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毛澤東評點中國兵法| 項王非政治家

獨家文| 劉春生

項羽是一位少年即學兵法而又不能竟學、初始威震天下而最終兵敗自殺的悲劇人物。1963年1月3日,毛澤東在讀《史記·項羽本紀》時批示道:「《項羽本紀》,送各同志閱,幾天還我不遲。」在讀《史記·高祖本紀》時評點道:「項王非政治家。漢王則為一位高明的政治家。」認為項羽稱雄天下,一時政由羽出,號稱「霸王」,但他缺乏政治頭腦,不能任賢使智,暴戾行事,終不能平定天下;雖然可以作為帝王「衣綉」一世,卻不能作為一個政治家彪炳史冊。

「項王」即西楚霸王,名籍字羽,戰國名將項燕之孫。項羽少時,跟季父項梁讀書,不成;學擊劍,又不成。項梁責備他,項羽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項羽要學能夠敵對萬人的本領。於是項梁教他讀兵法,項羽大喜,但略知大意,又不肯深入體悟。在吳中項羽見到了巡遊至此的秦始皇儀仗威武,感嘆道:「彼可取而代也。」項梁因此奇之。項羽身長八尺,力能扛鼎,才氣過人。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九月,項梁聚集吳中子弟八千人舉兵反秦,不久兵力達到六七萬人。後項羽率楚軍破釜沉舟,大破秦軍主力。漢王元年(公元前206年)二月,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蘇省徐州市)。並以霸王的身份分封天下,封劉邦為漢王。轉年四月,齊趙兩地先後反叛,項羽率軍北顧。劉邦趁機出兵三秦,展開楚漢戰爭。漢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 十二月,項羽兵敗垓下,自刎烏江。

項羽之失天下,與其說是他在戰略上有重大失誤,不如說是他在政治上有重大失誤。他在政治上的重大失誤,表明他不具備一個真正政治家的品質。項羽在政治上的失誤主要表現在六個方面:

一是缺乏政治智慧,頭腦簡單,稟性偏急,決策輕率。楚漢在成皋一線對峙時,項羽曾對劉邦說:「天下匈匈數年,都是因為你我二人,我願和你單獨挑戰,決一雌雄,別讓天下百姓跟著受苦!」劉邦答道:「我寧鬥智,不能鬥力。」項羽此言正說明他頭腦簡單,缺乏智謀。他在鴻門宴上放走劉邦、不居關中而定都彭城、與劉邦訂個協議就以為天下太平等等,都說明項羽缺乏政治智慧,目光短淺,決策不能深謀遠慮,率直為快。這是項羽失敗的主要原因。1964年1月7日,毛澤東在一次談話中說:「項羽有三個錯誤,一個是鴻門宴不聽范增的話,放跑了劉邦;一個是楚漢訂立了鴻溝協議,項羽卻認真了,而劉邦卻不以為然,不久就違反協定東進攻楚;再一個就是他建都徐州,位置沒有選好。」

二是不能用人,匹夫之勇、婦人之仁。項羽氣力非凡,勇冠三軍,時人莫有其敵,因此他也常常自恃勇武拼殺,不能用人,逞匹夫之勇;項羽待人恭敬慈愛、言語溫和,見人負傷而歸他會動情落淚,但他卻不能授權於人、任賢使能,誠婦人之仁。張良、韓信、陳平,皆人中之傑,智謀過人,他們在項羽手下不能發揮作用,後都被劉邦重用,成為項羽的掘墓人。不能用人是項羽失敗的重要原因。

三是好戰嗜殺,過分依持武力。秦將章邯數度想率秦二十餘萬眾投降,項羽均未允,後考慮自己糧少不能持久作戰才勉強接受章邯投降,不久又將降卒全部坑殺。鴻門宴後,項羽攻入咸陽,屠城並殺秦降王子嬰。項羽自稱西楚霸王后,即命人殺楚懷王。田榮、陳余等人以項羽分封不公為由,分別在齊、趙兩地反叛,項羽不能用政治手段平衡制約,只知一味征討燒殺,致使戰事再起,天下動蕩。好戰嗜殺,有武無文是項羽失敗的本質原因。

四是心胸狹窄,容不得不同意見。楚懷王命宋義、項羽率軍救趙攻秦,宋主張緩而智取,項主張速而強攻,一意不合項竟殺宋。韓生建議項羽建都咸陽,項羽卻說:「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綉夜行,誰知之者!」韓生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譏諷項羽腦子裡沒大事,只不過是一個戴上王冠的猴子。項王聽後大怒,將韓生烹死。劉邦用陳平之計離間項羽范增,項羽只為一頓飯的好壞,從此不再聽從范增的計謀,致使范增憤而棄之。

五是注重面子,沽名釣譽。項羽殘暴用兵、屠城坑殺,可謂不仁;不遵守懷王與諸將約「先入定關中者王之」,可謂不信。但他在鴻門宴上放跑劉邦、幾次打敗劉邦卻又不能乘勝消滅劉邦集團、一味遵守鴻溝協定,其原因不是仁也不是信而是沽名,是丟不掉霸王「英雄蓋世」的面子。在生死攸關之際,注重面子、沽名釣譽,也是項羽失敗的重用因素。毛澤東詩曰「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正是指此。

六是經受不住失敗和逆境的磨礪。項羽兵困垓下,思慮的不是殺出重圍、反敗為勝,而是怎樣處置他的騅馬和美姬,了斷自己。烏江亭長建議他東渡烏江以圖重整旗鼓,捲土重來,項羽卻說:「天之亡我,我何渡為!」,自刎而終。項羽出身貴族,沒有經受過艱苦磨難的歷練,一朝失敗便覺永無生機,這也是他失敗的本質因素。1939年4月8日,毛澤東在延安抗大演講時說:楚霸王項羽是一個有名的英雄,但項羽尚有一個缺點,從前有一個人在他自殺的地方做了一首詩,問他你為什麼要自殺,可以到江東去再召八千兵來打天下。我們要學項羽的英雄氣節,但不自殺,要干到底。

在歷史的長河中,帝王將相如過江之鯽、為數眾多,但能有大的政治作為者卻猶鳳毛麟角、為數約寡。毛澤東早在青年時期就把那些沒有政治作為的帝王視作「糞土」。中國兵法中所說的那些在天地間、包攬英雄、銳意作為、創建太平盛世的「王天下者」,才是毛澤東矚目且景仰的大政治家。1952年10月29日,毛澤東在視察徐州時說:「劉邦在這裡戰勝了項羽,我們在這裡戰勝了蔣介石。我們不能學習楚霸王,我們要牢記歷史的經驗教訓,也要牢記自己的經驗教訓。」項王之鑒,不可不察。

劉春生,天津市孫子兵法研究會會長,著有《尉繚子全譯》《孫子兵法詞典》等,新華社曾播發題為《〈尉繚子全譯〉出版》的北京專電,將其《尉繚子全譯》作為一項古籍整理重要成果予以肯定。此書1994年 7月作為系列項目之一被中宣部評為1993年度全國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圖書獎。

推薦閱讀:

毛澤東:"不革命行嗎?不造反行嗎?」
文革前 為何毛澤東要去神秘洞穴閉關11天
韶山--毛澤東故居  
毛澤東和蔣介石書法欣賞,你更喜歡哪幅呢?
打完平型關後的林彪緣何服氣毛澤東

TAG:中國 | 政治 | 兵法 | 毛澤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