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到底是植物還是動物?
(採訪專家: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鄭新慶博士,原創作品,轉載請註明出自知識就是力量微信公眾號)
在浩瀚無垠的藍色海洋中,有各種千姿百態的生物,色彩艷麗的珊瑚是其中最耀眼的。它們有像鹿角的、像蜂巢的、像樹枝的,千奇百怪、多彩多姿。
珊瑚是植物嗎?
珊瑚不是植物。珊瑚是有生命的腔腸動物,名叫珊瑚蟲。它能固著在海底或岩石表面上,其管狀體外壁能分泌出石灰質,用來形成包圍軟體的外骨骼。這些骨骼能像樹一樣不斷長出分枝,從而建造成珊瑚群體。平時能看到的珊瑚便是珊瑚蟲死後留下的骨骼。
群居的珊瑚主要生活在水深0~30m的淺海水域。最典型的例子是澳大利亞的大堡礁。它們的骨架連在一起,腸腔也通過小腸系統連在一起。它們有許多嘴,卻共用一個胃。它們適合的溫度是22~30攝氏度,低於18攝氏度就比較難生存。
珊瑚有海洋中的熱帶雨林之美譽,是熱帶海洋中重要的生物資源之一。珊瑚在造礁的過程中和陸地上的森林一樣,能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來減輕溫室效應。
溫室效應: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氣體,由於對陽光中具有很強熱能的紅外線不斷吸收,加之這些氣體像花房溫室一樣具有保溫作用,從而出現使地球變暖的現象。
珊瑚礁的形成
珊瑚礁是分布在熱帶海洋的一些海岸、島礁周圍等的以珊瑚外骨骼與石質藻類、貝殼等長期堆積形成的礁體。珊瑚環礁的形成是生物作用和地殼運動等長期結合下形成的。
達爾文曾對珊瑚開展了相當深入和有成就的研究,不僅指出了珊瑚礁發育的一般規律,而且用「地盤沉降」學說加以科學解釋。達爾文首先把珊瑚分為岸礁、堡礁和環礁三種類型,明確地指出:自岸礁到堡礁,再由堡礁到環礁是一個連續發生的過程,即「當火車岩地層這個島嶼的基地,在每隔一段時間逐漸下沉的時候,造礁珊瑚蟲繼續向上建築珊瑚島。」「我們就必須把一個珊瑚島看作是一座被億萬個小建築師所舉升起來的紀念碑,它表明在這個地點有一塊以前的陸地正躺卧在海面下,被埋藏在大洋的深處。」
美籍加拿大學者戴利則提出了解釋珊瑚礁發育的「冰川控制論」。他認為在上個冰川期的時候,島嶼被削平,海水慢慢融化時,在未完全被磨平的火山島嶼的邊緣珊瑚礁開始形成,由於邊緣環境更適合,增長速度快逐漸形成環礁。
中途島珊瑚礁下很深的地方發現了大量的火山殘存物更支持達爾文的學說,但是海平面的變化對珊瑚島的形成似乎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堅硬的珊瑚礁是海岸的保護神,它們可以阻擋驚濤駭浪,護衛身後的陸地、沙灘、良田等免受侵襲,也被譽為海上長城。它跟紅樹林一樣,可以減緩海嘯和洪水的衝擊與破壞,是一道天然的防護堤。珊瑚礁是海洋中物種最多的生態系統,也是重要的漁業資源,對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推薦閱讀:
※石珊瑚的生長過程是怎麼樣的?
※史上最好的科莫多島小眾旅行攻略,沒有之一。
※準備養珊瑚 現在養水七天 第五天開始出現蛋白蟲 很多 需要處理嗎?
※珊瑚的分布和洋流有沒有相關性?
※寶石界的千年靈物——紅珊瑚,你了解它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