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說由「幹枝」到天干地支(上)
泛說由「幹枝」到天干地支(上)
史 紀
「干支」本義為樹榦與樹枝總稱;見《辭海》干支條:十干十二支,字亦作「榦枝」。指由主榦、枝榦、本義指由榦枝組成的樹株系統。
「干支」二字冠以「十」、「十二」、稱「十干十二支」,指冠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諸字而組成的「十干」,和冠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諸字而組成的「十二支」。民間對十干十二支使用頻率高: 啟蒙讀物《三字經》即有:「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農村《包諸雜字》課文更清楚:「時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皆是;合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數周復始。」從甲至癸,子至亥,這22個作用於次第數詞,均有嚴格的先後順序,但不作量詞用,與數象也似乎沒有關係,甚至於連辭典上也說不出有什麼意義,只解釋作「天干第x位,表示順序第x」等。
關於干支的起源,成書於戰國末年的史書《世本》中曾有這樣的記載:「容成作歷,大橈作甲子」,容成、大橈 ,史籍記載是黃帝的史官,《呂氏春秋·尊師》:「 黃帝師大撓 。」當然,這是帶有傳說色彩的口傳歷史,有一定誤差也屬必然。上世紀二十年代,郭沫若先生在日本專門研究甲骨,出了篇《釋支幹》的文章,據郭先生旁徵博引,詳加考釋,認為:天干「甲、乙、丙、丁」四字,乃是產生於漁獵社會的一組最早的文字系統中, 「甲」是魚鱗、「乙」是魚腸、「丙」是魚尾,「丁」是魚之眼睛,四字通統從魚而來,而魚只有在漁獵社會時期才是人類主要的生活資源,故得出「甲、乙、丙、丁」在文字發生學上當是最古老的一組文字。其中「丁」字,在《爾雅.釋魚》中早有成說:「魚魫謂之丁」,魚魫就是魚的頭骨。 郭氏進一步提出:「丁」系「睛」之古字,是「達視不能見睛」之古語。否則,就不可能出現後世「目不識丁」之成語,今人以「目不識丁」為目不識字,原義實為「目無瞳子」之意。郭氏接著對「戊、己、庚、辛、壬、癸」六個字作出了詳盡的考釋,指出它們是一組器物之象形,且多系古人所用之武器:「戊為戚,己為繳,庚為鉦,辛為(屈刂)為削,壬為鑱(chán)癸為戣(kuí)」,也是古人常用之生產工具。按郭先生別樹一幟的說法,引出了不少人的反駁。但我願就此思路往前想:十干文字起源於上古三皇伏犧、神農時期,與史書《世本》記載不謀而合了。
陳遵媯在《中國天文學史》中指出,「在四千多年前的夏代,可能已有干支產生了」。鄭文光在所著《中國天文學源流》一書中也認為:「十二支宜乎是夏人的創作。因為亥是商族先祖的名字,他是個「二首六身」的怪物,…。」他認為「十天干」起源於我國古代羲和「生十日」的神話傳說,是十進位法概念在記時中的反映.至於「十二地支」,鄭文光認為它是由常羲「生月十有二」的神話傳說演變而來的,也產生於殷商之前,又演變為十二辰.十個太陽和十二個月亮的傳說,反映了人們對日月出沒的時間認識。以上認識,筆者認為是很有見地的。
郭沫若先生在《甲骨文字研究·釋干支》中,試圖證明在殷商時期黃道12宮天文體系,就從兩河流域的傳入中華文明,並且變為中國的12辰。郭沫若大膽地推測漢代出現的與12辰的對應木星軌道的「攝提格」等12個歲名為外來詞,其發音源於巴比倫文明的蘇美爾語或阿卡德語星座的發音。但我們知道,中國的使用10乾和12支(辰)並組成干支甲子「60記日系統」的殷商甲骨文,寫得比兩河文明規定早300年以遠,而且兩河流域文明和中華文明兩地之間的空間跨度甚大,兩地人民並未形成語言溝通機遇,所以,郭沫若試圖證明在殷商時期,黃道12宮天文體系從兩河流域的傳入中華文明並且變為中國的12辰是不成功的。倒是相反,引出了中國古代十二地支文字的朝鼓,反而是敲響了巴比侖黃道十二宮天體系統的晨鐘的考證:比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7年12月版安東尼奧·阿馬薩里:《中國古代文明——從商朝甲骨刻辭看中國上古史》認為:十二星座符號既然不存在於巴比倫楔形文字中,那麼必然是中國十二地支文字傳入了西方。至於「攝提格」等12個歲名的多音節發音,則當是稍遲一些時間,由東西方文化交流的產物。
為什麼要將「干」冠以「十」,稱「十干」,筆者認為:與人有十指十趾,中國人認為「十」是自然間最大的個位數相關。孔子說「長者不過十之,數之極也」。進而從天象和曆法關係密切的角度考察,比如宋邵雍《皇極經世書·觀物編》:「十干,天也。干者,榦之義。」宋邵雍《皇極經世》也說:「河圖天地全數: 天數五,地數五,合而為十數之全也」 。清劉斯組 《皇極經世書緒言》卷四還說:「陽數天一,一衍而十,數起十干」。《爾雅·釋天》雲『歲陽』者,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榦是也。」宋張世南 《遊宦紀聞》卷五:「自甲至癸為十榦,自子至亥為十二枝。」
從人事說,與中國曆紀顯示更密切關係,可從夏商帝名多以「天干」命名來顯示:《易·緯·乾鑿度》:「帝乙即湯也,殷錄質,以生日為名,順天性也。」(按《白虎通義·姓名篇》:「殷家質,故直以生日名子也。」其中「錄」更為「家」字,意義互見)。《太平御覽·八十三》引《帝王世紀》:「帝祖乙以乙日生,故謂之帝乙。孔子所謂五世之外天之賜名疏,可同名者也,是以祖乙不為諱,蓋殷禮也。」《史記·殷本紀·索隱》:皇甫謐雲「微字上甲,其母以甲日生故也。商家生子以日為名蓋自微始。」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認為夏朝是的帝王有取名「太康」、「仲康」、「少康」,即大庚、中庚、少庚,系日名「太陽庚日」生人無疑。從夏王開始,多有以干支首字為名如:「孔甲、胤甲、履癸;到了殷商時代,從大乙(湯)到帝辛(紂),三十一王均以十干取名,如大乙(天乙)、大丁(太丁)卜丙(外丙)、仲壬、大甲(太甲)、沃丁、大庚(太庚)、小甲、雍己、大戊(太戊)、中丁(仲丁)、卜壬(外壬)、戔甲( 河亶甲)、且乙(祖乙)、且辛(祖辛)、戔甲(沃甲)、且丁(祖丁)、南庚、象甲(陽甲)、般庚( 盤庚)、小辛、小乙、武丁、祖乙(孝已)、祖戊、且庚(祖庚)、且甲( 祖甲)、廩辛、康丁( 庚丁)、武乙、太丁、帝乙、帝辛」等,「商家生子以日為名」,這是古代學者比較一致的見解。史家認為:商朝以十干記日,以十日一旬作為記時的主要單元。旬:金文日加勻也,以月三十日為基數,等分之意。商王出生的這一天,被視為十干中在這一天值日的太陽降臨人間,如果是在甲日生的,就取以甲名,乙日生取以乙名,其風靡於世的時間之長,延綿達七個世紀。以上所說,由十干古稱十日緣起。
為什麼與十干相配合的為「十二支」?最通俗的來源是,歲分十二氣,年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周禮·春官·馮相氏》云:「十有二歲、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有二辰」,指一晝夜分十二時辰。從上世紀初殷墟卜骨刻辭的發掘,引發對商殷曆紀經過近70年的研究爭論,學術界達成的共認至少有一點:於殷商己實行太陰紀月,太陽紀年的陰陽合曆。由殷墟甲骨卜辭表明,以十天干、十二地支塔配組成的六十干支反覆循環記日己開始。其中既有隻以天干表日的,也有單用地支記日的。殷商多以為只用十天干記日,其實也有用單一十二支記日者。單以地支記日期,常玉芝先生從數萬片甲骨卜辭中尋出了9 片:《合集》13140,7772正,34728,22046,36482,《屯南》2626,4170,1110,《英藏》1276。從此觀之,以干支記日,十干十二支均有之,並非單用十天干數。
按劉恕(1032-1078)《通鑒外紀》的說法,干支用於曆紀,源流甚早,「相傳」為天皇氏所創。黃帝時始以干支相配作甲子,如甲子、乙丑、甲戌、乙亥等。史所述漢字「干支」由大撓造、黃帝造,無準確的史記資證,但有十分古老的源出:
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述到帝堯時,說「乃命羲、和,敬順昊天,數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時。分命羲仲,居郁夷,曰暘谷。敬道日出,便程東作。日中,星鳥,以殷中春。其民析,鳥獸字微。申命羲叔,居南交。便程南為,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中夏。其民因,鳥獸希革。申命和仲,居西土,曰昧谷。敬道日入,便程西成。夜中,星虛,以正中秋。其民夷易,鳥獸毛毨。申命和叔;居北方,曰幽都。便在伏物。日短,星昴,以正中冬。其民燠,鳥獸氄(絨)毛。歲三百六十六日,以閏月正四時。信飭百官,眾功皆興。」上文譯成現代話說,就是:命令羲仲,住在郁夷暘(yáng,陽)谷,恭敬地迎接日出,分別步驟安排春季的耕作。春分日,白晝與黑夜一樣長,朱雀七宿(xiù,秀)中的星宿初昏時出現在正南方,據此來確定仲春之時。這時候,民眾分散勞作,鳥獸生育交尾。又命令羲叔,住在南交,分別步驟安排夏季的農活兒,謹慎地干好。夏至日,白晝最長,蒼龍七宿中的心宿(又稱大火)初昏時出現在正南方,據此來確定仲夏之時。這時候,民眾就居高處,鳥獸毛羽稀疏。又命令和仲,居住在西土,那地方叫做昧谷,恭敬地送太陽落下,有步驟地安排秋天的收穫。秋分日,黑夜與白晝一樣長,玄武七宿中的虛宿初昏時出現在正南方,據此來確定仲秋之時。這時候,民眾移居平地,鳥獸再生新毛。又命令和叔,住在北方,那地方叫做幽都,認真安排好冬季的收藏。冬至日,白晝最短,白虎七宿中的昴(mǎo卯)宿初昏時出現在正南方,據此來確定仲冬之時。這時候,民眾進屋取暖,鳥獸長滿蘊藏絨毛。一年有三百六十六天,用置閏月的辦法來校正春夏秋冬四季。帝堯真誠地告誡百官各守其職,各種事情都辦起來了。
甲骨文,是一種很重要的古漢字資料。民國初年出土的殷墟10萬片有字甲骨中,含有4千多不同的文字圖形,其中已經識別的約有2500多字。在己經識別的兩千多甲骨文中,所收列為第一枚的,便是以十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組成的六十個干支名稱的干支表(如下圖),可說是我國最早的干支記日的枱曆。商代是占卜活動極為盛行的時代,卜辭是殷墟甲骨文的主體,約佔到99% ,甲骨文中記載的天文、地理、工業、手工業、農業、醫療等大量內容和知識,使用頻率高的,還屬記載日期,所以十干十二支記日,佔據了甲骨文的重要份量,也是至少於距今非昔比4000年前,已出現了干支文字系統的證明。
殷商時期的青銅器是我國古代青銅器發展史上的第一個高峰期。綜合各地出土的器物,計有大鼎、大方鼎、鬲、瓿、簋、爵、管流爵、觚、斝、罍、提梁壺、瓠形提梁壺、中柱盤、盤等,包括了飪食器、酒器和水器等門類。夏代出土的青銅器,未見銘文,商代屬早期青銅器,出土的品種和數量雖多,但極少有銘文,1981年曲沃縣曲村出土寢孳方鼎-此器系商王康丁賞賜給他的侄子寢孳,用於祭祀寢孳的父親稟辛的宗廟彝器。腹內壁鑄銘文4行26字。難能可貴的是,出現了帝王年月日干支齊全的甲骨文字,標示鑄於康丁二十年十二月甲子之日,文曰:寢(宀帚)孳方鼎銘文:甲子,王易寢孳,商用作父辛尊彝,在十月又二,遘祖甲子日,隹王二十祀。
從所周知:公元前722年3月5日,周平王四十九年、魯隱公元年正月二十日魯歷「二月已巳」,為中國《經》、《傳》連續用干支記日之始。如果以出土龜甲所刻干支記日算起,比上記載的當早一千年以上。至於連續用干支記日之始,也可以推到公元前一千年以前。比如,我們己知,前
更為可貴的是近年考古發掘出了可透射12節令光線、約建於距今4000年前的觀天台遺址,見附圖:2003年,中國考古人員在山西堯都陶寺遺址考古發掘古觀象台遺址,其建於於公元前2100年的原始社會末期,比世界上公認的英國巨石陣觀測台(公元前1680年)還要早近500年。陶寺觀天台由13根夯土柱組成,呈半圓形,半徑10.5米,弧長19.5米,從觀測點向東看去,形成一條寬50厘米、共計由13個柱子構成12道縫,從觀測點通過土柱狹縫觀測塔爾山日出方位,確定季節、節氣。2003年陶寺堯都觀天台的發掘現世,用出土實物證明《尚書·堯典》 「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記載的真實可征。由山西陶寺堯都遺址、特別是考古發掘出古觀天台遺址給我們以信心:建於公元前2100年傾的中國觀天台能迎迓12道季節陽光,比出現1200年時巴比侖黃道12宮天文體系,要早千年以遠。
推薦閱讀:
※「己」和「已」為什麼長得這麼相似,有什麼淵源?
※這個古代時辰怎麼區分啊?
※為什麼叫「富甲一方」,問人年齡稱「貴庚幾何」?
※詳解五行與天干地支之間的關係
TAG:天干地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