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課堂】 我的存款我做主:居民大額存單等新產品將出現|存款利率|利率市場化|銀行

存款利率放開後,居民存款利息能增加多少?貸款利息會不會水漲船高?理財產品還有沒有吸引力?高利息是否伴隨高風險?請看本報記者為您解析—— 我的存款我做主

  央行[微博]行長周小川在兩會上表示,一兩年內將實現存款利率市場化,完成利率市場化最後的「關鍵一躍」。這意味著我國金融改革的一大突破。兩會期間,首批民營銀行試點方案確定,市場為之振奮。

  銀行業的改革與百姓息息相關。放寬市場准入、推進利率市場化、建立存款保險制度……這些生僻的術語已不僅僅是金融文件中的拗口辭彙、銀行家和專家爭論不休的話題,還將實實在在地影響每位普通居民的個人財產、資產配置和家庭收入。我們從今天起推出相關報道,敬請關注。

  ——編 者

  ●利率市場化後,近期存款利率水平可能上升2%—3%

  利率市場化無疑是金融改革中的「重頭戲」。去年7月19日,央行宣布全面放開貸款利率管制,完成了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關鍵一步,而目前存款利率仍受上限管制,商業銀行的存款利率最高能較基準利率上浮10%。

  「利率就是資金的價格。利率市場化就是利率水平由市場上資金供求關係而不是某個管理機構來決定。」交通銀行(3.79, -0.03, -0.79%)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微博]說,「此前利率管制,壓低存款利率,讓用錢的人獲得便宜的資金,而存錢的人吃虧,實際上是以居民資金補貼企業和政府部門。放開存款利率上限,存款利率將上升,利率水平差距也將拉大,最先受益的是擁有儲蓄存款的百姓。」

  從國際經驗看,利率市場化初期,不管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存貸款利率水平都會普遍上升。世界銀行[微博]統計數據顯示,利率市場化改革初期,在名義利率比較齊全的20個國家中,15個國家名義利率上升,5個國家名義利率下降。長期看,銀行利率水平會根據經濟周期起伏,「市場化」不等同於持續上升。

  連平分析說,目前存款中40%是活期存款,60%是3—5年的定期存款,其中又以企業存款的比重較高,一兩年內存款利率放開,利率水平將逐步上升,首先是活期存款利率向貨幣市場利率靠攏。去年貨幣市場短期資金利率是4%—5%,1年期存款利率為3%左右,未來存款利率上升的空間大約為2%—3%。

  不過存款利率市場化,並非所有居民都會增加收入。中國銀行(2.59, 0.01, 0.39%)國際金融研究所主管溫彬認為,銀行存款利率上升後,貸款利息也會上調,因此月供族、刷卡族需要支出的貸款利息即債務負擔也增加了。所以,利率市場化對居民財富的影響,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可一概而論。

  ●居民大額存單等新儲蓄類產品將出現

  實際上,眼下存款利率已在靜悄悄地「市場化」。幾年來,市場化定價的金融產品快速發展,包括銀行理財產品、信託產品和互聯網金融產品等,吸引了大量儲蓄存款,而其收益又遠高於存款基準利率,形成了對銀行存款的替代。央行統計顯示,我國理財產品收益率明顯高於同期存款利率。2013年12月,理財產品收益率達到5.24%,較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高224個基點。

  家住湖南的退休老人袁麗文與銀行打了一輩子交道。去年,袁麗文將自己的30萬元活期存款都買了銀行的理財產品。「算下來一年的收益也能將近1萬元了,抵得上半年的工資。」袁麗文平時上網購物,對支付寶[微博]也是非常了解,「當時買的時候,餘額寶[微博]還沒現在火,早知道那30萬元就都買餘額寶,收益不但比理財產品高,還能隨時取出來應應急,而且收益每天都能看得見。」

  「如果存款利息收入跟那些理財產品、這寶那寶的相比,差得不是太多,那就還是存著更踏實。」袁麗文說,把錢直接存在銀行,犯不著給理財基金交管理費。「有些理財產品贖回還挺麻煩,有的收益雖高,未必靠譜。」她說。

  存款利率市場化後,理財環境會有哪些變化?老百姓會不會再來個資產大搬家,把錢從各種「寶」里轉出搬回銀行?連平認為,會出現新的儲蓄類產品供百姓選擇,比如幾百萬元、十幾萬元的居民大額可轉讓存單,它集合了百姓的「散錢」「小錢」,集合後存款總金額高,百姓享受的利息收入也會提升——大額存款名曰存款,實際上已經「變身」為門檻低、收益高的「理財產品」。這時,銀行就沒必要再去發行理財產品拉存款了。

  溫彬介紹說,美國存款利率市場化就是從發行可轉讓定期存單、貨幣市場互助基金等開始的,直到目前這兩種儲蓄類產品在美國家庭資產中仍佔有相當比例。

  但存款利率管製取消,也不意味著現在的各種理財產品就沒有空間了。溫彬說,未來更多功能、風險、收益不同的多元化儲蓄類理財產品將出現,滿足客戶的不同需求。比如,保本浮動類的銀行理財就可以滿足願意承擔一定風險儲蓄者的需求,而一般存款不具備這種功能,能承受一定風險的穩健型投資者就可選擇這種理財產品。

  百姓存款收益上升,銀行的收入則會下降。最近十年,我國銀行業利潤高增長除了得益於規模擴張外,利率管制也是重要因素。「利率市場化以後,銀行盈利減少的一部分就補償給了儲戶,這樣迫使銀行不得不改變經營模式,通過調整客戶結構、增加中間業務收入、實行混業經營等多種方式應對利率市場化的衝擊。」溫彬認為,存款爭奪戰將打響銀行經營管理水平的全方位較量,而百姓除了享受高利息收益,還能獲得更好的服務。

  ●錢多了最好分散存,全放在一家不「保險」

  利率市場化後,銀行競爭會加劇,會不會有銀行為高息攬存而置經營風險於不顧?萬一這些銀行破產倒閉了,居民存款能否安然無恙?這是百姓最關注的問題。「為保障儲戶利益,實施利率市場化改革,必須同步推出存款保險制度。」連平說。

  「存款保險制度真的保險嗎?據說只對一定數額以內的存款有保障,超標存款出現問題也不賠,那這對存款還有保障作用嗎?」北京某公司職員柳瑩最近關注著存款賠付額度的問題。

  存款賠付額定在多少合適?這是當前政策議定過程中的焦點。連平建議設定在50萬元人民幣左右,「經過測算,這一標準能覆蓋近98%的儲戶,特別是存款額度不高、風險承受能力較小的客戶,也不會導致政策出台後存款大搬家。」

  那麼超過50萬元以上存款怎麼辦?「存款金額高的可以去別的銀行再開戶,分散存款,保持單個銀行存款金額在賠付額度以內。」溫彬說,「同時也要保持個人金融資產結構多元化,特別是增加債券持有比重。無論是否存在存款保險制度,百姓都應認真評估自身的抗風險能力,在存款、理財、保險、股票、基金等金融資產結構上進行合理分布。」

  業內專家建議,對於小額存款人來說,因為每家銀行都有保險,存在哪一家銀行都行,可以選擇利率較高、服務較好的銀行。而對於大額存款人來說,可以在每家銀行存入賠付限額之內的存款,也要關注銀行的風險控制能力,通常信用等級較高的銀行破產概率低於信用等級較低的銀行,只是提供的存款收益也會較低。此時,存款期限不宜過長,因為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銀行的信用等級也會發生變化,影響存款安全。除了存款外,還可以多考慮投資國債等其他理財產品和投資產品,這正是美國債券市場和直接融資市場發展的原因。


推薦閱讀:

直播+產品的商業化探索和思考
液晶拼接屏產品價格是如何定位的?
產品的專業術語
代碼、投資和生活—產品篇
KANO 模型

TAG:銀行 | 市場 | 產品 | 理財 | 利率市場化 | 利率 | 存款 | 課堂 | 新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