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再見,新生活你好-北上廣深,是走是留?這裡有真誠走心的經歷和理性客觀的分析

人們為什麼願意留在一座城市?

無非是因為事業和愛情,以及那期許中的理想生活

那麼,給我生活,地方隨便。

-北上廣深,是走是留?

畢業時,留在北上廣深發展,還是回家鄉發展,這是一個問題。

工作幾年後,問題又來了。大家又在討論,是逃離北上廣深,還是逃回北上廣深呢?

選擇在哪裡生活、工作,是一線大城市,抑或是中國的其它地方,這是一個經年不衰的熱門話題,媒體與自媒體上討論頗多。

可惜,商業媒體常試圖拋出簡單而絕對的觀點去描述複雜的圖景。但這樣觀點,除了便於傳播,對個體了解真相和做決策沒有什麼好處。

其最大的誤導性在於:將中國的城市簡單地劃分為北上廣深及非北上廣深,二元對立,有失偏頗,並且忽略了個體境遇的差異。

遇事獨立思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懂得分辨,不輕易信聽他人和媒體的結論,是多麼重要而有用的能力。

----談談我從北京回到家鄉的經歷與思考----

-感謝北京,給了我一段寶貴的經歷

08年大學畢業,我毫無猶豫地決定留在北京。

從山溝里的三線工廠搬到省會城市,又北上赴北京上大學,我在那座可以稱為家鄉的西部省會城市僅生活了6年,沒有太深的感情,感覺自己還像個陌生人。

和其他來自同一城市的校友討論是留還是回的問題時,我說:我要留在北京,因為在北京可以遇到各地優秀的人,接觸面更廣,視野更開闊,機會也更多。

有的人決定離開,他們半開玩笑地說:留北京以後在三環內連個廁所都買不起。

當年,我思考得還是一些形而上的浪漫問題,並未去想這些具體的現實問題。

的確,工作後的幾年,我度過了一段豐富精彩又波折不斷的人生。

我遇到了來自天南海北的不同的人,聽說過他們的故事,與他們有過交集,又匆匆回到各自的生活軌跡,分別匯入茫茫人海和時代的洪流。

我經歷過欣喜激動的時刻,也經歷過悲傷絕望的時刻。我曾陷入抑鬱,也最終學會了獨自面對,自我治癒,不再讓情緒失控,不再自我沉淪、自我懷疑,而用實際行動去理性地解決問題。

如果我一畢業就離開北京,回到家鄉,我想我不會遇到那些人,經歷那些事,雖不知是好是壞,但這一切教會了我很多事情,造就了今天的我。雖有遺憾,但我對這段生活經歷仍心懷珍惜與感恩。

如果人生可以重來,我依然會選擇畢業後先留在一線大城市,豐富人生閱歷,開闊眼界,積累工作經驗和資歷。


七年後,我離開了北京,選擇回到了那座父母和親戚居住的省會城市。

-為什麼離開北京?

我對外的回答很簡單:一是北京生活成本太高;二是北京空氣污染嚴重。

1.高房價和租金讓生活品質下降

最初決定離職轉型換工作,贖回自由身。一開始也考慮過繼續留在北京,但是,若離職後便不能住原單位的宿舍了,因此先開始找房,可一看北京的租房行情,心就涼了一半。不願合租,想找一居或開間整租,稍好一些的地段和小區,租金都在5k以上。

專業背景和工作經歷優勢並不明顯,在市場上缺乏競爭力。談過幾個工作,工資能開1w多一些,再算一算,刨除房租、生活費、稅收,每月薪水基本等於白領。

可以明確預見,跳槽後生活質量不升反降。

而有1w的工資則能在家鄉活得很滋潤。

2.逃離霧霾,親近自然

再者,飽受北京霧霾困擾多年,早有逃離之意。

12年從北非回到北京後,便見識了從新聞中聽說的霧霾。

天地間一片灰濛濛,能見度低,空氣刺鼻,恍如末日,令人壓抑。

我喜歡親近自然,喜歡山山水水花草樹木,不願意宅。但一遇霧霾天只能待在室內,無處可去。意外的收穫是我開始重拾畫筆,畫了不少畫,撿起一項小時候的愛好。

不過,就算沒有霧霾,北京適合外出郊遊的時節和地方也很少很少,北京似乎只有兩個季節,冬天半年,夏天半年,天氣要麼太冷,要麼太熱;郊遊時間成本太高,不堵車路上耗時也長,況且景色讓我難以恭維。所以,我對單位組織的春遊和秋遊興趣並不高。

在北京,我的生活越來越局促,交際圈子小,多是同事之間,活動範圍也小,基本集中於朝陽門到東大橋之間,這裡我需要的什麼都有,而北京其它地方哪兒都差不多,人多,且交通成本高,我對探索這座城市漸漸失去了興趣。

由於大部分時間是單身一人,所以到了周末節假日,總會為吃什麼發愁,也深深感到每逢佳節倍思親。

父母漸漸老了,今後需要人照顧。雖然和他們觀點、生活方式存在諸多不同,但想到自己遠在北京,今後還要去國外常駐,萬一某一天他們病了或遇到什麼事,都不願繼續想下去。

每次探親結束、離家回京前,我都會心情低落,不願回北京。特別是春節期間,家鄉晴朗溫暖,隨處可見綠色和鮮花,常有絢爛的朝霞與晚霞。而北京寒冷蕭瑟,從機場到市區,一路上,兩側的楊樹枯枝交錯,了無生機,到了宿舍,空無一人,灰塵滿地,又得想下一頓該吃什麼,這所有都讓我覺得有些恍惚。

如果遇上了霧霾天,天空灰暗,嗓子不舒服,鼻子堵上了,心情則會更低落。

-有一件事對我刺激很大

在北京工作七年,在機關工作,沒趕上傳說中的分房,一直住單位朝北無陽光、臨街有噪音的宿舍。

幾年前回家探親休假,去高中同學家做客。同學的新房裡擺著主人喜歡並親自挑選的傢具、家電、綠色植物,所在的小區綠化率特別高,各種植物錯落有致、鬱鬱蔥蔥,像植物園一般,加上亭台水榭、曲徑通幽,環境棒極了。小區內有跑道運動場,其它配套設施也齊全,洋溢著濃濃的生活氛圍,教我有一種非常想在那裡安居的願望,也讓我產生了極強的心理落差——我在北京生活品質並不高。

這些年,家鄉商品房均價8000元左右。

而在北京,只要地段好一些,破舊、混亂的筒子樓價格也貴得令人咋舌,環境好、配套好的房子,在我看來就是天價。

曾去過一位朋友在天通苑租的房子,哦不,合租的房間。在我的記憶中,橫跨三個地鐵站、號稱亞洲最大社區的天通苑裡,人很多,有些雜亂,出了地鐵站沿途儘是中介租房的廣告攤兒。

朋友在CBD光鮮的寫字樓里上班,每天坐地鐵通勤,單程至少一小時。他說準備在城區買小房子而不願買郊區的大房子,過幾年再換大的。後來我們斷了聯繫,不知他在北京買房了沒有?

今年春節後北京的房價又開始了新一輪飛漲。

對於如我這樣的普通人,在北京安居越來越成為了一個難以企及的夢。

而我多麼希望擁有一所安靜朝陽的房子,可以把自己畫的畫掛在牆上,可以在樓下散步慢跑。

想到自己中學時成績不錯,到北京上大學,留在北京工作,都曾帶著光環,讓外人羨慕,但光環背後的陰影只有我自己知道。相比之下,留在家鄉發展的同齡親友,幾乎都買房買車,過上安定生活,而我還漂在北京。人生似乎已過了輝煌頂點,走在緩慢的下坡路上,前面看不到新轉折。

-北上廣深好是好,但你不能忽略一個關鍵因素

為什麼要去北上廣深這些一線大城市?

常看到的解讀有——北上廣深更公平、更公正、更包容、更精彩、機會多、層次高、拼事業、拼能力、有激情等等;小城市拼爹、講關係、層次低、混日子、更無趣、更封閉等等。

然而,這些結論在我看來都太絕對和片面了。

首先,中國發展了這麼多年,拿得出手的不止只有北上廣深這樣的一線城市,且不說杭州、成都、南京等1.5線城市,大部分省會城市都並不差,在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還有眾多經濟發達、適合生活的二三線城市,比如蘇州、寧波、無錫等,青島、大連、廈門等城市不僅經濟發展較好,而且獨具魅力。

其次,不就個人境遇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話,談在北上廣深怎樣在其它城市又怎樣,都不過一概而論貼標籤。

那些說法也許都是對的。可是,有一個最關鍵的因素不能忽略——那就是你,作為一個個體,在城市中處於什麼位置?能擁有怎樣的資源?

北京是中國富人最多的城市,而且已成為世界上超十億美金富豪最多的城市。北京造富造貴、藏龍卧虎,同時也造就了大量的北漂、群租的蟻族,乃至上訪一族。北京階層細分,相互獨立封閉,少有交集,像是大池塘的垂直生態系統。唯一平等的事情,莫過於所有人都呼吸著一樣被污染的空氣。

北京的確充滿機會和資源,但機會和資源不一定是為你而備,同時北京人才濟濟,競爭激烈,分子很大,分母也很大。

優質的資源前是高聳的門檻,精英的圈子周圍是堅固的壁壘,那些你渴望的東西看得到卻不一定能得不到,中間隔著玻璃幕牆。

在當今階層逐漸板結、固化的社會,向上流動往往不是靠自己一個人就能完成,可能需要至少兩代人的努力與積累才能實現。如果你的家庭在某地擁有資源和人脈,在那裡生活,往往比獨自一人在一線大城市打拚會更輕鬆。

當然,也有人靠自己打拚在北京創出了一片天地。

我遇到過自己創業開公司、開著名貴跑車的年輕人;遇到過離開南方北上加入谷歌、常往返於中美兩國年輕人;遇到過常在北京辦畫展的年輕人...我曾羨慕他們的人生,他們靠北京收穫了成功與精彩,得到了在其他地方沒有的資源與機會。

但是,這是屬於別人的人生,是屬於別人的北京,與我無關。

幸運的人總是少數。

如果我在世界一流企業擁有好職位,如果我在影視圈或藝術界小有名氣,如果我在高精尖的科研機構或科技公司從事著高精尖的研究,如果...

我會為了事業發展,堅定地選擇留在北京。

可惜,由於背景、專業、經歷等等現實原因,上述的「如果」只是白日說夢,不是我打雞血、奮力往上跳就能夠到的。我沒能找到一份點燃夢想、前程似錦的事業,只是做著一份薪酬沒有吸引力,而且讓我並不喜歡並不認同的工作,雖然在不知就裡的外人那裡聽起來也還不錯,雖然這份工作也有除了北京其它地方沒有的獨特性,但那種特殊性不是我想要的、甚至是我排斥的,成為了特殊的煩惱和憂愁。

我只不過希望工作與生活平衡,過得體面而舒適,活得自由自在。

正如這句話說的——「給我生活,地方隨便!」

既然北京的優勢和我關係不大,卻要一併忍受北京高昂的生活成本和糟糕的空氣,那麼,離開便成了很自然的想法。

-你是否有著回不去的家鄉,卻羨慕著屬於別人的北上廣

當然,北京對於不少人是一種情結,特別是在北方地區,權力中心北京的魅力似乎無遠弗屆,即使北京真不是一座特別適合生活的城市。

有的人來自衰退的五、六線小城市,甚至較為落後的鄉鎮村,回到家鄉確實沒有合適的發展機會,只有留在大城市才有可能發揮才華、實現抱負,過上不一樣的生活。他們有著回不去的家鄉。

而對於那些來自經濟發達的二、三線城市的人,北京不見得是必留之地,他們還有著充滿吸引力以及機會與資源的家鄉。

一位大學同學在北京工作五年後,選擇回家鄉蘇州,他在北京工作不錯,有房有車,還娶了位北京媳婦,但他比較戀家,曾開玩笑說「只有回到蘇州,靈魂才能得到安寧!」

09年時他貸款在北京買的房,14年離開時,價值已翻了近三倍。他說,賣房賺的錢他在北京打拚十年都賺不到。賣房離開北京,他做了一個聰明洒脫聽從內心的決定。

帶著妻子回蘇州後,他過得滋潤、幸福。聽說他已換了寶馬5系的車。

而另一位同學也買了北京的房回到了家鄉寧波。

對於他們來說,沒有必要非留在北上廣,回到家鄉確實是很好的選擇。

而對於許多人,故鄉已經成為了回不去的地方。

-給我生活,地方隨便,聽從內心,放手一試

回到我自己的故事。

說起北京曾吸引我的另一大好處就是文藝氣氛濃厚。

展覽、話劇之類的演出很豐富多樣,曾經文藝的我也喜歡,但隨著年紀漸長,我變得實際、接地氣了,發現大部分文藝活動不過是商業運作,比如大山子的798已徹底淪落,讓我失望,而投身這些文藝活動不過是所謂文青自己感動自己的「刻奇」,並不值得付出的票價與時間。作為體驗是不錯的,但我已體驗了幾年,漸漸沒什麼興趣了。

目前,我唯一懷念的是東四中國美術館免費的畫展,我原來常去,雖然那些展覽水平也常常參差不齊。

為什麼留在一座城市,無非是因為事業和愛情(或家庭)。

我曾在北京遇到過愛情,當時期待著一生一世,後來我們還是成了似乎從未認識過的陌生人,只讓我留下一些對愛情的麻木。

甚至,我意識到家庭出身、教育、職業背景,乃至階層,都是比愛情本身更重要的因素。

北京似乎沒什麼讓我留戀了,內心和理智都告訴我不必不在乎外人的眼光,去做出最合適自己的決定。幸運的是,正好在家鄉找到一個不錯的工作機會,我便真離開了北京。

而今,我在這個擁有藍天白雲、明媚陽光的地方,努力創造著新生活,同時也面對和處理新的挑戰和煩惱,不斷的成長並發現新的可能。

畢竟人生是一場體驗,不過幾十年,長度有限,但我們可以豐富其厚度,與其在一個軌道上過著一眼望到頭的生活,不如多給自己一些選擇,適時換種活法。

願每個勇於改變的人都會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推薦閱讀:

假設99%的地球人都沒有嗅覺,另外1%的人怎麼向別人描述氣味的存在?
輸給理性的一場幸福
審美究竟是理性的還是感性的?
【認真想】《超越智商》——為什麼聰明人也會做蠢事?

TAG:生活 | 北京 | 北上廣 | 經歷 | 北上廣深 | 理性 | 新生 | 真誠 | 客觀 | 這裡 |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