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組課題研究工作計劃

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

語文組課題研究工作計劃

張文燦

為了發揮語文教學研究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立足課堂教學,特制定本計劃。

課題:利用語文學科教學培育民族精神

課題組長:張文燦(七年級)陳梅(八年級)姚利嘉(九年級)

職責:主持完成課題研究工作

課題組成員:

七年級:張文燦付文波魯麗曾宇

婁明英楊曉玉陳洪春

八年級:陳梅周興國代春伍廷開劉道之王大松

九年級:姚利嘉張俊溫禮萍蒲仕群

課題組具體分工:

七年級:挖掘和利用教材人文因素

培育學生具有良好的民族精神

《標準》指出:「語文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語文教育應該而且能夠為造就現代社會所需的一代新人發揮重要作用。全國小學語文教學研究會理事長崔巒曾說過:「語文課程既教做人,又教學習語文;學生既學做人,又學語文」。並指出當前的重點是:樹立民族自信心,增強熱愛祖國的情感;踐行「為大眾服務」這一做人基本準則;守住「誠信」這一道德底線;培養能吃苦、耐挫折的能力。使我們的學生成為有公德、有愛心、有社會責任感的、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因此,在語文教育過程中,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在教學的各個環節當中,有機滲透民族精神教育。

(一)在語文學習過程中,著力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實施綱要》明確提出:「愛國主義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小學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必須高揚愛國主義旗幟,倡導一切有利於民族團結、祖國統一、人心凝聚的思想和精神,倡導一切有利於國家富強、社會進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倡導一切用誠實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引導學生樹立以熱愛祖國、報效人民為最大光榮,以損害國家和人民利益、民族尊嚴為最大恥辱的觀念。」《標準》在課程總目標中也指出:「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可見,愛國主義感情和社會主義道德品質是最重要的人文素養。

愛國主義是千百年來固定下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最濃厚的感情。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感,對於培養二十一世紀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一代新人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愛國主義教育主題貫穿語文教材的始終,也滲透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之中,它像一根紅線將愛學校、愛家鄉、愛祖國首都、愛鮮艷的五星紅旗、愛祖國的山山水水和一草一木、愛勤勞勇敢的人民、愛革命烈士和英雄好漢、愛祖國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愛為國爭光的科學家和體育健兒們、愛祖國現代化建設成就和人民美好的生活等內容串在一起,一點一滴地沁入學生心田,在學生的心靈深處打下烙印,匯成深深的愛國主義情感。因此,我們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這些愛國主義教育因素,讓學生在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同時,潛移默化的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二)在語文學習過程中,著力培養學生的社會主義道德品質

道德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和規範。對於小學生來說,培養其社會主義道德品質,要從規範行為習慣做起,培養良好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大力普及「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範,積極倡導集體主義、社會主義和人道主義精神,引導學生牢固樹立心中有祖國、心中有集體、心中有他人的意識,懂得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備文明生活的基本素養,學會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等基本關係。大家知道,中華傳統美德和革命傳統教育是中小學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重點。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關中華傳統美德和革命傳統教育的因素,引導學生了解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美德,中華民族創造的燦爛文化對人類發展的貢獻,影響中國歷史發展的重大歷史事件和著名歷史人物,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的深重災難和不畏強暴、英勇抗爭的歷史,特別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英勇鬥爭和社會主義現代建設以及改革開放進程中形成的偉大精神。培養學生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從而培養學生的良好的社會主義道德品質。

語文教學中的道德教育不是一種說教,而是要通過對課文中的人物形象、生動事例的認識和了解,通過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語文實踐活動,通過自己的理解和內化,使學生獲得一種道德判斷,從知道明辨好壞是非、善惡美醜開始,逐步做到發展道德情感、磨練道德意志、訓練道德行為、強化道德意識和習慣,最終提高自己的道德水準、形成良好的社會主義道德品質。語文教材中蘊涵著諸如為國為民、誠實守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關愛他人、見義勇為、嚴於律已和不怕困難等豐富的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美德,所以,我們在培養學生社會主義道德品質的過程中,使學生逐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三)在語文學習過程中,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科學態度

《實施綱要》指出:「創新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幫助學生理解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既要繼承優良傳統,又要體現時代進步的要求,從時代和社會發展進步中汲取營養,不斷豐富和發展民族精神的內涵。」《標準》在總目標中也提出了「在發展語言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力。逐步養成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學態度,初步掌握科學的思想方法。」可見,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積極探索、不斷進取、開拓創新和形成正確的科學態度至關重要。

1、培育學生勇於創新的精神。創新精神的培養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問題。在語文學習過程中,要突破只強調聽說讀寫的局限性,把發展思維能力放在重要地位。因為思維是能力的核心,創造性思維是創新能力的核心。只有思維發展起來了,創造潛能才能被激發和形成。一是引導學生在學習語文時勇於提出不同的問題,發表不同的意見。二是鼓勵學生敢於向教材、作家、教師提出挑戰。三是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四是根據課文內容或創設的情境,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像,如改編故事和續編故事。五是通過讓學生想「金點子」、創編廣告語和開展創造性的語文學習活動,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為他們將來具有創新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2、養成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學態度。在語文學習過程中,一是使學生從課文中受到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學精神教育。二是自己逐步形成正確的科學態度。語文課程倡導探究性學習方式。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需要正確的科學態度,最重要的是要講究實事求是、崇尚真知,要說真話、說實話,要不唯書、不唯上,不迷信權威。這不僅是一種科學探究的態度,更是一種做人的準則。

八年級: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

促進學生民族精神品格的形成

語文綜合性學習是語文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為了改變語文教學相對封閉的狀態,是為了改變課本資源單一的狀況,更是為了克服偏重接受性學習的弊端,旨在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方式,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並讓學生在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中進一步感悟民族精神的意義與價值,將民族精神內化為自身的精神品格。

(一)結合教材內容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

綜合性學習的內容非常豐富,可以結合教材中的識字寫字、閱讀、習作和口語交際等內容開展活動。如,在教學識字和寫字時,組織學生到生活中去找廣告、標語、門牌中的錯別字並進行改正交流;學習了深受教育的課文後,布置學生去閱讀相關文章,去收集有關的名言、故事、歌曲、圖片和影視資料,組織學生開展朗讀、演講、辦報和觀看影視片等形式多樣的拓展性活動;在學生進行習作和口語交際活動之前,組織學生開展深入社會調查,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參觀,收集人文教育資料等活動。從而培養學生對社會的責任感,加深對民族精神的內涵理解,並逐步內化為自身的精神品格。

(二)利用當地人文教育資源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

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一定要從當時、當地的實際出發,充分利用當地人文、歷史教育資源,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需求,發揮校外活動場所、社會實踐基地的育人作用。真正使學生在語文學習和民族精神教育方面均有所收益。一是請革命先輩和各行業的英雄模範為學生作報告、講故事,組織學生觀看反映偉大民族精神的影視片。二是組織學生開展集中體現中華傳統美德和革命傳統的經典格言、詩詞誦讀活動,教唱以愛國主義為主旋律的歌曲,組織開展以愛國主義為主題的徵文、演講、知識競賽、辦小報、社會調查和宣傳等語文教育活動。三是組織學生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瞻仰革命聖地和遺址,祭掃烈士墓,緬懷民族英雄、革命先烈,學習他們的高尚品德和感人事迹,使學生受到革命傳統教育;通過參觀城市、農村和名勝古迹,讓學生感受到祖國改革開放的成就和家鄉的發展變化;通過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和歷史文化,激發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九年級:學習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

培植學生熱愛祖國文化的情感

《語文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標準》)中強調:「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學生只有對祖國語言文字產生了熱愛之情,才能學好語文,才能用好語文。因為其中蘊涵著深厚的人文精神,特別是蘊涵著深厚的愛國主義精神,這也是語文教育的根本任務之一。

我們祖國的語言文字,在世界上獨樹一幟,是東方文化的傑出代表。學生通過學習語文,會了解到祖國所獨有的漢字是方塊字,結構獨特,寫法多樣,大小均可,可橫寫亦可豎寫,既可用硬筆書寫又可用軟筆書寫。由軟筆書寫而形成的綿延數千年的書法藝術在世界文化史上更是獨一無二。我國現有漢字6萬多個,僅小學階段,學生可累計認識常用漢字就達3000個,其中2500個會寫。可見,漢字的數量之多,堪稱世界之最。同時,漢字是一種生動形象的表意文字,因其音形義融為一體,學習漢字有利於學生智力的開發。加之祖國的語言又是世界上最豐富,表達最完整、最準確、最富有變化、最活潑的語言之一。正是有了這樣的語言文字,中華民族才擁有了無比燦爛輝煌的歷史文化,中國才成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可見,我們祖國的一切,都與祖國的語文聯繫在一起,都是以祖國語言為內核。這也都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引以驕傲和自豪的事情。因此,我們在教育學生學習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過程中,去掌握語言文字的規律,去體味祖國語言文字的精妙,去獲取無窮的樂趣,激起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從而達到對祖國的熱愛。

課題研究背景:民族精神研究現狀與應用價值

民族精神作為各民族對人類文明的共同選擇和人類特定的文化現象,是促進人類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它所產生的巨大精神力量,始終支撐著人類各民族的生存、發展和進步。江澤民在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指出:「必須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為文化建設極為重要的任務,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納入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使全體人民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胡錦濤也指出:「中華民族是具有偉大民族精神的民族。千百年來,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歷經磨難而不衰,飽嘗艱辛而不屈,千錘百鍊而愈加堅強,靠的就是這種威力無比的民族精神,靠的就是各族人民的團結奮鬥。越是困難的時候,越是要大力弘揚民族精神,越是要大力增強中華民族的民族凝聚力。」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不僅對於促進精神文明建設具有重大意義,而且對於促進物質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也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任務中,最重要工作是研究探討民族精神的基本概念、民族精神與中華民族精神的界定、中華民族精神基本內涵、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和本質以及民族精神的時代價值等等,只有明確了民族精神及中華民族精神的相關知識和內容,才能更好地從操作層面上來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一、民族精神概念的界定自上個世紀末以來,在我國學術界曾經進行過幾次關於民族精神問題的討論,不斷深化了關於民族精神的認識。但對於「民族精神」的概念尚未形成比較一致的看法。概括起來,主要有這樣幾種不同的觀點:第一,民族精神首先是一種精神狀態和精神力量。龔學增指出,民族精神就是一個民族普遍表現出來的精神活力和個性特徵,是普遍尊奉的有利於社會進步和民族團結的社會信念、價值追求和道德風尚。姜曉梅認為,民族精神是指深深蘊涵於我們中華民族優秀文化之中並且維繫著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某種精神力量。還有的學者將一個民族在生存和發展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積極進取的精神視為民族精神。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這一深刻論斷的提出對於民族精神概念的界定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第二,民族精神是一種普遍認同和共同遵循的品格。馮秀軍、蘇海濤等學者認為民族精神是為本民族成員所認同和遵循的思想品格、價值取向和道德規範,是一個民族心理特徵、文化傳統、思想情感的綜合體現。北京師範大學價值與文化研究中心的學者們認為,對於一個民族來說,民族精神是其成員所認同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所遵循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所體現的心理素質、理想信念和性格特徵的總和。相對於其他民族來說,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的自我意識和自我認同,是一個民族的集體人格的體現,是一個民族區別於其他民族的精神特質的總和。第三,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中的核心和靈魂。在這一問題上人們的觀點大體一致,即民族精神是建立在共同利益之上,維繫中華民族生存與發展的一種內在精神力量,它雖然離不開一定的經濟基礎和社會歷史條件,但歸根到底屬於觀念形態範疇。認為一個民族是否對人類有所貢獻,最根本的標誌是這個民族的民族文化能否對人類的文明和進步產生積極的影響和作用。蒙培元、龐仁芝指出,民族精神是一個文化範疇,屬於一定的民族文化,是在民族文化的發展中孕育和成長起來的,是民族文化的深層內涵。劉海濤也認為,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靈魂,是一個民族在歷史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富有生命力的優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堅定志向。第四,民族精神是一個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精神文明範疇。盧少華從這樣幾方面給予界定。從時間上看,有傳統民族精神和現代民族精神之分。前者指一個民族在歷史發展中形成的、流傳至今並仍有積極作用的優秀文化傳統;後者指反映一個民族在當代存在和發展規律的觀念文化,亦稱時代精神。從空間上看,有廣義民族精神和狹義民族精神之別。廣義民族精神是指世界各民族共同具有的、為世界人民所普遍接受和遵循的價值取向和道德規範;狹義的民族精神則是一個民族特有的、實現民族自我發展的全民族的主體意識。從結構上看,其橫向結構有作為民族社會的民族精神,它是民族發展的精神支柱和內在動力;有作為民族文化的民族精神,特指傳統文化的精華部分;有作為民族共同心理素質的民族精神,即健康的、積極進取的心理狀態。其縱向結構有兩個層次,高層次的民族精神包括民族自覺意識、理論原則和文化價值取向;低層次的民族精神包括民族性格、傳統習慣和情感、態度等。二、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中華民族精神是在悠久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它有著博大精深的基本內涵和豐富內容。學者們對民族精神的含義從廣義和狹義兩方面進行了界定。廣義上的界定著眼於與民族存在相對的整個民族意識,重在向人們描述事實,講述民族精神的構成因素。這些學者認為,「民族精神就是一個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在心理、意識、觀念、習俗、規範、制度等方面區別於其它民族的精神風貌、精神特徵。」「民族精神是來源於社會實踐的一種重要社會意識,是對社會存在、社會生活的反映。」這類定義實質上是將民族精神的範圍擴大到了整個思想層面,強調的是民族精神的構成因素,而不考慮這些因素的價值與意義,因此民族精神的含義必然相對寬泛。狹義上的界定則從民族精神的歷史意義與積極作用著眼,重在對民族精神的構成因素以價值評判為標準進行再提取。如張岱年先生認為民族精神是「多數人民所信奉的,能夠激勵人心,在民族精神發展過程中起著主導作用」的最高思想原則。也有學者認為「民族精神是該民族的精神支柱,是該民族凝聚力的思想核心。失去民族精神就必將失去民族凝聚力和生命力。」此類定義強調的是民族精神的積極作用,側重於正麵價值與積極意義的闡發,因此其含義的範圍較窄。多數學者認為,民族精神是一個有著豐富歷史內涵的與時俱進的概念,它與民族一樣,有其歷史、現在與未來,具有傳統性、時代性的特點,因此,其內涵也可以分為傳統精神、時代精神。1.從傳統精神來看,作為歷史的概念,中國人民的民族精神植根於中華民族數千年綿延不絕的優秀文化傳統之中。張岱年認為,中華民族精神基本上凝結於《周易?大傳》的兩句名言之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他說,「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就是中國文化統的基本精神。  在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首次學術討論會開幕詞中,鄭群提到最能體現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的東西包括,「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操,「剛健奮進、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民貴君輕、天下為公」的民本思想,「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的英雄氣概,「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氣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為人民利益而死,重於泰山」的高貴品德,「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浩然正氣,以及兼容寬厚、世界大同的豁達胸懷,勤勞儉樸、實幹力行、任重道遠的民族風格,砥礪品學、上求下索的民族氣質等等。  肖君和認為,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涵有以下諸點:作為中華民族精神本質的「生」,作為中華民族精神核心的「中和」,作為中華民族精神主體的「自強」、「重德」,作為中華民族精神基本內容的「剛」、「韌」、「穩」、「進」、「寬」、「厚」、「仁」、「義」,以及作為中華民族精神的特殊形態的愛國主義。2.從時代精神來看,作為與時俱進的概念,民族精神能夠適應現時代的民族生存與發展要求,它是時代文明內在、深層的精髓和內核,是在一個時代起主導作用的精湛思想、最高指導原則的時代精神。近代中國,中國共產黨人的革命精神逐漸成為現代中華民族精神的主體,其基本內涵可以概括為:堅定的理想信念、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為人民服務的崇高人生主旨、保家衛國的愛國主義情感、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等。在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中華民族精神又增添了新的內容,豐富了它的內涵,如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抗洪精神、雷鋒精神、焦裕祿精神、孔繁森精神等,這些都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3.從歷史性和時代性的有機統一來看,中國共產黨人的革命精神繼承和豐富了中華民族精神,使民族精神的內涵更加豐富,影響更深。正如黨的十六大所提出的,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

三、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所謂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指我們的民族精神中最本質、最重要的思想,它是其他精神的基礎、前提。如何把握民族精神的核心,也有不同的說法。方立天在把民族精神概括為五個方面的同時,提出自強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他指出,自強精神是其他精神的基礎、前提:只有自強,不斷奮鬥,努力向上,才能真正做到重德和務實,而且自強本身也是一種道德要求和務實表現;只有自強不息,才有廣闊胸懷和寬容精神;只有自強,才能熱愛祖國、建設祖國。重德、務實、寬容、愛國都不能離開自強。可以這樣說,自強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自強精神在中華民族精神中處於核心的地位,在維繫中華民族的統一和推動中華民族前進兩個方面都起了最巨大、最主要的作用。也可以說,自強精神代表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劉綱紀在把中華精神概括為四個方面的同時,提出其中最為重要的是理性精神。脫離了理性精神,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精神,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求實精神和具有積極意義的應變精神。但脫離了自由精神、求實精神、應變精神,理性精神也會成為空洞僵死的東西。而在理性精神之中,我們民族精神的最可寶貴的東西是充分地肯定了兩個統一,即人與自然的統一和個體與社會的統一。減宏認為,對社會理想和人格理想的追求,是中國傳統文化中表現最鮮明、發展最持久、影響最廣泛、至今仍有強大生命力的一個傳統。中國古代哲人所追求的是真、善、美統一的理想。但僅僅說追求真、善、美統一的理想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不夠的,還要進一步揭示這種真、善、美統一的理想具有什麼樣的特徵。第一,中國人所追求的真、善、美統一的理想、不在天上,而在人間如儒家所描繪的理想社會,既不是佛教的西方極樂世界,又不是基督教的天國,而是人世間的現實社會。儘管有人認為「大同世界」。在遠古,主張復古主義,甚至用「天命」來解釋社會歷史,但它仍在此岸,而不在彼岸。又如,他們所追求的理想人格,雖然是指地主階級的聖賢,但仍然是人,而不是神。第二,中國人所追求的真、善、美統一的理想,是以中國的人文主義為前提的。中國的人文主義認為,人在天地之間最為重要,只有人才能發揚光大「天道」,並在實踐中體現「天道」,因此,中國人文主義的基本精神,就是叫人如何做人。第三,中國人追求的真、善、美的統一的理想,又是以道德的理想為中心的。中國的人文主義不同於以個性解放為主旨的、西方的人文主義,講五倫,把人放在倫理關係中加以考察,是一種「道德的人文主義」;古人講「天人合一」,把人的道德性加之於天,把仁、義、禮、智等德性說成「天理」;古人還講「盡善盡美」,強調最高的藝術品必須以「至善」為前提。中國古代哲人所追求的,不是一般的真、善、美統一的理想,而是以現實世界為基礎的。以中國人文主義為前提,以道德理想為中心的真、善、美的統一的理想。中華民族精神就是以這種理想為核心的。李宗桂先生認為,「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以人文主義為內核的」。他認為人文精神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素質的核心,有什麼樣的人文精神,就有什麼樣的民族精神,就有什麼樣的民族文化素質。我們應當承認,中國文化中存在著一以貫之的人文精神傳統,並正在形成新的人文主義精神。趙慧峰、俞祖華主張,把張岱年先生所概括的「自強不息」和「厚德載物」作為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儒家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而儒家又以《六經》為核心,儒者把《周易》列為《六經》之首,認為它「廣大悉備」,包羅天地萬物、人倫日月的各種道理。在《周易》中,排在前面的乾、坤兩卦是總綱,是統攝其餘62卦的,「自強不息」是由乾卦《象傳》提出的;「厚德載物」是由坤卦《象傳》提出的。自強精神和寬厚精神最能代表中華民族的性格,正是有自強精神,中華民族才能艱苦創業,開拓進取,排萬難而前行,歷萬險而不屈;中華民族又是熱愛和平、不尚暴力的民族,中國人的寬厚精神同樣是著稱於世的。自強精神涉及人和自身、民族自身的關係,是個性活力、民族生命力的內在動力;寬厚精神涉及人和自然、人和社會的關係,涉及到本民族與不同國家、民族的關係,涉及一個人、一個民族的外在關係,這兩種精神成為中華民族成員處理各種關係的基本指導原則。自強精神是以宇宙的時間為坐標,要求人們永不停止、永不歇息、積極向上、不斷進取;寬厚精神是以宇宙的空間為坐標,要求人們以寬闊的胸襟對待他人、其他民族和宇宙萬物,這是古人以宇宙整體動態平衡的觀點引導出的人生哲理、民族生存的智慧。如果只提自強精神是中華民族的核心,顯然是不全面的。四、關於民族精神的基本特點民族精神的基本特點也是學術界研究的一個重要內容,通過對民族精神的基本特點的探尋,可以把握民族精神的產生髮展的內在規律。類延旭認為,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在民期共同生活和實踐中逐步形成的一種優秀傳統。它反映了民族的價值理念、心理素質、性格意志和精神風貌。它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靈魂,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體現出以下基本特點:從其運動屬性看,它是歷史性和時代性的統一;從其基本性質看,它是共性與個性的統一;從其作用方式看,它又是間接滲透性與直接能動性的統一。肖君和也揭示了民族精神帶有規律性的特點。他指出,民族精神的特點是中華民族精神和其他民族精神都具有的特點。這些特點主要有:就其是精神範疇的東西而言,有著受制性與獨立性相統一的特點;就其存在方式而言,有著全民性與個體性相統一的特點,就其作為過程而言,有著穩定性與變易性相統—的特點;就其在民族文化中的地位而言,有著主導性與基礎性相統一的特點;就其社會作用而言,有著進步性與不足件相統的待點;就其在時間中的存在而言,有著傳統性與時代件相統一的特點;就其在空間中的存在而言,有著地域性與跨地域性的特點;就其是否被人們所感知而吉,有著自覺性與非自覺性相統—的特點。五、關於中華民族精神發展的幾個歷史階段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孕育了中華民族精神的非常豐富的內容,從盤古開天闢地、女媧補天到中華民族兒女浴血反抗外來侵略;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從改革開放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我們的民族精神隨著時代而發展並不斷壯大。為了使民族精神的弘揚和培育不僅僅停留在口頭上,而是有一個能抓住中華民族精神核心的可操作的系統化的弘揚和教育體系,我們在研究中華民族精神時,有必要先對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廣泛的內容做一個系統的整理,夏偉東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進行整理,將之分為以下五個歷史階段。這樣劃分,既基本上包容了中華民族精神的所有內容,又能體現出民族精神不斷發展的時代性。1.傳統民族精神-----上古至1840年鴉片戰爭階段這一時期,民族精神的表現形式紛繁複雜,具體體現在民間廣為流傳的神話故事、寓言故事、具體人物、具體事例以及一些著名的思想格言中,如盤古開天地、精衛填海、夸父追日、女媧補天、愚公移山、屈原投江、岳母刺字,又如思想格言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位卑未敢忘國憂」,「鍥而不捨,金石可鏤」,「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等等。2.近代民族精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19年五四運動階段這一階段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特殊的歷史階段,是中國一步步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階段。這一時期的民族精神突出表現在中國人民堅強不屈反抗外來侵略的鬥爭中,如:林則徐禁煙、三元里抗英、太平天國起義、義和團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等等。突出體現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救亡圖存的偉大民族精神。3.現代民族精神-----1919年五四運動到新中國建立階段這一時期實際上就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在這一歷史階段上,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了驚天地、泣鬼神的革命戰爭,在推翻三座大山的鬥爭中創造出民族精神的嶄新形式,如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南泥灣精神、抗大精神、紅岩精神、西柏坡精神、自求恩精神、張思德精神、董存瑞精神,等等。4.當代民族精神——建國初期到實行改革開放階段中國成立以後,我們國家就進入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廣大人民群眾在自己當家作主人的社會主義社會裡,煥發出空前高漲的革命和建設熱情,創造了中華民族精神的輝煌,最激勵人心得有: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孟泰精神、史來賀精神、「兩彈一星」精神、雷鋒精神、王傑精神、焦裕祿精神、紅旗渠精神等等。5.新時代民族精神——20世紀80年代至今從20世紀80年代起,我國進入了改革開放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的新時期。偉大的時代需要偉大的精神。我們黨和人民群眾對民族精神的重要地位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鄧小平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就對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涵作了高度的概括,他提出要堅持和發揚在長期革命戰爭中形成的「五種革命精神」,即革命和拚命精神;嚴守紀律和自我犧牲精神;大公無私和先人後己精神;壓倒一切敵人、壓倒一切困難的精神;堅持革命樂觀主義和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的精神,並強調,搞社會主義建設,實現四個現代化,同樣要大大發揚這些精神,應當使這些精神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精神文明的主要支柱。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更是把中華民族精神的培育放到至關重要的位置上,江澤民明確指出:「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一個民族,沒有振奮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江澤民又結合不同的情況和要求,先後提出了64字的「偉大創業精神」,即「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積極探索、勇於創新,艱苦奮鬥、知難而進,學習外國、自強不息,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同心同德、顧全大局,勤儉節約、清正廉潔,勵精圖治、無私奉獻」;又總結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怕困難、頑強拼搏,堅韌不拔,敢於勝利」的「98抗洪精神」。2001年,在全國宣傳部長會議上談到「在全社會大力宣揚和弘揚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而不懈奮鬥的精神」時,江澤民提出,要在全黨和全社會大力宣揚和弘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精神;緊跟時代、勇於創新的精神;知難而進、一往無前的精神;艱苦奮鬥、務求實效的精神;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精神。他指出要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不斷用這「五種精神」武裝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使之成為大家的自覺追求,成為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巨大精神動力。2003年,在抗擊非典的關鍵時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向全黨和全國人民發出號召:「我們要大力弘揚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團結互助、和衷共濟,迎難而上、敢於勝利的精神。」胡錦濤提出的抗擊非典的二十四字精神,是對人民群眾抗擊非典偉大精神的精闢概括,是對民族精神的新的豐富,是鼓舞全黨和全國人民奪取抗擊非典鬥爭勝利的強大動力。時代在發展,中華民族精神也在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反映新的時代要求。六、中華民族精神與中華民族凝聚力近年來,學界大多認為中華民族凝聚力的強弱受社會政治因素、物質經濟因素、民族精神因素等多方面的影響,其中民族精神對民族凝聚力起著重要作用,它是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學界還一致認為,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凝聚力產生和發展的重要條件,中華民族精神對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具有價值導向、精神激勵、力量凝聚和文化創新等作用。其中,肖君和先生從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涵、特點等方面著手,具體分析了中華民族精神具有凝聚功能的原因。李錦全先生還就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容與民族凝聚力的相互關係問題,探討了民族精神對民族凝聚力的促進作用。《中華民族凝聚力學》一書同樣也認為中華民族精神與中華民族凝聚力二者具有互動作用,它們是同一事物不同方面的相互作用,都歸屬於中華民族這一實體。「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主體精神,中華民族凝聚力是在這一文化主體精神的主導下發展的,並在發展的過程中把中華民族精神不斷推向更高的境界。」書中還進一步把中華民族精神對中華民族凝聚力發展的主導作用概括為:強化作用、指導作用、協調作用和優化作用,把中華民族凝聚力對中華民族精神的反作用概括為:檢驗作用、普及作用和推進作用。七、關於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中國共產黨十六大報告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為戰略任務提出,這在黨的綱領性文獻中還是第一次。因此,如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也成為學者們探討的一個重要問題。在這個問題上,論者從不同的視角提出了不同的觀點和方法。第一種觀點認為,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首先要重塑中華民族精神。有論者提出,因為我們的民族精神隱含於傳統文化之中,並沒有形成一套明確的、具體的理論,沒有很好地植根到國民的潛意識中,其作用也就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因此,作為中國歷史上整體的民族精神,一個多元一體、多樣統一的精神綜合體需要重振,才能成為21世紀世界所需要的民族精神。也有論者認為,重建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源於一個民族面臨的生存危機。現在談重建民族精神,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對其進行挖掘和再現,使之發揚光大,這樣,才能應對當前面臨的精神危機。在當前這個開放、多元化和全球化的時代,培育民族精神,以利於中華民族以健全、有力的精神面貌躋身於世界民族之林。還有的學者提出只有勇敢而全面地改進自己,重塑中華民族精神,才能在長遠上實現民族復興。第二種觀點認為,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需要採取有效的途徑。一是堅持民族精神教育的繼承性與現實性。民族精神教育內容的繼承性,並不是對傳統一成不變的照抄照搬,而是將部分內容與國情結合起來,加以改造,使之能為今所用,具有現實意義。二是把培育民族精神納入全民教育全過程,把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結合起來。三是把培育民族精神納入精神文明建設的全過程,把民族精神教育滲透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各個基本方面和主要領域。四是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弘揚主旋律,就是要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時代精神和中華民族精神。提倡多樣化,就是要包括弘揚主旋律在內的所有精神文化產品,在風格、樣式等各個方面豐富多彩,通過多樣化的表現形式,使中華民族精神得以發揚光大。在對民族精神的構建方面,學者們強調指出,構建當代民族精神的著眼點應該是促進中國的現代化,要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立場和方法,從社會現實條件和社會實踐出發,以構建起適應全球化時代要求的中華民族精神。有的學者通過研究民族精神自身的概念、內容來構建當代民族精神,認為「要解決中華民族精神如何向現代化轉化的問題,必須把握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容,然後以其之道還治其身,方能奏效。」有的學者通過與西方國家民族精神的對比分析,認為構建當代中華民族精神時,「我們最需要的,同時也是自己民族精神和傳統文化中最為缺乏的,是理性精神、實用精神,是一種認識論和經驗論傳統。」還有的學者認為當代民族精神的構建應當與我國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相結合。通過考察可以發現,雖然學者們對民族精神含義的界定、內容的概括、性質的認定存在著分歧,但在對如何構建當代中華民族精神這一問題上則基本取得了共識。首先,在構建的目標上,學者們旨在弘揚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以促進我國現代化建設。其次,在構建的具體內容和方法上雖然各有側重,但學者們大強調應當注意三個方面:其一,構建當代民族精神要將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相結合,為民族精神注入民主法制、市場經濟、公平競爭、個性自由、人格獨立等社會主義的時代內容,讓民族精神體現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科技與人文同倡的時代精神。其二,構建當代民族精神要繼承與發揚團結統一、勤勞勇敢、自強不息、革故鼎新、崇德尚義等中華民族精神的優秀傳統。其三,構建當代民族精神要批判吸收西方文化中對現代化建設的有益因素。積極吸收其科學、理性、民主、法制等具有普世性的價值觀念,以及與市場經濟相關的時效意識、競爭意識和創新意識等優秀精神成果。

課題研究實施步驟

(一)時間安排:

九月份:

1.擬定語文組教法課題研究工作計劃

2.做好宣傳準備工作

十月份:

1.第八周完成課題研究第一輪討論。

2..從第九周開始,各課題組成員對課題進行實質性的研究行動。

十一月份:

1.本月第二周開展課題研究第二輪討論。

2.繼續開展課題研究。

3迎接學校對課題研究中期檢查。

十二月份

1.繼續開展課題研究活動。

2.撰寫課題研究總結。(接題報告)

3.申報課題研究成果。(論文)

4.上交課題研究材料(含學生成長記錄等)

(二)責任人:教研組長及各年級備課組長


推薦閱讀:

看哪,好中文的樣子!
高頻文言實詞整理(四)
讀十年語文,不如聊半年QQ! 哈哈…… 笑聲不絕
歡迎來「語文教研群」和大家一起進步!
語文版七至九年級名言名句集(4)

TAG:工作 | 語文 | 工作計劃 | 計劃 |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