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劃創新發展藍圖 建設和美宜居城市

1/221日上午,中國共產黨中山市第十四次代表大會隆重開幕。資料圖片

21日上午,中國共產黨中山市第十四次代表大會隆重開幕,會議聽取了由中山市委書記陳如桂代表第十三屆市委所作的報告《凝心聚力,開拓進取,努力建設充滿創新活力的和美宜居城市》。中山市委副書記、市長焦蘭生主持會議。

報告指出,今後五年是中山發展的關鍵時期,面對全球經濟持續的低速增長態勢、我國經濟發展愈發明顯的新常態特徵,中山發展模式存在著四個「難以為繼」的問題,必須堅持問題導向,揚長補短,加快釋放經濟社會發展潛能;必須鼓足幹勁,乘勢而上,奮力推動中山新一輪跨越發展。

抓住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橋、深茂鐵路等重大交通項目,中山在珠江東、西岸的區位優勢將得到重塑;做強創新主體培育創新生態,中山將重點發展智能裝備、健康科技、文化旅遊等產業;實施組團式發展戰略,努力破解四個「難以為繼」的難題……今後五年,中山將全面激發社會創造活力,建設為充滿創新活力的和美宜居城市。

五年成績??

創新驅動發展取得實效

報告認為,中山市過去五年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發展成就,全市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全面深化改革有力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步伐加快,「三農」發展成效明顯,民生福祉持續改善,積極創新社會治理,市委聚焦主業、落實主責,不斷提高管黨治黨水平,鞏固與拓展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過去五年,中山市經濟實力顯著增強,2016年地區生產總值預計3200億元,戰略性新興產業、裝備製造業、現代服務業加速發展。

全面深化改革有力推進,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新進展,其中行政審批體質改改、農村集體經濟「三資」監管走在全省前列。

對外開放進一步推進,中山港口岸擴大開放通過國家驗收,位於神灣鎮的粵澳遊艇自由行成功首航,為中山融入港澳、對接國際提供更優條件。

新興城鎮化建設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得到不斷完善,通過實施群眾出行「最後一公里」暢通工程,讓80萬村民受惠,公路密度躍居全省第二。

社會治理創新探索取得新進展,其中全民治安行動、社區建設「2+8+N」模式在全省推廣,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持續提升,第五次奪得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地市,第三次捧得「長安杯」。

創新驅動發展取得實效,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預計超880家,是2011年的3.7倍;技改投入預計達205億元,是2011年的2.5倍,全社會研發投入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不斷提高。

五年來,中山共培養引進各類人才27萬人,入選中央「千人計劃」的有8人,通過實施一系列人才政策,人才隊伍得到進一步充實。

中山五年來的變化有目共睹。今年是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煥然一新的孫中山故里旅遊區摘得國家5A級景區牌子,中山市作為偉人故里,借承辦海峽兩岸中山論壇等重大紀念活動,向全球華人展示了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成就,受到海峽兩岸和港澳同胞、海內外中山鄉親一致肯定。

展望未來??

建設「健康城市」提升宜居品質

中山市過去取得的成就令人矚目,但現有體制和發展模式仍存在不少矛盾和問題,表現為四個「難以為繼」,即:以傳統專業鎮為主的發展模式難以為繼,專業鎮競爭力下降,傳統產業增速放緩;以土地擴張為主的發展模式難以為繼,土地使用粗放、低效開發比較突出;以鎮區為主導的發展模式來落實創新驅動發展難以為繼,對高端要素吸引力和承載力不足;以現有城鎮空間布局建設宜居城市難以為繼,城鎮建設「攤小餅」、資源利用碎片化有待克服。

此外,面臨新一輪的發展挑戰,中山也在高層次人才、創新活力、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金融服務、骨幹龍頭企業數量方面存在短板,這些都是該市未來五年需要完善、提升的五大領域。

報告指出,為破解上述矛盾和問題,必須牢牢把握髮展定位,按照省「十三五」規劃對中山的要求加快發展。

在今後的工作中,必須突出抓好「創新」和「宜居」兩條主線。堅持創新驅動,集聚創新創業要素引領發展。立足高新、高端、高質、高效,以技術創新為突破口,推動模式、業態、制度、文化、服務等全方位多層次創新,培育壯大新動能,振興實體經濟,全面建設中山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力爭早日建成國家創新型城市。

通過著力營造三個環境,全面提升中山的城市形象,更要提升城市軟實力,迎接難得的歷史發展新機遇。即要營造整潔、暢順、綠色、安全的城市環境,開展美麗城鄉創建行動,推進城市美化、綠化、凈化、亮化,加快交通設施建設,完善基本公共服務,促進社會和諧善治,持續增強群眾的認同感、歸屬感和幸福感;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建立健全鼓勵創新的體制機制,構建要素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深度融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營造風清氣正、幹事創業的政治生態環境,加強黨的領導,以堅強的政治定力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打造一支想幹事、會幹事、干成事的幹部隊伍,為完成我們的目標任務提供有力保障。

為進一步建設和美宜居中山,報告還提出要建設健康城市,即通過完善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改善健康環境,提升健康服務,發展健康產業,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滿足居民健康需求,實現城市建設與人的健康協調發展。

不忘初心、繼續前行,切實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是報告對黨員幹部和黨建工作提出的要求。報告提出,首要的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開展黨的優良傳統教育和先進典型學習教育,加強思想理論武裝,推進學習型幹部隊伍建設;此外,報告還為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強化幹部隊伍建設、抓牢抓實基層黨建、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等具體工作指明了方向。

和美中山,活力之城。隨著「大橋時代」和「高鐵時代」的來臨,隨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隨著城市建設和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隨著對外開放的格局不斷提高,偉人故里人民將以開拓進取的精神,打造一個品質更高、生活更美好、更具創新活力的「珠西門戶」。

亮點解讀

關鍵詞1

創新驅動

培養+引進,優化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

從全世界來看,「激光電視」仍是新鮮的高端玩意兒,但中山已有企業在國內率先攻克激光電視光學引擎技術,成功打破國外技術的壟斷——它便是在中山成長、壯大起來的本土科技型企業聯合光電。剛剛過去的「雙十二」網購活動,使用聯合光電核心技術的激光電視取得了喜人的銷售成績,該公司總經理龔俊強表示,未來如果組建激光電視生產企業,聯合光電將實現年產200萬套,產值達200億元,預計貢獻稅收額達到6億元,同時還能帶動上游配套廠商在中山投資落戶。

做強創新主體,是這次黨代會報告中關於推進創新驅動發展的首要工作要求。目前,中山已有各類科技企業孵化器42家、省市級工程中心共計664家、市級以上新型研發機構46家,「中山創客·眾創空間」已形成品牌,中山在創新載體建設上保持在全省前列。本次黨代會提出,中山將高標準建設創客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等平台,發展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等創新模式,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濃厚氛圍。

圍繞人才這個創新最關鍵的要素,未來五年,中山還計划進一步完善人才服務政策,建設人才創新創業生態圈,力爭「十三五」時期培養引進超50個創新創業科研團隊、50名領軍人才、1000名高端人才。

可以期待的是,像聯合光電這樣的企業將會越來越多,中山所提出的目標則是力爭到2020年,全市超千億級產業集群4個,超百億級企業10家以上,超五百億級企業取得零的突破,高新技術企業1000家以上。

關鍵詞2

健康城市

和美+宜居,讓市民生活更美好

報告提出,中山正在積極推動創新發展,建設和美宜居城市。所謂和美宜居城市,是讓市民生活更美好的城市,對此報告提到一個「健康城市」的概念。

建設健康城市,是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重要目標,是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把中山建設成為一個健康城市,就是通過完善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改善健康環境,提升健康服務,發展健康產業,全面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滿足居民健康需求,實現城市建設與人的健康協調發展。

一方面,報告指出,中山將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重點推動市政公用、食品安全、交通違法、市容市貌、環境保護等一體化管理,構建權責明晰、服務為先、管理優化、執法規範、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體質,加強城鄉居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提升城市宜居水平。

另一方面,報告也提到,要加強山體水體保護,推進林相改造,打造更多的濕地公園、城市公園,為市民提供更多休閑旅遊好去處。

未來,中山將進一步從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管理、高品質配套,積極融入珠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建設通江達海、山城相依、田園相守的現代化城市。

關鍵詞3

交通樞紐

內通+外拓,承東啟西融入粵港澳大灣區

建設珠江西岸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是省「十三五」規劃賦予中山的定位之一。去年底,深中通道獲國家立項批複,項目每一點新進展都為中山增添一分利好;隨著深茂鐵路的推進,中山有望接入全國高鐵網路,成為真正承東啟西的關鍵節點。

在一系列國家、省重大交通項目布局中山的機遇下,本次黨代會報告對加快構建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提出了外拓、內通的思路。

對外交通方面,要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交通網,打造以高速公路、軌道交通、國省幹線公路等組成的立體式路網,在向東、向西、向南、向北四個方向同時發力,以充分發揮中山溝通珠江口東西岸的樞紐作用,向東主動對接珠江口東岸城市,向西加強與粵西、大西南地區的聯繫,向南加強與珠海、澳門的協調聯動,向北主動融入廣佛城市圈。

未來通過全方位密切與廣州的交通聯繫,中山將謀劃直通廣州的城市地鐵,從珠江新城到中山30分鐘路程納入規劃;爭取通過中山的城際軌道交通融入國家高鐵網,開通至北京、長沙、南寧、桂林等方向的高鐵服務;紮實推進二環工程、對接深中通道工程、南北幹線通道工程、對接港珠澳大橋工程等四大工程,構建市域快速路網框架;抓住中山港升級為一類口岸和開通中山澳門遊艇自由行的機遇,提升港口開放水平和服務效能。

關鍵詞4

組團發展

錯位+整合,統籌資源培育新增長極

作為一個沒有區縣的地級市,專業鎮在經濟發展舞台上充當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就以誕生了「亞洲飛人」蘇炳添的古鎮鎮為例,這裡是全國最大的燈飾市場,全球60%以上的燈飾產自於此;這裡是全國首個實施15年義務教育的地方,去年居民存款餘額已經超過200億元;這裡剛剛還舉辦了全國最大的燈光文化節,吸引百萬遊客和採購商前來觀摩……

專業鎮經濟向來是中山發展的一大特色,星多月少卻也是這種發展模式造成的短板之一。從全市區域空間布局、產業基礎、資源稟賦出發,中山未來將構建「一中心、四組團」的差異化發展格局。「一中心」指以主城區為核心,加快發展高端服務業,打造高品質城市中心。「四組團」位置不同,各有擔當,分別是對接廣州、深圳和南沙自貿區、前海自貿區,以火炬開發區、翠亨新區、南朗等鎮區為核心規劃東部組團,打造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以黃圃、三角、民眾等鎮為核心規劃東北組團,發展先進位造業和現代物流業;以小欖、古鎮等鎮為核心規劃西北組團,推動傳統優勢產業創新發展;以坦洲、三鄉等鎮為核心規劃南部組團,對接港澳與珠海橫琴自貿區,大力發展智能製造和生態休閑旅遊業。

為了使這一模式能夠落地、做實,此次黨代會報告還明確提出了在組團中實現協同、集約發展的具體思路。為了對要素資源進行整合利用,黨代會報告提出,將進一步完善全市要素資源分配聯席會議制度,加強扶持資金、土地指標、環境容量等要素資源統籌。

關鍵詞5

城鄉統籌

新區+新城,全面提升城市環境品質

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前三季度,中山城鄉居民收入比為1.43∶1,差距全省最小。這說明了中山鎮區實力強,同時印證了中心城區首位度不高的問題。黨代會報告指出,接下來的五年,中山要實現打造「宜居精品城市」的目標,必須推進城鄉規劃建設管理,全面提升城市環境品質。

為進一步推進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報告提出要深化戶籍制度改革,積極有序吸納外來常住人口。以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速本地居民就地城鎮化與外來人口融入城鎮化。同時,要加快特色小鎮建設,堅持產城一體、城鄉統籌、創新驅動、文化引領、生態優先理念,厚植專業鎮發展優勢,打造一批產業特色鮮明、人文氣息濃厚、生態環境優美、兼具旅遊與社區功能的主題特色小鎮。

藉助完善城市功能布局,翠亨新區、岐江新城將成為帶動城市升級的兩大重心。其中,翠亨新區將被打造成創新驅動發展集聚區,為全市創新驅動發展提供新的動力引擎。依託城軌中山北站、中山站,中山將在岐江新城加快建設都市新中心,優先布局高端醫療、教育、金融、文化等功能設施,打造國際型服務中樞、創智型總部基地、生態型文化新城。

在新區、新城的帶動下,有望帶動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三舊」改造,同步推動社區微改造,完善社區公建配套,改善居民居住環境,有序推進城市更新。

2016年中山地區

●生產總值預計3200億元

是2011年的1.45倍

●固定資產投資1140億元

是2011年的1.49倍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約300億元

是2011年的1.6倍

●深化行政體制改革

實施並聯審批

使審批時限壓縮70%以上

●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打通19條鎮際「斷頭路」

◎兩年完成1444條共610公里群眾出行「最後一公里」暢通工程

◎全市公路密度躍居全省第二名

●創新驅動發展取得實效

◎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預計超880家

是2011年的3.7倍

◎技改投入預計達205億元

是2011年的2.5倍

撰文:孫嘉琳羅麗娟統籌:趙威


推薦閱讀:

佛教戒律應注重創新的管理
鎣石在新造車運動中做了什麼?——高衛民在同濟汽車創新論壇發言
讀書【狩獵式創新】知難行易不是忽悠你
「無為而新」談創新!
亮點回顧 | 第三屆中以創新投資大會精彩時刻

TAG:城市 | 創新 | 發展 | 宜居 | 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