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壯哉唐詩》系列(一)
屈原和他的詩
這一期《中華文明大講堂》開講的時候,將適逢中國民間傳統節日——端午節到來之際。端午節是中華民族一個古老的節日,原本是為去邪禳毒、防病消災而設。但端午節最廣泛的意義、也是幾千年來人們的共識是紀念我國戰國時期愛國詩人屈原的。屈原於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而死,此後每年的這一天,當地老百姓都用竹筒裝上米,投入江中祭奠他。從漢代開始,又演變成包粽子、賽龍舟的習俗。
一、屈原傳奇
屈原生活在戰國後期。在楚國,他生活在楚懷王和楚頃襄王時期,這是楚國歷史上由盛而衰的轉折點。在戰國的大環境中,屈原又生逢「合縱」、「連橫」鬥爭最為尖銳、激烈的時候。戰國七雄中,秦、楚、齊三國國力最強(秦國改革徹底,軍事力量最強;齊國濱海,最為富庶;楚之疆域最大),都具有兼并六國、統一天下的條件。三國中又以秦、楚鬥爭最為尖銳。屈原的一生始終處在時代鬥爭的漩渦之中。
屈原年輕時頗有才幹,「博聞強識,明於治亂,嫻於辭令」(《史記》),再加上他出身於王室公族(當時楚國有屈、景、昭三氏同為公族),所以,大約在他23歲左右,被封為「左徒」之職,其地位僅次於「令尹」(楚相)。屈原在擔任左徒期間,「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史記》),擔負著楚國的內政改革和外交事務。屈原對內主張「修明法度」、「舉賢授能」,對外則主張「聯齊抗秦」,統一中國。這是屈原受到楚王信任,努力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以圖有所作為、實現「美政」的時期。
但是幾年之後,屈原被楚懷王疏遠了。懷王曾令「屈原造為憲令」,「屈平屬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平不與,因讒之曰:『王使屈平為令,眾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為非我莫能為也。』王怒而疏屈平。」這是說屈原受懷王重託,起草改革憲令。而代表舊貴族集團利益的上官大夫想探知憲令的內容,屈原不告訴他,上官大夫試圖搶奪,兩人之間爆發了激烈的鬥爭。後來上官大夫到懷王那裡進讒言,挑撥懷王與屈原之間的關係,懷王輕信上官大夫的話,疏遠了屈原。
懷王死後,頃襄王繼位,以其弟子蘭為令尹。楚人(包括屈原)對頃襄王和子蘭當初鼓動懷王赴秦之約而導致懷王死於秦,楚國蒙受奇恥大辱,十分憤慨,對頃襄王和子蘭頗有怨憤之辭。於是「子蘭聞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於頃襄王,頃襄王怒而遷之」。屈原被逐出郢都,放逐在江南長江及沅湘流域荒野之地,過著長期的飄泊愁苦的生活。他沿江而下到過鄂渚(今湖北武漢市)、陵陽(大概在今安徽境內),再折返溯江而上過洞庭,到辰陽、漵浦(均屬今湖南省),再過洞庭到達汩羅江畔,歷時二十年。然而,正是因為流放,使得屈原廣泛地接觸了底層的人民群眾,也接觸了豐富生動的楚國民間文化,從而創作了大量的光輝的詩篇。詩人的不幸,正是文學史的萬幸,人生的悲劇造就了一個偉大的詩人。
二、楚辭之花
屈原不僅是一位政治家,更是一位偉大的詩人。他在楚國民歌的基礎上創作出大量的具有楚國地方特色的詩歌。漢成帝時期的劉向,把以屈原的詩歌為代表的楚國作家的作品彙編成集,題名為《楚辭》,後世就以「楚辭」作為屈原作品的代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離騷》等作品。
《離騷》,這是我國古代文學史上最長的一首政治抒情詩,是我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一篇光輝千古的傑作,詩中體現了詩人對理想的追求,對邪惡勢力的憎恨和對祖國、對人民的熱愛。全詩洋溢著政治熱情,充滿了豐富的想像,採用了奇特的象徵,運用了巨大的誇張,有著鮮明的浪漫主義特色。同時以香草美人作比喻,代指君臣政治上的協調,從而構成龐大的比興體系。詩中還大量運用當時的楚地方言,「書楚語,作楚聲,紀楚地,名楚物」,有著鮮明的楚民族特色,是楚文化的優秀代表。「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就是這首詩中的名句。
《湘君》、《湘夫人》以舜帝與二妃的傳說為題材,寫出了「湘君」與「湘夫人」的深深愛戀和苦苦相思,是中國古代最具藝術意味也最為感人的愛情詩。傳說堯帝將帝位禪讓給舜,並且將自己的兩個女兒娥皇、女英許與舜為妃。後來舜帝南巡安撫少數民族,死於蒼梧,葬在九疑山。二妃因牽掛、思念舜帝,便南下瀟湘千里尋夫。當她們得知丈夫已死,傷心的淚水灑落在竹叢中,竹葉為之盡斑(後世稱之為斑竹,又稱湘妃竹)。隨後二妃也投水而死,化為湘水女神。屈原依據這一傳說,在《湘君》、《湘夫人》中塑造了對愛情無限忠貞的一對青年男女的美麗形象。同時,作者將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思想情感糅進人物形象中,將兩首詩變為失戀的主題,顯得格外凄婉、沉鬱。同時又開創了中國古代詩歌中以香草美人比喻君臣遇合的傳統。《湘君》一詩寫湘夫人等待湘君,《湘夫人》則是寫湘君期待與湘夫人約會,但陰差陽錯,他們卻難以聚首。
再看《國殤》。《小爾雅》曰:「無主之鬼謂之殤」,國殤:死於國事者,亦即為國捐軀的無名烈士。這首詩成功塑造了一位剛強勇武、以身殉國的令人崇敬的愛國英雄形象,也是追悼所有為國犧牲的將士的輓歌。它寄託著屈原的愛國精神,今天讀來,依然能激發人們的愛國熱情和犧牲精神。《國殤》與「九歌」中其它篇章的藝術風格不同,聲調激越、鏗鏘,風格剛鍵、豪放、蒼涼、悲壯,完全是寫實的。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爭先。
開篇略去任何敘述,如同運用電影特寫鏡頭,直接描寫在主帥指揮下的楚國士兵和秦兵拚死戰鬥的激烈、緊張場面。
譯詩:手執吳國長戈啊/身披犀皮鎧甲/戰車輪軸交錯啊/敵我短兵廝殺/旌旗遮蔽日光啊/敵如烏雲低壓/勇士爭先殺敵啊/亂箭交相穿下
凌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天時懟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
楚軍陣地被秦兵攻陷,主帥車騎受傷,但他仍堅定地指揮著戰鬥,直殺得天怨神怒,最後與敵人同歸於盡,與戰士們一同倒下,壯烈犧牲在戰場之上。這一段具體寫主帥指揮戰鬥直至犧牲時的情景。
譯詩:敵軍竄犯陣地啊/又踐踏我們戎行/你左邊驂馬陣亡啊/右驂負了刀傷/車輪陷於塵埃啊/戰馬跌倒泥漿/你親手揮動大槌啊/擂得戰鼓震天響/上天正在怨恨啊/神靈也已盛怒/一戰拼殺殆盡啊/棄屍原野之上
出不入兮往不返,平原忽兮路超遠。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這一段是對楚國陣亡將士的哀悼和對其精神的歌頌。
譯詩:出征就不再回來啊/上陣就一往不返/平原一望無邊啊/疆場道路遙遠/你依然挾著強弓啊/猶自帶著長劍/雖然身首分離啊/忠心毫不改變/你不愧武藝超群啊/更兼氣概非凡/你剛強堅毅蓋世啊/不可凌辱侵犯/你身體縱犧牲啊/神靈永不消散/你魂魄與眾不同啊/長為百鬼典範
屈原以他的人生經歷和詩歌作品,在我們民族的歷史上樹立起一座豐碑。他的人格、他的品質,凝聚成一種精神,這就是「屈子精神」,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一)為真理而求索。屈原出身貴族,卻不安於既得利益,堅持改革的理想,畢生追求「舉賢授能」的「美政」,亦即改革內政,實行法治,振興楚國,進而由楚國來統一全中國。
(二)光輝峻潔的人格。按常理,以屈原的身份完全可以在楚國舊貴族把持朝政的環境中隨波逐流,但他卻不與腐朽的舊貴族集團同流合污,由此而受到黑暗勢力的殘酷迫害和打擊。屈原沒有低頭,他奮起揭露舊貴族,同他們作鬥爭,正是在這一鬥爭中體現了他「雖九死其猶未悔」的高尚人格。
(三)赤誠的愛國精神。在戰國時期,知識分子「朝秦暮楚」是常見的選擇,是一種社會風氣。但屈原熱愛故鄉,熱愛人民,深信「鳥飛反故鄉兮,狐死必首丘」,並且把熱愛楚國與熱愛華夏民族統一起來,是真正的愛國主義者。
屈原走了,端午節還在;楚國早已統一於華夏大家庭了,但「楚辭」還在。在西漢,文人深受楚辭的影響,創造了太平盛世標誌性的文學樣式——漢賦,漢賦華麗的詞藻、鋪張揚厲的形式,都是直接學楚辭,因而被稱為漢代「辭賦」。後來,楚辭又成為文學的代名詞,如毛主席詞「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這裡的「騷」就是指屈原的作品《離騷》。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受楚辭排比、誇張手法的影響,又產生了駢體文,講究對仗,講究修辭;而在齊代永明年間產生的「永明體」詩歌,講對仗、講平仄、講押韻,又直接影響了唐代格律詩(律詩、絕句)的產生。從某種意義上講,導致了唐詩的繁榮,更不用說以「香草」、「美人」為特色的宋詞了。可以這樣說,在五千年中華文明史上,黃河流域文化影響了中國人的思想,長江流域文化影響了中國人的文學。其中,屈原和楚辭功不可沒,所以,國學大師王國維說:「楚之騷,漢之賦,六代子駢語,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皆所謂一代之文學。」(《宋元戲曲史.序》)楚辭是「一代之文學」、駢體文是「一代之文學」,唐詩、宋詞、元曲都是當時的「一代之文學」。
推薦閱讀:
※繹如學詩—014李白《怨情》
※徜徉在唐詩宋詞之間(唐詩篇)
※靈敏機警,唐詩宋詞中的生肖鼠。
※唐詩三百首(繁體)【貳】
※風雪夜歸人——在唐詩中尋找家的溫暖
TAG:唐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