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馬文戈:論方法

馬文戈 :論方法馬文戈 不論革命還是建設,做任何事情都有一個方法問題。方法問題不解決,完成任務就是一句空話。可惜對於這樣一個具有重要實踐意義的理論問題,卻沒有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甚至完全被忽視了。那麼,什麼是方法和科學方法呢?這就是本文所要探索的真理。 一、科學方法的客觀真理性 方法是人們對待現實的態度,屬於主觀範疇,有正確與錯誤之分。方法作為人們的態度雖然是由認識、意志和情感等各種主觀因素構成的總和,但決定其正確與否的並不是意志和情感,而是認識特別是理性認識。所以,方法就其實質而言,是對已有知識的運用,它體現著人們知識的靈魂。在知識的運用過程中表現為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工作方法是思想方法的實際表現。 科學方法是對客觀真理的運用,必須同客觀事物的本質屬性相符合。科學方法的正確與否並不取決取其自身,而是取決於它所依據的科學知識是否為真理;同樣地,檢驗方法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也只能是社會實踐,而決不是某個人的主觀感覺。改革開放作為一個系統的社會工程,就其方法而言,只能取決於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客觀性質,而不可能是某種抄襲西方經驗的善良慾望;同樣地,檢驗改革開放方法正確與否的標準,也只能是中國人民自己的實踐活動,而不可能是哪個外國代理者的奇思妙想。 科學方法作為對客觀真理的運用,這是由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性決定的。把關於世界的根本觀點用來作為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指導性原則,世界觀就轉化為方法論。列寧批判地吸取了黑格爾關於哲學的方法是由哲學的理論內容本身規定的這一深刻思想,明確地指出:方法是「科學認識的運動」①。列寧把方法界定為「科學認識的運動」,有二層含義:一是科學方法是對於客觀真理的運用,因而具有客觀真理性;二是科學方法是一個由相對到絕對的發展過程,因而具有社會歷史性。控制論的方法論研究專家克勞斯以自己的成果和方式豐富和證實了列寧的上述思想。他認為:「方法和理論歸根到底都產生於科學對象。理論確定實際情況是什麼,方法則說明人們的認識活動和實踐活動是如何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的。」②克勞斯不僅指出了方法的客觀真理性,而且在實際上把方法分為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這同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歷來主張是相同的或近似的。克勞斯在這方面的缺陷是,他否認理論對於方法的基礎地位,把二者等量齊觀。 在實際的科學認識運動中,發現客觀真理和運用客觀真理總是密切結合的,發現真理是科學的根本任務,運用真理以改造世界則是科學的最終目的和基本功能。發現和運用相互交替,循環往複。所以方法不論作為科學認識的運動,還是作為對客觀真理的運用,都是客觀的,都必須符合客觀事物的本性。人們只有從實際出發,按照客觀規律辦事,根據事物的本來面目變革事物,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和獲得成功。 為了堅持科學方法的客觀性質,列寧批判了俄國馬赫主義者的「思維經濟原則」。所謂「思維經濟原則」,實際上是一種主觀唯心主義的思想方法。它認為,承認只存在著感覺比承認感覺之外還存在著物質更「經濟些」。為此,列寧寫道:「『設想』原子是不可分的『經濟些』呢?還是『設想』原子是由陽電子和陰電子構成的『經濟些』呢?設想俄國資產階級革命是由自由派進行的『經濟些』呢?還是設想它是反對自由派的『經濟些』呢?只要提出問題,就可以看出這裡運用『思維經濟』這個範疇是荒謬的、主觀主義的。人的思想正確地反映客觀真理的時候才是『經濟的』,而實踐、實驗、工業是衡量這個正確性的準繩。」③列寧的反駁告訴我們,方法不可能是人類理智隨意創造出來的,科學的方法是對客觀真理的運用,必須同事物的客觀性質相符合。因為科學方法的內容是客觀的,所以檢驗它的標準也只是社會實踐。 二、科學方法的社會歷史性 科學的方法既不像唯心主義所理解的那樣,是人們隨意想像出來的一種純粹主觀範疇,也不像形而上學唯物主義所理解的那樣,是一種脫離人的社會實踐活動的直觀外在的東西。科學的方法作為科學認識的運動是在實踐基礎上發現和運用客觀真理的社會歷史過程。任何科學的方法都有一個形成過程,形成後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迄今為止,人類的三種基本科學思維方法——歸納和演繹、分析和綜合、抽象和具體的產生和形成,都充分地說明了這一點。 歸納和演繹是最基本的科學思維方法,產生和出現得最早,古希臘的亞里斯多德是它的創始人。歸納和演繹以經驗事實為基礎,從待解釋的現象中歸納出解釋性原理,然後再從這些原理中演繹出關於現象性的陳述。亞氏的主要貢獻是創立了演繹法和三段論。至於歸納法,他沒有進行系統具體的論述。歸納法是通過伊壁鳩魯學派的進一步研究才建立起來的。十七世紀的培根創立了排除歸納法,而牛頓則提出了歸納中的分析問題。牛頓所理解的歸納法要比培根深刻得多。穆勒是近代歸納法的完成者,他因創立了探求因果聯繫的五種方法而著稱於世。 歸納法到了20世紀的羅素和維特根斯坦手裡,便以邏輯實證主義的形式而成為西方的一種哲學理論。然而就在它日臻完善和備受推崇的時候,卻受到了越來越多的懷疑和批判。首先向它發難的是休謨的不可知論,接著便是波普爾的證偽主義。它們都否認歸納的科學性和作用。到後來,美國的科學哲學家庫恩針對證偽主義走向的另一個極端,提出了自己的關於科學發展的範式。庫恩的範式論既是一種科學理論又是一種科學方法。在庫恩看來,不僅科學的發展從總體上來說是一個社會歷史過程,而且具體的理論和方法都處在不斷地歷史更替和發展之中。 分析和綜合是在歸納和演繹的基礎上產生和形成的。分析法不僅是近代科學獲得巨大進步的必要條件,而且其本身就是近代科學發展的可喜成果。只有當人類的科學認識運動發展到對自然界作分門別類地研究的時代,才能夠出現分析這種思維方法。綜合是以分析為基礎的,沒有分析便沒有綜合。近代科學經過300多年的長足進步,終於從搜集材料進入到整理材料的階段。這是綜合成為一種重要科學思維方法的歷史前提。 抽象和具體又是在分析和綜合,特別是在綜合基礎上發展起來的。19世紀40年代自然科學的 「三大發現」和電磁理論的創立,尤其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世界觀的形成,為抽象和具體的產生和出現提供了科學條件。馬克思是抽象和具體的思維方法的提出者和闡明者。在《政治經濟學批判》一書中他寫道:「具體之所以具體,因為它是許多抽象的綜合,因而是多樣性的統一。因為它在思維中表現為綜合的過程,表現為結果,而不是表現為起點,雖然它是現實的起點,因而也是直觀和表象的起點。在《資本論》的寫作中,馬克思對抽象和具體的方法加以實際的運用。他從商品分析開始,抽引出價值,又從價值形態的歷史發展對貨幣進行了科學的規定,最後由貨幣上升到資本。從而揭示了資本的本質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產生和形成的歷史,作到了邏輯與歷史的統一。由抽象到具體是科學上的一條正確的道路的方法。 綜合上述,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科學的方法作為「科學認識的運動」,在歷史上是發生髮展著的,決不是教條主義所理解的那樣,是種一成不變的東西。 三、 科學方法的靈活多樣性 客觀事物不僅形形色色,而且變化萬千,所以反映世界萬物的具體真理是多種多樣的。因而與自然、社會和思維三大門類相關的學科及其方法不勝枚舉。各種各樣的技術科學就不必說了,僅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認定的基礎學科就有數學、物理、化學、天文、地理、生物和數理邏輯等七種。並且在它們的不斷分化發展中,湧現出越來越多的邊緣學科和綜合學科,如化學物理、物理化學、生物化學、生物物理學、生物力學……等等,同時由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相互滲透和結合還形成了工程經濟學、工程美學、經濟數學以及控制論、資訊理論和系統論等。計算機的出現和機器人的研製成功更是現代科學的美麗花朵,它打破了思維科學同其他傳統科學的界限,把人類文明推到了一個新階段。各種科學理論,不管在這裡我們提到的還是未提到的,都具有自己的方法論意義,都是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一種獨特的方法。隨著科學認識運動的不斷深化和擴展,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方法將與日俱增,不斷加強。 關於方法的多樣性問題,毛澤東曾從哲學的高度進行過概括。在《矛盾論》中他深刻地指出,用不同的方法解決不同的矛盾是每一個馬克思主義者必須嚴格遵守的原則。因為「不同的矛盾只有用不同的方法才能解決。例如,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用社會主義革命的方法去解決;人民大眾和封建制度的矛盾,用民主革命的方法去解決;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帝國主義的矛盾,用民族革命戰爭的方法去解決;社會主義社會中,工人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用農業機械化和農業集體化的方法去解決;共產黨內部的矛盾,用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方法去解決。過程變化了,舊過程的矛盾消滅了,新過程和新矛盾發生,解決矛盾的方法也因之不同。」⑤在我國民主革命的歷史上,教條主義都不懂得矛盾的特殊性以及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不同的矛盾,只是千篇一律的使用一種自以為是不可改變的方法到處亂套,幾乎葬送了中國革命的前程。同樣地,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經濟文化建設,也不能走其他國家和民族的老路,必須結合自己的具體特點,創造出新的方法和道路。 方法的靈活性主要是指真理在運用時的條件性。對於一種真理的運用,應該因時因地制宜,而不能生搬硬套。因為任何事物的產生、發展和滅亡都基於一定的條件,條件變化了,認識和變革事物的方法也要隨之而改變。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在這裡時間和地點也是一種條件。對具體事物進行具體分析,從分析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內外條件以及變革事物時的主客觀條件的不同情況中,採取不同的方法。按照實際情況決定我們的工作方針,反對「唯書唯上」,講的都是方法的靈活性和條件性。具體事物是多重矛盾的統一體,從不同的實踐需要和標準出發,來認識和變革同一個事物,其方法也應該是不同的,這是方法靈活性的客觀依據。 四、 方法同立場、觀點的統一性 在階級社會中,社會科學的方法有鮮明的階級性。為此,列寧曾不無諷刺地指出,在階級和階級鬥爭存在的歷史條件下,那種否認社會科學具有階級性的人,只配像袋鼠一樣被關在籠子里供人觀賞。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闡明了階級立場、觀點和方法的統一性。他認為,階級立場是最基本的東西,它決定著一個人對待各種社會矛盾和社會問題的具體觀點,而立場和觀點又必然地表現為一定的方法。因此革命的文藝工作者應當站在無產階級和人民大眾的立場上看待和處理問題。共產黨員應當站在黨性和黨的政策的立場上看待和處理問題,因為黨性和黨的政策是無產階級的階級利益的集中表現。只有站在無產階級的立場上,才能用正確的觀點和方法看待和處理當時延安文藝界所發生的各種思想上和藝術上的爭論問題,從革命文藝的性質、任務和作用,到文藝批評的標準以及文藝工作的普及和提高的相互關係。 由於階級立場不同,各階級對待社會問題與矛盾的觀點和方法也就不同,有些觀點和方法甚至是根本對立的。而統治階級卻往往用甜言蜜語把各種相互矛盾和對立的觀點和方法掩蓋起來,以達到欺騙群眾、愚弄人心的罪惡目的。但是欲蓋彌彰,特別是在山雨欲來風滿樓的革命年代,被剝削被壓迫階級總是要用群眾鬥爭和革命暴力的方法推翻剝削壓迫階級的反動統治,而剝削階級則總是要採取欺騙和鎮壓相結合的方法來對付人民群眾的反抗和鬥爭。處在兩大基本對抗階級之間的一些階級、階層和社會集團則經常採取一種改良主義的方法,動搖於二者之間。在中國近代史上,以李鴻章為代表的洋務運動和以洪秀全為代表的太平天國農民革命戰爭,反映了封建地主階級和革命農民階級在挽救民族危機和解決社會基本矛盾問題上的兩種根本對立的方法和道路。在隨後近百年的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鬥爭歷史上,從以孫中山和毛澤東為代表的革命民主力量同以北洋軍閥和蔣介石為代表的反動勢力之間的鬥爭中,人們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出兩種對立方法和道路的階級實質。不論革命的方法還是反動的方法,或者改良主義的方法,都是出於特定階級的利益的需要,都有其階級根源和基礎。 不僅在生死存亡的階級鬥爭中,方法具有階級性,而且各階級在完成自己的社會生產任務時,用以維護自己勞動紀律的一些基本方法也是不同的或對立的。地主階級用棍棒,資產階級用飢餓,而無產階級則主要的是靠覺悟。為了最大限度地榨取工人階級的剩餘價值,壟斷資產階級曾大力推廣泰羅的血汗工資制度。即使是科學的方法,一旦到了資本家手裡,也會變成維護僱傭奴隸制的手段。社會科學方法的階級性質告訴我們,在學習西方的經營管理經驗時,切不可把那些滲透著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的剝削和壓迫方法,不加分析地搬到社會主義企業里來。 要堅持社會科學方法的階級性,就必須同資產階級「客觀歷史家們」劃清思想界限。資產階級的客觀歷史家們,為了欺騙勞動群眾,在研究社會矛盾和問題時裝出一副「超階級超黨派」的面孔,標榜自己的觀點是「純客觀的」和「最公正的」。他們抽象地談論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似乎社會發展規律是不通過人的自覺活動就可以自發地實現的;他們反對用階級鬥爭的觀點來分析社會矛盾和問題,似乎社會各階級的利益和願望是完全一致的。他們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把資產階級的利益和觀點說成全社會各階級的共同利益和觀點,以維護資產階級的統治和資本主義制度。這種資產階級「客觀歷史家們」的態度和方法是虛偽的和錯誤的。因為階級分析的方法是由階級社會的實際情況決定的,並不是哪個人的好惡或杜撰。在階級社會裡,如果抽掉階級和階級鬥爭的觀點看待社會問題,那就是一種歷史唯心主義。「階級鬥爭,一些階級勝利了,一些階級消滅了。這就是歷史,這就是幾千年的文明史。拿這個觀點解釋歷史的就叫做歷史唯物主義,站在這個觀點反面的是歷史唯心主義。」⑥毛澤東把階級分析的方法概括為歷史唯物主義,這對於資產階級「客觀歷史家」來說,也是一種入木三分的深刻揭露和批判。我國在完成了對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改造以後,階級關係發生了重大變化,所以廢止「階級鬥爭為綱」,糾正「左」的錯誤是完全必要的,但是決不能由此再走向階級鬥爭熄滅論的另一個極端。我們應該把階級分析的方法運用到應該用的社會矛盾和社會問題上,以堅持改革開放的社會主義方向,以保證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和方針的正確貫徹執行。 五、 方法和任務、手段和目的的一致性 在方法和任務、手段和目的的相應關係中,馬克思主義歷來認為任務決定方法、目的規定手段,同時方法和手段對於完成任務、實現目的也有重要的制約作用。脫離任務的方法和失去目的的手段是毫無意義的無的放矢。但是統治階級往往只講方法和手段,並通過自己的方法和手段去一步一步地實現自己的壓迫和剝削的目的。這是因為壓迫和剝削對於壓迫者和剝削者來說,是一種無法解釋的事實。所以他們只能採取「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愚民政策和欺騙手法。 統治階級儘管可以暫時地把自己的目的和任務掩蓋起來,但這並不是說他們的手段是沒有目的的,他們的方法是可以脫離任務的。相反,他們的這種欺騙手法本身也是由於他們的卑鄙目的決定的。每一個有覺悟的勞動者都可以從自己的親身體驗中看到他們究竟想幹什麼,到底要走到哪裡去。無產階級政黨之所以把群眾路線作為自己的根本認識方法、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完全出自於他所奉行的群眾史觀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而地主資產階級所實行的愚民政策和牧民政策也出自於他們的壓迫、剝削的本性。各個階級、政黨儘管在方法上可以是不同的或對立的,但是他們的價值觀無不把任務和目的放在首位,這一點卻是共同的。為藝術而藝術,為方法而方法,為鬥爭而鬥爭的種種說法都是虛偽的,不可信的。 為共產主義而奮鬥的共產黨人,要想掌握科學的方法和發揚民主的作風,就必須弄清科學方法的客觀真理性、社會歷史性和靈活多樣性,弄清社會科學方法的階級性、方法與觀點、立場的統一性以及方法與任務、手段與目的的一致性。只有這樣,才能堅持改革開放的社會主義方向,才能實現「四化」建設的宏偉藍圖。 注釋: ① 列寧《哲學筆記》第84頁。 ② 《控制論、資訊理論和系統科學與哲學》王雨田主編,第275頁。 ③ 《列寧全集》14卷,第173頁。 ④ 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第215頁。 ⑤ 《毛澤東選集》合訂本,第299頁。
推薦閱讀:

易學占卜的方法
[轉載]屬牛的人改命十大方法
糜爛型腳氣 水皰型腳氣 治療方法
【新提醒】盒子上「直接安裝」軟體的最新安裝方法
衣衣的簡單測量方法,一看就會!

TAG: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