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戰無不勝的英國長弓到底牛逼在哪?
長弓是冷兵器中比較先進的武器了,以至於在有了火槍隊的時期,英國人還頑固的保持著不讓長弓退出軍事舞台,關於英國長弓,發現它的秘密卻有著一個小小的故事。
大家應該清楚英國長弓雖然在很多方面性能是比不上我國古代複合弓的,但英式長弓在其發源地是出盡了風頭,中世紀時期的英國軍隊靠它贏得了一次次的決定性勝利,比如1337年~1453年的英法之戰,在1415年的「阿讓庫爾」的激戰中,超過英國軍隊8倍的法軍敗在了只7000人的英軍手下,其最大的功勞應該歸於英式長弓,後來的軍事專家也對它做了認真的科學研究。
請輸入圖片描述
當時歐洲戰場上普遍用弩代替傳統的長弓,弩的弓弦是用「制輪機械」拉開的,因此不需要很大的力量,但是,它的缺點是從拉弓到放箭大約需要60秒,而長弓6秒以內就可「開工」殺敵。英式長弓用圓木做成,長168--183厘米,弦用亞麻搓成,箭長71--76厘米,有三根鵝毛來保持平衡(可以想像英國戰爭時期後方人民都有大量的鵝可以吃,哈),這種弓箭和當時中世紀時期其他弓箭並無多大的區別,而它卻為何具有與眾不同的殺傷力呢?曾經一度成了軍史專家長期解不開的迷。
請輸入圖片描述
一直到1982年的一次海底發現,一艘在1545年沉沒的英國船被打撈起來,該船是英王亨利八世的旗艦,人們從中找到了傳說中的英式長弓100隻,找到3000支箭,並且開始對它們進行了科學研究。
荷蘭研究人員設計出一個數學模型,用於專門研究它的拉力與速度的關係,弓的彈性勢能和拉力大小決定了箭的速度,雖然長弓的彈性與現在的理想彈簧要差很多,但英國人為什麼選擇了弓,放棄了弩呢?最初的研究計算表明,當時的英國箭手的拉力應該最少達到45---80公斤才有殺傷力,而且研究表明,箭在射出去的一瞬間會與弓身產生摩擦,這個瞬間,弓的勢能要被損失一半,這樣一來,根據公式計算,英國長弓根本就射不遠,何來的速度和威力呢?
請輸入圖片描述
於是,研究人員轉過來研究弓箭的材料,發現它們全是用歐洲的水松木製作,弓的彈性被肯定,但研究人員很奇怪,為什麼箭也要選有彈性的材料呢?他們製作了一些箭的複製品,也製作了一些不同材料的箭,通過一系列的對比和實驗,終於揭開了這個迷。
請輸入圖片描述
原來,用歐洲水松木製作的箭桿不完全是鋼性的,也就是說它是相對柔軟的,正因為它的這個彈性,使得弓弦給予箭尾巴的直線力量不能完全的通過箭桿中心,當箭手鬆開箭桿的一瞬間,獲得力量的箭桿開始在力的作用下彎曲抖動,當然這個彎曲抖動是我們眼睛很難觀察到的,實際上它是一種快速度的震蕩,震蕩的頻率由箭桿的彈性決定,英國長弓的奧妙就在於當箭手以正確的一個V型姿勢拉弓放箭時,這支箭在穿過弓的支架時正好產生快速輕微的震蕩,每次箭桿彎曲震蕩的最大部位一直在經過弓架的這個地方,這就避免了箭桿和弓架的摩擦,沒有因為了摩擦,箭的勢能和速度沒有受到損失,彎曲和輕微的震蕩在一定情況下還加速了箭桿的運動。
請輸入圖片描述
請輸入圖片描述
這個震蕩的周期正好與箭的加速通過弓架的時間是一樣的,測量沉船的箭重60克,然後根據一個公式計算出原始的英國弓的拉力只需要35公斤以上,再對完全複製的弓箭進行風洞測試,研究人員推算出當時英國箭的最大速度應該為150---200米/秒,而當時「阿讓庫爾」激戰中英國軍隊使用的箭頭是一塊長10厘米/重20克的尖鐵,完全具備穿甲能力!
請輸入圖片描述
所有實驗和數據表明,這樣的箭只要以30米/秒的速度飛行,就可以穿透1.5毫米的鐵甲,何況當時的英國箭的速度超過150--200米/秒,對於有或者沒有鐵甲的戰士,這樣的箭幾乎是噩夢,「阿讓庫爾」激戰中,英國不到7000人的軍隊中假設只有1/10的人是弓箭手,每人每分鐘可以發射8到10支箭,當時法國5萬軍隊面臨的是每秒100支高速度而且有穿甲能力的利箭打擊,面對這樣的打擊,中世紀期間的法軍殘敗是必然的結局。
請輸入圖片描述
戰爭賦予人類智慧,古代的科技人員沒有先進的研究設備和理論使用,憑著驚人的理性感覺製造著一個個奇蹟,這些奇蹟很多也發生在我們中國的大地上,讓我們為那些平凡而偉大的先輩敬禮!
推薦閱讀:
※20世紀西方最有影響力的著名性文學家
※神與王的博弈——從瑟曦遊街論中世紀教權與王權
※詹鄞鑫:二十世紀的中國古文字研究綜述(上)
※世紀最大騙婚事件中的黛安娜-徹頭徹尾的悲情王妃
※《資本在21世紀》系列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