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錯了健康沒了!細數那些不能踩的飲食誤區

一.穀類的誤解1.大米白面越白越好

穀類加工越精細營養素損失越多,特別是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如果長期食用,又不能補充,易患「腳氣病」。

2.吃碳水化合物容易發胖

造成肥胖的真正原因食能量過剩。富含脂肪的食物口感好,賦予香味,能刺激人的食物,使人容易攝入更多的能量。而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米面及其製品,不容易造成能量過剩使人發胖。

3.主食吃得越少越好

碳水化合物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的營養物質,在人體釋放能量塊,是紅細胞唯一可利用的能量,也是神經系統、心肌和肌肉活動的主要能源,對構成機體組織、維持神經系統和心臟的正常功能、增強耐力、提高工作效率都有重要意義。正常人合理膳食的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比例應達到55%~65%。

4.糖尿病人碳水化合物吃得越少越好

許多人認為碳水化合物是血糖的唯一來源,不了解蛋白質、脂肪等非糖物質在體內經糖異生途徑也可轉變為血糖,所以他們嚴格限制主食。對於糖尿病人來說,在膳食中應適當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量,以減緩糖的吸收速度;在選擇食物時,在碳水化合物含量相同的情況下,要注意選用血糖生成指數(GI)低的食物。 二.動物性食品的誤區1.雞蛋膽固醇高不能吃

雞蛋確實膽固醇含量較高,但雞蛋營養豐富,含有很多對人體有益的成分,對人體的貢獻可以說是「功大於過」。因此,每天一個雞蛋不會有損人體健康。

2.不吃雞鴨魚肉就沒有蛋白質

除了雞鴨魚肉外,富含蛋白質的食物還有豆類特別是大豆及其製品,植物的種子如花生等,膳食中適當增加這些食物不僅價廉物美,而且更有利於健康。

3.喝骨湯可補鈣

肉骨經過熬制能溶解一些營養物質,對人體健康是有益的。但湯中鈣的含量很低,如果單靠骨頭湯補鈣則不能達到補鈣的目的。其實科學的補鈣方法很簡單,只有遵循科學、合理的飲食原則,採取多樣化、均衡的膳食,在日常膳食中多注意奶類、大豆及其製品的攝取,多曬太陽,即可達到補鈣目的。 三.油脂誤區多吃植物油利於長壽

無論是何種油脂所提供的能量是一樣的,植物油吃的越多,能量攝入就越多。高脂肪膳食也是發生肥胖的主要原因,而肥胖是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異常、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世界衛生組織推薦合理膳食模式脂肪的供能比為20%~30%,不宜超過30%。《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人每天烹調用油攝入量不宜超過25克或30克。

四.水果的甜蜜誤區

1.水果可替代蔬菜

水果和蔬菜各有其營養特點,不能互相替代。水果中的維生素和無機鹽含量遠不及蔬菜。廉價的白菜、蘿蔔等普通蔬菜其維生素C的含量是蘋果、梨、桃的10倍左右,而青椒、花菜中維生素C的含量是草莓和柑橘的2~3倍。因此只吃水果不能滿足人體對營養素的需要。成年人每天500克各種蔬菜是必需的。

2.多吃水果可以減肥

水果並非低能量食品,因其色、香、味誘人,讓人愛不釋口,很容易過多的攝入。由於水果中的糖屬單糖和雙糖容易吸收,使攝入的糖過多,不僅達不到減肥目的,可能適得其反。因此吃水果減肥,方法應得當。

3.水果代餐有益健康和美容

人體每天需要約50種營養物質才能維持生存,特別是每天需要蛋白質約65克,脂肪20克以上才能維持組織器官的更新與修復。水果含水量達85%以上,蛋白質不到1%,幾乎不含必需脂肪酸,遠遠不能滿足人體對營養的需要。因此,水果好吃,只能作為營養補充,不可多吃。

4.水果含維生素特多

富含維生素的食物有很多。水果類主要含有維生素C、B族維生素以及胡蘿蔔素,不同的水果維生素的分布及含量不同。大多數水果維生素C含量較低,富含VC的水果有:鮮棗、草莓、桔、獼猴桃。芒果、柑橘、杏等含胡蘿蔔素較多。只有選擇多樣化的食物,才能獲取豐富的維生素。

5.水果削皮可以解決農藥問題

農藥殺蟲主要在樹根,解決整體的蟲害,因此如果使用農藥的話,不僅僅是果皮,果肉同樣受影響,並不是削皮就可以解決農藥問題。從營養的角度看,果皮不僅營養高於果肉,而且果皮更具水果的風味。如果所選水果屬正常狀況,通過充分洗滌,帶皮食用更科學。

6.水果什麼時候吃都有益無害

水果不是隨意可以食用的,因為水果中含有較多的有機酸、單寧等物質,有些水果還含有活性很強的酶類物質如蛋白酶,可能對胃產生刺激和傷害,出現胃痛、脹氣、腹瀉、消化不良等癥狀;水果種類很多,屬性不一;人有不同的體質。因此,選用水果應因人而異。

7.高檔進口水果營養更好

不少人以為水果的價格越高,營養價值越高,特別是進口水果。實際上進口水果在運輸的途中營養成分已經開始變化,而且為了長途運輸,往往不等水果成熟就採摘,通過保鮮劑保鮮,這樣可能影響水果品質。高檔進口水果未必營養價值就高,因此,購買水果務必擦亮眼睛,好好識別。來源愛美網論壇)


推薦閱讀:

飲食宜忌
茄子炒豇豆做法是什麼?
全球最佳飲食排行榜
了解中國膳食的均衡搭配才能更好的健康吸收+減脂
紅棗養生的方法有哪些?

TAG:健康 | 飲食 | 誤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