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是藝術中的藝術丨電視

背後說人壞話不需要什麼技巧,當面吐槽就需要有高情商和智力含量。

《吐槽大會》第一季剛剛結束。跟《奇葩說》那檔嚴肅的辯論節目一樣,這個嚴肅的吐槽節目也有活血化瘀、提神醒腦之功效,它讓人知道,不單說話是一門藝術,罵人更是藝術中的藝術。

每期請來一位明星擔任「主咖」,接受6位嘉賓輪番轟炸式的吐槽,其間夾雜著他們的互相吐槽以及不遺餘力的自黑。在這樣的氛圍下,被吐槽的主咖也就不便翻臉,只好接受無情的嘲諷,並報之以哈哈大笑。

背後說人壞話不需要什麼技巧,當面吐槽就需要有高情商和智力含量。畢竟,吐得太狠得罪嘉賓,吐得不狠得罪觀眾。觀眾在彈幕上罵起節目組來更加不留情面,主持人張紹剛就多次被罵「滾出去」,彈幕多到把他那張故作無辜的圓臉遮了個嚴嚴實實。

這檔明顯預算有限的綜藝節目也不怕拿自己開涮。為了節約邀請嘉賓的費用,公司員工常常自己上台當嘉賓,兩次拿到talkking的王建國就曾經吐槽,「今天這個嘉賓陣容,我還以為是我們公司開年會呢。咱們節目不是拿到錢了嗎?李誕,錢呢?是不是都給你拿去染頭髮了?」節目策劃人李誕染了一頭粉紅色殺馬特造型,跟池子兩個人簡直像長在了嘉賓席上,拔都拔不下來。他們邀請的也常常是那些半紅不紅、略顯過氣、槽點明顯的明星,比如自拍比拍戲起勁、臉每個月都長得不太一樣的李小璐,因為在頒獎儀式上打人而星路中斷的蘇醒,被傳抄襲以及假唱的大張偉,農業重金屬鳳凰傳奇,跟師傅郭德綱撕逼曬發票的曹雲金,哈哈傻笑走路摔跤的何潔,憑一己之力「毀掉金鷹節」的寧靜……看著這個長長的名單你會覺得,讓這些人在綜藝節目上露面並公開接受嘲笑,對明星和公眾所起到的心理按摩作用,其慈善意義並不亞於辦一個下崗女工再就業培訓班。這些明星,不管是不是帶著洗白的目的而來,起碼最後都被迫認清了自己的定位,並收穫了自嘲的勇氣。

鳳凰傳奇

這檔節目版權來自美國(Comedy Central)的一檔電視節目《Roast》。跟脫口秀傳統深厚的美國原版比起來,論刻薄,《吐槽大會》依然頗為小清新。跟《奇葩說》里言語出位的嘉賓不同,他們大多本就是天賦異稟的奇人,而《吐槽大會》里則是平日必須端著的名人,而且在那樣的名利場中,越是不紅,就越是需要端著。把這些人從雲端拉下來,確實不能來硬的,彼此的底線在哪裡,需要反覆確認。

中國長久以來沒有出色的脫口秀,就連相聲小品也日趨疲軟,在類似春晚這樣的官方主流平台上,所有「語言類節目」都一副營養不良供血不足的模樣。但幾千年來都處於人情社會的中國人並不缺乏幽默感,換一個匿名的、少戒律的環境,比如網路,你會發現,幾乎人人都是段子手。沒有什麼是我們不能用玩笑和段子來化解的,不管是蘇丹紅、毒奶粉還是霧霾。在這一點上,《吐槽大會》里的一句吐槽深得我心,原話是用來吐槽一位網路喜劇導演的:「喜劇的內核是悲劇,現在,悲劇已經有了,但喜劇在哪裡?」

看見那些坐在「主咖」位置上被吐槽到笑出了眼淚的演員藝人,我由衷地佩服他們:能作秀,會演講,能承受偷拍、圍觀和當面批評,會利用民心,懂得危機管理,被罵完還能利用各種方式為自己拉回選票——雖然他們的說辭可能是編導代寫的。經過電視人、文化人、網路人的不懈努力,我們終於為自己爭取到了當面批評明星的機會,但同為演藝圈,你換略顯過氣的大咖導演坐到那把椅子上試試:張藝謀、陳凱歌……以他們以往對待爭議的態度來看,哪一個能具備同等的幽默感和肚量,忍得住不拍案而起拂袖而去?

文 達摩

編輯翁倩 rwzkhouchuang@126.com

推薦閱讀:

有人問你「你為何這麼吊?」你應該怎麼回答?
如何正確地吐槽《太平輪》?
《你弱你有理》為什麼火起來了?
生活中有哪些你想吐槽又不能跟周圍的人吐槽的事情?

TAG:電視 | 藝術 | 吐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