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風雲 · 人物篇丨上古三皇之人皇—軒轅
部落發展《帝王世紀》中記載著黃帝的出生:母曰附寶,見大電光繞北斗樞星,照郊野,感附寶,孕二十五月,生黃帝於壽丘,長於姬水,因以為姓。日角龍顏,有聖德,受國於有熊,居軒轅之丘,故因以為名,又以為號。而《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大致意思是黃帝是有熊部落少典的兒子,本名公孫軒轅。生下來的時候很是神異,沒多久就會說話,很小的時候就無所不通,長大了更加聰慧。也有神話傳說表明黃帝出生有飛熊之像,具體不得考證。黃帝二十歲成為有熊部落的首領,在黃帝的帶領下,有熊部落迅速發展壯大,成為當時少有的幾個巨型部落聯盟。民族統一聯盟的融合,部族的發展,民族的統一都離不開戰爭,為了進一步發展部落,最終於炎帝的部落發生爭端,這就是著名的阪泉之戰。《史記·五帝本紀》中記載:「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征。於是軒轅乃習 阪泉之戰畫像 用干戈,以征不享,諸侯咸來賓從……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咸歸軒轅。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蓺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軀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阪泉之戰以炎帝戰敗而告終,但最終的結果仍未明朗,因為早期的氏族制度走向衰落,原始農耕文明的發展,於是黃帝與炎帝結為聯盟,創立了華夏族,以龍為圖騰,部落得以迅速壯大,其族人自稱為炎黃子孫,形成了超越親屬部落聯盟的新型聯合體的雛形,確立黃帝的領導地位,拉開了英雄時代的帷幕。這對於整個中國政治制度的改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逐鹿之戰《史記·五帝本紀》中記載:「蚩尤作亂,不用帝命,於是黃帝乃征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逐鹿之戰是上古最大的戰爭,沒有之一,它不同於阪泉之戰,這是黃帝所屬的華夏集團同蚩尤所屬的九黎部落集團的作戰,因戰事浩大,留下了很多傳說。傳言黃帝與蚩尤九戰九不勝,而蚩尤作大霧瀰漫三天三夜,黃帝之臣風后在北斗星座的啟示下,發明了指南車,才衝出大霧。也有傳言黃帝用其皮蒙鼓,用雷獸之骨作鼓槌,「聲聞五百里,以威天下」。《山海經》中記載「有人衣青衣,名曰黃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畜水,蚩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殺蚩尤。魃不得復上,所居不雨」等等,最終在傳說的各路神明的幫助下,黃帝所率領的華夏集團軍取得了最終的勝利。逐鹿之戰後,華夏文明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方圓數百數千里懾於黃帝威嚴,各宗族安分守己,不敢輕易發動戰爭,這樣就使得中原及其四方趨於安定,這對整個華夏民族的發展具有開天闢地的意義。文明拓展黃帝在位時間,國勢強盛,政治安定,文化進步,原始農耕文明得到快速發展,主要有以下政策舉措:隸首作數,定度量衡之制 — 商業上發明了數學,制定了度量的制度,使得原始商業的構架得以存在;風后衍握奇圖,始制陣法 — 軍事上發明了陣法,大大提高了軍隊作戰能力;伶倫取谷之竹以作簫管,定五音十二律,合於今日 — 音樂上,發明了簫等管制樂器,制定了音律;元妃嫘祖始養蠶以絲製衣服 — 民生上,其妻子螺祖根據蠶絲髮明了衣服;與岐伯討論病理,作《黃帝內經》— 醫學上,與人討論病理,書寫了《黃帝內經》;倉頡始制文字,具六書之法 — 學術上,其臣子倉頡創造發明了文字,使得遠古華夏的信息交流和文化傳承得到巨大發展;在荊山(位於陝西中部)鑄鼎,分華夏為九州 — 鑄造了九州鼎,將華夏劃分為九州;其他還有舟車,井,弓矢等等
相關記載《山海經·大荒北經》記載: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射。有人衣青衣,名曰黃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畜水。蚩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殺蚩尤。魃不得復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後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為田祖。魃時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決通溝瀆。講述的是與蚩尤大戰的經歷。黃帝是華夏民族的創立者,他推動了整個原始社會的進程,帶動了民族歷史的發展,他在位期間的一系列政策舉措將華夏原始文明推向了頂峰;平定四方,促進各部落之間的和諧(額,雖然是武力壓制)。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應該將先祖的這份信仰傳承下去,這才無愧於我們炎黃子孫的身份。PS 1 :本系列文章三皇五帝編排次序主要以《帝王本紀》為參考。文獻過多,不一而足;不便之處,盡請見諒。PS 2 :有熊部落組成,由以熊、羆、貔、貅、貙、虎為圖騰的六個部落組成作者:頭條號 / 誠吟稚今鏈接:http://toutiao.com/i6320136147787842049/來源:頭條號(今日頭條旗下創作平台)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推薦閱讀:
※「XX家」的定義是什麼?達到什麼標準可以稱一位從業者為「XX家」?
※淺談《飄》中的白瑞德
※【人物】傳奇才女張愛玲
※戴上他你就是明星!
※如何評價《清華學子怒批楊振寧》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