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佛陀」的一生(圖)

佛陀簡稱為佛,其意為「覺悟者」。相傳古印度的迦毗羅衛國,降生了一位王子,名叫悉達多,後來出家修道,成了無上智慧的徹悟者,也成了無量功德的圓滿者,無上的究竟者,所以稱為「無上正等正覺」的佛陀。

釋迦牟尼佛的歷史  

慈悲

佛陀,佛教的創始人,俗姓喬達摩,名悉達多。佛陀簡稱為佛,其意為「覺悟者」。因此,佛陀變為對悉達多的稱呼。

  在古印度,的迦毗羅衛國,降生了一位王子,名叫悉達多,後來出家修道,成了無上智慧的徹悟者,也成了無量功德的圓滿者,無上的究竟者,所以稱為「無上正等正覺」的佛陀。因為他是出生於釋迦族的一位聖人,故被尊稱為釋迦牟尼。釋迦牟尼含有更加深密的含義,淺顯的解釋梵語「釋迦牟尼」,華言能仁寂默。「能仁」者,能以仁慈一切眾生,「寂默」者,不著相。

  佛陀不是人格的神,更不是所謂創造宇宙及主宰宇宙的上帝,或所謂的「道成肉身」。佛陀是人完成的,如能依照佛陀所說的修行方法,切實做去,便有成為佛陀的可能,到了佛陀的境界,雖然也能發揮出種種不可思議的神跡,但那不是佛陀重視的東西,最要緊的是佛陀的完美德行和從徹悟中發出的偉大智慧。佛陀以人間的肉身,示現完成無上的佛果,正是以身示範,鼓勵有志學佛的人們,及時以此人間的肉身,追求無上的佛果。


  佛陀既有肉身,所以他是實際上的歷史人物。唯其由於古代的印度,不重視歷史年代的記錄,故對釋迦佛陀,確切的生滅年月,不易追查。但在佛典的記載方面以及碑記方面,對於佛陀的年代,有著各種不同的傳說。根據近世學者的考證結果,已認定佛陀降生於公元前五百六十年頃,入滅於公元前四百八十年之世。

  佛陀的父親,名叫凈飯王,佛陀的母親是摩耶夫人,尊稱為摩訶摩耶(偉大的摩耶),然在佛陀生後,僅僅一周之後,便去世了。因此,佛陀是在其母親的胞妹,也是佛陀的姨母及父王的愛護之下,長大成人。不過,當他沒有出家之前,大家都稱他為悉達多太子。他那位姨母,是和摩耶夫人同時嫁給凈飯王的,叫做摩訶波闍波提(後出家號大愛道比丘尼)。佛陀未出家之前,也和常人一樣,娶了他舅舅的女兒耶輸陀羅(名聞)為妃子,並且生了一位小王子,名叫羅睺羅。根據「根本說一切有部律破僧事」卷三的記載,出家之前的悉達多太子,有三位妃子,一為耶輸陀羅,二為喬比迦,三為鹿王。依照一般的傳說,佛子羅睺羅是由佛陀指腹懷孕的。

  雖然王族的生活優裕而舒適,但悉達多太子卻並不貪戀這些世間的情、欲和享受。太子曾由城之四門出遊,見生、老、病、死等現象及以修道的行者,深感人生之苦痛與無常,遂萌出家修道之志。於二十九歲,太子夜出王宮,自脫衣冠為沙門。參訪世間諸修行人,然彼皆不達解脫之境,太子以勝慧示其不究竟處,後至苦行林,開始六年的苦行生活,當時凈飯王所派的阿若憍陳如等五人亦在此與太子一起修行。苦修期間,太子日食一麻一麥,雖至形體枯瘦,亦未取菩提,遂出苦行林。此時,共修的五位行者,誤以為太子退失道心,遂舍之而去。

  菩薩(這裡所稱的菩薩(求悟的人),便是尚未成佛之時的悉達多太子)來到尼連禪河沐浴,接受了牧女乳糜之供養。恢復體力後,至伽耶村菩提樹下,以吉祥草敷金剛座,東向跏趺而坐,誓成正覺。時有魔王欲行惱亂,菩薩以慈悲力降伏魔怨。以定慧力明一切法,以上上智通達甚深十二因緣,於明相出時,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世人尊稱為「佛陀」(意為覺者),佛號「釋迦牟尼」,時年35歲。釋尊苦行、降魔、成道的經過,皆由太子的秘密護衛侍者優波離(佛成道後,隨佛出家,是持戒第一的大弟子)所見證。釋迦牟尼佛成道時曾說:「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指出一切眾生皆具佛性,皆可成佛。(昔禪宗五祖為六祖講《金剛經》,當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六祖頓悟,即而說道「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釋迦牟尼佛示現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後,為令眾生解脫苦難,開示悟入佛知見故,開始了49年的弘法事業,十方無量的諸佛、菩薩亦化現於娑婆世界,助興佛教,救度眾生。其中熟知的有觀音菩薩、地藏菩薩、普賢菩薩、文殊菩薩、彌勒菩薩等。


佛陀的一生

佛陀一生。

佛陀以肉身凡人之軀,從王子到徹悟智者,經歷了他充滿榮耀的一生。他不是任何宣傳造物者的人,他與神跡沒有關係,他也需要進食休息,他沒有創立任何組織,他乃是全然的單獨。 出於藝術感,這份畫傳加入了諸多神話以及比喻元素,必須注意的一點是,佛陀亦是凡人,沒有法力,不施神跡。真正的修行者對佛陀的尊敬,乃是出自其教化佛法得感激崇敬。

前世立願。

經過漫長的輪迴修行,慈悲的護明菩薩終於成為了一生補處的菩薩,即將秉承著昔日曾立下的五百大願在這最難以成等正覺的娑婆世界成就正等覺。

夢象受孕。

夢象受孕:佛陀的母親摩耶夫人夢見白象而受孕。

七步蓮花。

七步蓮花:佛陀在藍毗尼花園降生,行走起步,每一步都踩出一朵蓮花。 摩耶夫人有孕臨產,按當地風俗需到娘家接生。摩耶夫人途中經過大花園,叫藍毗尼園。那天天氣特別晴朗,園子裡面百花爭妍,綠草如茵,充滿了喜慶的氣氛,夫人漫步在花園中,看見一顆高大的無憂樹,枝繁葉茂,猶如傘蓋一樣柔柔軟軟地垂下。夫人就在此生下太子。

命名大典。

命名大典:佛陀以轉輪聖王的身份降生人間,佛陀的父親凈飯王非常的疼愛自己的兒子。佛陀被命名為:喬達摩.悉達多。 凈飯王為太子建造一座舉世無雙,奇妙無比的宮殿,命名為「四時宮殿」;進入宮殿,四季如春,樓上閣下弦歌不絕,宮女歌妓侍立左右,不知人間還有春去秋來的凄涼,不知人生還有悲歡離合的悲緒。

占星卜命。

賢者占相:佛陀的父親請來了著名的占星師阿私陀來為佛陀占相,阿私陀看後,先是大笑,然後開始哭泣。凈飯王很不解,為什麼又是笑又是哭的,於是問賢者緣由。賢者告訴凈飯王:您的兒子將來會成為偉大的覺者!這是讓我開心的事情。可惜我老了,無法聽聞他的妙法了,這讓我覺得難過。

得入四禪。

得入四禪:太子見老鷹捕食蛇,心生悲憫,觀察到眾生的苦惱,而入禪定,得入四禪。

文武過人。

文武過人:太子16歲,精通所有學問與武功,可謂文武雙全。

成親娶妻。

成親娶妻:父王見太子終日悶悶不樂,便為其安排了一件婚事,於是太子迎娶了美麗的耶輸陀羅。

深受愛戴。

深受愛戴:太子與妻子深受百姓的愛戴。

見丑生厭。

見丑生厭:太子夜見宮女們的睡覺時的醜態,對輪迴生起了極大的厭惡。

出城四游。

出城四游:太子出城,見生老病死之苦,於眾生生大悲憫,於輪迴更生厭離。

夜別妻兒。

夜別妻兒:一天夜晚,太子悄悄的走出房間,離開了妻子兒子。

遠離王城。

遠離王城:太子終於下定決心,放棄世俗的富貴繁榮,而去追求能讓自己與一切眾生解脫於生老病死乃至一切一切的煩惱痛苦輪迴的方法。

削髮更衣。

削髮更衣:悉達多削去了如煩惱一樣的髮絲,換上了梵天送來的衣,開始修行。

歷經苦行。

六年苦行:悉達多向所有世間的「成就者」們求學,嘗試了世間所有的修行方式,達到了世間能達到的所有頂端境界,但他發現並沒有達到他出家的目的。 一日,一船夫撐船從佛陀面前經過,口中談論著琴弦的鬆緊,過松則無法彈奏出美妙音樂,過緊則容易綳斷,故而適中才是正道。悉達多頓悟中道,立時起身發起極端苦修。 悉達多結束苦行後,先到尼連禪河洗去了他身上六年的積垢,隨後接受了河邊牧羊女供養的牛奶,恢復了體力。隨從他的五個人見他這樣做,都以為他放棄了信心和努力,便離開了他,前往波羅奈城的鹿野苑去修苦行。

牧女獻供。

牧女獻供:一位牧女向悉達多供養了奶粥,悉達多因此得以恢復體力而重新開始修行。

發願成佛。

發願成佛:悉達多發願成佛,以缽放入水中,發願曰:如若能成佛,則希望缽逆流而上。

樹下參悟。

樹下參悟:悉達多於菩提樹下參悟,發誓不成正覺不離此座。當雨水下落天氣寒冷時,龍王現身為佛陀遮風擋雨。

魔女獻媚。

魔女獻媚:悉達多的參悟驚動了魔王波旬,於是魔王派遣他的三個女兒前來魅惑佛陀,試圖讓佛陀放棄參悟,然而佛陀不為所動。

水淹魔軍。

水淹魔軍:魔王見悉達多不為魔女所動,大為惱怒,派遣魔軍前來妄圖殺害佛陀。此時堅牢地神現身護持佛陀,水淹魔軍。

魔軍敗退。

魔軍敗退:魔王波旬的種種手段都沒能得逞,終於敗退。

成等正覺。

成等正覺:悉達多終於夜睹明星而悟宇宙真諦,嘆曰:一切眾生本具如來智慧德相! 從此,悉達多成就了宇宙中最完善慈悲與智慧,徹悟成佛。

拈花微笑。

梵天獻花:天主大梵天得知佛陀成就最正覺,特前來向佛陀獻花,以此緣起懇請佛陀為眾生宣說妙法,讓一切眾生成就佛陀一般偉大的生命品質。佛陀慈悲應允。

初轉法輪。

初轉法輪:佛陀於鹿野苑度化了第一批弟子,開始了教化眾生的事業。

教化眾生。

遊行教化:佛陀帶領著弟子們秉承著中道,履行著簡樸的行為態度,四處遊行,應機的教化著所有有緣的眾生。

回宮省親。

回宮省親:佛陀的父親病重卧床,佛陀帶領弟子回宮省親。

見昔日妻。

見昔日妻:佛陀與昔日的妻子耶輸陀羅相見了,並對她作了重要的開示。

兒子出家。

兒子出家:佛陀的兒子羅睺羅拜舍利弗為師,而出家。

父王逝世。

父王逝世:佛陀見到了病重的父王,並為他開示了三皈依法,父王因此得度。逝世後,佛陀盡職孝道,親自抬父王的棺槨,為世人以身作則。

教化天人。

升天說法:佛陀應天神的邀請,不動而上升天宮為了報答母親之恩德而升天說法。

重返人間。

重返人間:佛陀在天宮說法後,沿著天梯下返人間,眾天神恭敬圍繞。

諸相皆空。

有一王子貪戀自己美麗的妻子而不願隨佛出家,於是佛帶他來到天上。王子見天女容貌美麗至極,反觀人間女子更像狒狒一般,於是以此因緣而出家。後來佛陀為了幫助他斷除淫慾,而帶他去看了地獄中因過分貪著美色而感應到的烈焰痛苦,於是這名王子真正的解脫了。

最後供養。

最後供養:佛陀接受了最後一次的供養,以表現出疾病這樣的方式提醒弟子們時刻不要忘記無常,並表示即將進入大涅槃的境界

入大涅槃。

入大涅槃:佛陀對弟子們做了最後的開示後,安詳的右卧,進入涅槃。 佛陀晚年疾病纏身,仍然到處講經說法。來到拘屍那伽城外的娑羅樹林,佛陀疲乏不堪,決定在這裡入滅。在兩

推薦閱讀:

梵天人有沒有神通?
佛教對同性戀的看法是什麼?
佛學是否可用數學來描述?
怎麼看待白衣觀音大士靈感神咒?
身上可以帶兩個護身符嗎?

TAG:佛教 | 佛陀 | 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