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壇經》的理論淵源與現實意義(3)

關於佛性,北本《大般涅槃經》卷第十中說:「譬如金礦,淘煉滓穢,然後消融,成金之後,價值無量。善男子,聲聞緣覺菩薩亦爾,皆得成就同一佛性。何以故?除煩惱故,如彼金礦除諸滓穢。以是義故,一切眾生,同一佛性,無有差別。」印度佛教中也有一些佛典對眾生是否都有佛性的問題有不同觀點,但總體上講,主張眾生都有佛性的觀點是主流。這種情況也影響到後來中國佛教的發展,在中國隋唐之後形成的佛教宗派中,有些宗派主張眾生都有佛性,有些則對眾生作了一些區分,認為有的眾生沒有佛性。禪宗屬於前者,《壇經》中說「愚人智人佛性本無差別」,顯然是沿用了印度佛教中眾生都有佛性的觀念。

關於「頓悟成佛」,在禪宗的南宗系統中頗為強調,後來在中國佛教中影響很大。印度佛教中談得不多。但這種思想也並不是只有中國才有。印度佛教中也有這種觀念。如《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中說:「時無量大眾亦坐一處,聽等覺如來說瓔珞法藏。是故無漸覺世尊,唯有頓覺如來。」這裡講的「無漸覺世尊,唯有頓覺如來」與禪宗里講的的「頓悟」、「漸悟」有些接近。雖然《菩薩瓔珞本業經》中在這方面並沒有具體展開頓漸問題的論述或解釋,但已涉及到這一問題是可以肯定的。

「二諦」觀念是印度大乘佛教中極為強調的觀念。其中尤以中觀派的表述最為典型。中觀派的主要著作《中論》卷第四中說:「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一以世俗諦,二第一義諦,若人不能知,分別於二諦,則於深佛法,不知真實義。」青目的釋為:「世俗諦者,一切法性空,而世間顛倒,故生虛妄法,於世間是實。諸賢聖真知顛倒性,故知一切法皆空無生,於聖人是第一義諦,名為實。諸佛依是二諦,而為眾生說法。若人不能如實分別二諦,則於甚深佛法,不知實義。若謂一切法不生是第一義諦,不須第二俗諦者,是亦不然。」《中論》卷第四中還說:「若不依俗諦,不得第一義。不得第一義,則不得涅槃。」青目的釋為:「第一義皆因言說,言說是世俗,是故若不依世俗,第一義則不可說。若不得第一義,云何得至涅槃,是故諸法雖無生,而有二諦。」這些論述對二諦的主要含義、二諦的意義等作了明確的說明,在促使佛教後來的廣泛發展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二諦思想隨著佛教其他思想一起傳到中國,對中國佛教各宗也有較大影響。《壇經》中雖沒有直接提及「二諦」一詞,但使用這一觀念處不少。《壇經》中說的「吾今強言說,令汝舍邪見」,表明了「強言說」的俗諦對獲得「舍邪見」的真諦的作用,顯示了「二諦」在《壇經》中的地位。應當說,印度佛教的這一觀念受到了禪宗的高度重視。

「佛法在世間」思想與印度佛教理論有明顯的淵源關係。《長阿含經》卷第一中說:「佛出於世間,轉無上*輪。」這裡就談到了世間與佛法的密不可分的關係,強調了佛產生在世間,在世間宣傳佛法。印度大乘佛教在這方面論述得更明確。如《妙法蓮華經》卷第五中說:「常說法教化,無數億眾生,令入於佛道,爾來無量劫,為度眾生故,方便現涅槃,而實不滅度,常住此說法,我常住於此。」這裡說的「方便現涅架」就是指涅槃並不與世間隔絕,佛或菩薩涅槃了還要住於世間,因為還要為眾生說法,要教化眾生入佛道。《維摩詰所說經》卷中則說:「現於涅槃而不斷生死。」這也是反對將世間與涅架絕對分離的主張。《中論》卷第四中說:「涅槃與世間,無有少分別。世間與涅槃,亦無少分別。」「涅架之實際,及與世間際,如是二際者,無毫釐差別。」這一論述是以反覆強調的方式表明不能到世間之外去追求佛教的目標。顯然《壇經》「佛法在世間」的思想是繼承了印度佛教中提出的這方面的相應理論。

解釋「禪定」並非始於《壇經》。印度佛典中就有這類論述。如《十住毗婆沙論》卷第十一中說:「禪者,四禪。定者,四無色定四無量心等皆名為定。」這裡將禪和定作了一定區分,禪主要指四禪,定則主要指四無色定,(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等。《大智度論》卷第二十八中說:「一切禪定亦名定,亦名,三昧。四禪亦名禪,亦名定,亦名三昧。除四禪諸餘定亦名定,亦名三昧,不名為禪。」據此來看,禪可以稱為定,定卻不一定都能稱為禪。《壇經》提出「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是對印度佛教中「四禪八定」中「禪」和「定」的簡略定義,有其特色,但其主要思想的來源還是離不開印度佛教文獻。

三、《壇經》思想在現代社會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壇經》思想雖然產生於古代,它的一些重要思想的理論淵源要追溯到古印度,但這些思想在現代社會中仍然有重要作用。這至少表現在以下四點上:

第一、引導人們積極地參與社會生活。

《壇經》中大力強調「佛法在世間」的思想。這有著特別明顯的積極意義。一些宗教甚至一些佛教派別一味要求信眾擺脫塵世,離群索居,遠離社會生活。這實際上既不符合廣大民眾的根本利益,也不符合宗教教派自身的發展要求。《壇經》能夠擯棄這些消極觀念,努力發掘傳統佛教中的積極思想觀念,強調佛教與社會生活的不可分離的關係。這對於推動中國佛教的總體健康發展起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壇經》抓住了佛教思想的原本重要宗旨,因為佛教的理論最初就是圍繞人或人世間的問題而提出的。所謂「佛法」即指佛教的理論。佛法討論的問題是以人生現象為核心。因而,離開入以及人所生存的世界(人類社會或「世間」),佛法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義或價值。

在現實社會中,人們總會遇到各種挫折或不幸,不少人為了使自己擺脫痛苦,尋求佛教的幫助,認為遁入佛門後就能完全脫離世俗社會,就能忘卻煩惱。實際上,進入佛教寺院也並不是就要擺脫社會,因為佛教,特別是大乘佛教的根本目的,是要使廣大民眾脫離痛苦,而不是僅僅使自己或個別人脫離痛苦,用佛教的話說就是要「自利利他」。佛教的根本目的離開了社會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

「佛法在世間」思想作為一種理論基礎,為佛教僧團及其廣大僧人接觸社會、深入社會提供了重要的論證或行為依據。這促使僧眾與一般民眾的接觸增多,有利於佛教利樂有情、服務眾生,促進了社會的和諧發展。

第二、引導人們較全面地看待事物。

《壇經》中強調「中道」及「不二」的理論。這也有積極意義。這些理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引導人們避免片面性,促使人們辯證發展地看待事物。「中道」及「不二」的理論反對人們僅看事物的某一方面或某種作用而忽視事物的其他方面或其他作用。

在現實社會中,人們往往不能全面地或發展地看待事物。當遇到較大的困難時,往往灰心喪氣,認為前途一片黯淡,失去繼續生活或工作的信心。或者當獲得較大成就時,被成就沖昏頭腦,認為從此將一帆風順,無往而不勝,趾高氣揚。第一種情況中的人看不到事物有可能向另一方面轉化,看不到有可能克服苦難的一面,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精神壓力,影響工作與生活。第二種情況中的人也看不到事物有可能向另一方面轉化,看不到某些可能出現的因素會使事情發生轉變,由順利轉為危難,由於沒有預先準備而使自己陷入困境。而「中道」及「不二」的理論實際是促使人們看到對立事物之間出現轉化的可能性,看到事物不是一成不變的,使人們客觀地認識事物,分析形勢,做好各種準備工作,應付各種可能出現的困難。這對於提高現代社會人們的生活質量有促進作用。

影響世界的智慧絮語 一行禪師選集(全五冊)

推薦閱讀:

都看她八字爛,為何現實卻很好?
幾年前的一個小說
10種玩法,教你玩壞虛擬現實頭盔 Oculus Rift
小弟叛變大哥自立門戶,兩巨頭廝殺半生堪稱現實版港片

TAG:現實 | 意義 | 理論 | 《壇經》 | 解密 | 淵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