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因為它的創立,逐漸變成中國首屈一指的城市,至少保持上百年
漢陽鐵廠是朝廷下旨張之洞督辦的鋼鐵企業,是清朝借鑒西方列強而官辦的第一個近代化企業。
漢陽鐵廠
雖然張之洞這個晚清鴻儒對四書五經的精通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可是對企業發展與管理這些方面卻有些力不從心。
但就像中學教科書寫的那樣,廠長是正五品的朝廷命官坐著轎子大搖大擺的來「上班」;工人「上班」如果遲到,可不是訓斥幾句然後說句「下次不敢了」或者扣工資這麼輕鬆,而是直接拉出去打屁股,還不準去醫務室,打完繼續干。完全是衙門式的管理制度。
張之洞
鐵廠的選址上也是非常奇葩的;由慈禧太后」聖裁「,將廠址選擇在武昌城外的龜山下。這麼做的原因僅僅是為了讓全武昌百姓能夠得見煙囪冒煙,彰顯大清國威。然而這一切都是需要付出代價的,而漢陽鐵廠卻根本無法承受。
錯誤的選址導致了煤炭和鐵礦石都要長途運來,費用昂貴,成本大大提高。不僅如此,朝廷當權者以中國地大物博之理由,拒絕增加額外的費用,預先化驗礦石。導致購置的高爐無法排除鐵礦石中的磷質,這樣不合格的礦石煉出來的鋼鐵極易折裂。
洋務運動
那玩意兒別說用在鋪鐵軌造大炮等重工業上了,就是造個小湯勺這種生活用品上,吃飯完估計湯勺也進肚子里了。雖然雖然當時中國正在動工的有好幾條鐵路,但沒有一家敢要漢陽鐵廠製造的鐵軌。
東西賣不出去的結果就是虧本,虧本到一定程度就會破產。
正所謂:」牆倒眾人推,破鼓萬人捶"。當時的外國報紙紛紛評價道:「漢陽鐵廠正如古老的中國一樣,只是看著雍容華貴,其實內部腐爛不堪。這正應了他們的一句古話,金玉其表敗絮其中。「
張之洞在火車上
整個工廠,除了創始人張之洞嘔心瀝血以外,其他管理層官員基本上都是抱著一種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漠不關心的態度。底層的工人更不用說了;經常被打得皮開肉綻還得幹活。
而且即使幹得再多,每個月就那麼一點低得可憐的薪水,上面的老爺們還經常拖欠不發。他們都巴不得這個廠子早點完蛋,誰還會有心思考慮廠子的發展前景如何。
面對如此窘境,張之洞請教「洋務達人」盛宣懷。盛宣懷便向朝廷建議,將鐵廠改成官督商辦的形式,這才調動了生產積極性,不久就實現扭虧為盈。
盛宣懷
最終經過改造,漢陽鐵廠成為東亞"第一雄廠"。外國報紙見狀,則又見風使舵驚呼"中國醒矣"。漢陽鐵廠也由此成為張之洞最著名的功績之一,雙雙名留青史。
下一期更新選擇 (單選) 中國古代:黃沙萬里,老驥伏櫪 中國古代:皇權險惡,唯感人心 世界古代:命運輾轉,從此殊途
推薦閱讀:
※超越建築理論——進擊的建築人類學
※逃離了大城市,依舊徘徊在大城市的邊上
※亞井雨水為城市打造空中花園
※用玩海南的錢去墨西哥最好玩的海邊城市,小眾、景美,還有私人海灘~
※最後一次給寬頻充值,我就要移居另一座城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