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讀書】「沉香」盈袖

【導語】

想要了解,熟知,研究一個作家,僅靠其幾部作品是遠遠不夠的,最好閱讀該作家的成長史,並用一個靈魂去撞擊另一個靈魂。徐方方老師以如此方式拜讀了於青撰寫的那本《張愛玲傳》,並精心為大家烹制了《「沉香」盈袖》這份精美大餐。

「沉香」盈袖

——讀《張愛玲傳》

文/徐方方

張愛玲的第一篇成名作是《沉香屑——第一爐香》。沉香屑,又名奇南香,是十分名貴的熏香料,芳香並不氤氳,卻能香味裊裊,淡雅持久。在我眼裡,張愛玲就像這沉香,散發著奇異的芬芳。

在讀這本傳記之前,對張愛玲也是只知其文名,粗略地讀過她的兩本小說。說實話,以前讀她的小說,只覺得冷艷,虛無,甚至還有一絲頹廢。又從報刊的小短文里看到她的一些古怪脾氣,因此在感情上對她無甚親近。可是,連讀了兩遍《張愛玲傳》,對她漸漸生出敬愛和憐惜之情。透過她那似乎露著不屑的輕揚嘴角,似乎閃著冷漠的迷離眼神,我彷彿看到了她憂傷孤苦的童年,她毫無溫暖親情的家庭,她細膩敏感卻傷痕纍纍的心。她之所以冷眼看人世,獨自站在黑暗的角落,看熱鬧喧囂虛無的繁華,看繁複紅塵里喜怒哀樂的生活鬧劇,實是因為,她原本熱切暖戀的心過早地被生活的凄風苦雨打磨得堅硬而生冷。

她的父親是放蕩的封建遺少,自認為懷才不遇,怨天尤人,自甘墮落,家裡天天瀰漫著鴉片的腐朽氣息。接受五四新思想的母親個性獨立,不滿父親的行為,在她四歲時就出國遠洋,四年後回來,也依然未帶來家庭的平靜,張愛玲10歲時,父母離婚,她隨父親生活。可緊接著進家門的繼母陰鷙刻薄,讓她在這冰冷的家裡飽受侮辱的刺痛,特別是在她17歲那年,因繼母的挑撥,她慘遭父親的毒打,又被軟禁半年,差點死去。在她人生觀形成的最重要時期,她深切地體味到親情的冷漠,人性的扭曲,「非人間的黑暗」。而這一切不幸,也使她在以後的歲月里更為敏感,她不喜與人交流,像寄居蟹一樣,用沉默堅硬的外殼,抵抗世界的冰冷。幸虧她有文學,文學也成就了她的自強獨立。

她說,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虱子。真是觸目驚心,無限悲涼。有人說,不幸的童年,動蕩的年代,使她成為一個失落者,這從而導致她精神上的悲觀氣質和人生悲劇意識。我以為,那麼愛美愛生命細膩真誠的她,內心深處是追求完美的,可「到頭來依舊是風塵骯髒違心愿「,她就只好常常翻出人性最卑微、世俗最晦暗的一面,她想著給那些腐爛的氣息晒晒陽光也是好的,雖然不能殺菌,卻可以讓人明明白白地看見。

她最智慧的一面,就在於她認識到人生是個悲劇,卻能跳出這個圈子,不為世俗所累。她坐在人生的戲台下,慢慢喝著茉莉花茶,不動聲色地看著台上的人物蹦來跳去的表演,時不時會心一笑。常常心酸,但絕不會流出淚來,臉上總是飄著冷漠的笑意。然而,她嘲諷挖苦的同時,亦懷著對生命無言的痛楚和熱愛。這是我對她的敬佩處。

近來再讀她的小說,特別是在孤獨的時候,就品出了人生的幾分蒼涼。和讀南唐後主李煜的詞竟有相似的感覺,都是「以血書者也」。

張愛玲評價別人:「常常把人看扁了,再把扁的人物放到小說里。」評價自己:「我是個很自私和小氣的人。是個俗人,一身的俗骨,愛錢,愛享受。」真是坦率!因為她吃過沒錢的苦,小時候向父親要學費的難堪情形不止一次,上大學時向母親要學費也曾「很受傷」,中學時經常穿繼母的舊衣服。所以她愛錢,「希望用自己賺來的錢過自己想過的生活,這樣良心上非常痛快。」她中學時的第一筆稿費就用來為自己買了一支口紅。她很精緻,即使賺錢不多,在生活的細節上也不失品質。但是,她不貪錢,錢只要夠用就好,並不真正放在心上。所以她在自己山窮水盡時卻把所有的錢都給了已分手的胡蘭成,為了照顧癱瘓在床的賴雅(第二任丈夫),她不辭辛苦的奔波寫作,甚至眼睛流出血來,而所有掙來的錢都是為了給丈夫治病。

在金錢觀上,我覺得她和魯迅先生很相似。魯迅先生也很重視錢,發工資時常常第一個跑著去領,若哪家拖欠稿費,就不再給那家寫文章。他希望自己一大家子的生活能相對富足。可魯迅先生絕不吝嗇,對青年學子的幫助向來很慷慨。據說,在中國現代作家裡,對魯迅和張愛玲的研究資料是最多的。這兩位寫作風格和文學思想截然不同的作家,我竟然都喜歡得很。當然魯迅先生很久以前就在我心中扎了根,張愛玲則是現在萌生愛意的。

張愛玲一生迷戀紅樓夢,曾寫過《紅樓夢魘》,也寫過紅樓夢劇本。從為人處世上看,她像妙玉一樣「天生成孤僻人皆罕」,又似惜春一樣的口冷心冷。可真正走進她心裡的人,她都坦誠對之,倍加珍惜。對胡蘭成的痴傻纏綿,對蘇青、炎櫻兩位好友的熱情奔放,對柯靈等文友的關心友愛,對自己的姑姑的牽掛,以及對感情上與她疏離的母親的惦念,無不映出她心底深處對人心和情誼的呵護與執著。

張愛玲的悲劇不止在她的童年少年時代,後來的兩次愛情,更加劇了她的不幸。她的愛情觀,我不贊同。特別是她與胡蘭成的情感婚姻,真是替她嘆惋,也不容易接受。我想,愛情固然要自由,乾淨,純粹,但一個漢奸文人,他連基本的愛國之情和民族感情都棄之不顧,能對什麼感情負責呢?在選愛戀對象時,這樣的大節怎能不顧呢?大節都不顧,他的人品更看不到眼裡,結果只看重才情的張愛玲,演繹出一場「傾城之戀」。她說:「見了他,我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里,但是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里開出花來。」高傲的、凡塵俗世一概不入她心的張愛玲,就這樣從高高的雲端掉進塵埃里。

當然,胡蘭成懂她,能給她帶來一時的情感溫暖,可惜世故放蕩的他,遊戲人生,怎能給張愛玲帶來幸福?香港的陷落成全了白流蘇和范柳原的「傾城之戀」,上海的陷落並未成全張愛玲和胡蘭成的」傾城之戀」。我想,她婚姻的不幸根源,還在於童年時代極端缺乏愛,愛的饑渴使她陷入愛的盲目。 但於張愛玲而言,她或許並不後悔,對胡蘭成或許極少怨恨。她曾經對男人說,因為愛過,所以慈悲。因為懂得,所以寬容。

第二任丈夫賴雅比她大29歲,而且身體狀況很糟。本來她可以找更年輕更強健與她更般配的男子,可是,她還是看中了他的才情和熱情。幸好賴雅人品不錯,精神上也曾帶給她不少快樂,但更多的是,為了給賴雅治病、照顧賴雅,她被生活的利斧砍斫得道道血痕。唉,如此痴迷於愛情的張愛玲,與她最喜愛的林黛玉何其相似!

書評家止庵先生如是評價——「張愛玲這樣一個有自閉症的女子,心就像是一道門,一旦她敞開心扉的去接納一個人的時候,可以用情深意長、從一而終來形容,無論對待愛人還是朋友,張愛玲都有著與寫作所透露出的決絕、獨立所不一樣的一面。依賴性或許是她心中那道門打開後所最容易呈現的,對於朋友的信賴,愛人的心理依賴,讓張愛玲成為了不同於他人眼中的一個中國傳統的中國女性。文如其人用在她的身上或許有那麼幾分不恰當。」 這話倒是貼近張愛玲的真心性。

47歲的張愛玲在美國孤獨地生活了將近三十年,1995年9月8日,逝世於洛杉磯公寓,當時身邊沒有一個人,恰逢我國的團圓節日——中秋節。

余秋雨先生說,張愛玲死得很寂寞,就像她活得很寂寞一樣。但文學並不拒絕寂寞,是她告訴歷史,20世紀的中國文學還存在著不帶多少火焦氣的一角。正是在這一角中,一個遠年的上海風韻猶存。

在舊上海的斑駁沉香中,張愛玲永遠是那第一爐香。

作品簡介

《張愛玲傳》在豐富的史料基礎上,以張愛玲的生平事實為線索,真實而生動地再現了張愛玲傳奇的一生。蒼涼的人生,美麗的作品,以人生的安穩做底子來描寫張愛玲的人生,人物的滄桑和華麗在本書中顯露無遺。於青是國內較早為張愛玲寫傳記的學者,對張愛玲生平經歷了熟於心,真正地以靈魂讀靈魂,閃耀著學者智慧的光芒。

【作者簡介】


推薦閱讀:

陽光教師
看了這些,你的人生會充滿陽光
六種簡單方法讓你變陽光一點!
《陽光燦爛的日子》影評 – 《陽光燦爛的日子》影評
滋補心靈的陽光

TAG:陽光 | 沉香 | 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