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掌九宮步
在八卦圖中有九個基本圖形,其中坎、離、震、兌分居四正方(即北、南、東、西),乾、坤、巽、艮分居四隅角(即西北、西南、東南、東北),陰陽魚居於中央(圖1)。這四正四隅加上中央,就合稱為九宮。把九個標誌物按一定的株行距分布於九宮位置,然後在其間穿行繞轉,變換拳勢,稱為「九宮步」,亦稱「飛九宮",也有人稱它為「陰八卦」。
九宮步具有較高的技擊價值。練習時,練習者將九個標誌物視為九個敵手,通過在宮中快速穿繞換勢而不觸及標誌物,提高閃躲敵手,進退自如的靈活性。這種鍛煉方法,有助於訓練腳的擺扣變轉,提高手眼身法步協調配合的能力。在練習九宮步時,由於分置九宮的標誌物形成的空間障礙,限制了肢體在空間的運動範圍,從而加大了軀幹翻轉擰旋的幅度,提高了健身的效果。
分布於九宮位置的標誌物,一般採用長於練習者身高的竹竿或木棍,竿(棍)下端插入木或鐵條做成的竿(棍)座。練習時將竿(棍)分布九宮,不練時將其集攏收藏。如果沒有竿、棍,可以在九宮位置上分布磚石或畫個小圈代替,不過其鍛煉效果不如在竿(棍)中穿繞。如在樹林中練習,亦可通過隨意穿繞樹株進行飛走九宮的鍛煉。
九宮分布的株行距,要隨著訓練水平的提高而縮小。初習九宮步時,株行距應寬一些,一般各為五尺,然後再逐步減少,直至僅容身體擰轉穿繞其問。
九宮步的穿繞順序,採用傳說中的「太一行九宮之法」。在徐岳撰·甄鸞注《數術記遺》中,把這個順序描繪為:「二四為肩,六八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按此順序即可畫出「圖2、3」那樣一個被後人稱為「戴九履一圖」的平面圖。
在練習九宮步時,練習者先站於圖2中「一宮」下面的圖二順梭路線圖「▲」標號處,以身體左側對著「一宮」,然後,以「一宮」為圓心按圖2路線向左繞轉(術語稱之為「左旋」);繞走至身體正對「二宮」時,即循圖2路線向「二宮"穿走,當穿走在身體右側對著「二宮"時,便以「二宮」為圓心按圖2路線向右繞轉(術語稱之為「右轉」)。繼而以穿走和「左旋」、「右轉"交替,循圖2路線穿繞至「九宮」。然後,再循圖3路線,從「九宮」返回「一宮」。如此周而復始地循環練習數遍,於「一宮"下面的「▲」標號處收勢。從「一宮」至「九宮」的穿繞稱為順穿,由「九宮」返回「一宮」的穿繞稱為逆穿。
初習九宮步時,以八卦步(見「武術健身》第二期中筆者所撰《八卦步》一文)練習法為基本穿繞方法。其預備式、起式、「左旋」和「右轉」時採用的「轉掌式」,收勢,以及步法要求均同於八卦步。在由此宮向彼宮穿行時,上肢的變換亦同於八卦步的換掌式,唯步法須按圖2、3路線行進,而不能扣步回身。例如,以左轉掌式「左旋一宮」至身體正對「二宮"時,左掌移至前方(即二宮方向)成俯掌,右掌外旋成仰掌置於左肘下,緊接隨步行進的同時,右掌逐步從左掌下向前穿出,左掌則逐步貼右臂上側回收;當穿走至身體右側對「二"宮時,右手穿至指高與眉齊,左手收至右肘關節內側,接著,兩手隨「右轉二宮」逐步擰擺成右轉掌式。在從「二宮」向「三宮」穿行時,上肢變換方法同上,唯左右相反。總之,在循圖2、3路線穿繞過程中,手以左、右前穿和擰擺成左、右轉掌式交替,步則以穿行和「左旋」、「右轉"相間。
上述簡易方法練熟後,可以任意選取八卦掌中的掌法作為穿繞過程中的變換拳式。始終要把邊走邊穿,一穿即換,眼隨手走,手隨步開,腰隨步活作為手眼身法步配合的原則;在穿繞換勢的過程中,步法要象行雲流水一樣流暢。
其他拳種的練習者,在練習九宮步進行鍛煉時,可以把所習拳種中的拳式結合於急進驟退、左閃右躲的矮步竄走步法中,循著「戴九履一圖」的順序穿繞,即可獲得一定的鍛煉效果。
九宮步還可以作為一種提高速度和靈敏素質的訓練手段,引鑒於其他運動項目。比如,通過帶球穿宮,可以提高蘭、足球運動員閃躲對手,快速進退的能力;不附加拳式的穿宮走跑,亦可作為少年兒童鍛煉身體的遊戲。
–end–
推薦閱讀:
※從八卦納象談六爻預測三D
※八卦掌 | 程氏八卦掌勁力之『穿掌』
※梁式八卦掌老八掌
※手相八卦有九宮,只有巽宮專管財
※龍形八卦推手剖練
TAG:八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