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如何著裝——教師著裝不宜「為人之先」
教師如何著裝——教師著裝不宜「為人之先」 古人有云:「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意思是說,教師是向學生傳授道理、講授學業、解決疑難問題的人。在學生面前,老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如果說,在道德素質和理論知識水平方面教師要為人之先的話,那麼,教師的著裝,就不能「為人之先」了,如果從穿衣「新潮」與否的角度來看,教師的著裝,相對來說,應該「守舊」一點。課堂,是教師傳授知識、學生學習知識的地方,如果教師穿的過於「新潮」,比如衣服太短,太小,太露,太透,就會影響學生的注意力。低年級的孩子覺得新奇;高年級的學生,有些男孩子會「想入非非」,眾多的女孩子會竟相模仿!
「身教勝於言傳」, 所以說,教師的著裝,應該「守舊」一點。或者說,應該講究點「中庸之道」。 當然,不是說教師的著裝復古到「長袍馬褂」時代去,但教師的著裝起碼要力求合體,整潔,大方,莊重(最起碼在學校在課堂上是這樣的)。 「為人師表」,是高尚的職業,也是素質要求很嚴格的職業。既然身為教師,就要嚴格遵守教師的職業道德和從業規範;在著裝等方面,就不能「為人之先」。 學生:端莊得體,穿得時髦一點.容易拉近師生的距離,大家也更有興趣聽她的課。老師的外表都接受不了,怎麼能真正接受這名老師呢……對於給老師做統一的職業裝,學生表示反對,「個個都一樣,好悶的。」家長:大多數家長都贊成老師應注重儀態儀錶修養。學校出錢幫教師做幾套跟潮流貼近,適合不同場合穿的服裝,以達到整齊劃一,便於管理。---- 本人建議應當多做:居家服,晚禮服,運動服.... 教師:「應端莊得體.對於化點淡妝,教師沒什麼異議,對於穿著方面有所保留。因為有的老師穿得緊、薄、露、透,轉身寫黑板的時候,內衣的顏色和花紋十分明顯,影響實在不好。---- 本人建議內衣應當肉色,否則學生會悄悄在下面說:"blue" "red" "ylelow"肉色學生肯定不行. 教育部門:化妝不要妖艷,不穿弔帶衫、超短裙等服裝,對女教師的著裝打扮沒有明確具體的規定。「學校老師不許化妝」,「不準染髮」的規定刻板保守,沒有與時俱進 ------ 原來這也要與時俱進 本人觀點:大方點,好看點,乾淨點,精神點,粉筆灰少點. [教師在線]教師著裝是教育環境女教師該為誰著裝
|
閱讀全文(3011) | 回復(2) | 引用通告(0) | 鮮花(今0 昨0 周1 共23 ) | 編輯 |
No.1 討論:教師如何著裝——教師著裝不宜「為人之先」 |
模稜兩可 發表評論於2007-8-29 14:52:00 |
上海師範大學給教師穿衣立下規矩:「穿超短裙不準進課堂」。消息傳出,引發各界對教師穿著的激烈爭論。贊成者認為,「老師穿著得體,才能體現對學生的尊重」;而反對者則表示,(禁穿超短裙)「使教師的個性受到約束」……(4月29日《新聞午報》) 教師如何著裝——教師著裝不宜「為人之先」 模稜兩可 發表於 2007-8-29 14:47:00 古人有云:「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意思是說,教師是向學生傳授道理、講授學業、解決疑難問題的人。在學生面前,老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如果說,在道德素質和理論知識水平方面教師要為人之先的話,那麼,教師的著裝,就不能「為人之先」了,如果從穿衣「新潮」與否的角度來看,教師的著裝,相對來說,應該「守舊」一點。課堂,是教師傳授知識、學生學習知識的地方,如果教師穿的過於「新潮」,比如衣服太短,太小,太露,太透,就會影響學生的注意力。低年級的孩子覺得新奇;高年級的學生,有些男孩子會「想入非非」,眾多的女孩子會竟相模仿! 「身教勝於言傳」, 所以說,教師的著裝,應該「守舊」一點。或者說,應該講究點「中庸之道」。 當然,不是說教師的著裝復古到「長袍馬褂」時代去,但教師的著裝起碼要力求合體,整潔,大方,莊重(最起碼在學校在課堂上是這樣的)。「為人師表」,是高尚的職業,也是素質要求很嚴格的職業。既然身為教師,就要嚴格遵守教師的職業道德和從業規範;在著裝等方面,就不能「為人之先」。 No.1 討論:教師如何著裝——教師著裝不宜「為人之先」 上海師範大學給教師穿衣立下規矩:「穿超短裙不準進課堂」。消息傳出,引發各界對教師穿著的激烈爭論。贊成者認為,「老師穿著得體,才能體現對學生的尊重」;而反對者則表示,(禁穿超短裙)「使教師的個性受到約束」……(4月29日《新聞午報》) 最近,一場「教師扮靚活動」在溫州華僑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掀起:學校教師不用再穿中規中矩的校服了,有什麼時尚的衣服可盡情穿著;穿高跟鞋、染髮上班的女教師還會受到學校表揚。對此,許多學生拍手叫好,但不少家長則表示擔憂。
作為一名教師你是如何看待教師的著裝? 評論人:三月和風 評論日期:2007-5-21 12:57 教師的著裝,應該本著自然大方,最主要的是能夠體現個人的氣質與魅力.沒有必要刻意地強調統一性,但也不能提升到開展"扮靚活動"的層次.如果說我們不讓學生在衣著上相互攀比,那類似的活動又代表什麼呢? 評論人:wz澀橄欖 評論日期:2007-5-21 21:16 同意三月和風的觀點。其實教師的穿著打扮符合教師身份,體現教師個人魅力,就是最好的打扮。打扮過於時尚,難免會引起學生的模仿。像溫州華僑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掀起:學校教師不用再穿中規中矩的校服了,有什麼時尚的衣服可盡情穿著;穿高跟鞋、染髮上班的女教師還會受到學校表揚這樣的做法有點極左極右的做法。因此,作為教師,在選購衣服的時候就要想想自己的衣服是否適合進課堂。(葉麗平) 評論人:shanshanyize 評論日期:2007-5-21 21:29 如果說老師是學生眼前的一面鏡子的話,我想應該將自己最健康最自然的一面展現出來。穿適合我們自己的,穿適合我們這個職業的,靚否則在其次。
評論人:lcmsb 評論日期:2007-5-21 22:38 我認為教師著裝對學生的審美觀的影響是不可否認。因此教師必須衣著整潔,儀錶樸素大方,具有健康的審美情趣,給學生留下熱愛生活的精神風貌,使學生得到美的熏陶。教師著裝要適合自己,同時也要考慮適合職業。 葉慧 評論人:panjuan_123 評論日期:2007-5-22 10:23 不同行業的人,對服裝都有一定的要求.雖然,教師的服裝沒有特定的限定,但是我想,我們要做到簡潔,大方,不過於暴露,不奇裝怪服.否則會影響孩子的注意.記得有一次,我穿了時下最流行的一條牛仔褲,這條褲腿上有幾個抽絲的洞.我走進教教室時,並沒有覺得自己有什麼不對,當孩子們用異樣和探究的目光望著我時,我才有些感覺.最後,我們班的一位孩子走到我面前附在我耳朵邊悄悄地對我說:"老師,明天我叫我媽媽給你買一條新的褲子."我不解地問:"為什麼呀?""老師,你的褲子都破了."當時,我的臉不由得紅了.孩子的審美意識提醒我,教師的職業的特殊性.流行的並不一定是適合我們的,在我們講求時尚的同時,我們要考慮到教師職業的裝束對孩子帶來的一些負面的影響. No.3 討論:教師如何著裝——教師著裝不宜「為人之先」評論人:陶然婷(遊客) 評論日期:2007-5-22 11:33 教師的著裝,大方得體,體現個人魅力即可。我比較反對,教師打扮過分耀眼,上上下下掛得跟聖誕樹似的,更反對穿著奇裝怪服。 至於華僑職專「教師扮靚活動」,我仔細想過了,校長提出這樣的舉動,他應該有他自己的理由。他們學校的老師原來是穿統一的校服,顯得單調,古板,無法吸引已經是中專的學生。扮靚活動是為了吸引他們的學生。我認為這樣的扮靚活動有一度就合適了。如果扮靚過度了就造成副面影響。 評論人:繆怡紅 評論日期:2007-5-22 20:15教師的衣著應該適合職業特點,年齡特點,要得體大方。如果在此基礎上再注意顏色搭配,款式稍微新穎些,就更好了,更漂亮了,人也會越發的精神,學生也會很喜歡你。讓得我上學時,就特別喜歡打扮漂亮的老師來給我們上課,我覺得那是一種享受。我想現在的孩子也是如此,因為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評論人:linzi9180 評論日期:2007-5-22 21:19 穿什麼真的是不怎麼要緊,但是露什麼就至關重要了。一個老師的穿著打扮要自然得體大方,露得太多真的會影響教學。至於該穿哪一種衣服更恰當,我想還是不必規定什麼為好,因為老師已是成年人,有自己的著裝準則。只要老師別忘了自己是來上課的,不是來參加演出的,更不是來參加酒會的,我想這個老師的著裝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林海津 評論人:陶然婷(遊客) 評論日期:2007-5-23 10:28 同意海津說的,實際上目前我們教師的穿著基本上都比較得體。大家都很清楚自己是到課堂上來上課。 評論人:jiangchunhui 評論日期:2007-5-23 19:59 正如大家所說的,我們現在的穿著基本上都是比較得體的。有時我們甚至覺得上班的時候顯得比平時還邋遢。因為忙,從早到晚又都在學校,所以很少好好打理過自己。就拿我來說吧!畢業到現在一直是體恤、牛仔褲、運動鞋,就是在談戀愛的那段時間經常地穿高跟鞋,不過沒過多久就「原形畢露」了。那時,我常常對自己說三十歲的時候我會成熟的,可現在快三十歲的我還是如此。也許是長年與孩子們為伍,心態會比較年輕吧。但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我漸漸感覺這樣的穿著似乎有點不象樣了,可又不知該如何改變自己的造型。偶爾穿得正式點,同事也說看不習慣,就連我自己也感覺全身難受。現在連LG也對我徹底放棄了,因為我每次穿上高跟鞋或穿得正式點,晚上回家都會叨嘮,不是說腳疼,就是說哪裡難受。我想一個人的穿著打扮應該與個人的性格、氣質,甚至生活、工作環境有關,但溫州華僑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的這種『扮靚』方式我並不認可,不過適當地個性化打扮我還是同意的。要知道現在的孩子也是很有主見的,他們也有自己的審美標準,對任課老師的喜歡也有助於學習效率的提高。我建議在我們的師德培訓內容中應加入一些新的元素,如教師的衣著禮儀,服裝的色彩搭配等等,讓我們的教師形象更加大方得體。[蔣春慧] 評論人:張如1 評論日期:2007-5-23 23:49 現在的教師大多懂得根據自身和職業去選擇相適應的著裝和打扮,我認為這就是我們教師最靚的打扮了。像溫州華僑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掀起:學校教師不用再穿中規中矩的校服了,有什麼時尚的衣服可盡情穿著;穿高跟鞋、染髮上班的女教師還會受到表揚。對他們的這種做法,我只想說一句:教師群體有著自身獨有的氣質,隨大流有可能弄巧成拙。 最近,一場「教師扮靚活動」在溫州華僑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掀起:學校教師不用再穿中規中矩的校服了,有什麼時尚的衣服可盡情穿著;穿高跟鞋、染髮上班的女教師還會受到學校表揚。對此,許多學生拍手叫好,但不少家長則表示擔憂。 作為一名教師你是如何看待教師的著裝? |
個人主頁 | 引用 | 返回 | 刪除 | 回復 |
No.2 討論:教師如何著裝——教師著裝不宜「為人之先」 |
贊同樓主的見解....(遊客)發表評論於2007-8-29 15:16:00 |
教師的著裝藝術服裝不僅具有禦寒蔽體的基本功能,而且在社會交往中有著特殊而重要的意義。在交際過程中,服裝不僅具有傳遞信息的作用,而且能夠給人以充分的審美享受。對服裝的審美情趣,在一定程度上能表現一個人的精神風貌、知識修養等內在氣質。作為知識分子階層的當代教師,理應了解有關服裝的常識,掌握著裝的藝術,以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更好地完成教書育人的任務。 ◆ 第一節 五彩繽紛的服裝藝術服裝是藉助物質手段直接美化人自身的藝術,比其他藝術形式更密切地聯繫著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審美活動。現代人的形體美和容貌美都同服裝有著密切的關係,形體美要藉助於服裝才能表現出來,而容貌美也離不開服裝的渲染和襯托。服裝的色彩、款式(造型)的不斷變化,能夠極其巧妙而靈活地改變和調節人的外表的審美意義,甚至改變形體和容貌原有的審美特徵。同時,服裝也是一種文化現象。在瞬息萬變的服裝大潮中,人們的著裝心理、著裝觀念不斷地發生著變化。從簡單地打扮,到表現自己的追求、氣質和個性,是人類審美情趣和文化層次的升華。一、服裝與人體美人是服裝的載體,服裝是人體美的附麗。服裝只有與人體相結合,在人體的各種活動中才能顯示出其特有的藝術魅力。因此,在影響服裝美的各要素之間,人的形體美顯得格外重要。可以說,一部服裝藝術發展史就是人類形體美的嬗變史。然而,人的形體美根本找不到永恆不變的標準,此所謂「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一百年。」美國人類行為學家德斯蒙德·莫里斯認為,那些硬要去確立永恆標準的美學理論,多半是胡說或無稽之談。關於人體美,特別是女性人體美,不同時代和不同民族,都有其不可侵犯的理想模特兒。當今「世界小姐」選美比賽中通用的「三圍數據」(以英寸為單位的胸圍、腰圍和臀圍尺寸),在不同時代都表現為不同的算術值。根據保留下來的雕像推算,公元前兩萬年的「舊石器時代小姐」的三圍數據應是96-89-96;公元前兩千年「印度河流域小姐」的三圍數據應是45-34-63;公元前一千五百年的「塞普勒斯小姐」是43-42-44。這些數據同20世紀70年代的35-24-35,都有很大差距。中國人的人體美觀點,歷代都有一個明顯的「界河」:楚漢以細腰為美,魏晉以清瘦為美,隋唐以豐腴為美,宋元以勻稱為美,明清以病態為美,現代(「五四」以後)傾向曲線美,當代則提倡健康美。古今中外人體審美意識的差異,明顯地影響著服裝藝術的發展和變化。當代人推崇的人體美標準,大體包括三個層面的涵義。一是健康而富有活力。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代的洛倫佐·巴拉則認為,「很多健康的人並不美,但是沒有一個美的人是不健康的。」由於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精神、物質生活的充裕,現代人的力氣遠遜於古人,但是軟弱無力卻始終是病態的表現。正如丹納所說:「一切特徵中最有益的,沒有問題的是毫無缺陷的健康,最好是生氣蓬勃的健康……疾病是毀滅的開始,趨向死亡的先兆。」①二是靈巧而富有活力。對外界刺激不能做出迅速的反應或者一碰到激烈運動便頹然倒地的人體,不可能是美的人體。至於身體中所表現出的遲鈍、呆板、笨拙、生硬或鬆軟之類的特徵,更不能成為人體美的構成因素。三是體格完整、身體勻稱、比例和諧。朱光潛先生說:「美的形體無論如何複雜,大概都會有一個基本原則,就是平衡(balance)和勻稱(symmetry)。 」②「平衡」即體格的完整,也就是各器官及其機能的全面發展;「勻稱」即身體各部分外形比例的協調。誠然,上述人體美的標準是芸芸眾生中大多數難以達到的,即使是那些走紅的歌星、影星、模特兒,也並非無可挑剔。正如詩人歌德所說,十全十美是上天的尺度,而要達到十全十美的這種願望,則是人類的尺度。但是,「要達到十全十美的這種願望」,恐怕是「人皆有之」。為了實現(並非完全實現)這種願望,人們必須藉助一定的物質手段。服裝藝術便是其中之一。隨著時代的進步,各民族間的友好往來、文化交流日益頻繁,使得現代服裝無論是穿著的藝術、設計的款式、布料的色彩等等,都趨向於東西文化的融合,都必須看它能否表現人體的健與美,包括揚長避短的審美修飾。從藝術的角度審視,當今服裝與人體美結合的完美表現形式,首推如火如荼的時裝模特兒表演。1573年,義大利修道士山·馬爾柯用木料和粘土製作出第一具人體模型。這種木製的玩偶很快━━━━━━━━━━━━ ①引自[法]丹納著《藝術哲學》。傅雷譯,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年版第383頁。 ②引自《朱光潛美學文集》第一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1年版,第301頁。傳到法國和荷蘭。在那裡,人們稱這種玩偶為模特兒。之後,巴黎有一女裁縫想出一個新點子──用模特兒向顧客展示新式服裝。但是,木製的模特兒有個缺點,不能活動。於是,許多女店主索性就自己充當「活」模特兒,配以各種姿態來充分顯示自己的時裝特色,以招攬顧客。一個到巴黎經商的英國人沃爾特看中了其中一個最漂亮的模特兒,和她結了婚,並一同回到英國。從此以後,在沃爾特時裝店,就出現了英國的第一個活模特兒。後來,許多國家也效仿用活模特兒來推銷時裝的做法,逐漸形成了專業隊伍,成為一種專門的職業了。在歐美,時裝表演有三、四百年的歷史,法國巴黎、義大利米蘭已成為國際時裝表演的中心。改革開放後,我國大連國際服裝節已舉辦數屆,享譽海內外,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勢,時下的時裝表演固然有「代表新潮」、「引導消費」的功效,但也有使人誤入歧途的危險。如果不從形體考慮,不具備時裝模特兒那種修長苗條的身材體型,而盲目地模仿其穿著,其結果無異於東施效顰。二、服裝的造型及其選擇1. 服裝的造型服裝的造型即服裝的款式,是以人的體型、身量和服裝功能為基礎設計出來的服裝樣式。生活中人們根據服裝成型的程度將服裝的造型分為三類:一是非成型服裝,也稱披掛型服裝。它是把天然的植物、動物的皮原封不動地作為服飾使用,或把長方形、半圓形的布片卷繞在人體上的形式的服裝;二是半成型服裝,又稱摻合型服裝,這是經過稍微加工而製作的服裝;三是成型服裝,也稱適體型服裝,它是按照人體的形態而製作的,現代人的服裝多屬於此類。在成型服裝中,20世紀30年代,法國時裝設計師克里斯蒂安·迪歐,以拉丁字母為形式,創造了H、A、V、X等四種造型模式。這四種造型各有各的特點。①H型:主要指上下無明顯變化的寬腰式服裝,其肩部、三圍和褲子或裙子的下腳線、寬度基本一致。如男女襯衫、直身連衣裙、直身大衣等,其形狀如一個上下等粗的拉丁字母H。穿著此種服裝,給人以自由、輕鬆、洒脫之感。②A型:指上小下大的服裝造型。基本特點是肩部下塌、貼體,下擺寬大,有的還呈波浪形。20世紀50年代後流行於歐美各國的連袖式服裝即是這種類型。由於此種服裝肩部窄小,裙擺或褲腳寬大,穿著時給人以優雅、輕盈、飄逸之感。③V型:是與A型服裝恰恰相反的服裝造型,呈上寬下窄的形狀,如同拉丁字母V。這是一種與下身直筒長褲相配的寬肩式服裝,其造型結構簡練,穿著起來舒適、利落。現代的男女青年多偏愛這種款式,如上身穿蝙蝠衫,下身著牛仔褲之類。④X型:這是服裝外型的基礎,也稱主型。它是根據人體外型的自然曲線──肩寬、腰細、臀圍大的特點而設計的服裝,符合人體的體型特徵。X型服裝穿著起來能夠充分反映出人體的自然曲線美,給人以活潑、浪漫之感。在現代服裝的大潮中,回歸自然成了人們追求的目標。簡潔、質樸、大方也是當今時裝發展的潮流。簡潔方面表現在服裝總體造型上的簡化,消除了那些曾束縛人體、有礙動作的各種附加的衣裙支架、托襯、高領、硬領等等,使服裝造型與人體曲線更加吻合。另一方面表現在服裝附加裝飾的簡化,因為傳統的裝飾顯得累贅、繁瑣、重疊,堆砌的各種褶皺、絛邊、帶飾、花結等純裝飾性的附件大為減少。從而使造型的裝飾都更加突出了人體的自然美。男式時裝結構也日趨簡潔,輕便,各類直條、橫條衣料廣為流行,造型上色塊組合,多色鑲拼並用,運用滾條、壓條、鑲邊等多種工藝手段,使服裝色彩對比鮮明、強烈、更富青春活力。2. 依據體型選服裝具體到每個人,究竟選擇哪種造型的服裝,應因人的形體、年齡、職業、性情愛好、文化修養和生活環境等諸多因素而異,不能一概而論。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依據體型進行選擇。義大利著名影星索菲亞·羅蘭曾說:「跟著時代的潮流穿衣,當然是可以的。但請勿濫造潮流。你可以改造一下新的式樣,以適應你的特殊需要,重要之點在於你對自己穿的衣服要既覺得合體、又顯得合適。」①席勒在《審美教育書簡》中也指出:「如果穿得不合身也就必定不美。」這可以說是經驗之談。然而現實生活中,完美無缺的勻稱體型是很少的,絕大多數人的體型都具有某一方面或某幾方面的缺陷。但日常生活中人們往往很難正視自己體型上不夠完美的地方,在穿著打扮上常常逆事理而行。比如,過於豐滿的女性企圖藉助於緊身衣服來使自己變得苗條些,結果卻適得其反。身材的豐肥與清瘦、各部分的長短大小比例,這是我們在短期內無法改變的,但我們可以在正確認識自身缺陷的基礎上利用服裝去掩飾它、弱化它,改變和調整旁觀者的視覺,以達到美化自己形象的目的。①矮胖者:應穿V字型或開領的衣服,不宜穿筒形或有花邊的衣領。上衣不宜太長,褲子不宜太短,並且上衣的顏色要淺於褲子的顏色,以藉助上下裝比例和色彩渲染來增加高度。②瘦高者:宜選用按布紋橫向剪裁的衣服,因為橫向可增加軀身寬度,使人顯得結實。③瘦小者:體型瘦小的女子與高個女子相比,身上「動」的面積較小,若穿上大花型或寬條格的服裝,就會給人一種擁擠雜━━━━━━━━━━━━ ①索菲亞·羅蘭著《女人和美》,李沅譯,長江文藝出版社1987年版,第91頁。亂的感覺。因此,最好選擇花型素雅、簡潔的服裝。不宜穿衣領開口很大的服裝或衣袖多褶的服裝,也不宜穿長至小腿的長裙,宜穿腰部裝有飾品的牛仔褲。 ④頸短者:宜選用V型領類的上衣,借敞開的領口使頭和頸部顯得長些,衣服前面部分有縱向條紋更為理想。⑤頸長者:應選用翻領、高領類上衣,以增加頸部寬度、協調頭頸比例。另外,要做到人的形體與服裝造型的和諧統一,還應注意從科學上符合人身體正常發育的規律。這就是說,僅憑對人體表面的「量體裁衣」是不夠的,還要以人體解剖學為依據。人體解剖學的研究表明,服裝對人的骨骼、肌肉、皮膚、內分泌等方面都有影響,並進一步揭示了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和神經系統等組織機構與服裝造型的關係。這些都從心理衛生科學的高度,對人的服裝造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懂得了這些深層規律,才能避免服裝選擇中的一些失誤。 三、服裝的色彩及其選擇色彩是服裝的「靈魂」。在構成服裝的諸因素中,色彩比款式更引人注目,因為人對服裝的第一印象就是進行色彩判斷。所以說,顏色對於服裝的感覺效果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由於經濟條件的制約,人們不可能任意挑選自己鍾情的服裝樣式和面料,卻可以隨心所欲地選擇自己心愛的色彩。1. 服裝色彩的表現力服裝的顏色在刺激人們視覺的同時,也具有一定的象徵性和表情性作用。因為,色彩的表情性具有表達人們興奮與冷靜、活潑與憂鬱、豪華與樸實、前進與後退等情緒的作用,色彩的象徵性表現和各種色彩在人們的心理上會產生一定的聯想和感覺。一般來說,色彩鮮艷的服裝給人以振奮和充滿朝氣的感覺,而色彩灰暗的會給人以低調和抑鬱的感覺。冷暖顏色的服裝在季節的變化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有助於人們對外界環境的適應,服裝顏色的選擇能反映出一個人的氣質和心理特徵。如喜歡紅色的人情感豐富、性格開朗、精神充沛、任性衝動;喜歡黃色服裝的人,身心健康,做事瀟洒自如;喜歡黑色者大多性格執著、孤傲清高,喜歡棕色者情緒較安逸祥和;熱衷紫色的人一般具有權欲、貴族意識和神秘感;而追求白色的女子多純樸、聖潔。當然這些不是絕對的,任何一種顏色和款式的衣服都可以培養一個人的高雅情趣和健康心理。服裝的色彩還能夠造成旁觀者的視錯覺,從而改變著裝者的體型。一般說來,淺色服裝可以給人以豐滿感。因為淺色服裝,即暖色調和亮度大的服裝,具有一種擴大物體體積的作用。如紅色、黃色等,能使人顯得高大豐滿,最適宜於身材瘦小者穿著。對於體型太胖的人來說,最好選擇冷色調的衣服,如果在夏天穿上白色、淺灰等顏色的褲子,冬天穿上淺色的外衣或罩衣,看上去會顯得比其本來面貌更臃腫、更笨拙。體型過高的人最好也避免穿淺色調和大花朵等色彩鮮艷、亮度大的服裝,而選擇深色、單色或色調柔和的衣服,會顯得穩重、嫻靜、安詳可親。與此相反,深色調的服裝則可以給人以窄小感。如深綠、暗藍、紫藍等,能使人顯得瘦削、矮小,適宜體型高大和過胖的人穿著。例如,體型肥胖的姑娘,適宜深藍、墨綠、深黑色、咖啡色的服裝,而不宜穿色彩太多、太鮮艷、冷暖對比太強烈或橫條紋、大方格的服裝。身體消瘦的人,應盡量避免穿色調過於灰暗的衣服,而應選擇淺色即暖色調的衣服,或花色鮮艷些、花朵大一些的服裝,以使人看上去顯得豐滿些,穿橫條或方格花紋的服裝,也能顯出勻稱和健美。對於矮個子來說,最好不要穿深色調或灰暗的衣服,不妨選擇色調淺、亮度大的服裝,例如穿上淺灰色的衣服,再配上亮度大的帽子,會顯得比原來高一些,但切勿將亮度大的鞋子和帽子配在一起穿戴,否則,就會產生相反的效果,會顯得比原來更矮。 2. 服裝色彩的選擇我國隋代以前,人們往往可以隨意選擇服裝的顏色,朱、紫、玄、黃,任己所好。那時帝王穿的衣服,庶民百姓照樣可以穿。春秋戰國時,齊桓公喜歡穿紫色衣裳,百姓也隨之仿效。可到了隋代,服裝的色彩則成了區分「高低貴賤」的標誌,紫色和白袍規定為五品以上官員服裝,六品以下穿緋紅色官服。唐代不僅繼承了隋代的服裝顏色等級制度,而且進一步明確規定,除皇帝可穿黃顏色服裝外,「士庶不得以赤黃為衣」,並規定了一至九品官服的顏色,如果穿錯顏色,就是違抗聖命,要治罪。明清時期與隋唐相比,更是有過之無不及。據載,明代畫家戴進畫《秋江獨釣圖》,因為給畫中的老翁披了件紅袍,宣宗皇帝便以「將朝廷品服套在釣魚人身上大失體統」為由,將他逐出畫院。畫尚且如此,要是真有不識趣的垂釣老者,穿著紅袍招搖過市,其結局則不是殺頭便是坐牢了。現代文明社會,人們選擇服裝色彩雖已無坐牢殺頭之虞,但仍要考慮自己的年齡、職業、體型及著裝的季節等諸多因素,尤其應該使服裝色彩與自己的膚色相協調。一般說來,皮膚比較白的人,對服裝色彩要求不那麼嚴格,白色衣料由於反射光線的能力較強,幾乎穿在各色皮膚人的身上都比較協調。另外,海藍色服裝也適用於大多數人。皮膚黑黃的人,如穿灰調顏色的衣服,會顯得更黑,因而適合穿以純黑為主,以紅、綠、紫為陪襯的服裝;黃橙一類的暖色調也可以,但忌穿粉紅、淡紅和淡綠的服裝。皮膚暗褐的人,不要選擇咖啡色。臉色蒼白的人,最好穿淡紫色、黃色、淺橙色、淡玫瑰紅、淺綠和白色的服裝。顏面粗糙的人,不宜選配粉紅、鵝黃一類嫩色衣服和圍巾,以免對比之下,更突出皮膚的粗糙性。東方人的皮膚大都呈黃色,這種膚色在絢麗陽光照射下雖然很美,但如果處理不好,卻會讓人覺得不夠健康。因而膚色發黃的人不宜選擇艷麗的藍色和紫色,也不要選黃色,還應注意盡量少穿綠色或灰色調的衣服,因為那樣會使皮膚顯得更黃,甚至會顯出「病容」。最適宜的色彩是粉紅、桔紅等柔和的暖色。另外,皮膚的色型與服裝色彩的配合,還要顧及頭髮、眼睛的顏色,以及面料的花型和光澤等因素。只有不斷地認識自我形象,找出服裝的個性,才能使穿著體現出萬千儀態,達到理想的裝扮效果。 四、著裝的TPO原則目前國際上流行的TPO著裝原則,指的是著裝應與時間、地點、場合相適應。T(Time)代表時間、時令、季節或時代,P(Place)代表地方、場所或位置,O(Occasion)代表場合或時機。TPO原則將服裝與人的氣質、外界環境有機地統一起來,解決了服裝與人、時髦與傳統的矛盾衝突,美化了人們的生活。1. 著裝的時間原則著裝的時間原則,就是指人們的穿著應隨著時代的發展、時間的變化、氣候的冷暖,來變化服裝的色澤、面料的厚薄、衣著的款式。首先,服裝具有濃郁的時代氣息。人們要求服裝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地變化,要符合時代的潮流和節奏,過分地落伍,過分地新奇,都會令人側目,使你和社會及周圍的人拉大距離。其次,服裝的美還有時間性,就一天來看,清早起來可穿著睡衣到洗漱間;換上運動服去跑步、打拳或做其他運動;上班時,穿上整潔、莊重、得體的服裝;晚上,在進行各種交際、訪友、娛樂活動時,再換上體面、考究或華麗的服裝。有時也可以根據一天的冷暖變換服裝。有人還喜歡每天變換服裝,有人則喜歡上午、下午、晚上不斷地變換服裝。能經常把整天的服裝變化考慮得很周到,這樣的人精力充沛,對生活充滿信心,不斷地給予周圍的人以嶄新的形象。上班時,他是一個努力建設生活的人;下班後,他又是一個盡情享受生活的人。第三是要求著裝應隨著四季的變換而變化,以便相應地表現出不同的季節特色和季節主題。美妙宜人的春天常給人一種富有生氣、充滿活力、溫暖舒適、幸福愉快的情感。在百花盛開的春天,人們身著春裝,使人感到無限生機。但是,人們剛度過寒冷的冬季,皮膚里外都適應了冬天的氣候。若一下子減少衣服,會令人有些難以適應。並且,春天氣候多變,天氣時冷時暖,人們體溫調節系統很難一下子適應這種緊張狀態,弄不好會使體溫調節系統工作失常而令人患上感冒發燒,或因對病菌的抵抗力下降而染上各種傳染性疾病。所以春天穿著,既要講究春天的特色,也應重視保暖護體。而秋天則恰恰相反,人的皮膚經過了酷夏的「烤」驗,對外界各種變化的抵抗力增強。秋季到來,雖有微寒,但輕微的冷刺激對體溫調節系統壓力不大,所以,秋天初至,不要過早地增加衣服,也不要一次加很厚的衣服。稍許涼一點不要緊,在不影響身體健康的前提下,讓皮膚鍛煉鍛煉,這對過冬也有益處。所以春秋兩季的著裝應薄而多層,以方便隨時增減。在顏色方面,春秋裝不受多少限制,著色較為自由,春天可以五彩繽紛百花齊放,秋天也可著各色艷服,把秋天打扮得如春天一般。夏季氣溫高,炎炎烈日使人感到酷熱難耐,常常汗流滿面,人們此時對服裝的選擇自然轉向輕薄、淺淡、寬鬆、透氣方面來。冬季里瑞雪紛紛、寒風瑟瑟。因此服裝的首要功能是防寒御冷,保溫隔涼。但時下人類已進入高度發達的時代,現代化的防寒服裝,在確保生存條件的前提下,還講求舒適和美觀。為了打破冬日的暗淡和沉悶,女性們多穿上高彩度的服裝,使冬日頓然生輝,尤其在雪地里,各種強烈的色彩最能顯示醒目的身姿。2. 著裝的地點原則 著裝的地點原則指人選擇衣服應該根據自然地理環境而異。無論是在豪華賓館鋪著絲絨地毯的大廳里,在綠草叢生的林蔭下,在曲折狹窄的小巷中,在寧靜的療養院內,還是在喧鬧的遊樂場,服裝都應與此環境相協調,要根據不同地點採用各種不同的形式和風格。在農村,在城市,在異國他鄉,著裝也應採取不同形式,所謂入鄉隨俗,也是對著裝的一個要求。3. 著裝的場合原則著裝的場合原則是指服裝的穿著應與場合的氣氛相協調。穿著破舊服裝參加盛宴,不但對主人來說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而且自己也易感到局促不安,還會使大家掃興。參加女伴的婚禮不可打扮得過分,以免喧賓奪主。參加家長會,只要穿戴整齊即可,但參加畢業典禮,則不妨拿出你的全套行頭,一絲不苟,藉此表示對孩子的愛以及對學校領導和教師的謝意。如果是洽談生意,那麼,莊重的著裝就顯得格外重要;如果只去某單位應聘,著裝則要力求自信和穩重。聽音樂會是一種高雅的活動,音樂旋律優美流暢,表演更是出神入化,此時如果選擇色調柔和,質地輕薄的服裝,則與動人的音樂十分和諧,更有助於自己沉浸在美妙的樂章之中……上班時如何穿著才最容易得到大家的讚賞呢?一本美國時裝藝術書籍《女性的新形象》介紹了這麼一個竅門:永遠穿得比你周圍的人稍微考究一點、精緻一點和時髦一點即可。因為人們很樂意欣賞和稱讚一個比自己穿得略好的人。如果你在服飾方面超出四周的人太多,則太過於炫耀奪目,那麼在一種微妙的心理影響下,人們會感到不那麼的愉快,不容易採取贊同、容忍和諒解的態度。◆ 第二節 著裝與教師良好形象的建立 一個人的著裝在很大程度上傳遞出他的各種信息。如他的職業、地位,他的願望、追求,他的知識、修養,他的品德水準、生活情趣等等。正如英國著名體態語學者D·莫里斯所說:「穿衣服不傳遞社會信號是不可能的。每件衣服都說出穿著者的一段故事,而且常常是很微妙的故事。」①對教師而言,服裝更是一種表現力很強的無聲語言,得體的著裝可幫助教師建立美好的形象,暢通地傳遞與教書育人密切關聯的各種信息,從而順利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一、著裝與教師的自我形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形象,如有的人希望自己看起來像個英雄豪傑,有的人希望自己是個風流小生,有的人希望自己具有大家閨秀的氣質,有的人則追求企業家的氣派等等。雖然這些理━━━━━━━━━━━━ ①轉引自庄錦英、李振村著《教師體態語言藝術》,山東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323頁。想形象的獲得,首先取決於自身的條件,如氣質、形體、年齡、相貌、言行等,但服飾的作用也同樣不容忽視。俗話說,人靠衣裝馬靠鞍。服裝是一種最重要的物體語言,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能不感到服裝的魅力。人們串親訪友或歡度節假日,總要穿戴打扮得新鮮漂亮,服裝的樣式和色彩會給生活情趣和自我形象增添無比的美感。教師作為大千世界中的一員,當然希望自己有一個完美的自我形象。隨著物質生活和審美情趣的現代化,不少教師的衣著打扮具有較強的整體效果意識,顏色或漂亮大方,或柔和自然,款式既新穎別緻而又不流於俗氣。這種和諧的著裝不僅給人以美好的印象,同時也使著裝者本人產生一種自我感覺良好的積極心態。因此,他們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充滿激情,精力充沛,並能充分發揮工作中的獨創精神。山東大學附中的高級教師李昌玉同志,已經60歲了,在一次觀摩課上,他果敢地繫上了紅領帶,使觀摩課上得格外成功。他在《功成紅領帶》一文中寫道:①當我完成教學「策劃」之後,心裡一陣嘀咕:要不要「粉墨」登場?老伴說:「要。」果然,當我走向教室的時候,聚集在門外的幾個女生朝我擠眉弄眼。我心裡有「鬼」,經她們一盯,也有點不自在起來。這是因為我第一次系了領帶去上課,而且還是一根棗紅色領帶。這時,我感到這根領帶好重好緊啊!幾年前有一位美國的中學教務主任來訪,我問他:「如果上課時學生紀律不好怎麼辦?」他說:「只要繫上領帶,學生就莊重嚴肅了。」這或許叫做「領帶效應」吧?━━━━━━━━━━━━①選自傅道春編著《教師行為訪談(一)》,有刪節。我的學生幾乎都是知識分子的子女,雖然他們未必也懂得美國的「領帶效應」,但是我相信他們對老師的儀錶、衣著、風度具有敏銳的感覺力。我相信,一根出其不意的紅領帶會變成一種出奇制勝的力量。因此,我終於勇敢地繫上了領帶。……整個教學過程氣氛活躍,節奏明快,達到了自然流暢、得心應手、水到渠成的效果。課後女生李雅莉轉動著調皮的眼珠對我說:「老師,我們給你捧場了!」我的同事李先生說:「李老師,你帶上領帶真瀟洒!」的確,這是我上過的最成功的觀摩課之一。其成功的秘訣在哪裡?我以為功成紅領帶!觀摩課的成功,當然得力於李老師嫻熟的教學技巧,但紅領帶的確功不可沒。李老師從紅領帶中受到激發,變得振奮、莊重,並向學生傳遞了這樣的信息:我是很嚴肅認真地對待這次觀摩課的,並決心上好這節課,希望大家與我密切配合,完成任務。李老師的目的達到了。然而,現實生活中也有部分教師缺乏必要的著裝常識與正確的審美觀點,不能根據自己的體型、膚色等選擇恰當的服裝款式和顏色,盲目追趕時髦,模仿別人,結果是弄巧成拙,適得其反。如有的體型豐肥,偏要用緊身健美褲把缺乏美感的線條勾勒凸現於眾目睽睽之下;有的頸短肩寬,偏要讓翻領、厚墊肩或大泡泡袖襯得腦袋如埋進脖腔……這些不和諧的著裝嚴重地影響了教師自我形象的塑造,進而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教育教學工作。那麼,怎樣通過著裝來塑造教師的自我形象呢?在這方面,魯迅先生為我們做出了榜樣。①當年,著名女作家蕭紅穿著寬袖的大紅上衣到魯迅先生家去。她看出魯迅沒有注意她的衣服,便問:「周先生,我的衣裳漂亮不漂亮?」魯迅打量一眼,說:「不大漂亮。你的裙子配的顏色不對,並不是紅上衣不好看,但紅上衣要配紅裙子或黑裙子,咖啡色的就不行了,這兩種顏色放在一起很渾濁……」那天魯迅先生很有興緻,他還告訴蕭紅:「人瘦不要穿黑衣服,人胖不要穿白衣服;腳長的女人一定要穿黑鞋子,腳短的女人一定要穿白鞋子;方格子衣裳胖人不能穿,豎條的使人顯得長,橫條的使人顯得寬。」蕭紅感到有些意外:「周先生怎麼也曉得女人穿衣裳的事呢?」魯迅回答:「看過書的,關於美學的。」由此看來,教師要塑造好自我形象,使自己打扮得漂亮、得體,從根本上講,還是要加強文化修養,掌握有關著裝的美學理論,增強審美意識。 二、著裝與教師的社會公眾形象從歷史上教師的地位來看,中國教師的社會公眾形象並非盡如人意。②雖然儒家曾把教師的地位抬得很高,荀子把教師納入了天、地、君、親、師的序列,但是在剝削階級占統治地位的社會裡,並不是所有的統治階級把所有的教師都看得如此尊貴崇高。在統治階級內部,尊師重道者只是少數,受尊敬的教師主要是「名師」,其中又多為天子之師和一代宗師。統治階級「尊師」 是為了「重道」,對為統治階級培養接班人的「名儒」、「經師」許以高官厚祿、給予尊重;而廣大的塾師、蒙師的社會地位卻極為低下,生活極為貧困。韓愈作為統治階級當中的一━━━━━━━━━━━━①參見李樹蔭著《交際藝術》,知識出版社,1995年版,第320頁。②參見穆嵐等主編《中小學教師論》。員,在《師說》中雖對教師的地位和作用給予充分肯定,但在他心目中的教師是指成人之師,而非童子之師。他說,童子之師,不過是只能識文斷句的教書匠,沒有多大才學,算不得真正能夠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他把童子之師排除在教師之外,可見他是輕視基礎教育的。在元代,曾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的說法,把教師排在了行九的位置上,連妓都不如。在國民黨統治下的舊中國,中小學教師的地位和待遇也很低下,在1948年《教師節雜誌》中有這樣的敘述:「中小學教員的收入早已比不上一個普通的苦力」,「為生活所迫的中小學教員,不得不厚著臉皮自己開口自己伸手,向學生要尊師費,到必要時也不得不像難民一樣結隊到主管官署或民意機關去請願,甚至露宿街頭,猶如乞丐」。陶行知先生曾這樣描寫過教師的生活:「人家稱我老夫子,生活不如老媽子,整天給人管孩子,吃不飽來餓不死。」教師不僅生活上沒有保障,而且隨時有遭失業和迫害的危險。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使教師同勞動人民一起徹底擺脫了封建勢力的黑暗統治,包括教師在內的知識分子同工人、農民一樣,成為國家真正的主人。然而,在「十年浩劫」期間,人們的靈魂被扭曲,教師又重新被扣上「臭老九」的帽子,首當其衝地受到衝擊和迫害。上文提及的李昌玉老師曾回憶道:記得「文革」中,我因把一件又舊又破的襯衣扎到腰帶中就被「革命小將」棒打了一頓,因為這與牛鬼蛇神的形象太不一致了。歷經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儘管人們已覺悟到知識經濟迫在眉睫,但由於根深蒂固的小農意識的影響,社會上還有不少人以定型的思維看待教師職業,教師形象既在他們心中佔有一定位置又讓他們頗感不屑一顧。造成上述狀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中國兩千多年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的影響。在這種自然經濟條件下,患短視症的人們看不到教育的間接的物質產品輸出,也就是說不把教育作為生產力看待。於是教師便得不到應有的物質待遇。經濟是基礎,教師的社會地位與公眾形象就建立在這種塌陷地基礎之上。那麼,如何改變教師社會公眾形象的這種不盡如人意的狀況呢?除國家、社會的至關重要的決策外,作為新時期的教師,是否也應針對自身存在的缺憾而努力呢?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美國曾就「教師著裝是否重要」展開過討論。一名叫戴維德的男教師在一份《今日》的教育報上發表了自己的辯論文章,文章指出:許多教師抱怨說,在美國社會裡人們不把他們看作是教師。他們的抱怨是有道理的,因為實際情況正是如此,那麼原因何在呢?我認為原因之一是:許多教師看上去不像教師。我看到有些教師上課時穿牛仔褲,圓領汗衫,普通便鞋;有些人看上去甚至還要寒酸些。在這個社會裡,衣著給人以一種視覺印象,你是什麼人,擔任著什麼樣的職位,你的行為上的差異以及別人對你看法上的差異都取決於你的衣著。假如你衣著隨便,別人便會隨便地對待你。假如你的衣著表明:「我是主持這兒活動的教師,大家都聽著。」那麼別人就會對你認真起來。當我和某位地方教育部成員、某位行政負責人或者某位家長見面時,我總是穿上西裝,繫上領帶。為什麼呢?這是為了在見面剛開始的時候就造成這樣一種氣氛:我是一位教師,希望你把我當作一位教師看待……①━━━━━━━━━━━━ ①詳見《外國中小學教育》,1987年第2期。 在美國這樣一個追求強烈個性意識的國度里,著裝對教師的社會地位及公眾形象居然如此重要。在我們這樣一個具有幾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國中,教師的著裝與其社會公眾形象的關係便可想而知。因此,新時期的教師應該自尊、自愛,在加強自身思想道德、專業知識修養的同時,注重個人衣著、儀容的修飾,以嶄新的形象展現於世人面前。三、著裝與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一個人的衣著打扮,是儀錶的重要組成部分,衣著打扮如何,自然影響著儀錶美。而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教師的儀錶對學生的心理有一定的影響,特別是對幼兒園、小學、中學學生影響較大。教師衣著不整,反映精神面貌不佳,但奇裝異服,也有損嚴肅端莊,都不利於教育工作。只有儀錶大方,衣著整潔得體,才能引起學生的尊重與好感。因此,一個教師在著裝方面給學生印象的好壞與否,是影響教師能否在學生中獲得威信的重要因素之一。著裝對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與種種因素有關。就學生來講,隨著年級的增高,審美意識的增強,他們對教師的著裝要求會逐漸提高,李昌玉老師曾談到高中學生對教師儀錶的看法,他說:「通過多年來我和學生的接觸,常常知道學生對教師的衣飾、儀錶觀察得不盡其細,評頭論足,吹毛求疵,是他們經常的熱鬧話題。先從反面說,他們不喜歡哪些教師呢?對於衣著打扮守舊落後、邋邋遢遢、不修邊幅的教師他們不喜歡;對於花俏超前、濃裝艷抹的教師也很反感。不過,對於音樂美術老師打扮過分一點倒不反感。他們喜歡打扮得莊重、漂亮而又有時代感的教師。對女教師如此,對男教師也如此。我想,學生的這些看法是值得我們做教師的重視的。」像這樣「評頭論足,吹毛求疵」的現象,在幼兒園或小學低年級學生中是較為少見的。此外,學生已熟悉的教師,其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很少受到著裝的影響;而對新教師(包括初為人師者和新調到一所學校的教師)來說,他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則較多地受到著裝的影響,這是因為同普通人一樣,學生也存在「先入為主」、「衣帽取人」的認識偏差。著名特級教師於永正在《教學瑣憶》中曾回憶起自己三十多年前初為人師時的一幕:①1962年9月1日,我帶著初為人師的神聖、莊重、熱情和希望,穿著一件白襯衣,一條雖然在膝蓋部位打了個補丁卻洗得脆生生的淺灰色的褲子,跨進了徐州市搬運工子弟小學三年級二班的教室。教室里一片混亂。學生似乎沒有發現我的到來。有兩個小男孩扭在一起打起來了。我趕緊從腦子裡「檢索」《教育學》、《心理學》中的有關「法則」,可是法則全部失靈。一個大個子男生說:「老師,你把他們拉出去!」拉出去?教育學上有這麼一說?這是「緊急狀態」,也只能如此了。我把他們二人拉到教室外面。教室里頓時安靜了。這一教育學裡沒有的一招果然奏效。我努力使自己平靜下來,想和藹而又親切地「背誦」兩天前就準備好的充滿詩情畫意的「開場白」。可是,我怎麼也笑不起來。安靜了沒有五分鐘,學生們又開始騷動起來。講話的、爭吵的、因為對方的胳膊過了「三八線」而發生「邊界」衝突的……按下葫蘆又起來瓢。這是怎麼了?我對我這個所謂堂堂的師範學校的「三好生」━━━━━━━━━━━━①見《江蘇教育》1995年第7期。產生了懷疑。下課了,學生們議論開了:「剛畢業的,誰聽他的!」「多窮!穿條爛褲子!」晚上,同寢室的一位老師問:「你有好一點的褲子嗎?」我說:「有。我不是覺得應該給學生一個艱苦樸素的印象嗎?」「咳,書獃子!」於老師的回憶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著裝對初為人師者的重要。當然,一位教師的成功更主要的還是取決於自身的學識、才能等內在因素。正因如此,於老師能在短期內通過「露一手」──彈琴教唱、畫雷鋒像、寫美術字、吹口琴、拉京胡等等,贏得了學生們的「純潔的崇拜」,創設了和諧而溫馨的教書育人氛圍。如果說於老師的初登講台是遇到了小小的麻煩的話,那麼下面這位年輕女教師的經驗之談就會使我們真切地體會到得體的著裝確實能幫助我們取得成功:①我是任教剛剛半年的青年教師。在此之前,我「出校門,入校門」,加之以前在家中比較受寵,可以說無論是性格還是著裝,都很「孩子氣」。剛一工作就擔任了初一年級的班主任及語文教師。如何「鎮住」這些學生,我著實費了不少腦筋,覺得應該從著裝和氣質開始,首先要給學生一個好印象。現在回過頭來看,我的教學之所以贏得各方面的好評,走在全年級的前列,服裝打扮還真起了不小的作用呢。━━━━━━━━━━━━①選自李樹蔭著《交際藝術》。記得學生報到那天,我穿的是在暑假中四處「搜尋」選中的一身水綠色無袖西服套裙,上衣為雙排扣,還有條腰帶。這套裙子的顏色清新、柔和,款式簡潔,可以為我添幾分莊重和成熟。穿著它,面對我的51名學生,我充滿自信地做了自我介紹,並提了些必要的要求。從學生的目光中能夠看出,我得到了他們的尊重和信任。這一天,部分家長也來到了學校,交談中,他們提到我的套裙,認為穿得很合適得體,既有青春朝氣,又比較端莊持重。孩子們喜歡年輕教師,但家長怕年輕教師不會教、不會帶,見到了我,聽了我的「開場白」,基本上消除了他們的顧慮。在教學和班主任的工作中,如何讓學生愛聽、想聽、聽得進去,並按照去做呢?這是一個嚴峻的考驗。訓斥、壓服絕不是好辦法,我本人性格溫柔,也不會臉紅脖子粗地對學生「吼叫」。我的體會是:端莊合體的衣服、克繁從簡的髮型、自信沉穩的表情與流利正確的言辭一起發揮作用,這樣才能取得良好效果。一學期的實踐證明,我的言傳身教能夠讓學生心悅誠服地接受。現在的初中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物質生活條件好,接觸面廣,反應敏捷,對老師敢於品頭論足。我班有五六個女生比我還高,如果我穿得很一般,勢必令旁人分不清師生,對學生缺乏吸引力。可是穿著「新潮」呢,那麼後果可想而知──學生起碼有半節課是在議論你的衣服。年輕女教師誰沒幾件「新潮」服裝,關鍵要看穿著的時機。我有一個要好的大學同窗分配在另一所市屬重點中學。她在上大學期間品學兼優,人也漂亮,穿著打扮很會趕時髦,當學生會幹部揮灑自如。可是她現在身為教師,她總覺得自己「玩不轉」學生。我認為重要原因是她在衣著方面存在問題。作為教師特別是青年女教師,著裝既不能太「孩子氣」,也不能「太老氣」,還不能「太洋氣」。通過實踐檢驗,我覺得青年女教師要想取得較好的教育教學效果,應注意以下幾點:1. 髮型不能怪,髮飾不宜多,應根據自己的臉型特徵,選擇一種簡潔易梳的髮式。2. 臉部是引人注目的,絕不能蓬頭垢面地上講台,也不能濃妝艷抹,應根據教學對象的接受能力、審美情趣,略化淡妝。 3. 手要潔凈,不要留有筆跡,指甲要修剪整潔,最好不佩戴手鏈、手鐲。必要的話可以戴戒指。4. 著裝。除體育和實驗課外,一般宜穿西服或西服式茄克。穿套頭衫也未嘗不可。但顏色、圖案要有所選擇。帶領學生進行體育鍛煉或郊遊時,最好著一身輕便的運動裝。 以上儘管是一位年輕女教師的體會,但它對所有教師,尤其是新教師具有普遍的借鑒意義。當然,學生心目中的教師形象,是教師的思想品質、精神面貌、氣質、文化修養等內在因素與儀錶風度的外在因素融合而成的一種整體效果,但對初涉教壇的新教師而言,自己的著裝決不可等閑視之。◆ 第三節 教師著裝的要求教師作為普通的社會成員,在著裝上當然與一般人有相通之處,比如要遵循TPO著裝原則(詳見本章第一節)。但是,教師作為一特殊的社會角色,其著裝又與一般社會成員有所不同。通過上一節的討論,我們認識到教師著裝對其良好形象的建立具有重要意義,尤其是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直接影響教育教學的效果。由此看來,教師的著裝須有與其職業相稱的特殊要求。 一、整潔衛生,美觀大方,樸素典雅這是對教師著裝的總要求,也是最起碼的要求。教師無論穿什麼服裝,都要經常加以護理和保養,以求得外觀的完整和新穎。歷史上的某些「天才人物」的不修邊幅,如古希臘與狗為伍的犬儒學派,中國魏晉時期以捉虱逗樂的隱士,以及史書上記載的波希米亞人式的放浪形骸的藝術家,畢竟不是一般人所能效仿的。即使是這些人,其骯髒邋遢之處,也是讓人不快的。尤其對未成年的中小學生而言,他們是不會喜歡如此教師形象的。1955年,紐約一所小學五年級學生看愛因斯坦衣服破舊,特地寄給他一個領帶別針和一套袖口,作為他76歲的生日禮物,愛因斯坦收到禮物後回信表示感謝,並說這樣的禮物提醒他今後應該穿得稍微講究一點。現在,有少數教師仍不注意個人儀錶衣著的清潔衛生,經常是衣服髒兮兮的,領子里一半外一半,褲腳高一隻低一隻,外衣不扣紐扣、襯衣打個結、拖著拖鞋不修邊幅地走進教室,給學生的第一印象很差,對學生的思想面貌帶來不利的影響。這是不符合教師職業道德要求的,應當自覺地加以糾正。馬卡連柯說:「無論對教師或是對教育機關中的其他成員,都必須要求衣服整潔、頭髮和鬍鬚都要弄得像樣,鞋襪潔凈,雙手清潔,修好指甲和經常備有手帕。」他甚至認為:「從口袋裡掏出揉皺了的臟手帕的教師,已經失去了當教師的資格了。」①因此,任何一名教師都要認識到,講究個人衣著的整潔衛生,不僅僅是教師道德修養的表現,更重要的是教育好學生的需要。美觀大方、樸素典雅,是指教師的著裝要給人以美感,既不奇特古怪、艷麗花俏,又優美不俗。教師的衣著打扮,並不一定。 ━━━━━━━━━━━━①《馬卡連柯論共產主義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71年版,第444頁。在於要有新奇漂亮、流行時髦的服裝,也不一定在於本人必須有一副適宜妝扮的漂亮身材,關鍵在於他的儀錶打扮要適合身份,適合教師職業特點規範下的儀錶美的深層內涵。儘管適宜的身材、流行的服裝對教師形象美也起相當重要的作用,但這並不能代表儀錶美的全部。只要他在教書育人的實踐中,衣著整潔得體、落落大方,照樣能夠透露出一股樸實的美、整潔和諧的美、情趣高雅的美。當然,這並不是說教師的衣著應該是呆板單調、沉悶落伍的,似乎只有這樣才能為人師表,而是說教師的妝扮要抓住美的真正內涵,抓住其基本的職業要求。美是各種各樣的,美有多方面的多種體現。只要教師的學識淵博、興趣高雅,即使是平凡的服飾,美也會從平凡的裝束中流露出來,使受教育者產生一種充實感、信任感與崇高感。如果一個教師棄其基本育人宗旨於不顧,或衣冠不整、稀里糊塗;或一味追求時髦,缺乏基本的職業涵養,不僅有損於教師的形象,不能很好地發揮其教書育人的作用與效應,而且還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使其馳心旁鶩,甚至會把學生導入歧途。 教師著裝要想達到整潔衛生、美觀大方、樸素典雅這一總體要求,也須具備基本的服裝學常識。一般說來,教師著裝的顏色以中性色彩、冷色為主。如選用暖色則應以中、冷色相襯托。教師服裝的面料以混紡為好,顯得質地好,挺拔、有光澤感,易洗易干。如選用純毛料,則易被粉筆末染污。男教師著裝要正規,如單排扣西裝,選用淺條紋或八字紋面料,配領帶、馬甲等。為了避免過於格式化,衣袋、紐扣可有些變化。女教師的服裝可偏向時裝,顏色和樣式可稍花俏,可著套裝,春夏季節可以素色襯衣配飄逸長裙。 二、與自身條件一致這是指教師的著裝要從自身條件出發,綜合考慮自己的體型、膚色、年齡、家庭經濟狀況等多種因素,穿出自己的風格和個性。美國的巴爾教授說:「服裝是人們形體美的自我表現。」依此看來,教師著裝首先要做到合身得體。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對自己的體型、身材有一個較準確的估計。另外還必須消除頑固的從眾心理。高腰衫、寬鬆褲、茄克衫、毛料西服、時裝套裙、名牌旅遊鞋和平底時裝鞋都曾為一時風尚,但身長腿短者和肩窄臀大者穿上高腰衫和寬鬆褲,其效果將是目不忍睹;更不用說旅遊鞋配西服,平底鞋套在粗壯的腳掌上,套裙掛在又矮又胖的身上之類的搭配了。關於如何根據體型、膚色選擇服裝的款式和色彩,我們在第一節中已有論述,可作為教師選擇服裝時的參考。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著裝的心態也隨之發生變化,穿戴上的年齡界限將逐漸被打破。但是,作為教師,在今後一個時期內,選擇服裝仍需考慮自己的年齡特點。青年教師朝氣蓬勃,充滿活力,易於接受新事物,富於想像力和開拓精神,服飾選擇上宜以活潑明快為主,可以與流行色澤款式適當地靠近一些,要避免在色澤款式上的老氣橫秋,顯得毫無生氣與活力,也要避免給學生以沉悶感、壓抑感;年長的教師德高望重,沉穩通達,衣著上應以嚴肅端莊為主。但也不一定非要拘泥於一端,可以根據情況,適當選擇一些既穩重大方,色澤款式又比較清新的服飾。這樣,既顯得充滿成熟的魅力,又顯得煥發了青春活力。由於各自家庭成員的職業多樣化等原因,教師的經濟狀況各有不同。因此,教師在著裝上也應「量入為出」。服裝專家經過分析,將消費者的心理歸納為十類:1、實用型:此類消費者樸素實惠,對款式或色彩不太注意,對工藝質量要求較高,對面料要求結實堅固,不求高檔。2、經濟型:喜歡廉價服裝,對服裝潮流漠不關心。3、潮流型:自己沒有主見,十分注重周圍人的衣著,關心流行式樣,追隨時裝潮流。4、自我型:追求華麗服飾,著重表現自身美,而不以流行為美。5、高檔型:對時裝面料十分注重,並不在乎價格,講究名牌,色彩要求高雅。6、時髦型:穿著時裝比時裝流行潮流快,堪稱流行時裝的先驅者,以怪新為榮。7、先鋒型:與眾不同,穿著大膽、新奇,敢於穿別人不敢穿的服裝,比時髦型還要快一個節拍,其穿著常常有驚人之舉。8、保守型:穿慣了傳統服裝,民族觀念很濃重,特別是在中、老年人中還很有市場。9、清高型:從不趕潮流,重端莊優雅而鄙視花巧炫耀,偏愛簡潔高雅的時裝。10、理智型:能巧妙地將服裝的美觀性、實用性、經濟性統一起來。選擇的服裝往往既合潮流,也不落俗套,且價格適中,穿著大方,能合理地自我調節。統觀上述十種著裝心理,作為工薪階層的教師最好應為「理智型」。但日常生活中,不少教師在服裝的選購上卻傾向於「實用型」或「經濟型」。讀了下面這篇載於《知識與生活》的文章後,我們會得到一些啟示:①━━━━━━━━━━━━ ①節選自《知識與生活》1994.7.《工薪族購衣訣竅》,作者經緯。靠薪水生活的工薪族們,在穿著上卻從不願落伍。但同樣是工薪族,有的懂得如何購衣,包裝出色,而有的拼光了血汗錢卻得不到應有的效果,看來這其中還是有一定訣竅的:不少工薪族自知收入有限,所以特別熱衷於購買便宜貨、降價商品,每每遇到展銷會、大削價等便挑起她們的購物慾望,一套西裝只賣98元,一件呢子大衣只賣60元,於是一哄而上,不加思索立刻掏錢去買。然而衝動過後,回到家中,翻來覆去仔細察看,發現不是這裡脫線,就是那裡色澤不勻等,里外都是毛病。要麼突然想起自己好像有過一件貨色差不多的服裝,穿不得又扔不得,於是乎衣櫥內又多了一件沒用的衣服。如果後悔一、二次也罷,反正不會有多大的經濟損失,但一次次地後悔,積少成多,那就不是一筆小數目了。因此,就工薪族來說,買衣服一定要遵循少而精的原則,要買就買好的,買精品,當然是貨真價實的精品,買一件是一件,不要貪圖便宜,便宜沒好貨,這是真理。工薪族買精品,這看似沒道理,一次性花費太大,其實仔細算個帳,精品穿著效益大,範圍廣,穿著時間長,無論何時何地心理都會有一種自豪感和自信心……當然,這裡的「精品」也是相對而言的,並非單指那些面料上乘、價格昂貴的高檔服裝。但是,這種購衣著裝上的「精品意識」確是我們做教師的可資借鑒的。 三、與所處環境協調首先,教師著裝要與社會大環境協調。一定的社會環境,一定的服飾流向,不可避免地要影響到教師。教師也需要不斷地接受、選擇美的服飾,納入時代大潮而不可一味地古板地拘泥於自己的天地之中,與世隔絕。就是說,教師的著裝應給人以時代感。曾幾何時,左傾教條主義者把美和愛美武斷為一種錯誤意 識、精神污染。誰要是收拾得整潔利落一點,穿得漂亮一點,就會被指責為追求資產階級生活方式,甚至會招災惹難。在那個時代,色彩越艷美越是壞東西,穿得越破舊越革命,於是舉國上下一片灰色調,男女不分,老少難辨。斗轉星移,社會在發展,時代在前進。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人們的著裝觀念和審美情趣也在發生著急劇的變化,人們終於恢復了愛美的天性。改革最見成效、最立竿見影的變化就是人們穿著打扮的改變,尤其是姑娘們似乎在眨眼間便孔雀開屏似地變得光彩奪目。新款式、新花樣、新色彩的服裝使我們和我們這個世界都變年輕了。在這樣的大環境里,如果教師的著裝還是不修邊幅、陳舊保守,又如何能贏得社會的尊重和學生的熱愛呢?教師的著裝要做到與社會環境協調,還應注意使自己的服飾隨著群體文化意識的變化而變化。就教師的教學環境而言,有的在城市,有的在農村,有的在少數民族聚居區……這就要求教師的著裝應該「入鄉隨俗」,以能被群體所接受為宜。有這樣一個例子:一位大學剛畢業分到農村中學去任教的女青年教師,由於不能入鄉隨俗,過分注重梳妝打扮,服飾艷麗奪目,頻繁更換,使學生眼花繚亂,議論紛紛,導致課堂紀律和教學效果很差。當地的老百姓也很看不慣,請求把這位「洋」教師調走,以免教壞了他們的孩子。由此看來,教師要善於理解群體文化意識,審時度勢,做恰當的修飾。第二是教師著裝要與校園環境協調。學校的環境是整潔、嚴肅、活潑向上的。教師的衣著在整潔得體的基本要求下,也要隨著具體的校園環境的變化而變化。課堂教學時的衣著應該整潔而高雅,勞動、遊樂時的著裝則應簡便、輕盈。同樣是課堂教學,不同學科的教師在著裝上也應有差別。體育教師上外堂不可能西裝革履,理化教師的實驗課也需考慮便捷利落。即使是同一語文教師,教《一月的哀思》這樣基調悲痛的課文,不宜穿得花花綠綠,而應以冷色調的服裝與教學氣氛相一致;而教《春》這樣基調歡樂明快的課文,則可選式樣新穎、色彩明麗的服裝,使之與教學內容相和諧。值得一提的是,教師的著裝還要考慮受教育者──學生的年齡、性格、知識、能力等因素。幼兒園或小學低年級教師,要針對孩子們天真爛漫、活潑好動的特點,選擇一些色澤鮮艷、明快的服飾,給他們以美的熏陶。而面對小學高年級或中學生,教師的服裝應樸素而典雅,以培養他們成熟的衣著行為,同時使他們受到思想情操方面的陶冶與啟迪。大學生的世界觀已基本形成,他們已具有較好的審美能力,因此,對大學教師的衣著修飾則不那麼嚴格。儘管那「留級生」也曾對藤野嚴九郎先生竊竊私語,但先生的裝束還不致於影響他的教育教學效果。總之,教師衣著整潔得體,儀錶樸素大方,既能充分體現教師職業的特點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又能反映教師熱愛生活的精神風貌。教師著裝對學生的心理、審美、行為有著較大的影響。所以,我們每一位教師都要按照教師職業的特點,注重個人衣著、儀容的修飾,給學生以美的熏陶和感染,使它更有助於教育教學效果的提高。附: 小議教師著裝①魏 書 生對於班主任的著裝,我想有兩點要求即可:第一,整潔;第二,大致符合當時當地的大眾服裝習慣。見到有的青年教師穿不整潔的衣服,我總要建議他去洗、去換,道理很簡單:我們要求學生做到衣著整潔。有的舉出藤野先生的例子,說:「他的衣著那麼臟,不照舊受到魯迅的尊敬嗎?」我說:「此一時,彼一時也。也許那時日本教師生活困難,不講衛生的人多,學生見怪不怪。若此時在日本再出現一個穿臟衣服的教師,恐怕學生也會為此而感到羞恥吧!」第二條要求便不好把握。原來我提出教師服裝應儉樸。我的一件藍布上衣,樣式是中山裝,洗了一水又一水,顏色都已褪色了。有的學生說:「老師,衣服這麼舊了,您常到各地去開會,也該換換了。」我說:「這樣不是很儉樸嗎?」學生反駁說:「反正我們覺得不太好,時代不同了,儉樸過分,那是給咱國家降低威信。」仔細想想,學生說得有理。社會發展了,時代進步了,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還總穿過去的舊衣服,顯然不合時宜。不僅給國家降低威信,也給教師這個職業降低威信。學生的提醒使我逐漸轉變了觀念,覺得穿得太落伍,也有損教師的形象。於是我開始穿質料和樣式好些的衣服。但我對穿奇特服裝的教師仍看不慣。既然不允許學生穿奇特服裝,教師怎麼可以呢?我批評衣服穿得過分奇特的教師:「不━━━━━━━━━━━━ ①《人民教育》1999年第8期。能忘記我們是教師,不是演員,更不是服裝模特。」目前,我感覺自己批評得有理,不知過幾十年後,會不會像否定我提倡服裝儉樸一樣被否定。◆ 第四節 教師常見服裝的穿著不以規矩,不成方圓,穿衣著裝也如此。每一種服裝在穿著上都有其不同的要求。即使是高檔服裝,如穿著不當,也會破壞著裝者的形象平衡,不僅讓人看了很不舒服,甚至還會鬧出笑話。然而,市面上的服裝林林總總,品類何止千萬!我們不可能(也不必要)將其正確的穿著方法一一詳述。在本節中,我們僅對常見服裝的穿著常識作簡要介紹,作為教師們著裝時的參考。 一、統領世界服裝潮流的西裝西裝流入我國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可真正在中國人中流行只是改革開放後20多年的事。由於西裝具有衣型挺括、瀟洒大方、穿著舒適、四季皆宜等特點,目前已成為被各行各業的人們所接納的正規服裝。由於文化氛圍的熏陶,西裝更是男女教師所喜愛的校園正統服裝。因此,作為教師應該熟悉有關西裝的穿著常識。1. 西裝的品類在世界範圍內,西裝大體可分為三大流派:美式西裝:美式西裝的特點是較隨便、自如,不拘一格。面料的選擇大多為輕薄的針織面料或梭織面料,具有較強的伸縮性和彈性,因而穿著活動自如。由於美式西裝墊肩較低,前胸收縮較小,所以穿著能保持人體的自然體態。英式西裝:英式西裝做工精細、面料考究。其突出特點是,肩部墊得不高,胸部挺括但不突出,腰部略收硬挺,因而穿著後能突出人體的自然曲線美。英式西裝頗具紳士派頭,在世界西裝款式中始終居於首位。歐式西裝:歐式西裝與英式西裝有相似之處,比如,較注意服裝的氣派;面料考究,一般用質地厚實、挺括、全毛的面料。但歐式西裝肩部墊得較高,胸部顯得飽滿、突出、挺拔、全襯裡,花色優雅莊重。處於上述三個流派的世界各地的人在穿西裝上也有不同的偏愛,各具自己的獨特風格。比如:英國人愛穿循規守舊的傳統款式,儀錶端莊;高個子的法國人著西裝喜歡線條流暢,重在式樣,欣賞衣形合體、細條修長的高雅款式;德國的西裝講究規範,緊身瘦長線條清晰;美國人喜歡錶現男子漢的剛勁和魁偉,西裝款式多肩寬腰挺;義大利西裝前襟圓潤,線條柔和,穿著輕鬆,俄國和西歐的西裝寬鬆肥大,上衣齊臀,低領長袖;東方人穿西裝側重民族習慣,穿著隨便。根據穿著場合的不同,西裝又可分以下三類:禮服式西裝:適於宴會、招特會、節日、禮儀及社交活動場所。這是一種正統的西裝,通常為3套──上衣、褲和坎肩(馬甲),用較高級的全毛布料製成,以黑色、藏青、深灰等較深的顏色為主。辦公式西裝:適於上班、午宴、私人拜訪等。有3件一套的,也有2件一套的(沒有馬甲)。多為全毛料製成,也有用混紡面料製成的。有純色、條紋、格子等花樣。但花色較為莊重、樸素、淡雅,可以與色彩協調的襯衫和艷麗的領帶搭配。外出式西裝:適於上街購物、假日旅遊等非正式場合穿用。可根據各人的愛好以及季節與環境選擇各種歡快的色調或流行色,也可將不同的上下裝變換套穿,套穿時要注意上下裝顏色的協調性。面料可根據季節、年齡而定,可用全毛、粗紡毛、化纖混紡等,可配各種襯衫和華麗的領帶。服裝款式也可根據流行情況變換。這種西裝穿著入時,瀟洒隨便,自由舒適。中小學教師在購買西裝時,是選擇歐式,還是英、美式,這要考慮自身的體型、性格等因素,要因人而異,不可強求一律。但是,在著裝上一定要講究地點,場合。一般地說,教師在參加會議(特別是隆重的集會,如家長會、畢業典禮等)、上公開課、觀摩課等正式的場合,要著禮服式西裝。這不僅是展示自己形象的需要,而且對別人也是一種尊重。平時上班、上課可著辦公式西裝,為避免被粉末染污並方便換洗,服裝面料以混紡為宜。當然,教師進課堂,平時也可著外出式西裝,但切忌西裝及其飾物的顏色太鮮艷。2. 西裝穿著的講究首先,要講究西裝的配色。配色是否優美恰當,是否講究藝術性等,直接關係到西裝的穿著效果。這種配色方法通常有兩種:一種是調和顏色,也就是三件服裝選用協調色。例如:西裝是藍色,襯衫應選用淺藍色,領帶用深藍色。調和配色簡單易行,而且善於突出男性的剛健、沉著、冷靜的陽剛之美。另一種是對比配色,就是運用色調上對應的或接近對應的兩種以上組合而成的配色關係。例如:藍西裝、紅領帶,帶有暗隱紅條的白襯衫。其顏色反差強烈,給人以充滿激情、幹勁百倍、瀟洒大度、熱情奔放、外向型性格的男子漢形象。西裝與其配件的色彩搭配詳見下表2—1:表2—1 西裝與其配件的色彩搭配表第二是注意穿著細節。穿西裝與其製做和設計西服的嚴謹性一樣,有著自己特有的規則。例如,男性西裝的穿著,除雙排紐扣的西裝外,在任何場合下都不應將紐扣完全扣上,即使是在莊重嚴肅的場面,也只扣第一個紐扣;如果是外出、旅遊、訪友等都不應扣扣子,以顯得人隨和大方、平易近人而不拘謹,同時也可減少西裝摩擦和勞損。又如,穿西裝時,襯衫必須系在褲腰內,一則顯得人精神利索,二則無損西裝緊身的造型。如果穿馬甲,應將領帶放在馬甲內,把扣扣好。西裝馬甲可以不扣最下邊的一個扣。穿西裝還要注意領和袖的部位,襯衫袖扣應扣好,並能露出一厘米左右為好。襯衫領要平直,並由西裝領壓住,並且略高出西服領為好。再如,西裝的口袋一般不放東西,最多放一塊手帕,不可放得鼓鼓囊囊的;走路時,也不可把雙手插在西裝上衣口袋裡。著西裝還有許多講究,比如要注意花型組合和面料的一致性等。有人把穿西裝的禁忌歸納為以下十點:①褲腿太短,褲腳沒長及鞋面。②大褲襠。③褲腳口太大。④襯衣領子太大,衣領和脖頸之間有較大的空隙。⑤襯衣太瘦裹緊肚皮,衣領難以扣上。⑥領帶顏色刺眼,與服裝色彩不協調。⑦上衣袖子太長。⑧身穿西裝,腳登運動鞋。⑨皮鞋、襪子與西服不配套。⑩西服款式與人的身份不相吻合。教師在著西裝時,還應注意以下三點:①西裝的上口袋不宜插鋼筆、圓珠筆及眼鏡,必要時可放入內袋中,但應以不影響西裝的挺括為宜。②領帶的花型以條紋式、小碎花為宜,不要選擇鮮艷的大花型,以免有失莊重。③女教師在比較莊重的場合,宜著成套西裝,並佩戴領帶。一般情況下,在課堂上,上衣可與不同質地、顏色的裙子、褲子搭配,這樣更顯得瀟洒、親切;也不需打領帶,可在西裝上衣駁頭配戴精巧的飾件。切不要因為內衣好看就將領子層層疊疊地翻出來。 二、盡展女性風采的裙裝裙裝是人類最古老的服裝。人類祖先就身圍用樹葉和獸皮連在一起製成的圍裙,即那個時代不分男女都腰扎這種圍裙。古書的「裙」字曾寫作「群」,《說文解字》釋為「下裳」。據五代學者馬縞撰《中華古今注》稱:「古制衣裳相連,至周文王令女人服裙,皆以絹為之。」由此可見,在我國,裙裝成為女性專用服裝始自周代。但至今在少數熱帶國家和地區也有男子作為便服來穿裙子的。裙裝歷經幾千年的發展衍變,在近代國際流行時裝中躍居首位。由於裙裝的設計與製做較為單純,易於變化,從用料上說,棉、毛、絲、麻、化纖、呢絨、綢緞、皮革、合成織物等皆可為之,且不受民族地區所限,春夏秋冬,四時皆宜,無論從美化或裝飾的角度,還是從生理角度來看,裙裝對女性來說都是非常理想的。故而東西方時裝界權威普遍認為,裙裝已經或正在成為具有女性標誌的特種衣著。1. 裙裝的品類裙裝的種類繁多,它的款式變化已由幾十種發展成數百種。在此,我們擇要介紹幾種比較適宜教師穿著的裙裝。①直筒裙。這是一種最常見的中長裙,中青年婦女穿這種裙子較為普遍。其裙擺可以下垂到膝部以下,小腿的中部,特點是裙身與裙擺的寬度等同。裁剪直筒裙一般是按貼臀、合體和緊身的原則。因此,穿起來人顯得苗條,阿娜多姿。裙子面料選擇範圍廣泛,通常採用毛呢、粘纖織物或棉織物均可。②西服裙。其長度比例與直筒裙相似,是一種最常見的裙裝。一般與較短的西服上衣搭配成套。這種裙子通常有一暗襇,在裙身中心處的上方縫合而成,下方有一個20公分左右長的暗襇。整個裙身呈上窄下寬的形狀,便於行走,活動方便。西服裙最好選用毛料、呢絨作面料,也可用挺實的化纖織物和混紡織物作面料。③開衩裙。顧名思義,開衩裙在裙子的前片或後片開有一條衩縫,縫長約為裙長的1/4。整個裙體瘦窄,緊繃腰身,略現女子形體之美。但是裙擺寬度加大,中央有衩縫,所以行走方便靈活。開衩裙可以選擇毛呢、化纖織物和混紡織物。色調應以深色為基調,不應過於鮮艷,要給人樸實莊重之感。此裙裝很適於作禮服、秘書服、空中小姐服和軍服。④連衣裙。這是一種由上衣和裙子連在一起的一種裙裝款式。夏季姑娘穿著連衣裙不但美麗動人,給人深刻印象,而且縫製簡單,節省衣料,穿著方便。因此,連衣裙作為女性的辦公服、醫護服、服務裝等,經過長時間考驗,久盛不衰,頗受各界婦女的喜愛。連衣裙的款式繁多。從上衣部分來看,領子變化就相當大,有方領、尖領、圓領、翻領、燕尾領或立領。還有無領連衣裙,例如雞心領、圓弧領、尖心領、曲線花領等。連衣裙的主體部分更是變化多端,有前開襟、後開襟和側開襟,開襟尺度可大可小,任意選擇。可以前面系扣,也可以後面系扣。袖子有長袖、短袖和無袖之分。再從下部的裙子樣式來看,有斜裙、直裙、喇叭裙等。裙體長度不等,裙擺有些在膝蓋以上,有些在膝蓋以下。腰圍有的掐褶,有的無褶。由於連衣裙的上衣和裙子連在一起,沒有重疊處,所以裁製時節省衣料。連衣裙對低檔面料的適應性很強,即使是用價格低廉的低檔布料也可裁製出漂亮合體的連衣裙。選擇連衣裙面料時,以涼爽、透風、輕逸、挺括為好。花色可以根據穿者的年齡、體形、膚色和喜愛來決定。胖者一般選用豎條基調,瘦者多選用橫格基調。高齡婦女常選穿素雅大方、爽朗輕快的連衣裙;年輕的女性愛選用色澤鮮艷、花格明顯的連衣裙。2. 女教師怎樣著裙裝女教師穿著裙裝,除應遵循一般的著裝原則外,還需注意以下幾點。①在選擇裙裝時,款式要注重明快而大方、新穎而高雅。以上介紹的四種款式對女教師穿著都比較適宜。但由於裙裝家族品種繁多、款式千變萬化,有些對其他職業女性不失為時裝佳品,而對教師來說就不一定合適,比如鐘形裙、後宮裙、球裙、裹裙、超短裙等等,教師穿著有失莊重。因此,女教師在選擇裙裝款式時一定要慎重。②就裙裝的花色而言,教師不宜選擇大花型的布料、顏色也不宜太鮮艷。另外,裙裝胸前的刺繡、邊緣的鑲嵌和滾邊,以及領子和兜蓋的變化也不宜太複雜花俏。③年齡和體型仍是女教師著裙裝的主要依據。年輕女教師可以著短裙,這樣可使人感到輕鬆愉快,富有青春的朝氣和動感,但著長裙束腰後,更能充分顯示苗條的身材和文靜的氣質。中年女教師的裙子則要長短適中,太短有失身份,太長又顯得累贅,線條簡潔、剪裁合身的裙子才可顯示出落落大方、精明能幹、穩重端莊的大家風範。一般說來,體型較胖的女教師,裙子宜選深色,因為深色有收縮感;而淺色有放大感,比較適合身材瘦小的女教師。肩膀窄、腰低的,應選全身統一色調或下身偏深的裙裝。臀小的,應選略暗色彩的裙裝。而大腿較粗者,應選棉、麻類為料。如小腿較粗,裙長要達小腿中部,鞋子要色淺跟矮,絲襪以薄透、色深為宜。如小腿較細,裙子要比較貼身,矮跟鞋配花紋、花邊的絲襪最好。「O」型腿的人要穿較長的裙子,款式以A型闊裙為好,直裙往往會暴露小腿的缺點,絲襪、鞋子不要穿露跟的,鞋頭如有飾物也可轉移別人的視線。④要注意裙子的色彩搭配。花俏的半身裙最好配以素色襯衫,白色是其最佳搭配。在一般情況下,裙子的顏色應深於上衣的顏色,以保持視覺的平衡,不至於產生頭重腳輕之感。⑤女教師如果穿連衣裙,以直身裙、襯衫裙或旗袍式連衣裙為宜。背心式連衣裙無領無袖,一般適於在家穿著。如上班穿著,須將外套穿在外面,這樣會顯得瀟洒大方,別緻而有新意。另外,長臉型或長脖頸者,不宜穿雞心領或V字形領的連衣裙。⑥無論穿何種裙裝,襪子的長度一定要高於裙子的下擺,一般高出10公分左右,否則一走動會露出一截腿來,極為不雅。 三、其它幾種常見服裝的穿著1. 令國人自豪的中山裝不同的自然環境和歷史的發展,孕育著不同的服裝藝術。中山裝的起源與孫中山先生有關係。辛亥革命後,孫中山先生在日本從事革命活動時,一位日本朋友送給他一套日本鐵路工人穿的鐵路服。中山先生試穿後覺得比中國的長袍馬褂莊重大方,簡便靈活,但也不像西裝那樣洋氣,很適合中國男人穿著。回國以後,孫中山先生來到上海亨利制衣店,請裁縫造樣縫製一件。店主人王亨利裁剪時略作改動,把日本鐵路服後背兩塊對稱布料改成一片。這樣,主體顯得完整,還能表現出孫中山先生驅逐列強,統一祖國的偉大志願。衣袋的式樣也有所改進。孫中山先生著此套新款式服裝的照片在報紙上刊登後,引起社會各界的注意,特別是在青年學生中反響最大。孫中山先生非常感激,特向亨利制衣店題詞制匾,以示感謝。後人為紀念孫中山先生,給這種服裝取名為中山裝。中山裝在中國誕生以後,深受中國男性喜愛。它實用性強,四季皆宜,高雅樸實,造型端莊、整齊、大方。緊閉式衣領,腰線略有收縮,給人以恢宏、莊嚴的感覺;四個方中寓圓的對稱衣兜,已不復有遠古神秘的色彩。它上下、大小、內外的組合,以三維空間的深度,簡潔大方的造型,展示了一個情感的世界和磅礴的動力,並獲得了超越時空的藝術效果。儘管眼下的中山裝有受西裝衝擊之勢,但中山裝在內地特別是中老年人中仍有較大市場。根據服裝款式一般20年左右出現一個變化周期的規律,中山裝在近幾年內再度輝煌也不無可能。教師在著中山裝時應注意:①為保持中山裝的挺括,使之稜角分明,面料以混紡為宜,如毛華達呢、毛嗶嘰、板司呢等。色彩以黑、深藍、深灰為主,以顯示著裝者的寬厚、深邃的意蘊。②中山裝有3兜和4兜之分,前者為暗兜,後者為明式吊兜,並配有帶扣眼的兜蓋。著4兜中山裝時除在左兜中插筆外,一般不要在兜中放置隨身用品,否則會破壞中山裝造型的平衡和對稱。③著中山裝一定要配白色襯衫,如配花色或彩色襯衫則顯得不倫不類。④中山裝前襟的紐扣(一般5個或7個)須一一扣上,在比較莊重的場合,領口處的風紀扣也應扣好。2. 頗具民族特色的旗袍旗袍起源於300多年前的清朝,當時是滿族男女都穿的服裝。滿族人分為八旗,又稱旗人,故名。後逐漸演變為我國婦女獨有的傳統服裝。它線條流暢,貼身合體,美觀大方,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一直被視為東方女裝的代表而在國際上享有很高的聲譽。近年來,在日本、歐美特別是法國舉辦的時裝表演,有很多新裝造型,就是借鑒中國旗袍設計的。旗袍之所以深受我國婦女、乃至世界婦女的喜愛,首先是因為旗袍設計巧妙、結構嚴謹,線條流暢,沒有任何帶子,袢件和衣袋等附件裝飾,主體反映出女性身材之美;斜襟系襻是旗袍與西服連衣裙最明顯的區別。第二是因為旗袍在保持其主體款式的基礎上品種式樣繁多,變化較大,四季適應性強。有及於腳背的長旗袍,有達到膝蓋以下的中旗袍和高於膝蓋的短旗袍;袖子有長袖、中袖、短袖和無袖4種款式;有高領、無領和元寶領等樣式;兩側開衩有高中低的區別;縫在襟縫邊上的扣襻,盤花也有幾十種,千奇百怪,各式各樣;有些旗袍在胸襟飾以適宜的刺繡,裝點獨特,更加突出了旗袍的民族風格。第三是旗袍隨著時令季節的變化,有夾、單、棉、襯絨等,並且選料範圍廣泛,裁剪時與連衣裙一樣節省許多衣料。女教師在選用旗袍時應注意以下幾點:①穿著季節以暮春初夏或秋季為宜,面料應厚實而柔軟,花色亦不宜太艷。扣襻盤花不宜太古怪,胸襟刺繡裝點也應以暗色調為宜。②最好選擇中旗袍或長旗袍,並以長袖或中袖為宜,且以低開衩為好。絲襪要以高於開衩10公分為宜。③旗袍適於身材苗條而勻稱的女教師穿著,身矮體胖者不可穿著。3. 瀟洒隨意的茄克衫茄克衫最早起源於空軍和陸軍服裝,是一種前開襟式長袖短外套。門襟普遍採用拉鏈,故亦稱拉鏈衫。隨著時間的推移,服裝設計師對茄克衫進行不斷改進,設計出許許多多的新款茄克衫。就外型輪廓而言,茄克衫要求短小合體,適當地誇張肩寬,在下擺和袖口裝上彈力羅紋,上身顯得短小精悍,十分精神,下身褲子突出長度,外部呈上寬下窄的「T」字形,從視覺上增加人體的高度,給人以瀟洒修長的美感。茄克衫胸前沒有紐扣顯得乾淨利落。特別是拉鏈比較自由,全拉上則封閉,顯得嚴肅俊爽;全不拉或半拉則敞胸,襯衫如系領帶,顯得飄逸瀟洒,很有西裝的風度。口袋一般用斜插袋,突出胸前簡潔明快之美感,因而受到男女老少的普遍喜愛。教師著茄克衫時應注意色彩的選擇,一般是較淺的茄克衫配深色的褲子,再就是茄克衫前部一般有電腦刺繡或衣縫鑲嵌等裝飾,要避免此類裝飾的過分惹眼。另外,盡量不穿茄克衫衍生出的服裝,如背心式茄克衫等。個頭兒較高的教師著茄克衫時要慎重。4. 粗獷豪放的牛仔裝世界上第一條牛仔褲,是列維·斯特勞斯在1853年用篷車上的褐色帆布縫製而成的。它的問世,馬上得到了美國西部淘金工人的歡迎,人們親切地稱它為「列維褲」。牛仔裝便是指由牛仔褲以及衍生出來的各種系列的牛仔茄克、牛仔背心、牛仔短褲和短裙等。牛仔褲是牛仔系列服裝的典型代表,大多以牛仔布(我國俗稱勞動布或堅固呢)作為面料,堅固耐洗,結實耐磨。其基本特點是:低腰身、包臀、直褲筒、銅鉚釘,顏色多為石磨青藍、藏青黑色等,縫線多為桔紅色,一般後腰上飾以皮標籤。牛仔褲不僅其耐磨性幾乎可達到無與倫比的程度,而且款式上由於緊包臀部,褲腿較瘦,又緝以明線,線條分明,因而能充分表現出人體的自然形態美,並且能夠幫助人體下腹繃緊和收起,顯得乾淨利索,精神倍增,給人一種輕快感,富有節奏明快的風格。特別是身材較好的女青年穿著起來,更能突出線條美,顯得嫵媚多姿;如果個子不高的人穿條牛仔褲,可顯得修長苗條,能起到揚長避短的作用。由於實用和審美方面的優勢,使得出身卑微的牛仔褲一躍而身價百倍,久盛不衰,成為風靡全球的流行時裝。男女教師均可著牛仔裝,以著牛仔褲居多。而著牛仔上衣、背心要考慮裝飾上的簡明。女教師夏季著牛仔裙的長短要適宜,並配穿長度適宜的絲襪。由於現代牛仔裝的設計中,諸如滾邊繡花、紐飾和釘飾等,十分突出女性化,因此男教師在選擇牛仔裝時要慎重。另外,腿粗或腿短的教師臀部太寬大的教師不適宜著牛仔褲,5. 美麗舒服的T恤服裝能反映時代氣息和特徵,當今大多數青年都刻意追求流行的款式和色彩,以豐富自己的生活,突出自己的個性。T恤正是在這種形勢下應運而生的。它集內、外衣功能於一體,穿著舒適,瀟洒大方,以其獨特的魅力,在五彩繽紛的夏裝中獨領風騷。T恤面料考究,衣飾工藝先進,領型變化多端,並且T恤顏色參差不齊、不斷變換,穿起來別有一番情趣。教師著T恤首先應注意合體,太肥顯得松垮無神,太瘦又顯得過分單薄(因著T恤一般無內衣);寬大、肥胖體型者宜著豎條紋的T恤,反之,則穿橫條紋為宜。此外,還要注意根據臉型選擇領型;半袖不宜太短,以齊肘為宜,太長則有不倫不類之嫌,並且穿起來肘部特別不舒服;花色、衣飾(電腦刺繡圖案)的選擇也要適合教師的職業特點。6. 日新月異的大衣和羽絨服大衣是由外套演變而來,大衣一詞最早出現於19世紀初的法國,爾後在歐洲流行開來。19世紀末,英國著名服裝商托馬斯·柏伯麗設計製造的大衣,款式多樣,高雅俏麗,很受人們的歡迎。大衣因其用途、形態、衣料和做工的不同而名稱各異,近10年來,大衣在各國服裝市場上十分走俏,不僅作為時髦的女冬裝大行其道,有時還是穿著者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大衣顏色最好為駝色、中灰色、深藍色、黑色,泥土色調的花呢大衣也可以。羽絨服原來只是滑雪和登山運動員所穿的服裝,由於它輕便耐寒不妨礙運動,近年來已發展成流行的冬季服裝,被譽為男女老幼的禦寒佳品。目前,羽絨服的款式已向多樣化方向發展,縫製方法各異,而且日趨精緻美觀,品種愈來愈多,令人目不暇接。大衣、羽絨服作為防寒服,是男女教師上班途中穿著的佳品,在校園中穿著也顯得大度洒脫。但一般不宜著這兩種服裝進課堂,因為穿著大衣立於講台,會給學生以高高在上的感覺,在教室內穿羽絨服既顯得身體臃腫,也與溫馨的課堂氣氛不協調。教師在著羽絨服時應適當考慮面料的花色組合,但大衣款式應力求簡潔傳統,那些多餘的口袋、華麗的紐扣或其他添加物,往往會使大衣顯出俗氣低檔的味道。 |
個人主頁 | 引用 | 返回 | 刪除 | 回復 |
發表評論:
推薦閱讀:
※八字斷職業之教師篇
※別人的老師 | 一位物理學名師的髮型進化史
※莫把教師節變成「進貢」與「朝聖」日
※教師節,你會送老師什麼禮物?
※職場選墨鏡:我要潮流實用還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