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提醒:冬季養生以養腎為先

中醫提醒:冬季養生以養腎為先

費陽

2012年11月07日08:41來源:北京晚報手機看新聞

列印網摘糾錯商城分享推薦 字型大小

分享到...

  • 分享到人人

  • 分享到QQ空間

  •   我國農曆10、11、12 月為冬季,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6個節氣。冬季天寒地冷,萬物凋零,寒氣凝滯收引,易導致人體氣機、血運不暢,而使許多心腦血管和呼吸系統舊病複發或加重;又因人體陽氣收藏,氣血趨向於里,皮膚緻密,水濕不易從體表外泄,而經腎、膀胱的氣化,少部分變為津液散布周身,大部分化為水,下注膀胱成為尿液,無形中就加重了腎臟的負擔,易導致腎炎、遺尿、尿失禁、水腫等疾病。所以這個季節養生應遵循「秋冬養陰」、「養腎防寒」、「無擾乎陽」的原則,以滋陰潛陽、增加熱量為主。

      養腎為先 增苦少咸

      寒氣內應腎。腎是人體的「先天之本」。冬季人體陽氣內斂,生理活動也有所收斂。這個季節腎既要維持冬季熱量支出,又要為來年貯存能量,所以要多吃些有熱量的動物性食品和豆類,補充維生素和無機鹽。狗肉、羊肉、鵝肉、鴨肉、大豆、核桃、栗子、木耳、芝麻、紅薯、蘿蔔等均是冬季適宜食物。黏硬、生冷的食物多屬陰,冬季吃這類食物易損傷脾胃。而食物過熱易損傷食道,進入腸胃後,又容易引起體內積熱而致病;食物過寒,容易刺激脾胃血管,使血流不暢影響其他臟腑的血液循環,因此,冬季飲食宜溫熱鬆軟。冬天腎的功能偏旺,如果再多吃一些鹹味食品,腎氣會更旺,從而極大地傷害心臟。因此冬天要少食鹹的,以防腎水過旺;多吃些苦味食物,以補益心臟,增強腎臟功能,像檳榔、橘子、豬肝、羊肝、大頭菜、萵苣、醋、茶等。

      早睡晚起 三暖為要

      古人主張「早卧遲起」。早睡以養陽氣,遲起以固陰精,所以冬季作息時間應「早睡晚起」,起床的時間最好在太陽出來之後。因為早睡可以保養人體陽氣,而遲起可養人體陰氣,日出後起床能躲避嚴寒。睡覺時不要貪暖蒙頭。因為被窩裡的空氣少氧混濁,人在缺氧的環境中睡覺易胸悶、噁心或從睡夢中驚醒、出虛汗,第二天會感到疲勞。

      根據五行學說冬季屬水,為一年中氣候最為寒冷的季節,在滴水成冰、嚴寒徹骨的氣候環境下,機體的禦寒能力下降。此時人體的頭、背、腰腹、足等部位,作為人體與外界溝通交流的主要通道,對氣溫的變化尤為敏感,若防護不當,很容易遭受風寒的侵襲。而且頭、腰腹、背部、足部皮下儲存有大量的免疫細胞,寒冷刺激由此入內,將會抑制人體的免疫功能,使人致病。因此冬季養生保健必須避寒就溫,斂陽護陰,做到頭暖、背暖、腰腹暖和足暖。俗話說「天天戴棉帽,勝過穿棉襖。」所謂「虛人最怕腦後風」。冬日要「三暖」。一謂頭暖。頭部暴露受寒冷刺激,血管會收縮,頭部肌肉會緊張,易引起頭痛、感冒,甚至會造成腸胃不適等。二謂背暖。寒冷的刺激可通過背部的穴位影響局部肌肉或傳入內臟,危害健康。除了引起腰酸背痛外,背部受涼還可通過頸椎、腰椎影響上下肢肌肉及關節、內臟,促發各種不適。三謂腳暖。一旦腳部受寒,可反射性地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內的毛細血管收縮,纖毛擺動減慢,抵抗力下降,病毒、細菌乘虛而入,使人感冒。

      老幼咸宜 辨證進補

      俗話說,「冬不藏精,春必病溫」。冬季,人體陽氣內藏、陰精固守,是機體能量的蓄積階段,對於身體虛弱的人是進補的好季節。但「虛」的原因各不相同,因此進補時要因人而異,因體質而異,進補需分男女老少,辨證而為。小兒內臟嬌嫩、易虛易實,飲食又往往不知節制,以致損傷脾胃,其冬令補益當以健脾胃為主,可食茯苓、山楂、大棗、薏米等。不少學生喜歡挑燈夜讀,以致休息睡眠不足,心脾或心腎虛,其冬令補益可選蓮子、首烏等。不少中年人不注意休息,致氣血耗傷,故冬令補益以養氣血為主,可食龍眼肉、黃芪、當歸等。老年人身體虛弱,無病可選用杜仲、首烏等,有病則須辨證進補。

      因黏硬、生冷食物屬陰易使人體陽氣受損,一旦陽氣受損飲食調養應以「補」為主。補法中以燉補為佳,燉補製作時間長,有利於營養消化吸收,而且還可以適當加入藥材,增強療效。冬日燉補時宜選用一些高熱量、高蛋白質的食物:羊肉性溫,中醫說它是助元陽、補精血、療肺虛、益勞損之妙品。「喝鵝湯,吃鵝肉,一年四季不咳嗽」,常食鵝湯、鵝肉,可以防治咳嗽,補益五臟。冬天還要注意養陰,鴨肉營養豐富,尤適於體內有熱、上火的人食用,特別是低燒、虛弱、食少、便秘和水腫的人,食鴨肉最有益。

      中醫認為,有些人脾胃虛弱。胃的消化與脾的運化功能差,而補品又多為滋膩之品,服用後不能被很好地消化吸收,反而出現消化不良等「虛不受補」癥狀。而體虛又分為很多種類,包括氣虛、血虛、陰虛、陽虛等。氣虛表現為動則氣短、氣急無力。血虛表現在心肝二臟。心血不足表現為心悸、失眠多夢、神志不安等。肝血不足則表現為面色無華,眩暈耳鳴,兩目乾澀,視物不清等。陽虛表現為身寒、肢冷、小便清長、消化不良、便稀。陰虛表現為五心煩熱或午後潮熱,盜汗、顴紅、消瘦、舌紅少苔等。在眾多的補益葯中,應辨證選擇。針對氣虛、血虛、陽虛、陰虛等四種體虛,選用補益葯中的「四大名補」——人蔘、阿膠、鹿茸、冬蟲夏草會大有裨益。補氣虛為主——人蔘(靈芝人蔘湯)。人蔘性溫,味甘微苦,入脾、肺二經,大補元氣。補陽虛為主——鹿茸(鹿茸元蹄湯)。鹿茸性溫,味甘咸,入肝、腎二經,有補腎壯陽之效。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稱鹿茸能「生精補髓,養血益陽,強筋健骨,治一切虛損……」補血虛為主——阿膠。阿膠性平,味甘,入肺、肝、腎諸經,以滋陰養血著稱。歷代醫家視阿膠為婦科良藥。補陰虛為主——冬蟲夏草。冬蟲夏草性溫,味甘,入肺、腎二經,有補虛損、益精氣、止咳化痰之功效。

    兩性知識推薦: 女性私處保護:少穿丁字褲 別沖洗陰道 愛,真能引起五種特殊化學反應 女人,百依百順得不到真愛女人最誘惑男人的21個調情高招 11個你不知道的新G點引爆高潮 19招性愛前戲讓愛情更加甜蜜 女人床上暗示 用內衣表達我想要 5種性體驗 你一輩子總該試一次

    秋冬養生知識推薦: 立冬養生腎最傷不起 揉耳增腎陽 中醫養生推薦:古人的8個養生訣竅剛供暖做好4件事 每天要開窗三次 潤燥首選蓮藕 滋陰首選蜂蜜 5大養生湯最適合冬季滋補 冬季養生多喝湯粥 早晚喝最養生 揭秘七種第一食材 山藥是第一補 嘴唇乾燥脫皮是肺燥 食療按摩對抗秋燥

    推薦閱讀:

    【新提醒】行 孝 歌
    提醒! 謹防6個溝通陷阱
    【新提醒】雕刻人物學習口訣
    【新提醒】香港詩詞學會
    【提醒】2016年這6種房子被看好!擁有的都賺了

    TAG:中醫 | 養生 | 冬季 | 冬季養生 | 提醒 | 養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