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傑出的十位武術家

中國傑出的十位武術家

  

自十九世紀以來,中國傳統武術經歷了高峰、低谷和分化。這一時期湧現出大量的武術家群體和傑出的代表人物。並形成了形意、八卦、太極三大拳系,以及以這三大拳係為基礎的道藝武學體系。同時也形成了以八極、披掛為基礎,融會多門技藝的通備武學體系,以及把傳統武術與現代拳擊和劈劍相結合的現代散打藝術。產生了董海川、李能然、楊露蟬、武禹襄、孫祿堂等影響深遠的、劃時代的武學巨擘,也產生了象馬鳳圖、朱國福、孫存周、鄭懷賢、李小龍等在文化劇烈衝突、社會劇烈動蕩的時期勇於實踐、富有創見、成就斐然的傑出武術家。本文試圖通過介紹這十位武術家的成就,反映出十九世紀以來武術文化的大致風貌和走向。

一、董海川(1797――1882)

  董海川先生的最大貢獻首先在於他在道士轉天尊的基礎上,創立了以轉掌為基礎的全新的技擊技術形態,即八卦掌,為古典軍旅武藝的升華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古典軍旅武藝是以冷兵器陣戰武藝為主體,故戚繼光認為拳腳於戰陣無大用。但是隨著火器在軍事上的普遍運用,冷兵器在陣戰中的技術逐漸失去其效用而被淘汰。冷兵器的作用主要體現在於近身混戰。因此對於作為器械基本功的拳腳技藝有了更高要求。在董海川時代這種現象已經凸現,因此在客觀上也促使董海川一代人對傳統的軍旅武藝進行改造和演變以適應時代的客觀需要,由此八卦掌應運而生。八卦掌當時作為一種全新的技擊技術不僅在一對一的單兵步戰廝殺中能夠發揮效用,而且在以一對眾的混戰中尤能發揮奇效。董海川本人就有以一對多人戰而勝之的記錄。第二代的程廷華、尹福、梁振甫等人也有以一對十數人甚至數十人的傳聞。第三代的孫祿堂更有孤身迎戰上百人,戰而勝之的記錄。因此八卦掌的出現,在技擊技術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就技擊技術本身而言,在董海川先生之前,技擊技術的運動形態都是以直線進退為基本運動形式,自董海川先生的八卦掌始,才使人們認識到轉圈也是技擊的基本運動形式之一,並具有獨到的勁力及其技擊功效。八卦掌所具有的獨到勁力就是後來被孫祿堂先生提煉並總結出的鋼絲盤球勁,有如表條的鋼絲盤緊後突然鬆開的勁力狀態。八卦掌也因此成為至今為止最為流行的幾大主要傳統武術流派之一。此外,董海川先生具有宏闊的武學見識,他以八卦掌的基本轉掌為基礎,要求他的學生吸收各門各派的技術特點,他的學生尹福、程廷華、李存義等都是以八卦掌為基礎結合進自己原有的武技的成功典範。董海川先生創立、傳播了一大武術流派,而且成功地找到了以轉圈為基本運動方式的有效的技擊形態。極大地發展了技擊技術。堪稱十九世紀中國最傑出的武術家之一。

二、楊露蟬(1799――1872)

  楊露蟬先生在武術領域裡的傑出貢獻是大大發展了技擊技術中的用柔技術。楊露蟬先生從陳家溝陳長興先生那裡學到以纏絲勁為基礎的陳式拳(當時尚未冠以太極拳之名),但當時陳式拳還是以剛勁為著,即使到了陳發科時,還被楊敬先生稱譽為「特剛強」。楊露蟬先生的成就是在以剛勁為著的纏絲勁的基礎上發展出了以柔勁為特徵的粘黏勁,增加了以輕柔舒緩為特徵的、系統的練習聽勁與感應的訓練方法,強調並凸現出聽勁及其感應的重要作用,並建立了相應的技術體系,發展了技擊技術中的一項重要的能力。在拳勁的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可以說在楊露蟬先生以前,練習聽勁與感應的技術尚不系統和普及,楊露蟬先生的這一貢獻不僅對以後的太極拳的技術走向與風格產生重大影響,而且還對八卦掌、形意拳、通背拳等其他重要武術流派的技術也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尤其為以後武術的健身功能的開發建立了重要的技術基礎。此後由楊露蟬之孫楊澄甫先生定型的楊式太極拳業已成為中國目前最普及的武術健身形式,追根尋源,楊露蟬先生的巨大的武術貢獻將名垂史冊,無愧為十九世紀中國最傑出的武術家之一。

三、李能然(1806――1890)

  李能然先生在武術領域裡的重大貢獻首先在於發展了技擊技術簡約的特質。李能然從心意拳十大形中提煉出形意拳的五行拳,將技擊技術的簡約與實效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其次,李能然將五行生剋原理引入到技擊技術的訓練中,從而把對拳法招式的研究深入到對拳勁之間相互關係的研究。為此後拳技的研究朝著合理性與精確性發展,建立了重要的參考模式。李能然將拳術技術高度提煉的結果,是使人們對技擊規律的認識產生重大發展,使人們在繼承拳法研究的傳統上,更重視對拳勁的研究。通過對拳勁的研究與提煉,使技擊技術由繁至簡。從而使人們對技擊運動的認識上升到一個新的境界。李能然與董海川一樣培育了一批傑出的武術家,如郭雲深、劉奇蘭、車毅齋、宋世榮等。他的學生們的出色成就和聲望足以證明李能然先生對技擊技術的卓越貢獻。李能然先生稱得上是十九世紀中國最傑出的武術家之一。

四、武禹襄(1812――1880)

  武禹襄先生的重大武學貢獻首先體現在他對太極拳理論所做奠基工作。尤其是他對身法的總結和對心、意、氣及精神在技擊中作用的闡述,不僅對後來的太極拳理論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影響,而且對於其他拳派的理論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武禹襄先生與其長兄武澄清、仲兄武汝清及外甥李亦畲等寫了大量意境深邃、膾炙人口的拳論,開知識分子研究太極拳藝術的先河,形成了一個獨具特色的太極拳學派,豐富了拳學理論的寶庫。武氏的太極拳理論的重要特色就是源於實踐、重於實踐、用於實踐。清初學者顏習齋先生(1635――1740)曾在武禹襄的家鄉廣平府境內主講漳南書院,其「實行實習」理論聯繫實際、學以致用的學術思想,對武禹襄等人影響頗巨,他們常擇青壯好技者相搏,以驗其術,偶有所得,隨即記錄,精心篩選,彙集成篇。因此他們的理論對於後來的太極拳的發展影響頗大。武禹襄兄弟三人及其外甥李亦畲等堪稱是十九世紀中國最有影響的太極拳理論家群體。

五、孫祿堂(1860――1933)

  孫祿堂先生在前人研究經驗的基礎上,經過自身數十年卓絕的研究與實踐,揭示了技擊藝術的基本規律,創立了拳與道合的武學體系,形成了這門以體用兼備為特徵、以完備良知良能為目的的道藝武學,全面升華了武學的品質。孫祿堂的道藝武學不僅是對董海川、李能然、楊露蟬、武禹襄等人及其主要傳人的學術成就的全面總結、提煉、升華,而且研究、參考的範圍含蓋了十數家武術門類、數百種拳械以及儒釋道諸家學說,首次歷史性的完成了把技擊從一種搏鬥技能升華為一門將傳統哲學思想一一形之於拳術的體用兼備的修身實學,從而極大地豐富和完善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組成結構。孫祿堂先生根據自身的研修與實踐,在提升技擊的實效性、養生的實效性和明心見性、修養身心之間找到了三者相融的結合點,這就是通過完善人體身心的適應機制使三者共同產生最佳效果。由此提煉出內勁的概念和中和――內勁理論。並以完善內勁為核心對原有的形意拳、八卦拳、太極拳進行了優化和融合,形成孫氏道藝武學體系。孫氏道藝武學體系徹底解決了技擊、養生和明心見性之間相互融合、共同產生最佳效果的問題,建立了拳與道合的階梯。因此孫氏道藝武學體系不僅是對前人武學成就的全面總結與升華,而且成為東方傳統哲學的一個重要的驗證體系。其巨大的文化價值難以估量(見梁漱溟全集第七卷)。孫祿堂武學的主要貢獻有如下五個方面:

  1、在武學思想方面:在繼承前人「拳既是道」的武學思想的基礎上,創立了拳與道合的武學思想體系,率先提出拳學修習的目的在於修身育德,完備人的良知良能。

  2、武學理論方面:提出「夫道一而已矣,在拳術曰內勁。」創立了以易、丹二經為基礎的武學三大基本理論。首次提煉出內勁的本質和概念,將拳勁與生理運動規律融合一體。即:

  1)先後天八卦相合的內勁生成理論。

  2)明、暗、化三步功夫的內勁進階理論。

  3)剛球、皮球、鋼絲盤球三種勁性的內勁完備理論。

  3、在技術體系方面:創立了以中和為宗旨、以內勁為核心、以形意、八卦、太極三拳合一為基礎、融通百家的技術體系。總結出中和體用的法則。其要點是,無極而太極,有無並立又有無不立,以三體式為本體,以順中用逆、逆中行順為總綱,確立了內外合一、動靜合一、天人合一等一系列先後天相合的要則。建立了「不求勝人,而神行機圓人亦莫能勝之」和「空而不空、不空而空、感而遂通」以及「誠一」、「抱元守一」、「萬法歸一」和「實中、虛中、變中」的技擊理念和技擊體系。

  4、在武學的功能方面,揭示出了拳術能體萬物而不遺以及文武一理互補兼融的、哲武一體相互印證的體育本質。

  5、在提升武學的文化品位方面,孫氏武學已成為中國傳統哲學的一個驗證體系。完善了中國學術的體系構架。同時,孫祿堂先生以自身卓絕的技擊造詣、無匹的戰績以及出神入化的技擊藝術、崇高的道德修養和切實的教學成果,印證了中國武學的至高境界,證明了孫氏道藝武學的正確與完備。此外還造就了一批影響深遠的傑出武術家如孫存周、朱國福、鄭懷賢、李玉琳、陳微明等。

孫祿堂先生堪稱是中國十九世紀以來,二百年來武學成就最大、造詣最傑出的武學巨擘。

六、馬鳳圖(1888――1973)

  關於馬鳳圖先生對中國武學所做的貢獻,以其幼子馬明達先生的介紹最為詳盡,以下內容基本摘自馬明達先生的「文通武備的武學大家」一文。

  馬鳳圖先生畢業於北洋師範學院,是清末民初武術家群體中少有的具有大學學歷的知識分子,他閱歷豐富、識見明敏、學深勤思、博聞強記,於武術寄志最專。馬鳳圖先生的武學成就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創建武術機構,推動武術的體育化進程。在1909年陳公哲先生於上海創建「精武會」不久,1911年馬鳳圖與葉雲表等發起成立「中華武士會」,與陳公哲的「精武會」一南一北,成為當時國內最有影響的匯綜多個武術流派的兩大武術組織。為推動武術的體育化做出了貢獻。

  2、倡導和推動武術交流。馬鳳圖先生是戚繼光的「各家拳法兼而習之」這一思想的汲汲實踐者和倡導者。不僅他本人融會了披掛、八極、翻子、戳腳、螳螂九手、鞭桿等多種武藝,取得了令人睹目的成就,而且在他的推動下,影響了後來的一批武術家的成長。

  3、建構通備武學體系。馬鳳圖先生堅持「融通兼備」的武術思想,對通備拳不斷加以宏闊和熔鑄,從而在理論與技術上形成了一個綜合性質的完整體系,這就是通備武學。這個體系繼承了明清以來許多古典兵器技法的精粹,融合長拳與短打兩類拳法為一體,創造出以「剛柔相濟、長短兼容」為理論指導的「通備勁」,形成「氣勢雄峻,身法矯健,勁力通透,打手洗鍊」的通備拳風格。

馬鳳圖先生無愧是二十世紀中國最具代表的武術家之一。

七、朱國福(1891――1968)

  自鴉片戰爭之後,經過太平天國、甲午戰爭、庚子之亂等來自內外的動蕩與衝擊,使國人不僅認識到西方在技術上的優勢,也使越來越多的人對西方的一切包括文化由驚恐畏懼轉而為崇拜,隨著五四運動打倒孔家店的口號,國內一批知識分子階層對傳統文化的全盤否定達到了一個高峰。因此這一時期的武術群體對建立在傳統哲學基礎上的道藝武學體系,或因為文化根基所限而不能明其所以,或由於受到西方體育思想的影響而懷疑甚至全盤否定,使中國武學在到達道藝武學這一至高成就後,竟然絕頂臨風,難有知音。孫祿堂先生曾感慨當時的武術家群體中對自己的道藝武學「能解者,百人中無一、二人。」這是在時代大更迭與文化大衝擊過程中之大勢使然,非學術價值本身所能左右。到20世紀的二十年代,西方的體育思想與體育內容已大量湧入國內,作為中國技擊術的武術不可避免地要面對西方技擊術的拳擊、擊劍以及作為日本技擊術的柔術、劍道。在西方文化的強勁衝擊下,極大的影響和改變了傳統武學的研究方向。朱國福先生作為一名中國傳統武術家並沒有對來自西洋和東洋的技擊術採取全面排斥或全盤接受的簡單態度,而是致力於探索使中國傳統技擊術與西洋和東洋的技擊術有機結合的工作。朱國福先生是中國歷史上把中國傳統武技與西方拳擊相結合,並取得顯著成效的第一人。朱國福作為中央國術館的教務處處長一方面積極打破門戶之見,聯合武術界同道努力梳理中國各派武術的技術特點、風格與效用,另一方面率先積極借鑒和引進西方技擊訓練的先進的器具和方法。由中央國術館牽頭首次編寫出融會多個傳統武術門類的國術初級、中級統一教材,另外在中央國術館內開設拳擊和劈劍課程,並組建以提高實戰效果為宗旨的技擊隊,由其三弟朱國禎和二弟朱國祿分別擔任正副隊長,強調體能訓練和實戰練習的作用。在朱國福的積極探索與帶動下,技擊運動由自衛實戰逐漸向競技體育的方向分化、發展。可以說,朱國福先生堪稱是現代散打運動之父,是二十世紀中國最具影響的武術家之一。

八、孫存周(1893――1963)

  孫存周先生對武學的重大貢獻表現在在時代大更迭、文化大衝突的時期,以深厚的學養、卓絕的見識和精深的武學造詣以及廣泛的實踐活動在固守拳與道合的武學思想和道藝武學體系精髓的同時,也積極借鑒現代科學的研究和教學方法,為道藝武學體系注入了時代精神。在解決如何使建立在傳統哲學基礎上的道藝武學體系與現代科學相接軌的方面做出了奠基性的工作,成就卓越。主要表現在如下五個方面:

  1、 從道藝武學中凝練出中國武術精神,提出武術鍛煉首先在於培養中國武術精神,這就是正氣凜然、誠中形外、從容中道、自強不息、圓融通達的中國武術精神。倡導通過武術的鍛煉旨在提升生命的品質,培養人的自信心和自強不息的精神氣質。培養「文能素手發科,武能捨身臨陣」的氣概和能力。進而有助於鑄造民族精神。

  2、 全面繼承了孫祿堂先生「拳與道合」的武學思想,建構了具有自然、簡明、圓融、致用、中庸五大顯著特徵的極具實踐性的教學體系。 這就是以自然為特徵的修拳思想,以簡明為特徵的修習方法,以圓融為特徵的技術結構,以實效為特徵的訓練方式,以中庸為特徵的價值標準。

  3、 在孫祿堂先生提出的內勁――中和理論的基礎上,提出拳勁的概念。孫存周認為拳與道合的核心是培育內勁,而內勁的特點是無形無意,感而遂通,體現出來的是人體身心本能的適應機制,是將基本功、技法、招法、心法融合為良知良能後的產物。因此,練習者在充實內勁的過程中就有一個不斷融合的過程。那麼如何融合呢?孫存周認為,式以立象,立象以盡意,意者拳勁也。因此提出研究各家有效技法,重在研究式中之意,即拳勁。並按照內勁形成的規矩,由此去蕪取精,化繁為簡,以盡拳中之意,使各派有效之技法以內勁為統御,化為良知良能。孫存周認為任何一個拳勁的形成都是由基本功、拳式和心法三者組成。基本功構築拳勁的基礎,拳式規範拳勁的特徵,心法決定拳勁的運用。不同性質的拳勁對基本功的要求也將有所不同。任何一個拳勁都要通過拳式來表達。而任何一個拳式就是將基本功、運動特點、動力特點、招法、心法融合為一的樣式,通過拳式中的動作一氣呵成,謂之拳勁。所以說謂之拳學者,一式稱一學。一套拳式就是一組拳勁的轉換。將各派每一有效的技法提煉其拳勁,進而融合在符合產生內勁原則下的心法、身法、步法基礎上,使此拳勁逐步化為內勁,則使內勁能不斷豐富。提出豐富內勁的步驟是先研究提煉拳勁,再逐漸化為內勁。通過研究拳勁,將功、式、法分解合成,再以修為內勁之原則、規矩使拳勁逐漸化為內勁。從而使道藝武學成為一個不斷融合、不斷豐富、和而不同、開放性的拳學體系。

  4、探索道藝武學體系與現代科學方法相結合,在繼承道藝武學技術標準的基礎上,整理出技術――教學――效果的「三三結構」。這是由技術、教學、效果三個層次上的三大環節組成的三個閉合環,構成了技術進步與創新體系:

  1) 由研究、教學、實戰三個環節構成的技術閉合環。要求研究、教學、實戰三個環節的內容要相互呼應,形成一體。

  2) 由質量、強度、恢復三個環節構成的訓練閉合環。要求大強度、高質量、全恢復的關係是強度要大,但要以高質量為前提,以全恢復為保障。

  3) 由感應、勁力、打法三個環節構成的效果閉合環。要求感應、勁力、打法三個環節要相互統一,要求三者要在一個瞬間通過一個技術動作來完成。

  5、倡導文武合藝,修身育德為宗旨的武學理念。認為文武合藝才能相得益彰。

孫存周先生在時代大更迭與文化大衝突的時期,在頑強守成的同時又適應時代的發展而勇於創造,繼往開來,取得傑出的武學成就,繼承並發展了道藝武學在傳播、教學、訓練、實踐上的理念與方法。

孫存周先生堪稱是二十世紀中國最傑出的武術家之一。

九、鄭懷賢(1897――1981)

  鄭懷賢先生對武學領域裡的突出貢獻首先體現在他系統地拓展了傳統武術的醫療功能。1955年後,由於國家體育主管部門開展反真功夫運動和批判「惟技擊論」,因此,研究技擊術及其教學已無相應的環境。於是鄭懷賢把研究的重點轉到開拓武術的醫療保健的功能方面,取得令人睹目的成就。1958年,鄭懷賢創建了成都體育學院附屬醫院,親自擔任院長,先後達23年。1960年,鄭懷賢又創辦了運動保健系和運動醫學研究室,擔任主任。他把傳統武術的點穴功法熔鑄在中醫骨傷科的治療方法中,取得了突出的治療效果,人稱「骨傷聖手」,療效如神。他還創造了「指針經穴按摩」,並摸索出55個新穴位。並經過不斷實踐與總結,上升為理論。代表作有《正骨學》、《傷科診療》、《傷科按摩》、《武術套路編製原則》,共130多萬字,曾獲1978年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獎。中國拳術家精通骨傷科者不少,但是只有鄭懷賢先生是將傳統武術中的骨傷醫治方法發展為一門在理論與技術上具有綜合性質的完整的醫療體系,成為一門具有獨到療效的學科。鄭懷賢先生不僅在拓展傳統武術的醫療功能方面做出了極為重要貢獻,而且自身武功閱歷豐富,勇於實踐,見識高卓,技藝超群,形成了自己獨到的武技風格,特點為:

  氣勢從容,勁力深透,身法靈捷,打法精確,將一招制敵與游斗走控結合為一體。把沾、閃、走、透、跌、拿的技藝發揮到很高的水平。在武技訓練上也總結出一套自己獨到的訓練體系。他以孫氏形意、八卦、太極三拳為骨架,融會戳腳、翻子、八極、劈劍、大槍等技藝,熔鑄為一個訓練體系。形成無中生有、剛柔相濟、長短兼備、動靜如一的勁力結構。鄭懷賢先生以高尚的武德修養、對武學醫療功能的開拓與發展和對武術訓練體系的熔鑄與探索,確立了他成為二十世紀中國最傑出的武術家之一。

十、李小龍(1940――1973)

  李小龍武技形成的年代正是大陸武術運動受左傾思想統治的年代。1955年後,大陸的武術運動受到左傾政治的影響,自上而下地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反真功夫運動,批判「惟技擊論」。將對抗性武術從國家正式比賽中全部剔除。進而參考西方自由體操的模式,推出以長拳為核心的體操化、雜技化、舞蹈化的武術套路體系。其統治大陸武術的發展達三十年之久。尤其是文革中對傳統文化的破壞完全是毀滅性的,不僅絕大多數珍貴的傳統武術資料完全毀於一旦,而且許多身懷真實造詣的老拳師被折磨致死。至文革結束後,幸免於難的武術資料已所剩無幾,掙扎活下來的老拳師多已年邁而無法再現其真實造詣。技擊武術一時難尋。而這一時期海外的武術雖然也受到西方現代體育的衝擊,以及受到拳師、拳種、資料、人才等傳統武術資源匱乏的制約,但終究沒有遭受到毀滅性的打擊。一些思想自由、見識卓越、勇於實踐又寄志於武術的人士,在努力尋找前人蹤跡的同時也積極實踐,努力探索武學的真諦。李小龍先生就是其中頗有代表性的一位。他一方面大量收集、努力學習前人的武學著作和資料,另一方面他也通過自己積極的實踐不斷去理解前人的武學思想,力圖為中國武術找回離失已久的真諦。他所創立的截拳道,就是他實踐與探索的結果。李小龍在武術向技擊實效回歸方面,實踐尤多,探索尤深,他不僅研究中國諸多傳統武術,也研究國外的各類搏擊術,包括日本、韓國、泰國、菲律賓的武術以及拳擊、自由搏擊等。他倡導擯棄固定的招式,繼承了中國傳統武術中「空而不空」的武學思想,強調空靜的作用和動作的突然性、實效性,以及追求勁力品質的訓練和博採眾長的實踐,體現了他對武術真諦追求的良苦用心。儘管從武學學術的層面上講,李小龍先生對武學的認識並沒有超越前人的成就,甚至在對技擊運動規律的探索方面尚不及前人揭示、總結的全面與深刻。但是在當中國武術運動全面走入「沙漠化」的時期,正是李小龍的這些武學思想和他的武學實踐以及他的功夫電影猶如沙漠中的一片綠洲,不僅使人們再次看到中國武術的希望,而且整整影響了一代人。尤其是他的功夫電影不僅讓國人對於傳統武術的認識為之一振,更使中國功夫開始走向世界,影響遍及東南亞、日本並波及歐美,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文革後大陸的武術向傳統武術的本體上回歸。因此李小龍先生對已經異化的中國武術如何再次找回其真諦以及對中國傳統武術的宣傳方面都做了彌足珍貴的貢獻。李小龍先生堪稱是20世紀中國在海外最有影響的武術家的代表。

以上介紹的十位武術家是十九世紀以來在中國武學領域裡的各個階段上成就最傑出的十位代表人物。此外象陳公哲、張之江、李景林等人,也對武術文化的推動做出了重要貢獻。


推薦閱讀:

武林三談之武術歷程
雪地情緣的文件夾【傳統武術】24
武術的基本步型

TAG:中國 | 武術 | 武術家 | 傑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