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虹斌:胡蘭成與賴雅,張愛玲最愛是誰?

前兩天,忽然被止庵老師引用的一則小秩聞刷屏了:

1981年9月16日,張愛玲寫信給宋淇,信中說:「《大成》與平鑫濤兩封信都在我生日那天同時寄到,同時得到七千美元(其中兩千多是上半年的版稅)和胡蘭成的死訊,難免覺得是生日禮物。」

這段話果然很張愛玲啊。對於前夫,絕情絕然,不黏滯、不懷舊,連惆悵也無。爽快是爽快;難免也有人嘀咕:是不是心太狠了?我的朋友圈和微博里,有不少女作家,都免不了感慨一番。

也有人覺得,到底還是記掛著胡蘭成,才這麼在意他;又或者覺得,張愛玲是因愛生恨,對胡蘭成恨得越深,越證明對他的不能忘卻。

我可完全不這麼覺得。在我看來,張愛玲早就棄胡蘭成如敝履了。就像一隻討人嫌的蟑螂一樣,死的就是好的;但不代表她特別在意它啊。

先要弄清楚,張愛玲是否說過這段話。是說過的,那一年(1981年),張愛玲已61歲,距離與胡蘭成離婚34年,距離賴雅去世14年。7月25日,胡蘭成於東京去世,享年75歲。9月16日,在美國的張愛玲收到台灣皇冠發行人平鑫濤(瓊瑤的丈夫)和香港著名文史刊物《大成》給她的兩封信。收到信後,她寫信給宋淇,說了上面那番話。顯然,這些稿費和這個消息,應該是平鑫濤或《大成》給她的、告訴她的。

這封信,收錄在宋淇兒子宋以朗的《書信文稿中的張愛玲一書》中。而宋以朗,是張愛玲的遺產執行人;宋淇一家與張愛玲極為親近,可算是她的親人。

對於張愛玲對胡蘭成的態度以及對情感的態度上,我覺得有幾點是需要釐清的。

首先,張愛玲在決定與胡蘭成分開之後,就對他沒有感情了。不是傷心,不是恨,而是打心眼裡看不起這個人,不希望再與他有瓜葛。

由於張愛玲與胡蘭成的故事,基本上是現在女作家們最感興趣的話題了,大家也比較熟悉;我在這裡,就不重複了,只想強調幾個細節和時間線。

1944年夏秋之間,張愛玲24歲,與胡蘭成結婚(胡蘭成大她15歲);同年11月12日-14日,南京召開了東亞文學者大會,邀請了張愛玲。張愛玲拒絕了。這說明,張愛玲並非沒有政治敏感,她就不願響應偽政府的號召。

1945年8月,抗戰已勝利,胡蘭成在浙江一帶逃亡;而張愛玲呢,被《文化漢奸罪惡史》(作者:司馬文楨)一書追著罵她是「女漢奸」;同時,還被寫進了《女漢奸醜史》《女漢奸臉譜》中,與陳璧君(汪精衛之妻)、楊淑慧(周佛海之妻)、佘愛珍(吳四寶之妻)並列。無數次被媒體罵作「文化漢奸」。

吳四寶被暗殺後,胡蘭成與佘愛珍同居,並於1954年結婚

12月1日,胡蘭成在浙江麗水與范秀美結婚。

之後,張愛玲還一路冒險,去溫州探望與范秀美同居的胡蘭成。胡蘭成只對范秀美說,張是他的妹妹。總之,兩人最後不歡而散。

1947年6月,張愛玲在訣別信中提出離婚。

我不想強調胡蘭成與范秀美、小周,還有張愛玲之間的糾葛了,也不想去分析胡蘭成有多薄情或多濫情。即便不談感情,在張愛玲因為胡蘭成被打成「漢奸」的時候,真正的「漢奸」胡蘭成毫髮無傷地跟別人風流快活,這筆政治賬,也須清算。

張愛玲在訣別信中還給了胡蘭成30萬。只因為胡蘭成曾給過她錢。雖然那時候的女性普遍是不工作的,丈夫給妻子錢天經地義,胡蘭成也不在金錢上計較。但張愛玲為了能跟胡蘭成徹底分開、從心理上斬斷對他的任何歉疚,咬牙還了錢。——張愛玲不但對胡蘭成這樣,對母親也這樣,她後來還把母親幫她交的學費都還給母親了,不是一筆小數目啊。

其後,胡蘭成糾纏炎櫻,張的好友,希望能給張捎上消息,順便把炎櫻也調戲了一把。炎櫻毫不理會。

1959年,張愛玲(時年39歲)主動向胡蘭成索要書《戰難和亦不易》《文明的傳統》等書,胡蘭成只寄了新出版的《今生今世》(上卷)給張愛玲。同時,信中還有「夾七夾八的話去撩她」(《今生今世》)。張愛玲回信的態度是「別誤會」!

不僅如此,張還擔心胡會利用自己來「炒作」。她對胡蘭成的輕視,簡直就要從鼻孔里噴出來了。

有意思的是,就在張愛玲與胡蘭成離婚前後,龔之方就為導演桑弧,向張愛玲提親,請張愛玲考慮桑弧與她之間是否有成合法夫妻的可能:「張愛玲對我的這個提議的回答不是言語,而是搖頭,再搖頭,三搖頭,意思是不可能,叫我不要再說了。」(龔之方《離滬之前》,轉引自張惠苑《張愛玲年譜》)。看過《小團圓》的都知道了,兩人曾有一段情。

即使在那個時代里,張愛玲也不缺追求者。

桑弧導演、張愛玲編劇電影《太太萬歲》海報

你說,像胡蘭成這樣,一個政治和聲譽上都成了垃圾股的罪人,一個負心薄倖、還時不時想回頭揩揩她的油的浪子,一個自己當年恨不得花巨資賣斷跟他的關係的前夫,噁心還來不及呢,哪裡會過了34年還殘留有愛恨。

人們常常美化初戀,以為越年少時的感情就越是純潔,就越是真愛。當然不是。這種錯覺,對於自己,是「回憶濾鏡」,對於別人,是「佳話情結」。多數人年輕時既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世界,更不了解對方,加上沒有處理感情的經驗;不是把感情搞砸,就是讓自己痛苦。很多女性回想自己的第一段戀情,都恨不能自戳雙目,找個地縫鑽進去:因為瞎啊。

不好說張愛玲是不是後悔,但她對胡蘭成的鄙薄,是毫無疑問的。

如果說感情,我倒是覺得,張愛玲真正感情深厚的,是她的第二任丈夫賴雅。

1956年3月,已到美國半年的張愛玲(36歲),在波士頓附近的一個文藝營里認識了德裔劇作家甫南德·賴雅(時年65歲)。賴雅畢業於哈佛大學文藝碩士,任教於麻省理工學院,曾與著名女權運動家結婚,並和著名文學大師龐德、喬伊斯、福特、康拉德、劉易斯、布萊希特都是文友。5月,張愛玲與賴雅正式交往;7月,張愛玲懷孕;賴雅向張愛玲求婚,張愛玲做了人流。8月14日,張愛玲與賴雅舉行了婚禮。

從各個方面來衡量,賴雅確實不能算是一代天才女作家的佳偶:大她29歲,身體差,窮,沒有寫出過什麼有影響力的作品(才華有限),生活顛沛流離,後半生要靠張愛玲照顧和養著。張愛玲要賺錢,兩人還經常分居。從結婚開始,賴雅就持續地在中風-好轉-中風-好轉當中,張愛玲就生活在這種崩潰里。

如果按現在的我的理解,張愛玲是不應愛這個人、也不應跟這樣的人結婚的;於經濟上、於生活上、於事業上,都對她是一個極大的拖累。但在理智之外,還不能忽視是,情感。

張愛玲的前半生一直在忍受著原生家庭的冷漠、被前夫的油膩滑稽所消費,又在戰亂的顛沛流離中兜兜轉轉;終於,在賴雅這裡得到了一些情感的籍慰和溫暖了。有很多細節,可以用來佐證。

1958年10月1日,張愛玲生日,「下午,天空晴朗了,張愛玲和賴雅一起到郵局去寄了幾封賴雅寫的信,接著回來小睡片刻,吃了點肉餅,青豆和飯。後來張愛玲穿著打扮起來。兩人一起到電影院去看傍晚一場電影,片名是《刻不容緩》。他們看得十分開心,笑出了眼淚。然後在秋夜步行回家,把剩下的飯菜吃完,張愛玲告訴賴雅,這天是她有生以來最快樂的生日。」(轉引自張惠苑《張愛玲年譜》)

其後的日子裡,賴雅與張愛玲分配到了亨廷頓·哈特福基金會的一住住宅(位於洛杉磯臨近的名貴地區),飯是賴雅做的,張愛玲幫手。他們常搭順風車到市區,張愛玲還常去比華利山的時髦公司去,看櫥窗;他們買了一台電視,多半待在家裡看電視,還養了一隻叫雪爾維亞的貓。張愛玲還通過香港宋淇夫婦,買了面料,做衣服,搭配好,請攝影藝術家朋友來拍藝術照。

甚至,還有朋友牽了只山羊來找張愛玲,說是有客人來了。張愛玲躲在房間里堅決不肯見客。直到知道「訪客」原來是只山羊,才翩翩然出來。

1962年1月的時候,張愛玲寫信給賴雅,說「想到我們的家就覺得安慰。」「快樂些,甜心,試著吃得好,注重健康。高興你覺得溫暖。我仍然可以看見你在舊的暖爐面前,坐在地板上,像只巨大的玩具熊。我全心的愛。」(高全之《張愛玲學》)

愛情這種東西不好說,但在艱難時世里,兩人互相需要、互相取暖,這條邏輯線還是清晰的。當然,賴雅需要張愛玲、甚於張愛玲需要賴雅,只是,這種「被需要感」,本身也是感情的一種。

兩人一起生活了十一年之後,賴雅去世。似乎,賴雅去世,也並沒有太影響張愛玲。沒有葬禮,她把骨灰交給賴雅的女兒,由霏絲安葬。

兩三周後,張愛玲便寫信給宋淇,說自己常在學院里陪太太吃飯。其後寫信給夏志清,告訴他賴雅去世的消息,但主要篇幅,還是跟夏溝通自己多本書的寫作和出版進展;同時,還給庄信正寫信,談出版問題。似無哀傷之意。

但我頗能理解。賴雅的亡故,早在預料之中,遺囑等事宜也早已安排好。人生還是要繼續的。以前,是張愛玲為著兩個人的生計,不停地寫作,而今,她的人生仍然是不停地寫作,一部接一部。

張愛玲與賴雅

一般人對女作家的判斷,總是喜歡把她們放在感情的坐標上衡量;不管寫出什麼東西,第一反應就是:她是因為情感受到刺激或傷害才寫這部小說嗎?她寫這部作品是為了紀念某人嗎?

民國以來的女作家們,均要接受類似懷疑。似乎除了閨閣與私情,她們就沒有別的空間了。這種猜想也不算沒有道理:以前的女性只能活在閨閣當中,不允許她們進入雄性主宰的世界裡拋頭露面;即便有文字才華,眼界狹窄在所難免。但這些判斷,至少對於張愛玲、蕭紅等女作家是不成立的。因為她們不僅有身為女性對人性和情感的敏感,有文字的深邃和溫度;而且,她們都在亂世上奔忙,部分地參與了戰爭,她們所能感知的世界,比一般的男文人還要闊大,她們的作品當然可以波瀾壯闊。

她們不應該放在「女作家」的序列里,而是放在「作家」的序列當中;並且,名列前矛。

說回張愛玲。現在中國讀者們熟知的,不過是她在四十年代在中國內地寫下的若干短篇小說集、散文集,和數個中篇、長篇。基本上各種張愛玲語錄、俏皮話,都是從這裡來的。實際上,張愛玲雖早已去世,這幾年幾乎每一兩年都有新的長篇小說出版;還沒算她各種尚未整理出版的其他作品呢;還有各種影視劇本,也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出版。

可惜,大眾的窺私癖,僅對可供獵奇的作品感興趣,如《小團圓》。於是,便據此認為張愛玲到老了都只談胡蘭成,念念不忘。

但那只是張愛玲不計其數的作品當中的一部好嗎?她的寫作光譜是很寬的。《少帥》《易經》《雷峰塔》《北地胭脂》……還有《紅樓夢魘》《海上花列傳》被吞掉了嗎?還有那麼多的影視作品,又有哪個與她的私人情感有關?

我想說明的是,一個成熟的女作家,當然可以把個人感情與寫作完全分開。除了回憶錄性質的作品(如《小團圓》),你無需在別的作品中看見胡蘭成或者賴雅、桑弧的身影。

張愛玲,曾輾轉於中國內地和香港和美國,親身經歷了戰亂,被當作「漢奸」被目為全民公敵,在美國的無數個城市中奔波,旁觀了中國與美國的多次政治運動,結交著上世紀最傑出的一批中美學者——這是多大的驚濤駭浪和人生奇遇啊。可你說,張愛玲的內心中,只有幾十年前的一個前夫,一段狗血情,豈不是笑話?這是看低了張愛玲,也看低了文學。


推薦閱讀:

非獨立不足以理解張愛玲
閑筆妙言 與君共賞:張愛玲七篇散文經典結尾
張愛玲 | 有多少人記住故事而沒有記住她?
亂世之愛:胡蘭成與張愛玲為何勞燕雙飛
張愛玲名言

TAG:最愛 | 胡蘭成 | 張愛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