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分六種 治療方法各不同

頸椎病分六種 治療方法各不同

頸背疼痛、頭暈頭痛、手指發麻,當出現這些癥狀時,很多人首先會想到頸椎病犯了,讓家人捏一捏、揉一揉,或者貼膏藥、熱敷,可是有時有效有時卻沒效。為什麼呢?因為頸椎病分為頸型、神經根型、脊髓型、椎動脈型、交感神經型、食管壓迫型六種類型,不同的類型治療方法也不同。頸型頸椎病 最為常見,以頸部癥狀為主,處理不當,易發展為其他類型。常見的癥狀有頸部酸痛不適及活動受限等,常於晨起、過勞、姿勢不正及寒冷刺激後加重。 治療牽引、按摩、中草藥外敷、頸圍制動等治療方法均能緩解癥狀。注意睡眠及工作時的姿勢,避免長時間屈頸,避免頸部受寒。神經根型頸椎病 多有麻木、疼痛、指尖過敏及皮膚感覺減退等癥狀,其範圍與頸脊神經所支配的區域相一致。並伴有明顯的頸部疼痛、椎旁壓痛,頸椎棘突或棘間壓痛或叩痛多為陽性,尤以急性期明顯。 治療頭頸部持續(或間斷)牽引、頸圍制動及糾正不良姿勢效果良好。手法按摩應輕柔。出現以下情況者可考慮手術治療:經正規非手術療法治療3個月以上無效,臨床表現、影像學所見及神經學定位相一致;有進行性肌肉萎縮及劇烈疼痛。脊髓型頸椎病 癥狀多先從肢體麻木、下肢無力、雙腿發緊及抬腿沉重等開始,繼而出現足踏棉花感、跛行、易跌倒、足尖不能離地、步態笨拙及束胸感等癥狀。也可波及消化系統、心血管系統及泌尿系統,以尿急、排空不良、尿頻及便秘多見,甚至可引起尿瀦留或大小便失禁等。 治療癥狀輕微者可先採取非手術療法,如頭頸持續(或間斷)牽引、頸圍制動、按摩等。但手法按摩宜謹慎小心。一旦病情加重,應及早手術。椎動脈型頸椎病 常見癥狀為偏頭痛,常因頭頸部突然旋轉而誘發,以顳部為重,多為跳痛或刺痛,並伴有眩暈、耳鳴、記憶力減退、聽力減退、視物模糊、復視及短暫失明等癥狀。癥狀發作與頸部旋轉動作有直接關係,常在頭頸轉動時,突感頭暈、頭痛,甚至雙下肢突然無力,隨即倒地。 治療多不用手術,通過正規的牽引、按摩、中草藥外敷、頸圍制動等治療可緩解癥狀。但有明顯頸性眩暈或猝倒發作,至少2次以上者;經非手術療法治療無效,又影響正常生活及工作者應手術治療。食管壓迫型頸椎病 早期主要表現為吞咽硬質食物時有不適感或胸骨後燒灼感、刺痛感,繼而在吃軟食或流質食物時也會出現上述表現。輕度者表現為仰頸時吞咽困難,屈頸時則消失;中度者只可吞咽軟食或流質食物;重度者僅可進水或湯。 治療輕度者以保守治療為主,包括頸部制動,控制飲食及對症治療。低熱懷疑有食管周圍炎者,可給予廣譜抗生素。經保守治療無效者,可考慮手術治療。交感神經型頸椎病 主要表現為頭暈頭痛、睡眠差、記憶力減退、眼脹乾澀或多淚、視物不清、耳鳴、聽力下降,有些患者會有噁心、嘔吐、腹脹、腹瀉、消化不良、心悸、胸悶、心律失常、血壓變化等癥狀。偶有多汗、畏寒或發熱,不固定的疼痛、麻木,且與頸部活動有明顯的關係,坐位或站立時癥狀加重,卧位時癥狀減輕或消失。頸部活動多、長時間低頭或勞累時癥狀明顯,休息後好轉。 治療癥狀較輕者,可不予特殊治療,只需糾正坐姿、睡姿,避免長時間低頭、受寒。癥狀明顯者,伴有頸肩部不適者,可予以頸肩部正規按摩、熱敷、中頻電療、針灸、小針刀治療。必要時進行對症治療。 臨床上,頸椎病患者常常是兩種或兩種以上類型並發,因此,頸椎病患者癥狀加重時,切勿耽擱或自行治療,應及時就醫,進行正規治療,以免病情加重。本報綜合報道
推薦閱讀:

皮膚科用藥:詳解牛皮癬的治療方法
【垂體性侏儒症的治療方法】垂體性侏儒症最好治療方法
便秘的原因及治療方法
六度法治療銀屑病(牛皮癬)
言語治療工具之ARK治療工具(一)——語言訓練專家唐木得

TAG:治療方法 | 方法 | 頸椎 | 頸椎病 | 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