來的一個工種常被稱為「民間工藝」。木雕可以分為立體圓雕、根雕、浮雕三大類。有的還塗色施彩用以保護木質和美化。一般選用質地細密堅韌,不易變形的樹種如楠木、紫檀、樟木、柏木、銀杏、沉香、紅木、龍眼等。採用自然形態的樹根雕刻藝術品則為「樹根雕刻」。

  中國古代木雕的用途主要有三種:一種是供奉類,用來製作神像、菩薩像,如用紫檀木製作的觀音像、達摩像、鍾馗像、彌勒佛像、如來佛像等,供在廟宇、家中佛堂或店鋪佛龕中;第二種是實用類,一是用在建築上,如房屋的梁架雕刻(包括屋樑、瓜柱柁墩、藻井天花等)、檐下雕刻(包括斗拱、額枋·花板、雀替·撐拱、掛落垂花柱花牙子、欄杆、匾額等;門窗雕刻(包括門頭門罩、門、雕窗等)二是室內擺設、傢俱,如木質屏風、吊屏上的裝飾;床、桌、椅、凳上的雕刻等;三是賞玩類,如各種根雕、案頭用楠木、紫檀、黃楊木等珍貴木材做成的案頭擺設等。

  玉雕 玉的質地晶瑩溫潤,歷來受到人類喜愛。中國、紐西蘭、墨西哥是世界聞名的三大玉器生產國,尤以中國玉器工藝源遠流長。早在距今七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早期河姆渡文化時期,就已經出現玉璜、玉環、玉珠等玉雕工藝品。到了商朝的琢玉技藝就比較成熟了。玉雕的材料,有白玉、碧玉、青玉、墨玉、翡翠、水晶、瑪瑙、黃玉、獨玉、岫玉等幾十種。因為玉本身性質細緻、堅硬而溫潤,或白如凝脂,或碧綠蒼翠,色澤光潔而可愛,適合製作名貴的物品,如隨身佩戴的玉環、玉佩、玉帶、扳指等,以及杯、盅、碗、筷、花瓶等用具;人物花鳥等室內裝飾和案頭清玩。也有大型玉雕,如乾隆年間蘇州玉工朱永泰的玉雕作品《玉福海》,亦稱《雲龍玉瓮》原玉石重2500千克,連座高134.5厘米,寬135厘米,長60厘米,腹深34.5厘米,歷時四年零四個月完成。現存故宮樂壽堂明間西側與玉壽山相對。朱永泰的又一玉雕作品《大禹治水玉山》。玉重一萬零七百多市斤,高244厘米,寬96厘米,嵌金絲燒古銅座,堪稱「玉器之王」。奉旨按宋人畫《大禹治水圖》設計。玉山背面鐫數百字御制詩文和璽文,亦由朱永泰篆刻。全部工期近10年。現仍在樂壽堂後間。

  至於玉石的製作,一般人以為是用雕刀刻成的,其實不然。玉石的質地很堅硬,雕刀刻不進去,而是採取琢磨的方法,即在製作時,用各種形狀的鑽頭、金鋼砂和水,根據作品形狀把多餘部分琢磨掉。因此完成一件玉雕作品要花很長的時間。

  漆雕 是一種在堆起的平面漆胎上剔刻花紋的技法。也叫剔紅,中國乃世界上最早發現且使用天然漆的國度。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已有漆器之實樣器物,江南河姆渡遺址中發現的木胎朱漆碗便是實證。商周起,人們用色漆裝飾器物,到了唐宋時代,髹漆技藝漸趨成熟。將漆塗刷於各種胎骨製成的器物上,謂之「髹」,於是有了一門漆器工藝:雕漆。匠人在器物胎型上塗刷數十層硃色大漆,將干未乾之時,以刀代筆雕刻紋樣。工藝流程極其複雜。制漆、制胎、做胚、打磨、做、里退光等等,過程繁複,用時很長,因此大型漆雕也極其昂貴,在古代也一直是皇室貴胄的陳設品。

  傳世剔紅器因保存不易,珍貴難得。唐代剔紅至今未見傳世實物,宋元時代,剔紅技藝成熟、名家輩出,尤以江南匠師為上。楊茂與張成兩位剔紅名師皆為浙江嘉興府人。楊茂頗得大宋院畫風格,剔紅常以錦紋做底,浮雕山水人物,剔工圓潤、刀痕絲毫不露。張成則擅剔花葩,枝葉肥厚、舒捲自如。但傳至今日,宋代的漆雕也僅故宮與全球幾大博物館悉藏數件。如故宮收藏的《宋剔紅纏枝蓮紋盤》。如今面世流轉的多為明清兩朝所出。

  明代永宣年間,張成之子張德剛繼承父業,入朝廷主持漆器製造,他承襲父輩風格,講求藏鋒不露、漆層肥厚,題材上亦延續前朝,多以花卉山水為多。這一時期,漆工革新不斷、技藝突飛猛進,多種錦地紋樣層出不窮,天錦紋、地錦紋、水錦紋……與山水花卉人物並生,細膩之處,甚至能從斷面辨清施漆的層數,千文萬華、剔紅興盛。

  清代初期,宮廷仍任用大量前朝髹工,剔紅水準不減,並在王室好尚的傾向下,更趨精工細巧,髹剔纖密繁複。乾隆極喜剔紅器物,故而這一時期的剔紅工藝亦最為繁榮,清宮造辦處下設四十二作中,就專設有「漆作」,多種工藝並施,工種亦開始細化,由髹工負責逐層施漆,畫工加以描畫行紋,再由牙工以刀代筆、剔刻成器。元明早期,剔成的器物尚需以銼草打磨,方能盡顯光澤,而到了雍乾兩朝,嫻熟的刀工已無需後道的打磨工序,全憑圓潤刀法起轉剔刻,花紋樣式酣暢而成。剔紅器物亦遍及宮廷各處,自碗、碟、盒、瓶到傢具陳設,無所不包。

  剔紅一技,昌盛數朝,直至清代晚期,因外憂內亂,國運日促而漸向潦草,直至衰亡。

下面按歷史時期分別介紹其雕塑的主要類別、特徵及其代表作品:

一、上古時代

  新石器時代的雕塑作品主要是人和各類動物形象,神話傳說的龍等神異形象也已出現。這類作品以陶塑居多,也有少量石、玉、牙、骨等材料的雕刻。有圓雕,也有浮雕、線刻。有的是獨立的雕塑作品,有的則是附加於器物蓋或口沿、肩部的裝飾物。在原始社會末期,居住在黃河和長江流域的原始人,已經開始製作泥塑和陶塑了。1975年,在陝西華縣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的墓葬中發掘出一件造型精美陶制鷹投壺。在湖北屈家嶺文化、浙江河姆渡文化中,出土了一些手捏的只有數厘米大小的動物雕塑。從它們的形狀來看,是經過特意燒制的陶製品,如陶鳥、陶豬、陶魚之類,造型完整而有情趣。好像是當時在製作大體陶器之餘,用剩下的泥巴即興作出來的。不知是否專門為孩子製作的玩具,還是另有用途,總之,它們主要起娛悅性情的作用。在黃河中游早期的遺址中也有類似的動物陶塑發現。陶塑小動物都是在新石器時代人們定居後普通飼養的豬、羊、狗、雞等家畜家禽,反映了製作者在日常生活中經過觀察,發生興趣才去加以表現的。原始陶塑的含義可能是多重的,也是比較模糊的,從而帶有某種遠古的神秘感和莫解的奇妙。其表現手法真實,樸實、自由、誇張、概括,一點也不雕琢,體現了一種隨意美,稚拙美。它們為後來較大和較精細雕塑的製作,奠定了基礎。

  這些作品普遍出現於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龍山文化、紅山文化、河姆渡文化、大溪文化等南北各地古文化遺址之中。人物形象主要有立體的全身像、頭像、浮雕人面,以及塑於壺、瓶、罐等容器口部的人頭像,以小型作品居多。早期作品形態粗簡、誇張,隨意捏塑的成分居多。發現於中原和西北地區的一些人頭形作品,以捏塑、貼塑和錐刺等手法製作而成,有的並加彩繪,開始了塑繪相結合的傳統。眼、口鏤空,造成深色陰影,看上去頗有神采。有些作品已注意到表現男女性別的明顯差異。如同屬仰韶文化的甘肅秦安大地灣、寺嘴等地的彩陶瓶口上的人頭像面部磨光,或披長發,是少女的臉型;陝西寶雞北首嶺的陶人頭則是畫了鬍鬚的男子形象。遼寧喀左東山嘴所出紅山文化的小型裸體女像,相當準確地表現了孕婦的體態特徵,可能是生育神或農神。這些小型人像塑造的動機可能與巫術活動有關

  陶塑

  現在發現的我國早期陶器,是在黃河流域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中得到的。其中以磁山和裴李崗為代表。裴李崗在河南新鄭縣,磁山位於河北武安縣。兩處遺存的年代皆在公元前六千多年,裴李崗要略早一些。已知最早的雕塑作品是發現於河南省密縣溝的一件小型人頭陶像,屬於裴李崗文化遺物。

  裴李崗和磁山遺址出土的陶器都是手制的,器壁厚薄不勻,器物也很簡單。習見的有缽、盌(wǎn,碗)、壺、罐,以及一些三足、四足器皿。器物表面大都是素麵,只有少數器表出現繩紋、劃紋、蓖點紋、剔刺紋等。陶質鬆散,質地也較粗糙。但裴李崗出土的陶質羊頭和豬頭,磁山發現的一片簡單的劃紅色曲折紋的彩陶,以及在河南省密縣溝出土的屬於裴李崗文化遺存的一件小型人頭陶像,在陶塑藝術史上皆有奠基和發軔意義:

  從磁山那片劃有曲折紋的紅色彩陶延續下來,相繼出現的是新石器中晚期的仰韶文化中絢麗多姿的彩陶。仰韶文化是黃河中游地區重要的新石器文化。因第一個發掘地在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仰韶村遺址而得名。距今大約7000-5000年。仰韶文化至今已發現上千處,遺址主要分布在黃河中游、渭河、汾河流域,包括河南、陝西、山西等地區,以陝西省最多,仰韶文化距今約5000-6000多年,,是中原新石器時代文化的典型代表。它包括大汶口馬家窯、半坡、廟底溝、秦王寨等不同時期和類型。

  其中半坡類型彩陶以各式盆、缽、壺、尖底瓶多見;彩繪基本為黑彩,常見魚、鹿、蛙、羊等動物紋、人面紋以及三角、寬頻、波折、網格等幾何紋。魚紋是半坡彩陶中相對比較多見的題材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西安半坡出土的幾隻魚紋罐、人面漁網紋盆,以及山東泰安大汶口出土的八角星紋陶豆;從裴李崗出土的陶質羊頭和豬頭延續發展,相繼出現半坡文化中的人頭陶器蓋,豬形陶哨、陶鳥;陝西華縣太平庄的人頭陶壺;甘肅秦安的人頭彩陶瓶,浙江河姆渡的陶塑人形、豬形、陶羊、陶魚,大汶口的豬形陶器,以及屬於紅山文化大型泥塑作品,如在遼寧牛河梁祭祀遺址發現有相當於真人頭大小的女神殘頭像,面敷紅彩,眼嵌青色玉片,神廟內還有一些大小不等的塑像,從一些殘跡推知,最大的塑像約3倍於真人。體內以木架支撐,內外泥層有粗細之別。表明5000年前,已初步掌握了塑造大型泥塑的技能。除人像之外,還有形體很大的豬、龍與禽鳥等形象的塑造。

  繼「村落農業」高度發展的仰韶文化之後,大約在公元前4000年至3000年間屬於新石器晚期的龍山文化和良渚文化,制陶工藝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龍山文化已普遍使用快輪旋制技術,選用的原料是一種可塑性大的黑土和黃粘土。常見的器形有杯、豆、鬶、壺、鼎等。器物上的流、把、蓋一類附件也增加了,並且都是手制的。器表以素麵為主,但也喜歡用鏤孔作裝飾。其中器壁厚底1.5毫米,薄如蛋殼的高柄杯是龍山文化高水平制陶工藝的代表之作。特別是在燒陶技術方面,已經學會控制陶瓷顏色的技法。往往在燒成將近結束時,採用熏煙的方法,將大量的碳滲入坯體,生產出一種表裡墨黑、光亮如漆的黑陶。這種技法至今還在山東日照一帶流傳著。

  龍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的代表性作品除龍山高柄杯外,還有馬家窯彩陶、半山彩陶、馬廠彩陶和齊家彩陶等。

  這個時段動物雕塑大都是小型作品,表現對象是當時人們所豢養的禽、畜和狩獵對象,以及神話性質的動物。在長期接觸中發展了人的觀察和表現能力。有些作品異常生動,如河姆渡文化的陶豬、湖北龍山文化的象、狗、鳥、獸等小陶塑,都能概括而傳神地表現出對象的形體特徵和活動情態。還有一些做成鳥獸形狀的容器,可能具有禮器的性質,為商周青銅禮器之濫觴。這類器物既注意實用的功能,又生動地表現了動物的不同神態,藝術性很高。如陝西華縣所出的陶鷹鼎,神態猛鷙,造型的體積感很強。山東大汶口文化的白陶並不表現為具體的動物形象,卻能引發欣賞者對於雞、鵝等動物動態的聯想。年代較晚的紅山文化、良渚文化遺址還出現了很多玉石雕刻的鳥、龜、虎等動物形象作品。神話動物龍的形象已多有發現,並有不同的造型特徵。紅山文化的玉龍,被認為是由豬神化而形成的。河南濮陽仰韶文化墓葬中所發現的3組以蚌殼擺塑而成的龍虎圖案中的龍與後代龍的形象相當接近。

  新石器時代陶塑器皿往往與彩繪相結合。彩繪是我國最早的工藝類繪畫。其彩陶大多是紅色陶質的盆、瓶、盤、豆一類盛器,原始藝術家用一種刷筆,醮了黑色、白色以及紅色畫在器表上。製作的年代在大約距今3000年至5000年間。著色可分為單色裝飾紋樣和彩繪裝飾紋樣兩樣;彩繪內容亦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抽象的圖案,一類是具象的人、動物或昆蟲。其紋飾的種類也非常多。常見的有水波紋、旋轉紋、圈紋、鋸齒紋、網紋等十幾種。線條畫得規整流暢,圖案的組織講究對稱、勻衡、變化,疏密得體,並有一定的程式和規則。這些圖案勻稱、流暢,十分精彩,比較集中的反映了中國原始時期陶器藝術的輝煌成就,也是現存的中國繪畫中最原始圖形。它們主要分布在黃河流域,最集中的地區是青海、甘肅,陝西南部和河南北部。

  代表作品:

  1、河姆渡豬紋缽

  以浙江餘姚河姆渡鎮出土文物為標誌的河姆渡文化,是已發現的長江中下游年代最早的一種原始文化,年代距今約7000年左右。河姆渡文化的陶器製作還處於較為原始的手制階段。主要特點是陶質比較單一,絕大部分為夾炭黑陶,燒成溫度低,胎質疏鬆,而且器壁較厚。這些特點,皆在這隻豬紋缽上有所體現。

1973年餘姚河姆渡出土的豬紋缽

  豬紋缽是一件典型的盛食器,這類盛食器與人們日常生活關係密切。這件典型的陶缽是在1973年浙江餘姚河姆渡出土。整個器形呈長方形,四角弧圓,平底。夾炭黑陶製成。器高11.6厘米,長21.2厘米,寬17.2厘米。在缽外壁分別以寫實的手法,均勻的線條刻繪了豬紋,該豬整個造型形態逼真,四足蹣跚而行,頭向前垂,雙目圓睜,正在尋覓食物。長條形的腹部微微發鼓,身刻圓圈紋和葉紋。豬的鬃毛簇立,小尾下卷與身腹上的圖案混為一體,相當協調。這種藝術處理,充分反映了河姆渡人藝術構思的奇特和審美情趣的淳樸。從這個豬的刻繪造型,表明了河姆渡人在原始繪畫藝術的技巧上已相當熟練,繪製的筆法也十分簡練,不僅豬的形象逼真,而且神韻天真。所以說它是一件樸質的實用器,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精緻的藝術品。對研究河姆渡文化的陶器製作、原始繪畫藝術和七千年時河姆渡人飼養豬的模樣等提供了實物數據。

  2、甘肅秦安人頭彩陶雕塑

1973年甘肅秦安邵店大地灣出土的人頭形紅陶壺、1975年秦安寺嘴人頭形彩陶瓶

  仰韶文化的諸多人頭陶塑中這兩件最為精彩。

  一件是人頭形紅陶壺,1973年甘肅秦安邵店大地灣出土。屬於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細泥紅陶。高31.8厘米,口徑4.5厘米,底徑6.8厘米。器形為兩頭尖的長圓柱體,下部略內收,腹雙耳已殘。口做圓雕人頭像,披髮,前額短,髮式刻畫得很細緻,短短的劉海垂於前額,左右和後面披短髮,發整齊下垂。鼻呈蒜頭形。鼻、眼均雕成空洞,目光深邃,口微張。兩耳各有一小穿孔,可能原戴有耳墜頭頂圓孔做器口,腹以上施淺淡紅色陶衣。黑彩畫弧線三角紋和斜線組成的二方連續圖案三組。造型以抽象的線條與人頭像相結合,頗具特色。裝飾以雕塑與彩飾構成一人頭形彩陶瓶體,極其自然。是一件既具實用性又具有藝術性的古代藝術品。

  另一件是人頭形彩陶瓶,1975年秦安寺嘴出土。屬於馬家窯文化前期。這個時期(包括石嶺下類型和馬家窯類型)出土的陶塑人像,多數還是女性的形象,男性形象僅佔少數。甘肅秦安寺嘴1975年出土人頭形紅陶瓶,屬距今5100年前的石嶺下類型遺物,瓶高26厘米,器表施橙黃色陶衣,瓶口塑一個額上有短髮、耳垂有穿孔的人物。眼眶用泥條圈貼而成,顯得炯炯有神。

  人頭形紅陶壺現藏於西安半坡博物館。

  3、半坡人面魚形彩陶盆

  仰韶文化中的一種。仰韶文化因首次發現於河南省澠池縣的仰韶村而得名,其年代為公元前5500年到公元前3000年。考古學界根據時間和地區的差異將陶器分為不同的類型,有半坡類型和廟地溝類型。

陝西半坡的人面魚形彩陶盆

  人面魚形彩陶盆1955年出土於陝西省西安市半坡,屬於新石器時代前期陶塑,仰韶彩陶工藝的代表作之一。人面魚形彩陶盆多作為兒童瓮棺的棺蓋來使用,是一種特製的葬具。仰韶文化流行一種瓮棺葬的習俗,把夭折的兒童置於陶瓮中,以瓮為棺,以盆為蓋,埋在房屋附近。這件陶盆上畫有人面,人面兩側各有一條小魚附於人的耳部。有的學者根據《山海經》中某些地方曾有巫師「珥兩蛇」的說法,以為人面魚紋表現的是巫師珥兩魚,寓意為巫師請魚附體,進入冥界為夭折的兒童招魂。

  這件人面魚紋彩陶盆通高16.5厘米,口徑39.5厘米,細泥紅陶質地。盆內壁以黑彩繪出兩組對稱的人面魚紋。在器物內壁用用黑彩繪對稱的人面紋和魚紋各一組。構畫手法大膽誇張。人面成圓形,頭頂上三角形髮髻高聳,額頭塗黑,一側留出彎鐮形,雙眼眯成「一」字,「┸」形鼻,嘴銜兩魚,人面兩側耳部亦有兩條小魚簇擁著。在人面之間還有兩條大魚同向追逐,魚身及魚頭均成三角形,魚眼呈圓形,大魚的魚身以斜方格為鱗。人面在魚群之中顯出悠然自得的神情。魚紋刻畫得十分生動:魚頭雖是寥寥數筆,卻把魚的形神勾畫得具體而細微。魚身上沒有了魚鱗,以對稱的菱形圖案裝飾,富有律動感,充滿了生氣。整體圖案顯得古拙、簡潔而又奇幻、怪異。

  人面為圓形,額頭左半部塗成黑色,右半部呈黑色半弧形,可能是當時的紋面習俗。人物眼睛細長,鼻樑挺直,神態安詳,嘴旁分置兩個變形魚紋,魚頭與人嘴外廓重合,配上兩耳旁相對的兩條小魚,構成形象奇特的人魚合體,表現出製作者豐富的想像力。人像頭頂的尖狀角形物,可能是髮髻,配以魚鰭形的裝飾,更顯得威武華麗。

  人面魚紋彩陶盆上的人與魚題材,可能與古代半坡人的圖騰崇拜和經濟生活有關。這種魚紋裝飾正是他們生活的寫照,也象徵著人們期盼富足的美好願望。人頭上奇特的裝飾,大概是在進行某種宗教活動時的化妝形象。而稍作變形的魚紋很可能代表了」魚神」的形象,表達出人們以魚為圖騰的崇拜主題。

  同樣內容的彩陶盆,半坡遺址中曾出土幾件。此件現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4、廟底溝型彩陶:仰韶文化中的一種,因在河南陝縣廟底溝發現而得名。它晚於半坡型彩陶。器型以大口鼓腹小平底缽為最典型。此外還有斂口淺腹盆、斂口罐、長頸罐、重唇尖底或平底瓶等。彩繪主要用黑或紫黑色,紋飾有幾何形圖案,如圓點、勾葉、弧線、三角帶狀紋、平行條紋、迴旋鉤連紋、網格紋等。同時也有仿生紋和植物紋等。

  其中的黑陶鷹頭壺造型和鸛鳥石斧圖形彩陶瓮最為精美。

  黑陶鷹頭壺通高只有36厘米,但看上去顯得威武而雄壯。鷹的前胸為鼎腹,飽滿粗壯,器口開在鷹的背部。鷹的雙目圓睜,周身光潔未加紋飾,喙部呈有力的勾狀。鷹鼎整體結構簡潔,體積感很強,鷹的雙足和尾部為鼎足穩定地撐柱於地,後收的雙翅圍過鼎的中後部,形成一種前撲的動勢,配上鷹頭部的大眼、利喙,使這隻鷹顯得威風凜凜,桀驁雄猛的氣勢。這樣一件體量並不算大的陶塑,竟產生出非凡的氣魄和雄強的力量感。梟形壺是將壺的頂部作成貓頭鷹的頭面,其中可能含有某種圖騰崇拜的意義。有些器物的蓋紐或口嘴作成人頭形或鳥獸形,則稚拙而有趣。

  鸛魚石斧圖彩陶缸,1978年出土於河南省臨汝縣(今汝州市)閻村,屬於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的葬具。陶缸是用夾砂紅陶土盤拉成型,彩繪燒成,總高47厘米,口徑32.7厘米,底徑19.5厘米,敞口、圓唇、深腹、平底,沿下有四個對稱的鼻鈕,腹部一側有一副高37厘米的、寬44厘米的《鸛魚石斧》彩陶飾圖。圖高37厘米,寬44厘米,約佔缸體表面積的一半,整幅圖內容分為兩組:畫面左側為一隻站立的白鸛,通身潔白,並用黑線條清晰描繪出魚身的輪廓。鸛圓眼、長嘴、昂著頭,身軀稍微向後傾,顯得非常健美,嘴上銜著一條大魚,面對畫面右側豎立一柄石斧。白鸛的眼睛很大,目光炯炯有神,鸛身微微後仰,頭頸高揚。魚眼則畫得很小,身體僵直,魚鰭低垂,毫無掙扎反抗之勢,與白鸛在神態上形成強烈的反差。右邊畫的是一把豎立的裝有木柄的石斧。斧身穿孔、柄部有編織物纏繞並刻劃符號等。石斧上的孔眼、符號和緊纏的繩子,都被真實、細緻地用黑線條勾勒出來。

  作者為表現鶴的輕柔白羽,把鸛身整個塗抹成白色,猶如後代中國畫的「沒」畫法;石斧和魚的外形則採用「勾線」畫法,用簡練、流暢的粗線勾勒出輪廓;斧、魚身中填充色彩,猶如後代中國畫的「填」」畫法。由於這幅畫具備了中國畫的一些基本畫法,有的學者認為它是中國畫的雛形。

  畫面真實生動、色彩和諧、古樸優美,極富意境,是迄今中國發現最早、面積最大的一幅陶畫。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200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64件不可出國展出的珍貴文物之首。

左:河南陝縣廟底溝出土的黑陶鷹鼎 右:1978年出土於河南省臨汝閻村出土的鸛魚石斧圖彩陶缸

  5、青海孫家寨舞蹈紋彩陶盆

青海孫家寨1973年出土的舞蹈紋彩陶盆

  1973年出土於青海省大通縣上孫家寨,系新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前3300—2050)的珍寶。

  陶盆高14.1厘米,口徑29厘米,底面直徑10厘米,盆用細泥紅陶製成。大口微斂,卷唇鼓腹,下腹內收成小平底,施黑彩。口沿及外壁上部採用了一些簡單的線條裝飾,作為主要裝飾的舞蹈紋在內壁上部。陶器內壁內壁飾二組人物手拉手的舞蹈紋圖案。構圖生動,線條洗鍊。

  舞蹈紋共分三組,每組有舞蹈者五人,手拉著手,踏歌而舞,面向一致。他們頭上有髮辮狀飾物,身下也有飄動的飾物,似是裙擺。人物頭飾與下部飾物分別向左右兩邊飄起,增添了舞蹈的動感。更奇妙的是,每組外側兩人的外側手臂均畫出兩根線條,好像是為了表現空著的兩臂舞蹈動作較大和擺動頻繁。西方現代繪畫中把在靜止畫面上表現事物的連續運動視為一種藝術創新,而在中國的原始藝術中就已出現了類似的表現手法,這種大膽的創造使人嘆服。

  這件陶盆的發現曾時使得考古學家們狂喜不已。因為舞蹈在原始社會已經產生,先民們用舞蹈來慶祝豐收歡慶勝利祈求上蒼或祭祀祖先,而這件陶塑則是首次發現的直接描繪新石器時代先民生活的圖畫,第一次以實物印證了原始舞蹈的產生時間

  彩陶盆的設計製作,還體現了當時制陶工藝的熟練和審美思想的進步。舞蹈者的形象以單色平塗的手法繪成,造型簡練明快,三列舞人繞盆沿形成圓圈,下有四道平行道紋,代表地面。盆中盛水時,舞人可與池中倒影相映成趣。小小水盆成了平靜的池塘,池邊歡樂的人群映在池水之上,舞蹈的韻味讓人心醉。

  不僅真實生動地再現了先民們群舞的熱烈場面,更形象地傳達出他們生機勃勃的活力。

  舞蹈紋彩陶盆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6、大汶口陶豬形鬶

1975年出土于山東省膠州三里河豬形灰陶鬶

  鬶(gui)是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的典型器之一,起源於大汶口文化中期,盛行於大汶口文化晚期和龍山文化階段。是一種造型精巧的器物,陶鬶有實足和袋足之別,實足鬶一般由流、腹和三個圓錐狀實足組成,袋足鬶則以三個大袋足為腹。鬶的質地分夾砂和泥質兩種。夾砂陶鬶一般較粗糙,出土時器底多有煙熏痕迹,有的器腹內還有灰黑色的殘渣,當為殘存的酒渣。這類夾砂鬶是專門用來煮酒溫酒的泥質陶鬶質地細膩,製作也精緻,可能是專作注酒用的。龍山文化晚期出現的平底鬶就是由泥質三足鬶發展而來,後世的酒注子、酒執壺等注酒器也可溯源於此。

  這隻豬形灰陶鬶則是一個特殊形狀的陶鬶。1975年出土于山東省膠州三里河遺址。整器呈豬形,長21.5厘米、通高18.5厘米。四肢缺失,外表呈灰褐色,類似豬皮的顏色。頭部粗短,雙耳上翹,嘴兩側微露獠牙。豬身肥胖,脊背平直,圓臀上安有較高的器口,與豬的身體相通,口沿部斜出喙狀流,背部有扁圓的橫扳,臀部有上翹的小短尾巴。長21.5厘米、通高18.5厘米

  豬是大汶口文化的主要家畜之一,並成為財富的象徵,在很多遺址內都發現了豐富的豬骨骼。大汶口文化的居民生前以豬為主要肉食,死後也用豬隨葬,以示富有。僅三里河遺址內用豬下頜作隨葬的墓就有十八座,最少的兩塊,最多的達三十七塊,隨葬豬下頜多的墓葬中,其他隨葬品也多,墓葬的規模也大。據專家研究,這件豬形灰陶鬶的造型是以家豬為其原型的。以豬的形象來製作酒器,也顯示了大汶口人對酒的喜好。

  豬形灰陶鬶現藏中國歷史博物館。

  7、大汶口彩陶

  1953年在山東省滕縣崗上村遺址出土,屬於新石器文化,距今6000年左右。色彩主要有黑、白、紅、褐、赭、黃等諸色。在燒制方面,已開始利用氧化焰、還原焰來賦予陶器以各種不同的色調。花紋圖案主要以植物紋和幾何形紋樣為主,未見魚、蛙等動物以及人物紋樣。主要有花瓣紋、八角星紋、菱形紋、捲雲紋、雲雷紋、太陽紋、水波紋、輻射條紋、圓點紋、圓圈紋、寬頻紋、折線紋、人字紋、斜線紋、平行線紋、網紋、三角紋、勾連紋、連柵紋、方格紋、連弧紋、母字編織紋、貝紋、渦漩紋、饕餮紋等。這些花紋圖案,結構複雜巧妙,題材豐富多樣,一般以平行線作界隔,中間繪三角紋。器形方面,主要器形有觚形杯、單把杯、尊形杯、單把杯、缽形鼎、豆、單把豆、罐、壺、背壺、釜、器座、盆、缽、單把缽、碗、鼓、鬶、盉等。

1953年在山東省滕縣崗上村出土赭黃色三腳豆、造型別緻的黃色酒器

  8、馬家窯彩陶

  最先發現於甘肅臨洮馬家窯,是仰韶文化晚期的一個地方分支,其年代約為公元前3300——前2050年。它上承廟底溝文化,下啟齊家文化。馬家窯彩陶多為紅陶,分有泥質紅陶和夾砂紅陶。彩繪幅面很大,與其它彩陶比較,其畫彩的部位更加廣泛,不僅在許多細泥陶的外壁和口沿布滿了花紋,而且在許多大口徑器物的裡面和其他夾砂的炊器上畫上彩紋。還盛行內彩,紋飾繪於器物內壁。甚至一些作為炊器的夾砂陶也有彩繪,極為少見。其花紋繁縟瑰麗,富於變化而有規律。大多數的夾砂陶表面飾以繩紋,少數飾數道平行線、折線、三角或交錯的附加堆紋。表明這一時期無論是陶器的燒制,還是繪彩的技術,都已達到相當成熟的程度。器形有碗,缽,盆,罐,壺,瓶,杯等。

甘肅臨洮馬家窯出土的紅陶罐  馬家窯出土的同心圓圈波紋盆

  9、半山彩陶:出土於甘肅廣河(寧定)半山墓。半山類型的彩陶,是在馬家窯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比馬家窯更豐富;她的繁榮昌盛、雍榮華貴的風格是由飽滿器型上的旋動結構的紋飾,黑紅相間的色彩,線條的粗細變化,及鋸齒紋、三角紋的配合,大圖案里套小圖案形成的。旋轉而連續的結構,使幾個大圓圈一反一正,互相背靠,互相連結,有前呼後應、魚貫而行、連綿不斷的效果,顯示一種融合、纏綿的氣勢。與器型共同構成一種雄偉宏大的氣勢。

甘肅廣河半山墓出土的格紋雙系壺、黑紅相間、線條旋轉連貫的雙耳壺

  10、馬廠彩陶

  出土於青海省民和縣馬廠塬鄉邊牆村。1924年,瑞典學者安特生(1874—1960)在西北進行地質考察時發現,屬於黃河上游新石器時代晚期。彩陶圖案以大圓圈紋、鋸齒紋,漩渦紋、波浪紋等為最流行的紋樣母題,顯然有別於馬家窯時期的彩陶藝術紋樣及其所呈現的觀念內涵

1924年青海省民和縣馬廠塬鄉發現的造型別緻的大圓圈紋陶壺、鋸齒紋陶罐

  11、齊家彩陶

  出土於甘肅廣河齊家坪,1924年,瑞典考古學家安特生在此發現與仰韶文化截然不同的單色壓花陶器,以及與古希臘、羅馬的安佛拉瓶造型類似的雙大耳罐,齊家文化彩陶便由此地而得名。

  齊家文化興起於馬家窯文化衰退之時,是黃河上游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至青銅時代早期的一個過渡型文化。齊家文化陶器獨具特色,種類繁多,有泥制紅陶、橙黃陶、灰陶和夾砂紅陶。多手制,輪制較少。陶質細膩,器型較小,多素陶,器型豐富,其中最具時代特徵的是雙大耳罐。彩陶極少,種類也不多,彩陶已顯著衰落。所出現的彩陶,以紅褐色為主,紋飾簡單,以菱形網紋和三角紋及變化紋樣為主,圖案簡單疏朗。

齊家彩陶代表作品雙大耳罐,以菱形圖案為主,簡單疏朗

  12、大汶口八角星紋陶豆

1978年出土於大汶口遺址八角星紋陶豆

  豆為古代的一種盛食器皿,也是祭祀用的禮器。形似高足盤,或有蓋,新石器時代晚期開始出現,盛行於商周。新石器時代的豆多為陶豆,並為許多文化類型的居民所通用。

  此件八角星紋彩陶豆,1978年出土于山東泰安大汶口遺址。口徑26厘米,足徑14.5厘米,通高28厘米。材料為泥質紅陶,豆盤為圓唇斜口、深腹,喇叭形高圈足;腹和圈足部位塗抹了一層深紅色陶衣,斜口沿面繪白色彩地,其上用褐、紅等彩色繪出半月形與若干豎線段相間組成的圖案,腹部用白彩在深紅色陶衣之上繪五個方心八角星狀紋樣,各八角星之間同樣用兩列白彩豎線段間隔。彩陶豆上的八角星紋,有學者認為這類紋飾有表現光芒四射的太陽,四射的八角也寓意著無際的天空。圈足部位繪兩圈褐色彩帶,彩帶之上用白彩繪貝形紋樣。紋飾構圖對稱,色彩對比強烈,堪稱我國彩陶藝術珍品。

  大汶口文化彩陶的紋樣題材以自然界中植物的花葉紋樣和各式幾何圖形為主,施彩技法有兩種:一種是在塑制好的陶坯上直接施彩作畫,叫作原地繪畫,一般只繪紅或黑色單色,紋樣比較簡單;另外一種是先在陶器需要作畫的部位塗一層加了彩色的泥漿,叫作施陶衣,然後再行繪畫。陶衣之上多繪白、褐、黃、黑等多種彩色,圖案也比較複雜,講究構圖對稱、色彩對比和層次效果。這件彩陶豆在紋樣構圖和施彩作畫方面集中體現了大汶口文化彩陶藝術的較高水平。豆的色彩只有紅、白、黑三色,但是作者已經懂得利用白底紅彩和紅底白彩可以取得兩種不同的效果,並用這個原理將口沿與豆身區別開來。另外,同樣都是紅底上畫白彩,是否用黑彩勾邊,效果也截然不同。有黑彩勾邊,黑白對比強烈,視覺感受也就強,所以我們看到的八角星紋和旁邊的豎線就有主次之別。色彩還可以互相借用和互補,達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效果。八角星紋中央的紅色方塊,便是作者在這方面的匠心獨運。

  八角星紋彩陶豆現藏於山東省博物館

  13、上海青浦寬鋬帶流黑陶杯

1983年上海市青浦縣福泉山良渚文化墓葬中出土的寬鋬帶流黑陶杯

  寬鋬(pàn)帶流黑陶杯為良渚文化陶器中,具有鮮明文化特徵的代表性器物之一,1983年上海市青浦縣福泉山良渚文化墓葬中。此為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飲水器。高15厘米,口徑7.4厘米。容積曰500毫升,大小適中。基本造型為圓筒形,侈口、束頸、園肩、鼓腹、凹底。為便於倒水,在口沿一側製成上翹的長流。在器身的另一側附有一寬體扁環形鋬。寬鋬和長流彼此呼應,構成和諧的平衡和完美的器形。長流上翹外展,很像一隻闊嘴的水禽,顯得靈巧活潑。鋬和流作上下錯位的對稱格局,使陶杯具有十分突出的穩定感。整個造型飽滿、輕盈、優美,既是實用的生活器皿,又是製作精巧的工藝品。堪稱新時期晚期陶器中一件傑作。

  陶杯為泥質灰胎黑陶,胎質細膩。器壁厚薄均勻,通體飾針刻曲折條紋,紋樣由單線和雙線交錯構成,作豎向排列,密密匝匝,一行緊挨一行,規整而毫不錯亂重疊。在曲折條紋間,又刻幾何形鳥紋。全器形制規整採用輪制工藝成型,這在當時是先進的制陶工藝

  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14、姚官莊陶鬶

1960年山東濰坊市姚官莊出土的陶鬶

  1960年出土于山東濰坊市姚官莊,是龍山文化(前2400—前2000)代表性陶塑。

  器高42厘米,材質為夾細砂黃陶,衝天長流,粗長頸,頸腹相連,下承錐形三實足,後足與前兩足距離較遠,且較前兩個袋足更肥大。頸腹間置繩紋鋬,器身多處飾乳釘紋。,頸與後足之間附一個麻花狀鋬手,足上飾兩周凸弦紋,三周弦紋之間有四圈小泥餅。長流上翹呈鳥啄形,通體施黃色陶衣,器物造型雄偉生動,遒勁有力,很像一隻雄雞在引吭高歌,是一件相當完美的陶塑藝術品。

15、龍山蛋殼黑陶高柄杯

山東省膠州市三里河遺址出土的龍山蛋殼黑陶高柄杯

  蛋殼黑陶器皿是山東龍山文化特有的標誌性陶器,也是我國古代制陶藝術的巔峰之作。龍山文化的蛋殼黑陶器皿不以色彩、紋飾為重,乃以造型和工藝見長,風格簡潔爽利,應是當時人們審美觀念的一種反映。蛋殼陶的首次發掘,是1930年,由當時民國政府中央研究院組成的科考隊在山東章丘縣龍山鎮發掘城子崖遺址時發現的。發掘報告稱「其形式的輕巧、精雅、清純之處,也只有宋代最優良的瓷器可以與之媲美」。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在山東姚官莊遺址中,考古學家門又一次發掘到蛋殼陶,蛋殼陶以其獨特的魅力成為典型龍山文化的特徵性器物。

  蛋殼黑陶高柄杯,屬於禮器性質,可能是在祭祀等禮儀上使用的特殊酒器,蛋殼陶杯掌握在特殊身份的人手裡。它是大汶口文化晚期和山東龍山文化的代表性器物之一。製造蛋殼陶,對原料和技術要求都相當嚴格。已發現的蛋殼陶杯,平均厚度不足0.5毫米,最薄的僅有0.3毫米,有的全器重量只有40克左右,還不到一兩。據測定,這種蛋殼陶杯的平均吸水率只有萬分之四十三。製造此類器物,對原料和技術要求都相當嚴格。如此精美的酒器,竟出自四千多年前的東夷人手中,真讓人驚嘆不已!這類器物一般出土於墓葬中,且墓葬規模都很大,出土此蛋殼陶杯的墓葬就長三米余,寬近兩米,墓內有二層台,墓坑內有一棺,其內埋葬的是一老年女性,隨葬品有八件,其中有觶形杯、豆、碗、蚌片、獐牙和高柄杯。這件高柄杯是此墓隨葬品中最精緻的一件,亦應是墓主最喜歡的一件,可見墓主對酒具的珍視。

  這兩件出土于山東省膠州市三里河遺址的高柄杯,均為黑陶,胎壁極薄。其中高者高22、6厘米,口徑9厘米。為盤口,中腹與杯體相連,呈竹節狀,共十一節。下為喇叭形圈足,圈足較高,上與杯腹相套接。器表烏黑光亮;寬斜口沿,深腹杯身,細管形高柄,圈足底座;杯腹中部裝飾六道凹弦紋;細柄中部鼓出部位中空並裝飾細密的鏤孔,貌似籠狀,其內放置一粒陶丸,將杯子拿在手中晃動時,陶丸碰撞籠壁會發出輕脆的響聲,杯子站立時,陶丸落定能夠起到穩定重心的作用,設計十分巧妙。造型體態輕盈,挺拔秀麗,製作技藝美妙,是一件古代藝術珍品。

  較矮者高16.8厘米,口徑8.5厘米、底徑4.2厘米。亦為淺盤口,杯形腹較深,上飾數道弦紋,杯形腹底部通過一極短的管狀物與圈足相接,圈足上有三周豎道鏤空紋,下為喇叭形圈足口。

玉雕

  中國玉器雕塑源遠流長。早在七千多年前新石器時期的河姆渡文化時期,先民們在選擇石料製作器械的過程中,就有意選擇美石製成裝飾品,打扮自己,美化生活,揭開中國玉雕的序幕。在距今四、五千年的半山文化、馬廠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等新石器時代的中、晚期,琢玉已從制石行業分離出來,成為獨立的手工業部門,其中比較發達的地區有三處: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遼河流域的紅山文化和山東的大汶口文化出土的玉器,最為引人注目。其中又以良渚和紅山出土的玉器最為精彩。

  良渚、紅山玉器多出土於大、中型墓葬,由此可見,新石器時代的玉器除祭祀天地、陪葬斂屍、辟邪等功能外,還象徵著財富、權力、身份貴賤等人身等級區分。

  良渚文化玉器的種類很多,典型器有玉琮、玉璧、三叉型玉器及成串玉項飾物等。特點是體型較大,顯得深沉嚴謹,對稱均衡等美學原則得到充分運用,尤以淺浮雕的裝飾手法見長。特別是線刻技藝達到即使是後世也望塵莫及的地步。最能反映良渚琢玉水平的是玉琮和獸面羽人紋刻畫。形式多樣且數量眾多。

  紅山文化分布在遼西的西遼河、西拉木倫河一帶,距今大約五、六千年,因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發現於內蒙古赤峰市的紅山因而得名。與良渚玉器相比,紅山玉器少見呆板的方形玉器,而以動物型和圓形玉器為其特色。典型器有玉龍。玉獸型飾、玉箍型器等。紅山玉器琢玉技藝最大特點是「傳神」:工匠能巧妙地運用玉材,把握住物體的造型特點,寥寥數刀,把器物的形像刻畫的栩栩如生,十分傳神。紅山玉器不以體型大、而以精巧見長。

  代表作品

  1、紅山獸型玉飾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遼寧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東山嘴出土的一對獸型玉飾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在遼寧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東山嘴和建平縣牛梁河兩地發現大型祭祀遺址和女神廟。在女神廟下方不遠的山坡上,發現有大型的方形、圓形祭壇。祭壇周圍有許多用石板砌成的石棺墓。死者身上及周圍隨葬著玉璧、玉環,玉箍和玉棒,尤其是死者胸前一對獸型玉飾尤其引人注目。因為獸型玉飾以前也多有發現,皆被判定為商代玉器。直到在紅山文化墓葬中這位一個死者胸的這對獸型玉飾,才被判定是紅山文化的產品。

  這種獸型玉飾為獸首蟲身,捲曲呈環狀。高7.8公分,寬5.65公分,厚2.1—2..6公分。從正面看,頭部似豬,故有人稱為「豬龍玉飾」。兩耳豎起,兩眼相對圓睜,以渾厚的大眼眶將兩眼連在一起。吻部前突,口微張,嘴眼之間刻成許多道溝紋皺褶。除了嘴部用透雕外,其他部位都用細線浮雕。蜷曲的中心大圓孔和背上用來懸繩的小圓孔,都是用管加砂和水鑽成,圓滑規整。從牛梁河石棺墓獸型玉飾出土位置判斷,這種玉飾是懸掛在胸前,常常是一大一小相對佩戴。不僅起裝飾作用,更主要是祈求吉祥和護身。這種獸首蟲身動物可能是當時的崇拜吉祥物,有祥瑞鎮邪作用。

  這對獸型玉飾現收藏於遼寧博物館。

  2、紅山玉龍

1971年出土於內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紅山玉龍  玉龍頭部

  (也譯為「賽音他拉)紅山文化遺址、時隔十六年以後的1987年10月,又在翁牛特旗廣德公鄉皇谷屯紅山文化遺址,再次出土一件與翁牛特旗三星他拉出土的玉龍形狀相同的玉龍。它們的平面形狀皆像一個」C「字。三星他拉出土的玉龍高26厘米,岫岩玉製成,蜷曲的玉龍截面為橢園形。通體都光素無紋,背上有一長鬣捲起,邊緣打磨銳利。龍的頭部用簡單的稜線雕出眼角,上挑「丹鳳眼」型雙目。吻部向上噘起。正面有兩個對稱的園洞為鼻孔。下顎底部和額頭刻有細方狀網格紋。龍體正中有一小孔,供穿繩懸掛。據實驗,若穿繩懸起,龍的首尾呈向下水平狀態,可見繩洞的位置經過精密的測量。

  兩件玉龍皆藏於翁牛特旗博物館。

  3、良渚玉鉞

1986年6月出土於浙江餘姚反山12號墓的良渚玉鉞

  玉鉞(yuè)是由石斧演變而成的一種製作精良但沒有使用價值的禮器,在新石器時代,是特權貴族的權杖,表示擁有軍事統帥權,作為軍事首領的象徵物,對外負責征戰殺戮,對內有權統帥下屬。到夏、商的奴隸社會,玉鉞則為青銅鉞所替代。這柄玉鉞是1986年6月出土於浙江餘姚反山良渚文化墓地12號墓,是良渚文化玉器中首屈一指的珍品。

  玉鉞由冠飾、鉞身和端飾三件玉器作為主要部件,連接它們的木柄已腐朽不存,但在已腐朽的木柄位置上有硃砂痕迹,以及上下相對、錯落鑲嵌的百餘顆正面弧突。底部平整的小玉粒。鉞長80厘米,在墓內的位置偏於左側,大致可以認定柄端握在墓主的左手,鉞身在左肩部,冠飾在上端。過去在良渚文化墓葬中也多次發現玉鉞,但未能將各部分聯繫起來。由於這次玉鉞的發現,終於確認了玉鉞的用途。

  鉞身系用帶褐斑的軟玉精磨拋光製成。高17.9厘米,上端寬14.4厘米,刃寬16.8厘米,厚僅0.8厘米。鉞呈扁平「鳳「字形。頂窄刃寬,刃部圓弧,有刃角,無鋒口,無使用痕迹。後部因嵌入木柄內,未加磨光,略顯粗糙。兩側邊緣略成內弧,弧度。鉞身後部偏上有一直徑僅為0.5厘米對鑽小圓孔。更為精緻的是:鉞正面、背面的刃部上角均有一個淺浮雕的神人獸面圖像,刃部的下角均有淺浮雕的神鳥紋飾。人。獸、鳥圖像在玉鉞上出現意味著「神徽」形象,在玉鉞上首次發現,具有更為重要的考古意義。

  冠飾和端飾皆用白色帶紫褐斑的軟玉精製而成,系取自同一塊玉。這是木柄上下兩端的專用配件。冠飾素麵無紋,外形如艦首,前端外伸略翹,後端平直,表面有一周弧脊線。前端高4.6厘米,,後端高3.6厘米,寬8.4厘米.底部中央稍微偏前有扁形卯眼,以插入木柄上的榫頭。

  端飾亦素麵無紋,側視為不規則「凸」字形,上視為扁橢園形,底面中部有橄欖形凸面,與木柄相接面琢磨出榫頭,榫頭中部又挖鑽成扁卯眼,兩側中部各有一個與卯眼相通的插銷小孔。這種榫卯合於一體,能插銷加固的端飾,至今還用於鉞柄位置的尾端。

  這柄玉鉞現藏於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

  4、良渚玉琮

浙江餘姚反山良渚文化墓地12號墓出土的良渚玉琮  琮身浮雕神人獸面紋

  玉琮(Cóng)是一種內圓外方的筒形玉器,是古代人們用於祭祀神只的一種禮器,距今約5100年。至新石器中晚期,玉琮在江浙一帶的良渚文化、廣東石峽文化、山西陶寺文化中大量出現,尢以良渚文化的玉琮最發達,出土與傳世的數量很多。1986年6月在浙江餘姚反山良渚文化墓地12號墓出土的玉琮,器形碩大,紋飾複雜,製作精緻,堪為出土玉琮之首,被稱為「琮王」。

  該玉琮由透閃石、陽起石系列的軟玉製成,呈黃白色帶紫紅色瑕斑,形狀為矮方柱體,高8.8厘米,射徑達17.1—17.6厘米,重達6500克,琮體內圓外方,上下對穿一直徑僅4.9厘米的圓孔。從兩頭俯視近似玉璧形狀,外表四面平整,每面以4.2厘米寬的豎槽一分為二,又以僅0.1厘米寬的三條橫槽分為四節。全器製作規整,打磨精緻。琮上還琢刻有精巧獨特、典雅細緻的紋飾,由豎槽內八組神人獸面圖像、八組以轉角為中軸線以及四角上下並列的簡化人、獸、鳥組合紋構成,對稱工整,匠心獨運。

  這具玉琮特殊在於四面豎槽內上下布列的神人獸面圖像屬首次發現。整個紋飾高約3厘米寬約4厘米,面積約12平方厘米。上部神人的臉面作倒梯形,眼睛為重圈,兩側有短線表示眼角。鼻子寬闊,以弧線勾畫鼻翼。嘴巴闊扁,內以一條橫長線、七條豎短線勾出上下兩排十六枚牙齒。頭上所戴,內層為帽,刻八組細密的捲雲紋;外層為高聳寬大的冠,刻二十二組單線、雙線和短橫線組成的放射狀翎羽,可稱為羽冠。臉面和冠帽均是微凸的淺浮雕。下部為肢體。上肢形態為聳肩、平臂、彎肘,五指平張叉向腰部。下肢作蹲踞狀,腳為三爪的鳥足。四肢均為陰紋線刻。肢體上密布捲雲紋、橫豎短直線和弧線。在神人的胸腹部以淺浮雕凸出威嚴的獸面紋。重圈為眼,外圈為蛋形,表示眼眶和眼瞼,刻滿捲雲紋和長短弧線。眼眶之間有短橋相連。寬鼻,鼻翼外張皆刻捲雲紋和長短直線。闊嘴,嘴中間以小三角表示牙齒。兩側外伸兩對獠牙。里側獠牙向上,外側獠牙向下。這一圖案的線條細如毫髮,肉眼極難辨認,堪稱精細的微雕藝術。

  至於神人獸面圖像的含義,學術界尚有分歧。這件玉琮出土時,平正地端放在墓主頭骨的左上方,可見對於墓主的重要性。

  由於《周禮》上有「黃琮禮地」和「壁琮以斂屍」的記載。所以關於玉琮產生的時代皆定為三代(夏商周)之禮器,餘姚反山12號墓玉琮的出土,將玉琮產生的年代確定到新石器後期的良渚文化中期。因此良渚玉琮不僅有巨大的工藝價值,也有極大的史學價值。

  良渚玉琮現存於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

  5、三叉型玉冠飾

浙江餘姚瑤山祭壇墓地出土的三叉型玉冠飾  三叉型玉冠飾上的神獸紋

  這件玉器出土於浙江餘姚瑤山祭壇墓地。屬於良渚文化中期,距今五千多年。

  這是一件用青白色帶褐斑的軟玉製成的三叉形插在冠帽上的飾件。三叉型玉冠飾高5.2厘米,寬7.4厘米,厚1.3厘米.玉質精美,造型厚重。下端為圓弧,上端作三股分叉,三叉平齊,中叉有一貫穿的豎向直孔。正面琢刻精緻的圖案。三叉各飾三組羽翎紋,象徵帽冠。下面用淺浮雕琢出獸面。眼睛為重圈,,又以交錯流暢的線條勾出眼角、眼眶,並將兩眼聯繫起來。嘴內有兩對獠牙。里側獠牙向上,外側獠牙向下。內以兩條橫線、三條豎短線勾出十二個長方格,表示牙齒,與良渚玉琮上神人獸面圖像構圖近似。

  以獸面紋為主體裝飾圖案,這是突出的一件。但由於獸面紋是以象徵的手法來表現,因而無法確定指實具體動物。獸面威武莊嚴,用誇張的手法表現兩對獠牙,與虎豹一類兇猛的動物有關,這與原始民族圖騰崇拜有關。此件三叉型玉冠飾以獸面紋為主體,當為商周時代饕餮紋的濫觴。

  這件玉器的製作技術採用了淺浮雕和陰線刻相結合的方法。其藝術表現為「三層花」法:以第一層陰線刻出羽翎紋和捲雲紋,長短直線等附飾作為底紋;以第二層淺浮雕勾出獸面的眼、鼻、嘴的輪廓,又以陰線在浮雕凸面再刻出眼、鼻、嘴的細部以及唇齒。這種「三層花」的作法,是良渚玉器基本的表現方法,反映出良渚文化的獨有特色。

  現藏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6、良渚玉項飾

左:江蘇新沂縣花廳新石器時代遺址16號墓出土的良渚玉項飾  右:示意圖

  這件玉項飾是1982年12月在江蘇新沂縣花廳新石器時代遺址16號墓出土。是迄今為止良渚文化中玉項飾類最完整、最精美的一串。

  玉項飾有兩個琮形管、兩個扁平冠狀佩,23顆喇叭形管,18顆鼓形珠穿綴而成。另有24顆鼓形小珠,分別綴連在兩個扁平冠狀佩上。玉項飾凈重145克,選用透閃石軟玉琢制。

  琮形管呈黃白色,外方內圓,長6.8—6.9厘米,寬1.1—1.2厘米,孔徑0.4—0.5厘米。分為上下兩節,下節以四角為中線,由兩面組成一個獸面紋,四面組成兩個獸面紋。圓圈表示眼球,橢圓形凸面表示眼眶。扇面形凸面表示鼻子,下面轉角處凸出的橫條表示嘴巴。

  扁平冠狀佩長2.3厘米,寬3.3厘米,厚0.9—1厘米。也呈黃白色。中間和肩部有小孔相通。中間的圓孔用來與項鏈串聯。肩部小孔用以單獨串聯14顆園徑僅0.4—0.7厘米的鼓形珠,構成自成一組冠狀佩飾。冠狀佩上端作雞心形,兩面各有一組獸面紋圖案,與雞心形合成一個形象生動的獸頭。

  喇叭形管23顆,長1.7—2.7厘米,園徑0.5—1厘米,孔徑0.2—0.4厘米。18顆,長1.2—1.9厘米,園徑1—1.4厘米,孔徑0.3—0.6厘米。喇叭形管構成玉項飾的上半部。玉珠穿綴成玉項飾的下半部。

  玉項飾最大的特點是由眾多的小玉飾組合而成一個結構複雜的裝飾物。其琮形管,過去一直認為是祭祀禮器,這件玉項飾的發現,證明小型玉琮,也可以用來做裝飾佩戴。當然佩戴的主人必須是氏族顯貴。


推薦閱讀:

創意雕塑匯
百思不得其解的奇怪雕塑,你能看懂幾個
中國泡沫雕塑小程序平台簡介
為什麼那麼多藝術家喜歡塑大衛像?

TAG:中國 | 雕塑 | 古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