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倫理在社會治理中的功能解讀 透視愛因斯坦的宗教情結

崔展華

  【摘要】宗教倫理的神啟性、警示性和借鑒性功能作用於信教者,促使他們將一些道德倫理規範內化為自身的行為準則;宗教倫理的德行補償、祈求補償、悔罪補償和感恩補償,對宗教信仰者而言則是具有慰藉性、激勵性的心靈補償,促使他們向善;此外宗教倫理作為信仰,還具有心理疏導功能,這些特殊功能對於個人和社會而言都有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宗教倫理 功能 宗教治理  宗教是一種具有悠久歷史的文化體系,是一種輔助人們安頓自我生命存在價值需求而衍生出來的精神文化和信仰文化。但是,在外界的干涉下,邪教組織不斷湧現。它們的出現,打亂了宗教信仰者正常的宗教信仰和社會道德行為,對社會、家庭造成了巨大危害。倫理是人們對社會關係總和的認知,也是維持社會正常秩序的基礎,它指導著人們在社會生活中的價值尺度和處事原則,是道德行為規範的基礎。而宗教倫理不但是宗教信仰者內在的倫理觀念,也是宗教信仰者外在的實踐行為,是其處理一切社會關係的道德行為準則。宗教倫理有著自身獨特的功能,只有不斷通過宗教倫理來約束信仰者的道德行為規範,使他們認清宗教與邪教的本質區別,以及邪教組織對社會造成的危害性,才能有效防止邪教問題的滋生。  宗教倫理的他律性功能  宗教倫理的大多數行為規範是從社會世俗倫理中演變而來的,例如:孝順父母、真誠待人、不偷盜搶竊、不惡意殺人、傷人等,這些都是維持正常的社會秩序及人際關係所必要的,也是人類長期生活中逐漸約定形成的。但是有一種觀點認為,人生來就是自私的,有著難以克制的利己慾望,人性本惡的思想決定了,人不能不求助於外來力量以克服自身的「本惡」之根,於是人們就寄希望於一個至高無上道德權威來約束自身的自私性,上帝和神就擔當起這個神聖而崇高的責任。宗教的神學倫理職責就是在於闡明神意和傳達神意來訓誡人類。宗教倫理一旦在信眾中紮根,他們就會自覺接受上帝和神的道德指令,並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習性,久而久之,就不覺得上帝和神的道德律令是一種壓力,而認為遵守約定的道德規範是理所當然的,這就使得原來的外在力量通過習慣形成自然,成為自律性的行為規範。  「整個塵世的存在只是為了上帝的榮耀而服務,被選召的基督徒在塵世中的唯一任務就是最大可能地服從上帝的訓誡,從而增加上帝的榮耀」。①外在力量一旦成為信眾自律性的行為規範,宗教倫理將發揮十分重要的他律性功能,這種他律性功能具有巨大的強化功能,大致可分為三個方面,即:神啟性的強化功能、警示性的強化功能和借鑒性的強化功能。  神啟性的強化功能。神啟性的強化功能在宗教倫理的他律性方面具有核心作用,表現為信教者具有較高的宗教素質,能夠高度自覺地接受神的道德指令。宗教倫理之所以具有神啟性的強化功能,是因為宗教認為上帝和神是至善的,宗教倫理是神啟的,這種「至善論」和「神啟論」,將宗教倫理神話,神被認為是人類道德的源泉,是真善美的最高象徵。因此,遵守宗教倫理對信教者而言是神聖,意味著榮耀感、責任感和義務感。信仰者這種心靈上的感受,對其行為規範具有較大的影響,這就是強化宗教倫理具有的首要意義。  警示性的強化功能。宗教倫理的他律性不僅需要神啟性強化功能,還需要有警示性的功能去補充,這是通過神威的警示力量來實現的,這種警示力量對信仰者在精神上具有一定的約束性。對於一般教民來說,在遵守宗教道德的他律性方面,沒有像虔誠教徒那樣具有神聖性的高度自覺性,因此,他們還需要有神威的警示來約束自己的行為規範。從科學的角度來考察,真正的倫理道德應該是真實的,不設虛假的神威警示震懾信仰者,虛擬的東西不僅不能提高道德的力量,反而會有損倫理道德本身,所以神威警示的作用是暫時的,終究不是科學的方法。  借鑒性的強化功能。宗教倫理不但有以上兩種強化功能,還有一種為異常特殊形式的強化功能,即借鑒性強化功能,它是指對遊離宗教組織之外而能接納和遵守宗教倫理的非宗教信仰者的強化功能。非宗教信仰者並不認同宗教倫理中神與人之間的神本性的宗教倫理關係,只認可人與人之間的人本性的宗教倫理關係,但是這種認可確實也能在客觀上,使宗教倫理的他律性方面起到強化作用。  宗教倫理的神恩性補償功能  馬克思認為宗教在人們精神世界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他指出「宗教里的苦難既是現實苦難的表現,又是對這種現實苦難的抗議。宗教是被壓迫生靈的嘆息,是無情世界的心境,正像他是無精神活力的制度的精神一樣。宗教是人民的鴉片。」②宗教倫理的神恩補償性是指宗教信仰者在敬神過程中都會得到神的恩賜。這種神恩性的補償對於激勵宗教信仰者遵守宗教倫理,對於宗教治理都有促進作用,這也是一般世俗倫理道德所不具備的。雖然世俗倫理也有相應的補償性,但是是屬於世俗性社會授予的,非神恩性的補償。宗教倫理神恩性的補償功能大致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第一,德行補償;第二,祈求補償;第三,悔罪補償;第四,感恩補償。神恩性的倫理補償實際上是通過心理學方式發揮作用的,是宗教信仰者在心靈上產生一種具有慰藉性激勵的心靈補償,但真正現實的實際補償還需通過個人自身的努力和社會的認可來獲得。  宗教倫理的德行補償。德行補償是指凡是德行高尚、博愛仁慈、行善積德者,都能夠受到神恩回報的補償。印度教和佛教的輪迴說闡述到,今生做了好事善事,下輩子必有好的回報。這種補償對於強化教民遵守宗教道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啟發人類道德良心是宗教最主要的社會功能,而且正因如此,世界上許多人才會投入宗教的懷抱,這也是宗教長存不衰的重要因素之一。  宗教倫理的祈求補償及悔罪補償。祈求補償和悔罪補償是神拯救人類靈魂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神的寬容下,負罪之人可以通過懺悔來改過自新。宗教倫理之所以對懺悔者特別關注,其深層的意思就是體現神的博大與大愛,體現神來拯救人類靈魂的崇高宗旨。給予負罪之人改過自新的機會,使宗教倫理更具有向心力的強化作用。  宗教倫理的感恩性補償。感恩補償是宗教信仰者群體要求的一種異常普遍而持久的主觀現象,可以體現在自遠古的原始宗教到現代宗教都具有的對神感恩的種種宗教禮儀之中。比如:美國的感恩節就是為慶喜豐收而感謝上帝,中國歷代皇帝都要去天壇祭天感恩上天賜予的豐收安定。這種對神的感恩,在感恩者的心靈上會產生一種激勵性的期望,給感恩者留下一份力求進取的激勵力量,這就是宗教倫理感恩性的補償功能。  從以上不同宗教倫理的補償功能中,我們可以體會到宗教倫理的生命力,這種生命力不斷推進著信仰者對自身道德行為準則的約束,也成為在宗教治理中不可缺少主要力量。  宗教倫理的心理疏導功能  宗教倫理在調節宗教信仰者心態方面起著積極作用。在難以克服的困境面前,信仰者往往都能在救世論、來世論、命定論和仁愛說等範疇中,通過宗教倫理的調節,找到內心的平衡。在現實社會中,不同的民族、階級、群體或不同信仰的人們都會面臨種種心理問題。很多邪教就是利用信仰者的心理問題,對其進行誘導性的精神控制。此外,強勢群體往往具有一種本能的優越性,甚至會有剝削弱勢群體的快感,而弱勢群體則會產生被剝削的感覺。在這種情況下,人們的倫理觀往往會發生脫離變異的現象,這就需要經濟倫理、政治倫理、文化倫理,特別是宗教倫理來調節,否則就難以達到正常的人際關係和社會秩序。  宗教倫理具有神本性的特殊性,在調節宗教信仰者心理方面有著其特定的功能,對陷入困境的群體及無助的弱勢群體具有一定的引導作用。比如,邪教徒大多有些心態偏離,很容易產生一種被社會拋棄的感覺,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的倫理觀很容易發生變異,對他們人際關係和個人的命運都造成不良的影響。這時,就需要通過倫理思想來調整他們的心態,使他們達到心理上的平衡。  倫理思想的核心是以「善」為本,這種倫理思想在調節人的心理問題時具有積極作用。宗教倫理具有神本性和人本性的雙重性。在現實社會中,人們在政治、經濟、文化和思想上存在著較大差距,社會心態和處事方式也各異。社會上難以理解的丑不斷出現,使得人們產生厭噁心理,這時就會被以「善」為本的宗教倫理所吸引,並願意接受這種宗教教義,在其長期熏陶下,為自己的心靈保留一塊「綠洲」,並因此自信起來,願意去做一些以「善」為本的、有益社會的事情,多做些義工,期望能以此感化具有不良行為的人把他們的不平等心態調節過來。  (作者單位: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  注釋  ①[德]馬克斯·韋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北京:三聯書店,1996年,第82頁。  ②《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2頁。

透視愛因斯坦的宗教情結

[來源:中國民族宗教網|發布日期:2013-02-19]

林勁松  很多西方科學家都具有宗教情懷,在他們身上,對科學的執著與對宗教神聖的向往常常合二為一。有的科學家本人既是從事科學研究的學者,同時又是宗教徒,如哥白尼既是天文學家,又是教堂的牧師。而有的科學家本人雖然不是正式的宗教徒,但卻對宗教的基本精神和價值追求表示贊同。作為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就是其中之一。    一    作為一個科學巨人和思想家,愛因斯坦有自己獨到的宗教觀。在愛因斯坦看來,真正的宗教是價值的尺度、獨特的哲理和深邃的意境,因此他對宗教信仰充滿尊重。愛因斯坦肯定宗教信仰在人類生活中的意義和價值:「人類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或者聯繫到這個問題來說,任何生物生命的意義是什麼?要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意味著要有宗教信仰。」  正是在此基礎上,愛因斯坦結合自己對物理學和宇宙學的研究,提出了「宇宙宗教」的概念。所謂「宇宙宗教」,是科學家內心深處存在的一種類似宗教情懷的信仰,這是他們探索宇宙奧妙的動力與動機。「你很難在造詣較深的科學家中間找到一個沒有自己的宗教情感的人」,他坦承並宣揚自己「是一個具有深摯的宗教情感的人」 。  在愛因斯坦看來,宗教的基本精神是揚善止惡、樂於奉獻,而他的「宇宙宗教情懷」也同樣包含著一種人文關懷。他推崇「宇宙宗教情懷」,並把這種特定的宗教情感作為人生的價值追求。出於這個原因,他始終關注科技成果的運用,致力於人類的福祉。正是這種「宇宙宗教情懷」促使他擺脫個人、種族和國家的界限,以更開闊的視野關注人類生活的主題,致力於人類的幸福事業。例如:愛因斯坦特別關注人類和平事業,觀其一生,除科學研究工作外,發表最多的言論就是關於人類的和平問題。  愛因斯坦認為,科學家的宗教情懷,賦予其科學探索一種神聖性,這種情懷激勵科學家獻身於科學事業,並且在價值觀層面甚或在思維模式層面都影響科學家的科研活動。愛因斯坦曾說:「科學只能由那些全心全意追求真理和嚮往理解事物的人來創造。然而這種情感的源泉卻來自宗教的領域。」「我認為宇宙宗教情感是科學研究最強有力、最高尚的動機……要是沒有這種熱情,就不能在理論科學的開創性工作中取得成就。」愛因斯坦的「宗教情懷」是一種對於真理的追求,而這種追求上升為一種生命的價值觀和精神的寄託,成為科學活動的推動力,並最終影響著他的科學探索活動。  二    科學文化形態的不完美性和科技的負面作用,是導致愛因斯坦產生宗教情結的原因。  儘管科學是現代社會文化形態中的主流,但科學並不能為人類生存提供價值層面的支撐,不能圓滿地回答「終極本源性」等問題。也就是說,它不能為人類生活和科學探索工作提供「形而上」層面的基礎和依據。科學家作為科學探索活動的主體,在倡導科學精神和崇尚科學的同時,也深刻認識到科學文化形態的局限性。這在歷史上不乏其例:牛頓在創立經典力學的同時,之所以又去思考西方宗教中神學的作用,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他認為經典力學體系能夠揭示宇宙秩序的和諧性與有序性,但卻不能圓滿地回答宇宙秩序「所以然」的問題。愛因斯坦對此也有體悟,他說:「任何一位認真從事科學研究的人都深信,在宇宙的種種規律中間明顯地存在著一種精神,這種精神遠遠地超越於人類的精神,能力有限的人類在這一精神面前應該感到渺小。」「我們所謂的科學的唯一目的是指出『是什麼』的問題,至於決定『是什麼』的問題,卻是一個同它完全無關的獨立問題」。  對於愛因斯坦這樣探索宇宙人生本源的科學巨人來說,科學技術從根本上說仍然屬於「形而下」的層面,它不能從本源上解答宇宙人生的「方程式」。而叩問宇宙人生本源的宗教哲學,其功能正是為人類提供精神寄託和終極源泉。所以,愛因斯坦在精神生活上的終極需求,和宗教哲學能夠提供和滿足這種「形而上」的終極需要之間,形成了天然的耦合關係。  另外,科技的負面作用也不容輕視。在現代科學興起之初,科學所帶來的物質文明有力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從而使人類對科學這種文化形態充滿樂觀。然而,由於人們對這種新興的文化形態具有「雙刃劍」的特性認識不足,隨著科技在人類生活領域的不斷拓廣和作用的不斷增強,它的負面性也日益凸顯出來,給人類帶來前所未有的難題,如生態惡化、核子威脅、技術統治、科學拜物教等等,使得某些原本存在的問題更為複雜與嚴峻。更為嚴重的是,科學這種文化形態對於精神領域的研究和成果遠不及物質領域,這方面的嚴重失衡導致人類物慾膨脹而心靈空虛,而科技產生的負面作用往往不是科學體系本身可以清除的。  正是科學這種文化形態的不完美性和負面作用,使得愛因斯坦等著名科學家把目光轉向了宗教領域,試圖通過科學文化和宗教文化的結合來解決「科學萬能論」帶給人類的難題。  當然還有一個前提,不論是科學文化,還是宗教文化,其社會功能歸根結底都是為了造福人類。正是由於這種共同點,才使愛因斯坦具有宗教情結,並將這種情結體現在對宇宙萬物奧妙的探索活動之中。  愛因斯坦的宗教情結,其實是高層面的精神生活需求與宗教超越精神的契合。人類生活既有物質層面的需要,更有精神層面的追求;人類生存既受邏輯思維和理性的支配,同時也受情感和潛意識的驅動。相比較而言,科學家更注重精神層面的生活追求,儘管科學探索能夠為科學家的科學活動提供目標支撐,但並不能為科學家的人生提供價值層面的支撐,不能滿足科學家根本性的精神需求。愛因斯坦的宗教情懷和「宇宙宗教」思想的源泉,恰恰是建構在其對終極價值的追求上。  在人類文明的進程中,信仰常常激勵著科學家去探索和體悟宇宙萬物的奧妙,科學則因為堅持嚴謹的邏輯體系和實證精神而促使信仰的構建更為合理。當然,科學家的這些宗教理念是建立在理性審視的基礎之上,宗教的教理和教規並不構成其生活和科研工作中的具體規範。這其實也是現代宗教的一個突出特點。  (作者林勁松,工作單位為中共安徽省望江縣委黨校)   來源:《中國宗教》2012年第5期  
推薦閱讀:

【辯論】18歲獨生子被逼相親報警是不是小題大做?
有長壽食品美譽,集天然、健康、美味於一體的田園美味……
不讀書的人在社會上會遇到什麼困難?
北歐四國社會模式的見聞與思考 關 山
沙特反腐是臨時起意還是蓄謀已久?會有什麼影響?

TAG:社會 | 倫理 | 宗教 | 透視 | 情結 | 解讀 | 愛因斯坦 | 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