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到底有多懶?除夕,是老祖宗們拖延症 懶癌的結晶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時光荏苒是白駒過隙。不知不覺間,又過年了。
關於這個年,有一則傳說在當今中國流傳甚廣,說這個「年」啊,又叫做「夕」,兇狠無比,每年一次闖到村子裡吃人。那人就不高興了:我自己都吃不飽,還能讓你吃我吃到飽嗎?於是人們便聚在一起,用滿目的紅色和滿耳啪啪聲嚇走了這隻凶獸。這以後,每年臘月三十,古人就舉家歡聚虐這個怪,也就有了「過年」這個習俗。
這則傳說近些年幾乎成了中國人的一項「常識」。然而,我們找不到任何古籍中出現過有關年獸或者夕獸的記載,它們極有可能只是近人腦補出來的一個段子,和「傳統文化」關係不大。
那麼,除夕和過除夕的習俗到底是從哪來的?
除夕是怎樣成為一個大節的?
都是懶出來的
雖然「自古以來嚇年獸」的傳說聽起來更像是扯淡,但它蒙對了一件事:除夕確實是一個起源於驅邪的節日。而它的發展,可堪比一出始亂終棄、愛恨交織的情感大戲。一般認為,除夕來自古代的「大儺」[nuó]風俗。儺祭是民間一種旨在驅鬼逐瘟的跳神迷信。在儺祭時,人們會戴上奇怪的面具(有的地方以化妝代替),跳著特定的儺舞,奮力驅趕想像中的瘟神。這種儺舞后來逐漸演變成了一種叫儺戲的傳統戲劇,在明代以後一度幾乎流遍全國。今天的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就存在著多種儺戲和儺舞的身影。
江西萍鄉儺舞。圖片來源:jxdcn.gov.cn
說到儺祭的歷史,那叫一個源遠流長。早在《論語·鄉黨第十》就說孔子「鄉人儺,朝服而立於阼階。」先秦時,一年會有若干次儺祭。其中全民參與,最為盛大的一次叫「大儺」。《呂氏春秋·季冬紀第十二》記載當時十二月「命有司大儺,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氣。」
「磔」[zhé]是一種把母雞或其它動物分屍的血腥祭祀,古人認為這樣可以嚇跑山魈或其它妖怪,消災免難。而所謂「旁磔」,據東漢學者鄭玄的說法,是指在城市的東西南北四個門邊上分別殺動物分屍。而把土製的牛送出城市被認為能抵抗「寒邪」。這麼一套做下來,他們就覺得能身體健康了。
山魈(誤):關我屁事啊?
《呂氏春秋》沒說明當時的大儺具體在十二月的哪天舉行。不過,到了漢魏時期,大儺的日期已經被確定在臘日(臘八的祖先)的當日或前一天了。范曄《後漢書》志第五《禮儀中》記載:「先臘一日,大儺,謂之『逐疫』。」所謂「先臘一日」,就是指臘祭的前一天了。這種祭祀後來也被稱為「逐除」。
咦,「除」字出現了!別急,「夕」還在路上呢。
人類到底能有多懶雖說大儺通常在臘祭的前一天進行。但那天總有人會犯懶,於是拖到臘日當天才舉行大儺。南朝蕭梁時人宗懍《荊楚歲時記》的注提到了一種三國曹魏時期的習俗:「正臘旦,門前作煙火、桃神、絞索、松栢,殺雞著門戶,逐疫。」「正臘旦」就是臘日當天的早晨。這裡記載臘日早晨要做的放煙火、作桃神等工作都帶有明確的「驅邪」色彩——這顯然是大儺的後繼。
明汲古閣刻本《後漢書》書影。
拖都拖到了臘日早晨了,再懶一會兒行不行?當然可以,跳神和跳廣場舞一樣,除了可以早晨跳,也可以在晚上跳。東漢學者應劭《風俗通義》卷八《祀典》記載:「縣官常以臘除夕飾桃人,垂葦茭,畫虎於門,皆追效於前事,冀以御凶也。」這些驅邪的習俗要在「臘除」之日的晚上(夕)舉行。
沒錯,伴隨著這種新做法的解鎖,「除」字和「夕」字也終於走到了一起。不過,時間還對不上。別急,春節還在路上呢。
從先秦到南北朝,我們今天所稱的春節地位逐漸變高,而臘祭的地位則相應地有所下降。所謂節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到了晉代,逐除疫鬼的儺祭終於忍不了不爭氣的臘祭,斷然地和它分了手,轉而投入了春節的溫暖懷抱。《晉書》卷十九《志第九·禮上》記載:「歲旦常設葦茭、桃梗,磔雞於宮及百寺之門,以禳惡氣。」「歲」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春節的簡稱,這裡說人們會在春節那天早上舉行辟邪儀式。
抱上了節日新貴春節的大腿,除日也就忘卻舊主,不願意再叫「臘除」了,而得意洋洋地改名叫「歲除」。《魏書》卷一百八之四《志第十三》就記載,北魏時期有「歲除大儺之禮」。事實上,到北魏時,大儺很可能已經提前到元旦歲日的前一天舉行了。《南齊書》卷五十七《魏虜列傳第三十八》記載當時的北魏政權(南齊蔑稱其為「魏虜」)「歲盡,城門磔雄雞,葦索桃梗,如漢儀。」這個「歲盡」,大概指的就是年末的這一天——從此,這個時間逐漸延續了下來,成為了我們今天過的除夕節的起源。
心好累……古代(懶)人怎麼過除夕
看罷了除夕的上位之路,你大概已經明白,它原本可是個以驅逐瘟神為核心的節日。跟春節在一起以後,除夕和春節的節俗發生了明顯的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絕大部分主要風俗都很難說清楚具體屬於誰。但論除夕自帶的節俗,大部分還是與驅鬼有關。具體怎麼個驅法?要說這個,那就又到了介紹古人萌腦洞的時間了。
掛門神:呔!妖怪大老虎你怕不怕?持著萬物皆有靈的觀念,中國古人封了五大家神——其中有兩個是廣義上的門神,是古人一度極為看重的臘祭的祭祀對象。
已知最早的門神大概是老虎。這個風俗由來已久,《左傳·昭公十年傳》中就有過「遂伐虎門」的說法。這的「虎門」可不是地名,而是畫了老虎的門。東漢大學者王充的《論衡》卷十二《謝短篇第三十六》記載當時的民俗稱:「歲終逐疫……畫虎於門闌。」《風俗通記》也說:「縣官常以臘除夕飾桃人,垂葦茭,畫虎於門。」可見畫虎是儺日的傳統。
我們今天比較熟悉的早期的人格化門神——「神荼[tú]」、「鬱壘」也與老虎有關。《論衡》卷十六《亂龍篇第四十七》記載了關於神荼、鬱壘的早期傳說:「上古之人,有神荼、鬱壘者,昆弟二人,性能執鬼,居東海度朔山上,立桃樹下,簡閱百鬼。鬼無道理,妄為人禍,荼與鬱壘縛以盧索,執以食虎。故今縣官斬桃為人,立之戶側;畫虎之形,著之門闌。」這裡記載神荼、鬱壘兄弟二人,在有惡鬼作亂的時候會用蘆葦繩縛厲鬼,拿去投喂大老虎,於是古人在門框上畫上大老虎,嚇唬小妖精。
門神神荼、鬱壘。圖片來源:kmfa.gov.tw
既然神荼、鬱壘能捉鬼喂虎,那請來一起看家,想必是極好的。《論衡》卷二十二《訂鬼篇第六十五》引《山海經》佚文說:「於是黃帝乃作禮,以時驅之,立大桃人,門戶畫神荼、鬱壘與虎,懸葦索以御凶魅。」最晚到了漢代,門神已經擁有了人格化的形象。
腦洞自古易開而難收,既然門神可以是人了,那畫自己喜歡的武士也無可厚非呀。班固《漢書》卷五十三《景十三王傳第二十三》記載廣川王劉去「其殿門有成慶畫,短衣大絝長劍」,可能就是一種早期的武士門神。之後,各式門神就越來越多。不過後來,受《西遊記》中二將軍宮門鎮鬼的故事的影響,秦瓊和尉遲恭就有了一統門神天下的趨勢。而伴隨著臘祭的式微,門神祭祀也從在臘祭時進行,改到在春節前後進行了。
磔禳[ráng]:大儺當日的碎前故事除了用老虎和人物充任門神,古人還用別的動物來守門鎮鬼。這其中,最常用的是雞、狗二種。
殺雞的風俗大概西漢時期就有了。東漢應劭《風俗通義》卷八《祀典》中引用了西漢太史丞鄧平的一種說法:「臘者,所以迎刑送德也。大寒至,常恐陰勝,故以戌日臘。戌者,溫氣也,用其氣日殺雞以謝刑德。雄著門,雌著戶,以和陰陽,調寒配水,節風雨也。」在古人眼裡,鬼怪藏於黑暗中,而雞能報曉,預示光明,所以被認為是能祛鬼的陽獸。臘祭時,因為害怕陰氣太盛,所以要殺雞來「謝刑德」,還分別給公雞和母雞安排了不同工作崗位。
可能因為懶得殺雞,後來也有人選擇在門上畫或掛一隻假雞。《荊楚歲時記》記載正月一日要「帖畫雞,或斫鏤五采及土雞於戶上」,就是說要畫一隻雞貼在門上,或者雕一個五彩圖案和一隻土雞,再把它們掛到門上。
如果連畫雞都懶(……),那還可以畫雞蛋(此處沒有達芬奇)。《太平御覽》卷二十九《時序部十四》宣稱引用一本叫《易通卦驗》的漢代緯書說:「正月五更,人整衣冠,於家庭中爆竹,帖畫雞子,或鏤五色於戶上,厭不祥也。」這裡「雞子」就是雞蛋,「厭」就是壓。儘管這條材料標註的出處很可能有問題,未必真的來自漢代,但它至少應該是古代某時期真實風俗的反映。
如果連雞蛋都懶得畫,怎麼辦?《太平御覽》卷二十九《時序部十四》引用「三橫」里那個周處的《風土記》說:「正旦當生吞雞子一枚,謂之練形。」生吃一個雞蛋亦可——可見這祛鬼的儀式,還挺寬容的。
咋越整越隨便了呢?還想不想辟邪了!
碎完了雞,古人還要殺狗。東漢應劭《風俗通義》卷八《祀典》說:「犬者,金畜;禳者,卻也。抑金使不害春之時所生,令萬物遂成其性。」又說:「今人殺白犬,以血題門戶。正月白犬血辟除不祥。」是說狗在五行里屬「金」,而春天屬「木」,五行學說認為金克木,所以要殺掉狗來避免它攔住春天的腳步——你看,前面說雞比較陽,順應春天的趨勢,所以要殺;這裡又說狗屬金,阻礙春天的腳步,所以也要殺。可見古人想殺你,借口總是不缺的。
如果這就覺得古人邏輯有問題了,快來看《風俗通義》記載的另一種民間說法:「狗別賓主,善守御,故著四門,以辟盜賊也。」意思是狗能看家,所以(這也能所以?)要在四面的門口殺狗,碎完以後「盜賊」就不會來了……
元大德刻本《風俗通義》書影。
wtf??
掛桃:辟邪不靠劍譜,靠桃木古代中國人認為桃木也可以辟邪,所以在除夕這天會掛出一些桃木製品來祈求平安。這其中產生最早的可能就是桃木雕刻的人偶了。東漢蔡邕所著《獨斷》上說:「歲竟十二月,從百隸及童兒而時儺,以索宮中,驅疫鬼也……已而立桃人、葦索、儋牙虎、神荼、鬱壘以執之。」這裡的桃人,通常是用桃樹枝,也即「桃梗」削成的。後來,人們就也以「桃梗」來代指桃人。前面引用過的《晉書》中「歲旦常設葦茭、桃梗,磔雞於宮及百寺之門,以禳惡氣」一句里的「桃梗」,一般認為指的就是桃人。
有懶得殺雞的,就有懶得削桃人的——於是,直接掛桃樹枝的風俗也出現了。唐代詩人張說在《岳州守歲(其二)》詩中就說:「桃枝堪辟惡,爆竹好驚眠。」不過,可能掛個樹枝還是顯得有點敷衍,於是古人也用桃板避邪。所謂「桃板」就是桃木的木板,上面可以畫畫。這下可好:《荊楚歲時記》記載當時的人「造桃板著戶,謂之『仙木』;繪二神,貼戶左右,左神荼,右鬱壘,俗謂之『門神』」。這一來,桃木辟邪和門神辟邪就合二為一了。
與之相似的還有「桃符」。桃符一詞在古代有多個義項,其中一項是指只寫了字,沒有繪圖的桃板。《藝文類聚》卷八十六《果部上》引《典術》曰:「桃者,五木之精也,今之作桃符著門上,壓邪氣,此仙木也。」
這個桃符,後來演變成了春聯。
對,後來我們連桃木都懶得找了……書聻[jiàn]字:寫出這個字,連鬼都怕
除夕人們在門上花的心思,除了掛門神和桃板,還有寫字——在門上寫「聻」這個字。這個習俗大概起源於唐代。傳世本唐人段成式《酉陽雜俎·續集》卷四《貶誤》記載:「俗好於門上畫虎頭,書『聻』字,謂陰刀鬼名,可息疫癘也。予讀《漢舊儀》,說儺逐疫鬼,又立桃人、葦索、滄耳、虎等。『聻』為合『滄耳』也。」說這個「聻」是「滄耳」的誤寫。這個說法對不對我們姑且不管,段成式說「聻」是「陰刀鬼」,這陰刀鬼是什麼鬼?
在古人的設定里,這陰刀鬼可是鬼中之鬼。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卷五有一則題為《章阿端》的故事,上面說:「人死為鬼,鬼死為聻。鬼之畏聻,猶人之畏鬼也。」這個「聻」這樣厲害,鬼看見它的名字都能嚇得跑開,實在是可怕至極。把它的名字寫在門上,那效果必須是立竿見影——不過,古人是怎麼確信這種鬼中之鬼是不會傷人的?要是我,我就……向人們討紅包。
爆竹:燒燒燒的火把炸炸炸的火藥古人在晚上舉行祭祀等重大活動時,都要在庭院內點燃火把來照明。庭院內的火把,叫做「庭燎[liáo]」。《詩·小雅·鴻雁之什》中有《庭燎》一篇,其首段曰:「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鸞聲將將。」 《周禮·秋官司寇第五》就設定了一種叫「司烜氏」的官員,要求這個人「凡邦之大事,共墳燭、庭燎。」「共」就是供應,「墳燭」和「庭燎」都是大火把的意思。前面說到,古人的大儺經常稱為「臘除夕」或「除夕」,活動在晚上進行,火把也就必不可少了。
東京靜嘉堂文庫藏宋本朱熹《詩集傳》書影。
問題是,如果要燒燒燒,燒點啥好呢?古人發現,如果以竹子作為火把的燃料,它在燃燒時就會發出「啪啪啪」的爆裂聲。而聲音和火光,正可以用來嚇唬瘟神。東漢學者高誘注《呂氏春秋》說漢朝人敲鼓逐疫:「今人臘歲前一日擊鼓驅疫,謂之『逐除』。」既然燒竹子就可以啪啪響,那正好連擊鼓的力氣都省了。能放任懶癌的事都是好事,於是古人開始特意地焚燒竹子。《荊楚歲時記》的《注》引用當時民間的說法稱:「爆竹燃草起於庭燎。」可見,燃燒爆竹的習俗最晚產生於《荊楚歲時記》所作的南北朝時期。
《荊楚歲時記》記載正月一日:「先於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惡鬼也。」這個「山臊」,《太平御覽》引用這段文本時寫作「山魈」,《漢語大詞典》「山臊」條的解釋也是「即山魈」。了解了這些知識,果殼網的各位作者以後再遇到總編催稿,大概都知道該怎麼辦了。
怎麼又是我??
而至於爆破火藥的爆竹,則要等到宋代才出現。唐朝的中國人在煉丹時發明了黑火藥,這種火藥直到17世紀都是人類掌握的唯一一種爆炸物。唐朝的黑火藥已經進入了軍事領域。到了宋代,中國人開始把火藥技術應用到民間娛樂當中。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七《駕登寶津樓諸軍呈百戲》篇記載當時的戲劇會使用火藥炮仗發出巨響烘托氣氛:「忽作一聲如霹靂,謂之『爆仗』,則蠻牌者引退,煙火大起,有假面披髮,口吐狼牙煙火,如鬼神狀者上場。」這種「爆仗」可比竹子要響得多,於是很快就被吸收進了新年的節俗當中,迅速取代了傳統爆竹。到了元代以後,關於新年焚燒竹子的記錄就已經很難找到了。
除夕守歲:今晚,你睡不睡?春節帶來的儀式感向來是很受人們重視的。古人想清醒著感受兩年的交替,於是產生了通宵跨年的習俗。通宵守歲的習俗早在南北朝時期就有記載。比如,南朝蕭梁詩人徐君蒨[qiàn]有一首題為《共內人夜坐守歲》的詩,詩中提醒夫人不要嫌困:「勿疑鬢釵重,為待曉光來。」可見當時的「守歲」已經是徹底通宵了。
這樣大晚上的整宿得不睡覺,平時的在家偷窺的灶神又不在家(你們小年送的灶王爺,竟然是個渣男!),這時人們都會做些什麼呢?
我猜啊,一定是在一起通宵寫論文吧!
(編輯:Calo)
一個AI 每次說「勤勞勇敢的中華民族」都有點怪怪的,現在我信了:你們絕對是祖宗親生的,懶起來都一個熊樣。果殼網ID:Guokr42本文來自果殼網,謝絕轉載如有需要請聯繫sns@guokr.com推薦閱讀:
※除夕、春聯、守歲、壓歲錢等風俗的來歷
※戊戌年除夕夜財神,喜神,福神方位簡述
※春節民俗探源:除夕守歲與拜年
※??除夕除夕,一年裡最多的福氣送給你!
※除夕,你最期待的一道菜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