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正覺 智慧 凈業三福

正覺 智慧 凈業三福1 佛法,自始至終都是叫我們打破執著;破了我執,佛法裡面稱為正覺。2 破了法執,就是正等正覺;我、法兩種執著斷盡,叫無上正等正覺。3 正覺是阿羅漢,正等正覺是菩薩,無上正等正覺是佛。4 佛菩薩與凡夫的差別,就是一個有執著,一個沒有執著。沒有執著的人就叫菩薩,有執著的人就叫凡夫。5 沒有執著的人,心大,「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有執著,心就小了。6 執著的心是妄心、是無明;沒有執著的心是真心、是本明。7 真心是如如不動的,如如不動是覺。8 佛教的修學綱領是覺正凈。覺正凈,是實質上的三寶。9 「佛學」只是「記問之學」,「學佛」才是真開悟。10 覺悟的人,心中決定沒有佔有、對立、控制的念頭。11 放下佔有、對立、控制的念頭,就得清凈平等覺。12 真正覺悟的人,在一切境界裡面決定沒有苦樂憂喜舍;這五種受是迷的人才有,悟的人沒有。13 覺悟的人這個受,真正是清凈自在,佛經裡面稱之為三昧。三昧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叫正受。14 正受是正常的享受。正常的享受是清凈,心在一切境界裡面沒有分別、沒有執著。15 覺了,心就安;迷了,心就不安。16 覺了,佛法即世間法,世間法即佛法。17 覺了,名佛菩薩;迷了,名凡夫。18 凡夫,是覺迷對立;佛菩薩,是覺迷不二。19 覺了,凈土就現前;迷了,穢土就現前。20 凡夫一念不覺,生起了無明(妄想),生起了六道輪迴。一念不覺,真心就變成妄識。21 世法與佛法的教學,最重要的是悟性。22 佛法,是覺悟的教學。唯有教育,才能解決問題。23 佛真正幫助我們的是教學,佛是幫助我們開悟。24 要百分之百地落實佛的教誨,證悟才有真實功德。25 幫助眾生,最重要的是「識達有無」。26 「識達有無」就是破迷開悟。27 「識達有無」是「清凈平等覺」有,「貪嗔痴慢疑」無。28 念佛人的覺悟是:提起佛號,把妄念打斷。29 離相、離念,轉識成智、轉迷成悟。30 一切時、一切處,知道所有一切境界都是虛妄,這就是覺悟。31 若有人在瞬間豁然開悟,那是諸佛如來加持的。32 「不見世間過」是覺悟之道,是佛菩薩所走的路。33 真正覺悟的人,決不連累任何一個人。34 學佛的目的是:做一個明白、覺悟的人。35 學佛的真實利益是:徹底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36 守戒,就是真的受戒,著重在真正覺悟。37 開悟,是曉得自己的過失,並下決心懺悔改過。38 真正覺悟的人,是用中道,絕對沒有對立的念頭。39 知道一切眾生是宿世善友,就叫入佛知見、明心見性。40 對宇宙一切理事、性相、因果明明了了,這叫正念,這個是覺心。41 眾生都能覺悟,世間的一切災難就能化解,就能消除。42 佛菩薩對眾生的幫助,只是教化而已;他把你過去今生種種業因果報說清楚,讓你自己覺悟。43 經云:大千世界七寶布施,比不上為人說四句偈。44 四句偈可以幫助人覺悟;大千世界七寶布施,不能幫助人覺悟。45 真正覺悟的人,心中唯一的願望,就是念佛求生凈土。46 《觀經》裡頭凈業三福,是修西方凈土的基本,也可以說修學一切佛法的根本。47 凈業三福,最起碼的要具足第一福;我們講帶業往生,生凡聖同居土。48 如果三福中的第一福都沒有,我們這一生念佛苦修,只能夠跟西方極樂世界結一個善緣,這一生往生很難!南無阿彌陀佛[url=]~ Z 智慧 ~[/url]1 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說法四十九年,沒有中斷過,為的是幫助眾生開啟智慧、破迷開悟、離苦得樂。2 要想得到智慧,唯一的方法是聽經、讀經。3 經是幫助你開悟的,它確實有用。要怎樣聽?要怎樣讀誦?用清凈心。4 智慧是從清凈心裏面生的,佛法一定要有智慧,沒有智慧,你不能開悟。5 你知識縱然豐富,你經論看得很多,那就是《禮記》所講的「記問之學」,你記得多,你聽得多、看得多,統統是別人的,不是你自性裡面流露出來的。6 自性流露是真的,是真正的學問,是真智慧!7 佛家講真正的智慧是因戒生定,因定開慧,定就是清凈心。8 心不清凈,決定只有妄想,沒有智慧,這是我們自己要承認的。9 佛法講的是真智慧,我們世間這個智慧是從意識心裏面生的,不是從清凈心生的,心意識裡面所生的是世智辯聰。用意識心來修行,不能見性。10 念經時不分別、不執著就見性。11 念經的時候,離分別執著,樣樣都明了,這是真正智慧。12 念經時不分別、不執著、不打妄想,不求解經義,只是一遍一遍地念。念經就是修戒、修定、修慧,這是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13 經云: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我們要想得到智慧德相,就要放下妄想執著。14 不著相、不執著,就是般若;任何事做了就算了,不必去想它,這就是不執著。15 用心如鏡,不著相,是智慧。16 對於一切人事物的真假、邪正、是非、善惡,明明了了、不迷惑、不顛倒,這就是般若智慧。17 智慧開了,就有能力辨別真妄、邪正、利害、得失。18 不夾雜絲毫個人的利害得失,一切都放下,智慧就開了。19 一個人真正認真去斷惡修善,斷迷邪染,修覺正凈,這是上上智慧。20 知「萬法皆空,一切相虛妄不實」,是慧;六根清凈,心地一塵不染,是福。21 智慧比福報更重要,因為有智慧的人不會造惡業。22 惡業是業障,善業還是業障;要真正拔除業障,那就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這個業障才能拔除。23 二六時中六根對外面六塵不起一個念頭,外面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是觀照,那是智慧。24 「觀照」,是自性裡面的般若智慧。自性有智慧,自性有寂德,寂是如如不動,自性真心本性確實是不動的。25 「開口便錯,動念即乖」,真正的般若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26 佛法的教學,最終的目標,是求究竟圓滿的真實智慧。27 修行,起心動念、言詞舉止都要有智慧;沒有智慧,往往自己做錯了,自己還以為自己是對的,這個在佛法叫愚痴。28 我們今天生活行為不自在,所謂是不自由,自己做不了主,處處要受約束。為什麼做不了主?就是沒有智慧,有智慧就做得了主。29 我們現在智慧沒有了,煩惱控制了我們,所以我們覺得處處不自在。30 學佛就是要求智慧,佛法不是求別的,這一點諸位一定要記住。31 有了智慧,什麼問題都能解決。32 佛法是智慧的方法,佛學是智慧的學問。同修們這一點要留意。33 佛家的宗旨是「慈悲為本,方便為門」。可是佛家又說,「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這怎麼回事情?如果慈悲方便要沒有智慧,那就是禍害,就是下流。34 慈悲心跟容忍、布施、方便法,都要建立在大智慧的基礎上,這才是真正的佛法。35 用識是造業,用智不造業,用智辦事更圓滿。36 用智慧處理問題,絕對沒有過失。37 不貪圖世間的享受,永遠保持高度的智慧,就絕對不會墮落。38 智慧是一切德的根本,是真心的本體。39 智慧是靈知心,能見、能聞、能覺、能知。40 一切的才藝,與無量無邊的福報,都來自智慧。41 清凈心是慧,善意是福德。「凈心遍法界,善意滿娑婆」是福慧雙修。42 你能夠保持你的清凈心,二六時中身心清凈,你的智慧就會增長.無論處什麼事情,你都比別人看得清楚,比別人高明。43 真正有智慧的人,只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44 佛教,是智慧的教學。只有圓滿的智慧,才能解決問題。45 智慧圓滿,永遠生活在清涼自在的境界中。46 智慧是清凈心裏面生的,清凈心起作用就是智慧。福德從哪裡來?福德是從慈悲心裏面生的。清凈、慈悲就是福慧雙修。47 將佛的教誨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之後,就會有悟處,對佛的教誨就有更深更透徹的理解,這是智慧現前。48 能一切放下,一心一意念佛的人,是最有智慧的人。南無阿彌陀佛~凈業三福~(一)人天福:孝養父母:圓滿孝道,心中常存「普濟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之心。奉事師長:常念師恩,並落實本師釋迦牟尼佛與阿彌陀佛的教誨。慈心不殺:仁慈博愛、禮敬一切眾生。修十善業:善護身、口、意三業。端身正念、言行相副、所作至誠。(二) 二乘福:受持三皈:一切時、一切處,務必做到「覺而不迷、正而不邪、凈而不染」。具足眾戒:嚴守并力行各種戒律與禮儀。不犯威儀:成就自身、莊嚴眾行、規範具足。(三 )大乘福:發菩提心:以真誠、清凈、平等、正覺、慈悲之心,護佛種性,常使不絕。深信因果:深信「念佛是因,成佛是果」。讀誦大乘:對於凈土宗經論,必須熟記、深解,並加以落實。勸進行者:心常諦住度世之道,誓願教化眾生,住於無上真正之道。佛言:三福乃三世諸佛凈業正因,欲生彼國者皆當修之。 南無阿彌陀佛
推薦閱讀:

美麗與智慧兼備的白領女人
今日,臘月二十二,恭迎文殊菩薩成道日,見者增福消業!聞者智慧增長!
鬼谷子智慧:六句勸世良言,既是大智慧又是潛規則,句句珠璣
第五覺悟 多聞智慧覺

TAG: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