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癌痛用藥更合理的15條建議

「疼痛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每年約500餘萬晚期癌症患者遭受癌痛的折磨。

編輯:蕭蕭

播讀:界妹

來源:醫學界腫瘤頻道

註:本文部分參考第十二屆全國癌症康復與姑息醫學大會(CRPC)梁軍教授演講內容:阿片類藥物的合理應用。

「解放雙眼」之音頻版:

1.世界衛生組織(WHO)數據顯示,癌痛是全球的健康問題,全世界約55億人(佔全世界人口的83%)生活在很難或無法獲得限制性藥物的地區,每年約500餘萬晚期癌症患者遭受癌痛的折磨。

2.急性疼痛若未完全控制,可能會發展成慢性疼痛;慢性疼痛若不及早治療,會發展成神經敏化,形成疼痛記憶,導致難治性疼痛。因此,疼痛應及早治療、儘快控制。

3.口服給葯簡單經濟、易於接受,劑量調整方便且患者有自主性,患者血葯濃度穩定,不易成癮及產生耐葯,且效果與靜脈注射相當。因此,治療癌痛應首選口服給葯。

4.治療癌痛一定要按時給葯。按時給葯能讓患者的血葯濃度保持穩定,更好地控制疼痛,保證疼痛連續緩解。

但如果患者出現短暫而劇烈的爆發性疼痛,可根據病情給予一定量的嗎啡即釋片。如果24h內爆發痛3次以上,應增加藥物劑量。

5.個體對麻醉藥品的敏感度差異很大,因此阿片類藥物並沒有標準量。個體化給葯很重要。

2016NCCN成人癌痛阿片類藥物處方一般原則強調,阿片類藥物的合適的劑量是指:能緩解疼痛及最大程度的改善患者功能,且不造成無法處理的副作用的劑量。並且,藥物劑量並非一勞永逸,原有劑量不足以鎮痛時,可以增加藥物劑量。

6.慎用NASIDs。化療的潛在不良反應(特別是抗血管生成抑製劑),如血液(血小板減少或凝血)、腎臟、肝臟和心血管系統毒性,可隨著同時使用NASIDs而增加。

7.如果要長期使用NASIDs或日用劑量已達到限制性用量,應考慮更換為阿片類藥物;如為聯合用藥,則只增加阿片類止痛藥用藥劑量。

8.肝功能正常的成年患者,每日對乙醯氨基酚最高劑量4g。長期服用對乙醯氨基酚的患者,日劑量上限為3g或更低。

考慮到存在肝臟毒性,應慎用對乙醯氨基酚,或不使用阿片類藥物-對乙醯氨基酚復方製劑。

9.「三階梯止痛法則」或許不再有必要:越來越多的臨床證據表明,對於Pain≥4分(中重度疼痛)的患者,可直接選擇低劑量強阿片類藥物如嗎啡或羥考酮,它們比弱阿片類藥物有更好的療效和相似的不良反應。

10.曲馬多鎮痛強度是嗎啡的1/10,每日最大劑量為400mg。75歲以上的老年人、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應當減量使用,降低發生癲癇的風險。

NCCN成人癌痛指南2016版新增:使用曲馬多時,應慎用或避免使用作用於5-羥色胺能神經元或單胺氧化酶抑製劑的藥物(如三環類抗抑鬱葯、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製劑、單胺氧化酶抑製劑),防止出現5-羥色胺綜合征。

11.芬太尼透皮貼應當用於阿片耐受患者,不推薦用於需要頻繁調整劑量的不穩定疼痛患者。在使用前,應當先進行短效阿片類藥物的滴定直至疼痛良好控制。

NCCN成人癌痛指南2016版新增:避免芬太尼貼劑使用的部位和周邊暴露在熱源下。溫度升高使芬太尼釋放加速,會導致劑量過量和死亡。芬太尼貼劑不能剪開或刺破。

12.阿片類藥物的轉換是為了更好地平衡鎮痛和副作用。若副作用明顯,可更換為等效劑量的其他阿片類藥物。口服和腸外途徑給葯之間轉換時,必須考慮相對效能,以免造成過量或劑量不足。

13.阿片類藥物耐葯是指為維持鎮痛效果,不斷提高藥物使用劑量。多數病人所需鎮痛藥物增加是因為疾病的進展、疼痛加重,而精神依賴性(俗稱「成癮」)是指不為鎮痛而是為尋求精神慾望,不擇手段覓葯,不能將二者相混淆。癌痛是毒麻藥品的天然屏障,同時多數癌痛治療選擇緩釋性阿片類製劑,患者一般不會成癮。

14.強阿片藥物能有效控制疼痛,減少應激。但有文獻記錄部分阿片藥物本身會影響免疫系統功能。其中嗎啡、芬太尼的免疫抑製程度高,羥考酮無免疫抑制作用。

15.即使經過規範的三階梯鎮痛方案仍有10%-20%的頑固性癌痛無法緩解。此時可使用微創介入、放射治療、物理療法、心理治療等方式緩解疼痛。

(本文為「醫學界腫瘤頻道」原創文章,轉載需授權並註明作者和來源。)


推薦閱讀:

蓋茨父親給蓋茨的最好建議:去做不擅長的事
婚戀專家建議:男人要誇 女人要寵
給女士的幾條建議
淺論新刑訴法關於「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的完善和建議
不同年齡段適合學習哪些舞蹈的建議

TAG:建議 | 用藥 | 合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