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基礎》
作者: | 張登本 |
版權: |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
出版: | |
瀏覽量: | 54 |
上架時間: | |
頁數: | 314 |
ISBN | 7-80156-440-5 |
在線閱讀
本習題集是與新世紀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中醫學基礎》配套的教學和應試用書,可供全國各高等中醫藥院校中藥學專業本科生、**教育的本科書、專科及高職生、執業藥師資格考試及其他學習中醫藥的人員使用。為了便於學習和使用,本書編寫體例以《中醫學基礎》教材的章節為序,各章的習題以題型為序,分為「試題」和「參考答案」兩部分。題型設有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型兩類,總題為2215題。現將各題型的命題思路及答題要求作如下簡要說明。一、選擇題型:選擇題型有A1型、A2型、B1型、X型四類1.A1型題:單項最佳選擇題。2.A2型題:病歷摘要型最佳選擇題。3.B1型題:本類題的基本結構是先列出5個備選答案,備選答案後提出2道試題。4.X型題:多項選擇題。二、詞語解釋題:本題型是體現《中醫學基礎》課程特點的一類題型,是對中醫學基礎範疇的名詞術語的解釋,如藏象、陰陽、五行等,其概念內容明確,答案要點清楚,主要測試對基本概念的掌握情況。答題要求:應直接解釋和回答,無須輔助說明,表述一定要準確到位。三、填空題:此類題型題目簡明,答案要點明確,每題的空格數不超過2個。四、簡答題:題目簡明,答案要點明確。主要測試對基本內容的掌握程度。五、論述題:題目有一定的綜合性和思考性,通過些型題可以考查學生對問題的綜合分析能力和對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本習題集在各章節的習題後有對應的「參考答案」,各題答案均以新世紀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中醫學基礎》的內容及其教學大綱要求為依據,簡答題和論述題的答案僅為答題要點,使用時一定要結合教材內容對相關知識深入理解和掌握。目錄:第一章中醫學導論1 第一節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1 一、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1 (一)以古代解剖知識為基礎1 (二)長期對疾病的認識和治療經驗的積累2 (三)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知識的滲透2 (四)古代哲學理論的影響3 二、中醫學理論體系的發展概況3 (一)基礎醫學3 (二)臨床醫學4 (三)藥物學5 (四)方劑學5 (五)針灸學6 第二節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基本特點6 一、整體觀念6 (一)人是一個有機的整體7 (二)人與自然環境的統一性7 (三)人與社會環境的統一性8 二、辨證論治9 第三節《中醫學基礎》的主要內容和學習方法10 一、《中醫學基礎)的主要內容10 二、《中醫學基礎》的學習方法11第二章中醫學的哲學基礎13 第一節陰陽學說13 一、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13 (一)陰陽概念的形成13 (二)陰陽概念的基本內涵14 (三)陰陽的特性14 (四)陰陽的相互關係16 二、陰陽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20 (一)說明人體的組織結構20 (二)解釋人體的生理活動20 (三)解釋人體的病理變化20 (四)指導疾病的診斷22 (五)指導疾病的防治23 (六)歸納藥物的性能23 第二節五行學說24 一、五行學說的基本內容24 (一)五行概念的基本內涵及其形成24 (二)五行的特性25 (三)事物五行屬性的歸類25 (四)五行的生克關係26 二、五行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29 (一)說明臟腑的生理及相互關係29 (二)解釋五臟系統疾病的傳變規律30 (三)指導五臟系統疾病的診斷31 (四)指導五臟系統疾病的治療32第三章人體結構與功能35 第一節臟腑36 一、五臟37 (一)心37 [附]心包絡40 (二)肺41 (三)脾44 [附]胰47 (四)肝47 (五)腎50 [附]命門54 二、六腑55 (一)膽55 (二)胃56 (三)小腸57 (四)大腸57 (五)膀胱58 (六)三焦58 三、奇恆之腑59 (一)腦59 (二)髓60 (三)骨60 (四)脈61 (五)女子胞61 [附]精室62 四、臟腑之間的關係62 (一)臟與髒的關係62 (二)臟與腑的關係66 (三)腑與腑的關係68 第二節精、氣、血、津液69 一、精69 (一)精的基本概念69 (二)精的生成69 (三)精的主要功能70 二、氣71 (一)氣的基本概念71 (二)氣的生成71 (三)氣的主要功能72 (四)氣的運動73 (五)氣的分類74 三、血76 (一)血的基本概念76 (二)血的生成76 (三)血的主要功能77 (四)血的運行78 四、津液78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78 (二)津液的代謝79 (三)津液的主要功能80 五、精、氣、血、津液之間的關係80 (一)精與氣的關係81 (二)精與血的關係81 (三)精與津液的關係81 (四)氣與血的關係81 (五)氣與津液的關係82 (六)血與津液的關係83 第三節經絡84 一、經絡系統的組成85 (一)十二經脈85 (二)奇經八脈86 (三)十五別絡86 二、經絡的循行分布87 (一)十二經脈的循行分布87 (二)奇經八脈的循行分布96 (三)別絡、經別、經筋、皮部的循行分布99 三、經絡的生理功能102 (一)經絡的基本功能103 (二)奇經八脈的功能特點 104 (三)十五別絡的功能特點105 (四)經別、經筋、皮部的功能特點105 第四節體質105 一、體質的基本概念106 (一)體質的概念106 (二)體質的特點106 二、體質的構成和標誌107 (一)體質的構成107 (二)體質的標誌110 三、體質的生理學基礎110 四、影響體質的因素111 (一)先天稟賦111 (二)年齡因素112 (三)性別差異113 (四)飲食因素113 (五)勞逸所傷113 (六)情志因素114 (七)地理因素114 (八)疾病、針葯及其他因素114 五、體質的分類115 (一)體質的分類方法115 (二)常見體質的類型及其特徵116 第五節生命活動的整體聯繫117 一、生命活動與五髒的調節117 (一)神志活動與五髒的調節117 (二)呼吸運動與五髒的調節118 (三)消化吸收排泄與五髒的調節119 (四)血液循行與五髒的調節119 (五)水液代謝與五髒的調節120 (六)生長發育與五髒的調節121 (七)生殖能力與五髒的調節121 (八)感覺功能與五髒的調節122 (九)肢體運動與五髒的調節122 二、五臟與自然界的聯繫123 (一)五臟與五時相通應123 (二)五臟與五味相通應124第四章病因128 第一節外感病因128 一、六淫129 (一)風邪130 (二)寒邪131 (三)暑邪131 (四)濕邪132 (五)燥邪133 (六)熱(火)邪133 二、疫氣135 (一)疫氣的性質及致病特點135 (二)疫氣發生和疫病流行的原因136 第二節內傷病因136 一、七情內傷136 (一)七情內傷的概念及其形成因素137 (二)七情內傷的致病特點137 二、飲食失宜138 (一)飲食不節138 (二)飲食不潔139 (三)飲食偏嗜139 三、勞逸過度140 (一)過勞140 (二)過逸140 第三節病理產物性致病因素141 一、痰飲141 (一)痰飲的形成因素141 (二)痰飲的致病特點142 二、瘀血142 (一)瘀血的形成因素143 (二)瘀血的致病特點143 三、結石144 (一)結石的形成因素145 (二)結石的致病特點145 第四節其他病因146 一、外傷146 (一)跌打損傷、持重努傷、槍彈傷、利器損傷146 (二)燒燙傷146 (三)凍傷147 (四)蟲獸傷147 (五)化學傷147 (六)電擊傷148 二、寄生蟲148 (一)血吸蟲病148 (二)蛔蟲病148 (三)蟯蟲病148 (四)鉤蟲病149 (五)囊蟲病和絛蟲病149 三、葯邪149 (一)葯邪的形成149 (二)葯邪的致病特點149 四、醫源性因素150 五、先天因素150 (一)遺傳因素150 (二)胎傳因素150第五章病機152 第一節發病原理152 一、發病的基本原理152 (一)正氣不足是疾病發生的內在根據152 (二)邪氣是疾病發生的重要條件153 (三)正邪鬥爭的勝負決定發病與否153 二、影響發病的因素153 (一)氣候變化153 (二)地域特點154 (三)生活、工作條件154 (四)體質特點154 (五)精神狀態154 三、發病途徑155 (一)外感病邪侵入的發病途徑155 (二)內傷病因傷人的發病途徑155 (三)其他病因致病的發病途徑156 四、發病形式156 (一)感而即發156 (二)伏而後發156 (三)徐發157 (四)繼發157 (五)複發157 第二節基本病機158 一、邪正盛衰158 (一)邪正盛衰與病邪出入159 (二)邪正盛衰與虛實變化159 (三)邪正盛衰與疾病轉歸160 二、陰陽失調161 (一)陰陽偏勝162 (二)陰陽偏衰163 (三)陰陽互損164 (四)陰陽格拒164 (五)陰陽亡失165 三、精氣血津液失常166 (一)精的失常166 (二)氣的失常166 (三)血的失常168 (四)津液代謝失常169 (五)精氣血津液關係失常170 四、「內生五邪」病機172 (一)風氣內動172 (二)寒從中生173 (三)濕濁內生173 (四)津傷化燥174 (五)火熱內生174第六章診法 176 第一節望診176 一、望神177 (一)得神177 (二)少神177 (三)失神177 (四)假神178 (五)神志錯亂178 二、望色178 (一)常色178 (二)病色179 三、望形態180 (一)望形體 180 (二)望姿態181 四、望頭項五官181 (一)望頭面181 (二)望五官182 (三)望頸項184 五、望舌184 (一)望舌質185 (二)望舌苔187 (三)舌質和舌苔的綜合診察190 六、望皮膚190 七、望小兒食指絡脈191 (一)觀察方法191 (二)臨床意義191 八、察二陰192 (一)望前陰192 (二)望後陰193 九、望排出物193 (一)望痰涎涕唾193 (二)望嘔吐物194 (三)望二便194 第二節聞診195 一、聽聲音195 (一)正常聲音195 (二)病變聲音195 二、嗅病氣199 (一)病體之氣199 (二)病室之氣199 第三節問診200 一、一般問診200 (一)問主訴200 (二)問現病史201 (三)問既往史201 (四)問個人生活史201 (五)問家族史202 二、問現在癥狀202 (一)問寒熱202 (二)問出汗204 (三)問疼痛205 (四)問飲食口味206 (五)問大小便207 (六)問睡眠208 (七)問耳目209 三、婦科問診209 (一)問月經209 (二)問帶下210 (三)問胎產210 四、兒科問診211 (一)問出生前後情況211 (二)問預防接種情況及傳染病史211 (三)問發病原因211 第四節切診212 一、脈診212 (一)切脈部位212 (二)切脈方法213 (三)正常脈象213 (四)常見病脈214 (五)相兼脈的主病規律217 (六)脈症順逆與從舍218 二、按診218 (一)按肌膚218 (二)按手足219 (三)按脘腹219 (四)按腧穴220第七章辨證222 第一節八綱辨證222 一、表裡辨證223 (一)表證223 (二)里證224 (三)表證里證的關係224 二、寒熱辨證225 (一)寒證225 (二)熱證225 (三)寒證熱證的關係225 (四)寒證熱證與表證里證的關係227 三、虛實辨證 227 (一)虛證 228 (二)實證228 (三)虛證實證的關係228 (四)虛證實證與表證里證寒證熱證的關係230 四、陰陽辨證231 (一)陽證231 (二)陰證231 第二節氣血津液陰陽病辨證232 一、氣病辨證232 (一)氣虛證232 (二)氣陷證232 (三)氣滯證233 (四)氣逆證233 二、血病辨證233 (一)血虛證233 (二)血瘀證234 (三)血熱證234 (四)血寒證234 三、津液病辨證235 (一)津液不足證235 (二)水液停聚證235 四、氣血津液同病辨證237 (一)氣虛血瘀證237 (二)氣滯血瘀證237 (三)氣血兩虛證237 (四)氣不攝血證238 (五)氣隨血脫證238 (六)津停氣阻證238 (七)氣隨津脫證239 (八)津虧血瘀證239 (九)津枯血燥證239 五、陰陽失調病辨證 240 (一)陽盛證240 (二)陰盛證240 (三)陽虛證240 (四)陰虛證241 (五)陰陽兩虛證241 (六)亡陽證241 (七)亡陰證242 第三節臟腑病辨證242 一、心與小腸病辨證242 (一)心氣虛證242 (二)心陽虛證243 (三)心陽暴脫證243 (四)心血虛證243 (五)心陰虛證244 (六)心火亢盛證244 (七)心脈痹阻證244 (八)痰蒙心神證245 (九)痰火擾神證245 (十)小腸實熱證246 二、肺與大腸病辨證246 (一)肺氣虛證246 (二)肺陰虛證246 (三)風寒束肺證247 (四)風熱犯肺證247 (五)燥邪犯肺證248 (六)熱邪壅肺證248 (七)寒痰阻肺證248 (八)痰濕阻肺證249 (九)大腸濕熱證249 (十)大腸液虧證249 (十一)腸虛滑脫證250 三、脾與胃病辨證250 (一)脾氣虛證250 (二)脾氣下陷證251 (三)脾不統血證251 (四)脾陽虛證251 (五)脾陰虛證252 (六)寒濕困脾證252 (七)脾胃濕熱證252 (八)胃氣虛證253 (九)胃陰虛證253 (十)胃陽虛證253 (十一)胃熱(火)證254 (十二)胃寒證254 (十三)食滯胃腸證255 (十四)胃腑氣滯證255 (十五)胃腑血瘀證255 (十六)胃腸實熱證255 四、肝與膽病辨證256 (一)肝氣鬱結證256 (二)肝火上炎證256 (三)肝血虛證257 (四)肝陰虛證257 (五)肝陽上亢證257 (六)肝風內動證258 (七)肝膽濕熱證259 (八)寒滯肝脈證260 (九)膽郁痰擾證260 五、腎與膀胱病辨證260 (一)腎精不足證260 (二)腎陰虛證261 (三)腎陽虛證261 (四)腎氣不固證261 (五)腎不納氣證262 (六)膀胱濕熱證262 六、臟腑兼病辨證262 (一)心肺氣虛證263 (二)心脾兩虛證263 (三)心肝血虛證263 (四)心腎不交證263 (五)心腎陽虛證264 (六)肺脾氣虛證264 (七)肺腎陰虛證264 (八)脾腎陽虛證265 (九)肝腎陰虛證265 (十)肝脾不調證266 (十一)肝氣犯胃證266 (十二)寒犯肝胃證266 (十三)肝火犯肺證266 第四節外感病辨證267 一、六經辨證267 (一)常見證候267 (二)病傳規律272 二、衛氣營血辨證272 (一)常見證候273 (二)病傳規律274 三、三焦辨證 275 (一)常見證候275 (二)病傳規律277第八章養生.防治.康復279 第一節養生279 一、養生的重要意義279 (一)增強體質279 (二)預防疾病280 (三)延緩衰老280 二、養生的基本原則281 (一)順應自然281 (二)形神兼養281 (三)動靜結合282 (四)調養脾腎282 第二節預防283 一、未病先防283 (一)調養正氣,提高機體抗病能力283 (二)外避病邪,防止邪氣侵害284 二、既病防變284 (一)早期診治284 (二)控制病傳284 第三節治則285 一、扶正祛邪285 (一)扶正與祛邪單獨使用286 (二)扶正與祛邪兼用286 (三)扶正與祛邪先後使用286 二、標本先後287 (一)急則治標287 (二)緩則治本287 (三)標本兼治287 三、調整陰陽288 (一)損其有餘288 (二)補其不足288 四、正治反治288 (一)正治289 (二)反治289 五、因人、因時、因地制宜290 (一)因人制宜290 (二)因時制宜291 (三)因地制宜291 第四節康復291 一、康復的基本原則291 (一)形神結合291 (二)內外結合292 (三)葯食結合292 (四)自然康復與治療康復結合292 二、常用的康復方法293 (一)飲食康復法293 (二)藥物康復法293 (三)針灸推拿康復法293 (四)氣功康復法294 (五)怡情康復法294 (六)運動康復法294 (七)自然康復法295附:主要參考資料297
推薦閱讀:
※色彩構成基礎知識 色彩的三要素
※佛教修行基礎知識
※(24)八字基礎知識:常用祿馬羊刃查法
※學八字務必掌握的四大基礎-頭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