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頭號漢奸,被百姓用縫衣針縫住嘴,慘遭蹂躪肢解而亡

在中國古代漢奸這個詞沒被發明出來,如果背叛明朝,像吳三桂這樣的,應該叫「明奸」,而漢奸是近代才有的詞,不管怎麼樣,意思都一樣,就是指背叛國家的人。這種人是深為古代老百姓所不齒的,是人人得而誅之的。

我們今天說的一個大漢奸,真乃千古第一漢奸,他就是孫之獬,在當時明清之際特別有名,名氣一度超過了吳三桂。

其他明奸做的時期頂多寫進《貳臣傳》,吳三桂引清兵入關也是有原因的,與李自成個人恩怨有關,而孫之獬,他沒有任何隱情,卻干出了很多喪盡天良的事,積極執行清朝的「政令」,勒令漢人「剃髮易服」,並誅殺二百萬漢人。

孫之獬是明朝的進士,進了翰林院後,他第一件事就是抱住當時掌權的宦官的大腿,跟著以魏忠賢為首的宦官幹了不少禍亂朝廷的事。

孫之獬認為,滿足個人野心和慾望,不必顧忌清譽,所以他十分諂媚宦官,即使在魏忠賢集團被剿滅後,孫之獬依然不知悔改。崇禎帝下令燒了閹黨們編纂的書,孫之獬抱著這些書在大廟裡哭得如喪考妣。

誰知道崇禎帝不買他的帳,把他發送回老家,再也沒啟用他。然而腹黑如孫之獬,卻一天也沒有消停,一直積極為自己尋找出路。

他想等一個時機,為自己報仇,當大明被滅,孫之獬高興得手舞足蹈,散盡家財支持清軍鎮壓明軍,清朝剛建立的時候,皇帝其實並沒下令讓漢臣改穿滿服,他也有籠絡漢臣的意思。

沒想到孫之獬第一個帶頭剃頭,穿滿臣朝服,站在滿臣行列里。漢臣對他鄙視極了,都十分厭惡痛恨他。

他還向皇帝遞奏摺,強烈要求漢臣遵從滿人的習俗,他說,現在天下已定,漢人沒什麼可害怕的,如果讓他們繼續明朝的衣冠束髮容易讓他們存有反清復明的心思。皇帝一看,當下被打動,他馬上下令漢人全部剃髮易服,這就是「剃髮令」。

我們知道漢人對頭髮是很重視的,他們認為身體髮膚,是父母給的,不能動一毫,這也是漢人獨有的孝道。剃髮對漢人而言,是像生命一樣重要的身份標誌,也是漢人的情感歸屬。孫之獬的做法,跟殺了他們已經沒什麼兩樣。

剃髮易服並沒有讓漢人「忘本」,反而堅定了漢人推翻滿清江山的決心,在滿清統治三百年內,漢人的反抗從未停止過。

清廷也沒想到,剃髮令一下會掀起那麼多起義,搞得滿城血雨腥風,此時也只得殺幾個人,硬著頭皮把這項政令執行下去。

孫之獬又積極幫助朝廷鎮壓起義軍,一場前所未有的屠殺開始了。

「於是削髮令下,而中原之民,無不人人思挺螳臂,拒蛙斗,處處蜂起,江南百萬生靈,盡膏草野,皆之獬一言激之也。」

這一段記載詳細地說明了孫之獬從主張剃髮易服,到引起的反抗,究其原因皆由於他貪慕富貴和對漢臣狹隘的「報復」,他的一個貪念造成了中原百姓百萬人因反抗而死。

百萬中原漢人人頭落地後,激怒了很多漢臣,滿臣也鄙視他,於是彈劾他的摺子雪片般的飛來,告他貪污,孫之獬百口莫辯,被皇帝再次發配回農村。失去權力保護的孫之獬終於成了眾矢之的,處境十分危險。

後來山東一支起義軍反清復明,路過孫之獬家鄉,就沖了進去,將他和全家老小都抓了起來。

孫之獬被五花大綁在樁子上,全城百姓都跑來觀刑,他們先是把他頭皮扎出很多小孔,用豬鬃插滿,還將蛇蠍等物放在他身上,看著他痛哭哀嚎,最終拿縫衣針將他的嘴一針一線地封起來,孫之獬哀嚎不已,但又無法發聲,十分痛苦。就這樣,孫之獬在慘遭折磨後,被百姓肢解而亡。全家七口全部被殺,也算是對大漢奸的報應。

孫之獬死得太慘,朝廷聽說覺得過意不去,想給他家鄉一些撫恤或者給他修墓,有的朝臣說了,他已經削籍了,不應該給撫恤,結果朝廷採納了這個說法。

其實孫之獬是個很有才的人,寫了很多著作,可惜一身媚骨,只留得一身罵名。

孫之獬的墓園在山東淄博博山區大庄村,經歷很多歲月,被盜無數次,現在看來依然破敗不堪。明明可以靠才華吃飯,非得靠諂媚,結果落得身後凄涼,令人嘆息。

推薦閱讀:

不應該讓年輕人閉目塞聽,而是要讓他們去辨別是非
中國歷史上常見的紀年法
世界上最昂貴的蛇,是中國國產的蛇中熊貓,一條價值百萬元
·【中國畫 寫意山水的布勢構圖解析】·(下)
羅素的「中國預言」成真了

TAG:中國 | 漢奸 | 百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