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詩與酒的神交
詩與酒乃天作之合,品酒吟詩謂之大雅。有酒便就有了「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齊一生死」。中國古代的詩仙詞翁的名篇絕句,其間流露出的豪放,便深刻顯露出酒品的精髓。《詩經》中就關於吟酒的詩句和篇章,如:《周南·卷耳》中的「我姑酌彼金罍,維以不永懷」,《鄭風·女曰雞鳴》里的「宜言飲酒,與子偕老」。
西晉竹林七閑之一的劉伶,一生醉酒,其縱酒放情無人能敵。明朝的馮夢龍在《古今笑》中這樣說也說劉伶:「劉伶恆縱酒放達。或脫衣裸形在屋中,人見譏之。伶曰:"我以天地為棟宇,屋室為褲衣。
該文轉成白話就是「有一老先生,把天地開闢作為一天,把萬年作為須臾之間。把日月作為門窗,把天地八荒作為庭道。行走沒有一定軌跡,居住無一定房屋。以天為幕,以地為席,放縱心意,隨遇而安。無論動靜都隨身攜帶飲酒器具。只是沉湎於杯酒,不知道其他的。有顯貴公子和仕宦處士,聽到我的名聲。議論著我的行為。於是便斂起袖子,綰起衣襟,張目怒視,咬牙切齒。陳說禮儀法度,事事非非一起產生。先生在這時候正捧著酒瓮,抱著酒槽,銜著酒杯,喝著濁酒。撥弄著鬍鬚,伸腿箕踞而坐。枕著酒麴,墊著酒糟。無思無慮,其樂陶陶。昏昏沉沉第地喝醉,又猛然清醒過來。安靜地聽,聽不到雷霆之聲。仔細地看,看不見泰山的形體。感覺不到寒暑近身。利慾動心。俯瞰萬物,猶如萍之浮於長江、漢水,隨波逐流,不值一提。」
被杜甫喻為「斗酒詩百篇」的李白,他的詩篇篇精品,但杜甫的「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詩篇,透露了李白的酒興、詩興和豪興,無酒不成詩,酒後成佳品,而酒醉則成傳世作。
詩人李白、賀知章、張旭、崔宗之等常飲酒賦詩,被譽「飲中八仙」,孟浩然、王維、王翰、高適、岑參、李頎、韓愈、劉禹錫、白居易、李賀、杜荀鶴等詩人的筆下,也寫過不少的飲酒詩。如杜甫《遣懷》的:「憶與高李輩,論交入酒壚」、《與李十二白同尋范十隱居》的「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春日憶李白》的「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王竟攜酒高亦同過共用寒字》的「故人能領客,攜酒重相看。自愧無鮭菜,空煩卸馬鞍。移樽勸山簡,頭白恐風寒」等等。
酒入詩魂,詩融酒魄,難解難分。「酒里詩中三十年,縱橫唐突世喧喧」。像杜苟鶴《白髮吟》的「九轉靈丹那勝酒?五音清樂未如詩」、白居易《對酒行吟贈同志》的「百事盡除去,唯余酒與詩」、唐朝大將軍高駢《依韻奉酬李迪》中的「詩成斬將奇難敵,酒熟封侯快未如」。
詩意與酒情並存,詩人與酒不解,實天地之神交「俯仰各有志,得酒詩自成」、「雨後飛花知底數,醉來贏得自由身」。而詩人的酒後情感所致,也正如《短歌行》中的「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推薦閱讀:
※古人告訴我們,吃虧有福,吃大虧有大福報,吃小虧有小福報
※古人為何喜歡「挖祖墳、破地脈」,一個朝代滅亡和這有關係嗎?
※古人座右銘
※(1)應該怎樣解讀古人所說的克妻命
※「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哪個才是李白本色?
TAG:古人 |