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仙之路--般若太極拳法

成仙之路--般若太極拳法11

練太極拳的能把呼吸講清楚的只有李雅軒。李雅軒說,太極拳是氣功,練時別忘了行氣,行氣者何?即慢慢深長呼吸也。又言,太極拳呼吸之道,主要是氣沉丹田,鼓盪丹田內息,以與連綿不斷之動作做相應。因內息之鼓盪不停,亦自能抽動外面呼吸之氣忘來不掇,且細勻深長,如膠似漆。

練太極拳的功夫,如能每早晚靜坐一下以養虛靈是最好的。李雅軒曾言,修鍊功夫,最要緊的是在靜上多多用功。如能做到靜極默篤的時候,好像頭腦中有一種靈感,這種靈氣好像要出離軀殼,起於空中,與宇宙萬物合體,未來未見之事,若有所知,恍然若明,如這種情形,不知是什麼道理,是人的靈機充實了以後,自然而產生的嗎?。。。。。。

六妙門,數息觀這種方法非常適合練太極拳的人。

亦可站,亦可卧,但還是坐最好。佛是坐出來的。雙盤好,單盤也行,散盤來的最容易。坐好後就不要動,把意念集中在呼吸,然後數呼吸,出息要數,入息也要數,零一,零二。零息進,一息出,零息進,二息出,一直數到一百。坐好就不要動,身體好比是裝水的杯子,你的意識就是這杯子里的混水,修數息觀就是要把這混水澄清。杯子不動水就會慢慢清下來,水清了就是真意,就是息,息就是自心。

最常見的腹式呼吸一般是在每分鐘五次呼吸到每分鐘三次呼吸之間,最初的腹式呼吸速度還會快些,穩定後每分鐘五次呼吸,每分鐘五次呼吸為標準粗住呼吸,腹式呼吸的出現標誌著身心已有一點放鬆,但粗住的境界太低,心粗息亦粗,之後當妄念稍少時,呼吸也會細長一點,達到每分鐘四次。每分鐘四次呼吸為標準腹式呼吸,仍然是太粗,打坐時要進一步放鬆,全身放鬆,大腦方松,妄念變得越來越少,呼吸也越來越細勻,越來越慢,爭取達到每分鐘三次,身心越松,呼吸越慢。每百次呼吸超過三十三分鐘時的呼吸為細住呼吸,此時的心理生理都有明顯變化,細住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境界。每分鐘兩次半的呼吸速度為標準細住呼吸。

六妙門跟安般守意講的是同一件事,也是同一個過程,哪六妙?數息,相隨,止,觀,還,凈。《大安般守意經》有加上四聖諦,苦,集,滅,道。

細住就是隨,到此境界,不需再數息,把意念輕輕跟隨著呼吸即可,此為隨息。

細住是一種境界,其特徵是心念已細,妄念仍存,但你知道妄念是什麼。你也知道你在想什麼,由於大腦的放鬆,多餘的養分進入到身體,脊柱自然挺直。神態也顯得格外精神。

細住就是你有觀注當下的能力,人在細住時有時會有天人合一的感覺,你看天,天很藍,你看樹,樹很綠,看自己身直不累。別人看你,怎麼看怎麼順眼。

細住就是行卧坐立不離禪,細住不是禪,離禪百萬里。不離禪是不可能的,不離細住到是真的。

細住同細住呼吸可不同步。但細住久了,呼吸自然會變化。

細住境界的人練習內功,要氣有氣,要神有神。

什麼是輕靈勁呢?

李雅軒云:硬勁不如僵柔勁,僵柔勁不如松沉勁,松沉勁不如輕靈勁,輕靈勁不如虛無勁。

在此,李雅軒將勁力分為五種,即:硬勁,僵柔勁,松沉勁,輕靈勁及虛無勁。硬勁就是常人所用之勁,僵柔勁乃練過太極一段時間後,人體各部位僵柔不一的局部發力,發力時接觸點有硬力感的勁力。松沉勁是整勁,勁由腳底起,瞬間達接觸點。輕靈勁為帶有內勁之整勁,接觸點感覺較輕。虛無勁是接觸點幾乎無感覺,所謂颶風刮至,百草具倒。

,人類由四肢爬行變為兩腿直立行走,脊椎變形,兩胯關節被壓死,在人的大腦越來越聰明時,四肢與身體的整體性功能退化,(好像值得),練太極拳就是要改變這種狀況,把尾閭擺正,將兩胯鬆開,松兩胯關節最好的方法就是盤架子和走矮步,所謂虛實分清也是分在兩胯關節。鬆開的感覺好像是往生鏽的軸承里滴油,是一點一點鬆開的,當你打拳時能自動觀注到兩胯時,說明兩胯開始鬆了,從開始松到完全鬆開可能需要幾個月或幾年,最好常看松胯松的好的人打拳,全身關節鬆開是以後的事,開始練拳時,松兩胯最重要,鬆開兩胯,擺正尾閭,就要松踝關節,否則兩踝處筋肉會腫痛起來,胯鬆了踝鬆了,就可以身化身發了,身體發勁聽起來太高深了,其實應該比手發勁容易,整勁是由腳而腿,至腰身而臂膀再經腕部由手到接觸點。初練太極,即便腰胯鬆了,內勁經肩過腕也所剩無幾,腕關節的松尤為重要但往往為人們所忽視。因內勁不能到手,所以人們推手不過是用硬力或僵柔勁。因此,最初能發出的松沉勁如不是身也不會是手,而是大臂或小臂。可惜從沒有人提到這一點。

成仙之路--般若太極拳法13

平面太極拳的特點是,向前邁步時,前腳的支撐力從零開始,直至撐起全部中心。前腳可以隨時收回,重心由後向前是滑過去的。立體太極的特點是,踏步向前,重心隨腳而落,前腳不能隨時收回,重心是跳過去的。

練太極拳一定要練平面太極拳

中規中矩,尾閭中正,松沉自然,落腳輕緩,身體由後向前滑出,是真太極功夫

行安般守意,修六妙法門,到粗住境界,粗住腹式呼吸時,就會感到有氣有時會向腹中聚去,此時,用意守住,就是意守丹田,所謂氣沉丹田就是這麼來的,修鍊內家拳久了,也會有這種現象。

到細住的境界,細住腹式呼吸時,不用意守丹田,但丹田已有飽滿的感覺,此時意向下守,丹田會熱,如此時意守丹田,就是煉丹。仍是檔次太低,應放棄,繼續修安那般那。

細住為隨,所謂隨,數息到此,不需再數,相隨即可。每分鐘兩次半的呼吸速度為標準細住呼吸,此時心息漸細,繼續修行,呼吸可覺通達全身,呼吸慢到每分鐘兩次時(一息三十秒),一呼一吸,息遍全身。此即體呼吸也。

到體呼吸時,呼吸速度已慢,呼吸的速度跟大腦入靜的程度有關,雜念愈少,呼吸的速度就愈慢,何者為息,息者自心也。

何者為息呢,智者大師認為,打坐時鼻中息出息入覺有聲音是為風,打坐時息雖無聲但出入不暢是為喘,坐時息無聲亦不結滯但出入不細是為氣,打坐時不聲不結不粗,出入綿綿,情神安穩是為息。用呼吸速度來解釋就是,打坐時每分鐘呼吸五次以上是為風,每分鐘呼吸四次是為喘,每分鐘三次是為氣,打坐時每分鐘呼吸少於兩次是為息。

行安般守意,每分鐘呼吸速度少於一次半時,(每次呼吸時間超過四十秒)即是止的境界。止已經是道了,是最低層次的道。中國人修道不會超過止的境界,因為中國的道場是孔夫子的道場。孔夫子是細住,是為隨,你修到止已經是三生有幸了。

中國人講修道練氣,一定要講丹田,丹田者何?氣之所在,是為丹田,所謂聚之為丹,散之為田也。修安般守意至隨(細住),下腹丹田已氣滿。(應該是種感覺),修至止的境界,丹田是熱的,後脊發熱,兩腎如火。(凡事皆有例外,我師弟阿庄,修到止時,有心靈感應,但丹田無任何感覺)。入欲界定時,有些人會感到丹田火熱,並有熱流向下經會陰穴往後走,過尾閭夾脊玉枕向上至百會,再向前向下,所謂氣通任督二脈,走小周天。行安般守意,體呼吸腹式呼吸是為呼吸氣功,練大小周天,氣感走動是為氣感氣功。

修數息觀至止,意守丹田,通大小周天可行,但如人無任何基礎,氣沉丹田,搬運周天。就是倒因為果,出偏的機會極大。

修道的本質其實是放鬆你的大腦,當妄念與雜念徹底消逝時,你就明心見性了。人左右腦所佔人體的重量及大小都很少,但大腦的耗氧量卻占整個人體呼吸耗氧量的一半,大腦不能放鬆是業力的原因,我們打坐就是要消除這些業力。


推薦閱讀:

李世民喜不喜歡成仙?
成仙之路
想學道成仙,為何要每月初六、旬中辛日課誦《玉樞寶經》?
看懂這10條,你就可以得道成仙了,很可惜有的人一輩子也不明白

TAG:太極拳 | 太極 | 成仙 | 般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