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輔導個案
讓攻擊性行為消失
三魁鎮小吳朝暉
背景
邱某某,男,10歲,是個易怒、易暴的孩子,攻擊性行為表現明顯,伴交往不良,學習成績差。孩子在學校經常與同學發生爭執,而且時有動手發生,因此同學關係緊張,很少參加團體性活動,顯得不合群。與老師很疏遠,見到老師不會主動打招呼,並且對老師的批評感到反感,會在課堂上與老師爭執。回到家中,與父母話很少,並且愛發脾氣,不允許他人摸他的頭,即使是親戚們寵愛的表現,也會生氣。因為經常慪氣,所以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對不喜歡的老師,更不要聽課。作業不會,也不會問老師或父母,也不願意父母管他的功課。父母親雖然對孩子的教育很關注,但是因為缺少方法,也顯得無能為力。孩子對學習根本沒有興趣。
情境分析
經過和她母親的交談了解到,她的父親是個簡單粗暴的人不太管教,回家時對該生所做的錯事缺乏教育方式方法,常常是一味的打罵,同時他母親對該生卻很是溺愛,他的父親不太管教,回家時對該生所做的錯事缺乏教育方式方法,常常是一味的打罵,同時他母親對該生卻很是溺愛,但是,當父親心情好的時候,又會滿足兒子一切合理與不合理的要求,這就造成了他既膽大怕事又固執任性。另外,孩子的幾位前任老師多次教育,沒有什麼效果,對孩子也感到無能為力。家長的批評責罵溺愛,老師的無能為力。我認識到這時候家長和老師不聞不問,或批評責罵他,與同學的關係緊張等等進行了以下的分析:
一、攻擊性行為
根據孩子的成長經歷,攻擊性行為的產生主要是經驗習得的結果。人的行為都有"趨利避害"的特點,之所以選擇某種行為,主要是這種行為能給當事人帶來某種利益。本案中的「攻擊性行為」的最初形式是「防禦」,其核心是「不被傷害」,怕小朋友用跳繩勒壞了自己而引起的自我保護性反應。當這種行為的結果滿足了個體「免受傷害」這一需要時,就已經在認知上強化了這種行為的合理性;而後又沒有任何的「懲罰」出現,比如:小朋友更厲害的攻擊,老師的不滿等,就再一次證明了這種行為的可行性。「勝利」的體驗比起以往「躲避」等消極反應所帶來的結果要開心得多。因此,通過自己的力量、武力來保護自己。而且,在「自我保護」的強烈暗示下,往往會對外界信息過度敏感,以致作出「假想防禦」,比如:對別人無意的碰撞,以為是故意的挑釁,因而作出「反抗」。而在他人眼裡,則是一種「攻擊性行為」。當行為不斷反覆後,將會變成為一種習慣,甚至成為人格特徵之一,如:攻擊性人格,表現特點即:敏感、多疑、衝動、具破壞性。當然,就邱某某的現狀及年齡階段,還根本談不上「攻擊性人格」,只能說有攻擊性傾向,也正因此,及時的干預是可以矯正的,否則隨年齡的增長,行為復現率的提高,而使改變難度增大,演變為人格特徵。
二、人際交往問題
該孩子的人際交往問題與他的攻擊性行為密切相關。攻擊性行為可能使他本人少受了「欺負」,也抱了老師處事不公的怨氣,甚至引起了同學的「注意」,但這些行為卻也形成了他在別人眼中的「不良形象」:動不得、說不得、脾氣大、愛打人、不尊重老師、不團結同學……我們說,人際交往是人與人之間動態變化的過程,交往的基礎是「相互吸引」,即喜歡與接納。而面對「攻擊性」的人,誰願意或誰敢輕易接近呢?即使孩子的有些行為是暗示「我想跟你們玩」,但「打」的方式是不被認同和接受的。當然,孩子對班主任老師的不滿,有老師主觀臆斷的責任,需要進一步與老師溝通、澄清,而採取消極的敵對方式,只能更深地強化老師對他的「偏見」,更充分地證明了他的「不好」,反而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至於與父母的關係,應該說孩子之所以對父母話少,是因為他目前的狀況並不理想,學習、人際都存在問題,肯定父母批評、指責,誰喜歡總聽「壞話」呢?,孩子認為父母只會批評自己,並不能給自己「保護」,父母則認為孩子不懂事,總出狀況。
三、學習適應性
雖然學習不理想,但其孩子很聰明,只是發展過程中的適應不良表現。除了以上的行為與人際協調外,主要是對學習態度、學習方法等方面的干預。
我想該孩子所面臨的學習問題主要是如何將情緒與學知識分開,以及給予相應的注意力訓練,提高上課效率,並且這也是促進人際關係的重要方面。一般十歲左右的孩子,課堂學習越依賴於對老師的好惡,喜歡這個老師,可能會很專心地聽課,儘可能去表現良好,讓老師喜歡他;反之,則可能不屑一顧,甚至「惡作劇」。因此,必須在認知上明確來學校的目的,在行為上給予積極的建議與指導,兩者結合才可能取得預期的效果。
綜上所述,可以看到:攻擊性行為、人際問題、學習問題等之間有著相互影響、相互交織的緊密關係,都有著共同的成長經歷等背景。
輔導過程
一、加強與其家庭的聯繫,了解基本情況;說服其家長要盡到盡量配合,確定主要問題,探尋改變意願。
經過和邱某某父母長時間的溝通,在如何教育邱某某的問題上,我們逐步達成了一致意見。我勸導邱某某的爸爸不可用簡單粗暴的方法對待孩子,要多和兒子相處、交談,用溫情和兒子溝通。從那以後,我就很少聽到邱某某爸爸打兒子的事了。邱某某特別愛看打鬥火暴的場面,還時不時地拳打腳踢進行模仿。對此,我與他父母交換意見後,在家長的引導下,改看一些既有教育意義,孩子又喜歡愛的書報、片子。當孩子的壞習慣逐漸改變時,我又要求他的家長即時給予表揚。激勵,並用獎勵的方法給孩子買些學慣用具、玩具等,從正面對孩子的行為予以肯定。父母與孩子交流了「委屈」等事件,且母親與我談了孩子的事,任課老師了解了「委屈」事件,主動向孩子道了歉,孩子有些不好意思,但上課表現有了進步。
二、愛護、尊重學生,加深諮詢關係,突破「攻擊性」應對策略。
其實,學生的心靈是最敏感的,他們能夠通過老師對自己的態度來判斷老師是否真心愛自己。同時,他們也渴望老師能夠時時刻刻關心愛護自己。我積極地與孩子作交流,我耐心地對他說:「你把自己的快樂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之上,是不對的,對別人對自己沒有任何好處。如果你是被打的同學,你有什麼感想?多想想自己給別人帶來了多少痛苦,決可以不再干!老師相信你會努力去改的!」
我還在班中要求同學要諒解邱某某,不與他「對著干」,而要採取冷卻、忍耐的方法。自我強化是指學生對達到某種成就的標準。我告訴他如果一周內沒有攻擊性行為發作或者沒有一節課影響課堂秩序,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對自己進行獎勵:如成為光榮的升旗手;在班上公開表揚等,讓他充分體驗成功的歡樂,不斷進步。
三、給以較多的情感關懷與孩子就最受歡迎的同學談「人際交往」問題,找出差異,促進自我覺知。
教育是一項偉大的育人工程。人是具有情感的,所以情感關懷在教育中處於相當重要的位置。學生的過分冷漠實際上是一種精神情感的失調,教師給以較多的情感關懷,可以收到明顯的調節療治效果。
(一)多一些理解溝通的談話。抽一點兒時間,以平等的姿態,多跟學生談談心,能知道學生的心裡工正在想些什麼,能知道他們最擔心的是什麼。不要盛氣凌人地訓斥學生,多表示一些理解,適當地給一些點撥,學生心頭的那點兒鬱結往往就化解了。
(二)多一些一視同仁的關心。這些有心理困境的學生,大多非常敏感,自尊心極強,性格內向。如果教師在對學生的態度上厚此薄彼,對他們有些冷淡,他們就會感到強烈的不滿。所以教師必須真正了解每一個學生,對每一個學生都要做到一視同仁,尤其對心理素質欠佳、單親家庭的學生,不妨格外表示自己的好感和熱情,這並不是虛偽,這是調控學生心態的需要。
(三)多一些寬厚真誠的愛心。心靈過分脆弱、缺少愛的學生大多有點偏執,脾氣或許有點「怪」,教師千萬不能因此而嫌棄他們,也不能硬要他們立即把怪脾氣改掉。青少年有點兒孩子氣是正常的,每個人的個性千差萬別也是正常的。教師如果能以一顆寬厚真誠的愛心去教育他們,必能便他們走出暫時的心靈陰影,而步入人生燦爛的陽光地帶。
四、在師生間、同學間架起愛的橋樑,使他感受到集體的溫暖,恢復心理平衡。
開始,他還不願上學,我去到他家裡時,老躲著不見,或是一問三不答。我知道這是防禦心理的表現,其實其內心還是渴望得到別人的同情和關心的,他極需要被愛的感覺。我不急也不燥,以極大的耐心和熱情地給他講班裡發生的趣事,講同學們是多麼希望他回到學校,和他們一起學習,一起活動。我主動與之接近,縮短心理距離,想用集體的溫暖來消除她內心的焦慮和冷漠。同班級同學知道這種情況之後,主動利用放學後的時間,陪他聊天,給他講講學校組織的各種各樣的活動……慢慢地,他的表情沒有那麼呆板,漸漸地露出了一絲嚮往。此後,他瘦弱的身影也逐漸逐漸地出現在教室里。但我並不滿足於此,一直尋找讓他重新振作的契機。上課時,我提出一個問題,很多同學不會答,竟意外地發現這孩子眼裡露出一點笑意,就抓住這個機會提問他。開始,他漲紅了臉,講得結結巴巴的,我用鼓勵的眼神望著他,親切地對他說:「老師相信你一定能行的!」結果他講得很流利,得到了全體同學的掌聲,他的臉上也露出了久違的笑容。此後,我還多次為他提供嘗試成功的機會,讓其體驗成功的喜悅和榮譽,增加良性刺激,使他擺脫自閉心理,激發起自信心和上進心。心靈的交往,熱情的鼓勵,溫暖著他那顆冷漠的失望的心,使他重新回到了班集體中。
五、不把學生的心理問題當作品德問題來看待。
生存與發展是當今世界性的教育主題,而生存和發展有賴於優良的素質。人的素質結構由生理素質、心理素質和社會文化素質等構成,沒有健康的心理,很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但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們往往注視著學生學習成績的高低,品德的優劣,而忽略了對學生全面素質的培養,尤其甚少注意到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甚至把心理問題當作品德問題來看待,把解決思想問題的方法來解決心理問題。這樣做,將使班主任工作的實際效果大打折扣,也培養不出學生對學習與生活的健康和積極的態度。班主任工作的成效,有時是取決於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程度和理解程度。加強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也是走出傳統德育困境的需要。要提高德育的實效性,必須要注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鮮內容。
反思
經過與家長、同學的幫助,他現在有了很大的變化。邱某某學習成績不斷提高,上學期測試總分班級第十名,下課能主動與同學交往、做遊戲,上課能舉手發言且聲音較大聲。家長也反映在家學習主動,樂於把班級的事講給父母聽,主動幫家長做些家務事。邱某某的易怒、易暴的情緒逐步穩定下來了,他臉上的怒氣少了,微笑多了,和同學的關係在一天天地改善,也樂意為班級、同學做好事了,老師和同學們都情不自禁地說:「邱某某的轉變可真大啊!」他的攻擊性行為、易怒易暴的習慣消失得無影無蹤。
面對邱某某的成功,讓我更加認識到激勵的作用、集體的力量。因而,針對類似鄧某這樣的學生要循循善誘,不可操之過急,老師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不良表現上,要更多地關注孩子的優點和特長,使之一步步放開自己心緒,慢慢地轉變看待周圍事物的不正確思想,將自己融入到集體中去,一點點感受大家給他的善意,通過多元評價、活動參與,使其自信自強。從而將自己的注意力轉移到父母,老師,同伴上來,最終消除與所有人的隔閡,樂於接受教育者的教。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