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思維課34:98%的人不知易為何義!
中國人的思維課33:
序言:易之詞源
講完了易-易經-易傳的關係以後,我們需要回到易本身了,了解什麼是易,易學中的易的具體含義。
上節課我們講了那些三皇五帝等對易學的貢獻,但是很可惜,便覽聖賢的這些經書,都沒有把易這個字給搞清楚,缺乏字源學上的分析。這一點,可能跟以前考古學的不發達有關係,並非他們不想做這個工作。
孔子在繫辭中多次解釋過天地人三才六爻的概念,算是不多見的精品了。當然,孔子的定義,也並非是詞源學上的,而是認識論層面上的,並且是把符合學弄成了本體論。就說是先有了六爻這個事項,才有了孔子的闡釋,孔子的解說並非是詞源學上的易的來源,而是本體論上的。這一點,可能跟以前考古學的不發達有關係,並非他們不想做這個工作。
一、日月符+三爻符1、本易為圖能找到本圖,是筆者的幸事,可以幫助我們很好地了解易字的變遷,這對於我們了解易,易學,易經具有非常大的幫助。感謝這位有心人。
先看第一個字,這是最早出現在甲骨文上的易字,中華人文始祖伏羲皇曾用一些磨平一面的石片一面的石片當作"爻(yao)片",創作"日月符"與"三爻符",組成《日月三爻圖》。數以畫生,字以畫生,這些杠杠就是數字或者漢字的起源。
畫的是什麼呢,就是圖,這是我們可以通過甲骨文"易"字直接可以感受到的,即易不是"經"而是"圖",這個《日月三爻圖》才是伏羲易的原形。在這個圖中,伏羲皇用"日月符"表現日夜循環,陰陽交替,宇宙時空渾然一體;要三爻符代表某一靜止時刻觀察到的陰陽變化的特定屬性,也可以理解為物,形。
孔子在《易·繫辭》中說:「爻者,言乎變者也。效此者也。效天下之動者也」,解釋了這個爻。爻者,交也,指陰陽交合變化的意思。以效觀之,爻即指效法天地變動、生生不息,而製作的符號,這個符號代表著變動,代表著動靜之道。有這個概念可知,先民對於變,對於動的認識有多麼深刻。天道循環,唯動不動,此之謂也!
讀過前面課程的朋友一定不會陌生,我們說伏羲八卦最原始的概念,就是四時曆法,八個極點分別代表一年中的八個節氣,從冬至日開始,分別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按數字表示就是天一,天七,天三,地六,地二,地八,地九,中心點是天五。八個極點之所以不同,本質上是源於其陰陽屬性的不同,或陽多陰少,或陰多陽少。
最初的陰陽在伏羲看來,就是日月,這是日月符的來歷。當然也不排除伏羲遠取諸物,方便人們認知,而採用日月代指陰陽的可能性,所謂具象法。八個極點按陰陽二進位表示,就形成了三爻符。
2、本易思維方式由此形成的思維認知就是,把這些極點用數字表示,用數字表示就是如上述的十進位,這是河圖原型;也可以按照陰陽二進位表示,用陰陽表示就是三爻,八個三爻形成的畫面,就是伏羲先天八卦圖。在這裡,十進位數與極點三爻同時也具備了一一對應關係。
相對於西方通過萊布尼茨剽竊伏羲先天八卦圖,於十八世紀才形成的二進位概念,我們領先了至少8000年。不止如此,華夏文明的起源,在數學上,就形成了二進位、十進位、兩制對應關係,甚至無需換算,一看便知。更為關鍵的是,數學是對客觀事物的認知所形成的符號,與客觀事物的屬性也具備一一對應關係。在認識論的起點上,我們就形成了系統思維和樸素唯物論的觀點。
有了符號,不是就結束了,先民根本不願意讓自己停下來,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些事做完估計一生也就走完了,甚至大多數人的一生能完成修身齊家就不錯了。伏羲還要厲害,他不但要做這些俗事,還要完成逆向思維,通過符號去推演天道,即把道德物形象符逆著走一遍,徹底的打通認識論體系,交給後人正確的思維邏輯,告訴大家符號學的原本含義,而不是成為玄學或者神學。
我們知道天地陰陽是周而復始不停運動的,這也是古人對於變、動的認識論的來源,八卦極點,八個節氣只是在特殊的時刻才能有,並被人所觀察到,然後又開始了下一個變動循環。這個時刻,就是在變動不拘中對靜的把握,變為天道,靜以物生,就是這個道理。
從這些認識出發,可以引申出天地變化、生生不息、循環往複的規律。這個規律首先就來自觀天察地,以及進取諸身,遠取諸物,所總結出來的。在華夏先民的視野里,一切都是動的,沒有不變的事務;這個變動又是有規律的,這個規律被人知曉,就可以安身立命,生存繁衍了。
這裡不但包含唯物論,也包含著辯證法,這是華夏思維的初始點。這裡,沒有神的位置,也沒有凝固僵化的位置。這裡也強調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即可以在變動中掌握靜的形態,實現對物的利用;以及人本身的規定性,即需遵循天道往複,不可逆天而行。
3、本易甚早通過這個甲骨文"易"字,再聯繫三部易經,可以證明在夏代《連山易》出現之前就存在《伏羲太極圖》的流傳,甚至早於神農創作的《連山易》原本。
筆者說過,連山易、歸藏易、周易,只不過是對八卦的修正,分別使用艮卦、坤卦、乾卦作為首卦,沒有涉及對八卦上每個極點所具有的六爻即易的修正,頂多就是對六爻所代表的現實事務做了不同的解釋。
更為關鍵的證明是,連山易、歸藏與周易,均不約而同的將八卦圖中心的「日月符」變成了「陰陽符」。雖然是同義替換,但是這個替換恰恰說明了日月符出現要比陰陽符早,這個早就只能歸到伏羲這裡了。
二、三才六爻說!1、三才六爻!但是到了周易,易傳這裡,三爻符變成了天地人三才,三爻從認識論變成了本體論。日月符變成了陰陽符,這就是三才六爻的來源。
孔子的這個本體論變化,並不意外也不唐突,因為在伏羲八卦里,筆者已經講清楚了,天地陰陽各有中心,最終是以人為中心實現認識論的系統閉合的。天地人三元一體,本就是伏羲易最核心的價值觀。
我們講儒學是研究人之需的學問,自然要先擺正人在認識論里的位置,天地以人為中心,人又必須依天地行事,天地構成人的規定性。這就是仁的本源含義,天上地下,通過人相連,人又依附天地。但是,這個從曆法三爻變成天地人三才的過程就不可考察了。
孔子在「十翼「的《說卦》里定義了這個三才六爻:"是以立天之道,曰陰曰陽;立地之道,曰柔曰剛;立人之道,曰仁曰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通而成卦"。大意是構成天、地、人三才的都是兩種相互對立轉化的屬性,以陽爻、陰爻相配合而成,三個爻各有兩個屬性,"兼三才而兩之"就可以組成一個卦,而卦就構成了《周易》中象徵自然現象和人事變化的一系列符號。伏羲易講的是曆法陰陽,周易講的是萬物陰陽,如果把萬物生於天文曆法也就能通了,這也是農耕文明的本質屬性。
陰陽在天地人三才中的定義是不同的,在天為陰陽,在地為剛柔,在人為仁義。屬性,可以理解為規定性,對人而言,只有在這兩個屬性範圍內,人才能稱之為人,仁是大道理,是天道和秩序;義是個人追求,堅持正確的義利觀,否定見利忘義,說的都是這個含義。否則,人不復為人,是畜生,是蠻夷。孔子在這裡,通過本體論的界定,就提出了古典易學中最重要的價值觀問題。
我們再來通過下段引用講講古典易學理論的其他方面。《易經·繫辭下傳》第一章「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第十章中說:「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道有變動,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雜,故曰文;文不當,故吉凶生焉。」
翻譯過來就是,易經講的就是天地人的道理,也就是三才,天地人各具陰陽二屬性,合起來就構成了六爻,六爻指得就是這個天地人變化不拘的規律性。這裡是辯證法的淵藪。
積畫而成象,把日月符和三爻符放在一起,就構成了六爻,這是最本源的易象。三爻符的不同變形,代表著天地人在某一時空內所具有的不同屬性,將"三爻符"根據「日月符」的權重不同,重疊為"六爻符",以此在兩個八卦中現六十四類事物。天地人三才,陰陽二道,是無法修正的,修正或者篡改了就不再是易了。這是不易,也是本質。
天地人三才各具二屬性,在不同的時刻顯現出不同的表徵,就會出現筆者所謂的「穩定性重複」,也可以說成是爻的等級,就產生了不同的物。物是在三才變動之中的某一時刻才能出現的,是規律在靜止狀態下的結晶。這是樸素唯物主義的基礎。
物與物皆不相同,但又統一在三才之道中。人們把不同的事物進行組合,就會產生相應的認知,這個認識發展下去就形成了文,此處的文就是指的人對事物的認識。而人的認知有的合乎道理,有的不合,所謂怪力亂神,就會產生相應的後果,吉凶禍福都是基於人的認識水平而決定的。這裡講的是認識論。
2、孔易思維方式:這裡,孔子也教給我們思維方式的簡化版本,即道—物—文結構。
物即是客觀世界,人的主觀能動性就在於對物的認知和利用,人和物都是處於永恆變化中的,變化即是規律,人對事物的認知,對道理的探尋,都要基於這個變化,在變化中尋找事物的規律性,所謂電光火石,一剎之間,便為大喜悅。這是講的是價值觀。
孔子是有大情懷的,對於物有較高的重視。但是到了王夫之那裡,數—畫—象—德—義—辭的思維邏輯里,就沒有物,也沒有形了,這是很遺憾的事情,也是儒家由儒學到儒教發展中的弊端。
物形的消失,人也就消失了,剩下的就是義理,就是符號,就是純粹思辨。符號延伸上去,就是神、佛,就是虛空,陽明心學也就出現了;義理延伸上去,就是說教,權威,程朱理學就出現了,就有了「滅人慾」這一荒唐的結論。
文化的發達,思維方式的進步,使得後世有可能直接略過物形進而忽略人,而去直接探尋道德,這樣的道德一定是無法自圓其說的,也一定會被現實所拋棄。理論發展到一定程度,一定會成為反理論,這也是辯證法的一種;同樣的,物質發展到一定程度,也一定會成為反物質。
批判理論、器物自負論其根源都在於思維方式的斷裂,在於理論或者器物的自負,而遺漏了人,也就更不可能去反向追求什麼道與德了。因此,學易,一定要堅持道德物形符文的思維方式,否則很容易走火入魔。這是唯心主義了。
所以王夫之才大聲呼籲,要經世致用,要救國救民,其實源頭在孔子這裡都有,在易學裡都有。這就是湖湘學派做的事情,可惜先天結構里就出現了大漏洞。程朱理學,陽明心學,經世致用的湖湘學派,就是儒學發展到頂峰之後的三大分支,不過筆者認為三者合起來也沒能達到孔子的高度,因為缺乏了現實關懷。
學說、理論的發展,居然會離源頭、初心越來越遠,這樣的學問還有什麼價值呢?同樣的,現代中國的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會不會也存在這個背離現象呢,這是自不待言的。所以,筆者對於19大報告反覆提及的「不忘初心」是心有靈犀一點通的。這裡可以簡單歸納為方法論,即是堅持為認識而認知,還是為某種決定性而認知。
那麼,易中的物、形到哪裡去了呢?一部分去了墨家,最終多數被始皇坑藏了,筆者查閱了一些資料,一直到明朝中期,箭鏃的精度都沒法達到大秦兵器的精度,這是很遺憾的。一部分去了道家,所謂內外丹,成了修仙術,房中術,但都不再是主流了。
所以,到了近現代以後,我們的器物文化怎麼都起不來,最終被堅船利炮的西方世界打敗了。這也是筆者為什麼如此重視易,要學易研易講易的初衷之所在。
推薦閱讀:
※那些中國人整死中國人的道道,認真看完才能死得明白!
※中國人辦假證都做什麼?
※在巴黎的溫州人,是中國人的平方
※中國人的劣根性:一心一意只想做好奴隸
※泰坦尼克號上的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